1楼:千军破无殇
高适的《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此诗要表达戍守边疆的将士们的思乡情怀,第三句中诗人将《梅花落》的曲子分开来写,达到一语双关之妙。
一方面是《梅花落》的曲音落满整个关山,让戍边将士体味浓浓乡思;
另一方面,由“借问“引起人们遐想,把《梅花落》的笛曲幻化成故乡的梅花随微风散落,洒遍关山的具体形象,委婉巧妙地表现了守边战士的怀乡之情.可谓一语双关,妙趣无穷.
《塞上听吹笛》高适的三四两句为什么有语意双关的特点
2楼:莫子洋
将“梅花落”拆用,又构成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这固然是写声成象,但它是由曲名拆用形成的假象,以设问出之,虚之又虚。而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竟境,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画手也难以画出的。
同时,它仍包含通感,即由听曲而“心想形状”的成分。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情调。
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不但是为首句定下的乐观开朗的基调所决定的,同时也有关乎盛唐气象。诗人时在哥舒翰幕府,同时所作《登陇诗》云:“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
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正是由于怀着盛唐人通常有的那种豪情,笔不的诗方能感而不伤。
求第8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试卷(高一高二组)的答案
3楼:善老夫子
高三语文古诗词鉴赏练习30首
1.饮酒 陶渊明
4楼:匿名用户
dfhdzgbhgf
5楼:匿名用户
我也要啊。。。~~~谁帮帮的噶?
有关古诗词中考题
6楼:燕郢
http://edu.**.***/a/20060908/000081.htm
表现诗人领悟之情的诗歌有哪些?
7楼:热心网友
表现是领悟之情的诗歌有哪些这个很多很多你可以查一下
麻烦出点题目-2009当代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中初中古诗词三星难度记号的
8楼:三幻神之天空龙
《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学习《七步诗》,了解这首诗的创作经过。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课前准备:
收集关于曹植和《七步诗》的资料。
导学过程:
一、交流各自收集的资料:
1、介绍关于曹植的资料;
2、介绍《七步诗》的创作经过;
3、老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做适当补充,并对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给予评价,引入下一步学习。
二、读诗:
自由试读→听录音→师范读→再自由练读→点名读→同桌互读。
三、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所表达的感情:
1、结合注释并联系上下文,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大概意思,同桌或小组内可以互相讨论。
2、全班交流:
①第一句:这句是理解全诗的难点,如果学生讲不好,则先让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有关做豆腐的方法帮助理解。
②第二句: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再问:豆子为什么要哭泣,它可能会说些什么?有感情地读。
③第三句:作者这句诗的言下之意是什么?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读出作者的感情。
④用自己的话把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遍。
四、体会诗所表达的感情,并进行感情朗读: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体会到的?
2、感情朗读,评价。
3、想象:如果你是曹丕,看了这首诗你会怎样想,又会怎样做?(补充相关历史知识。)
4、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样的体会?或者说,你认为兄弟手足之间应该怎样相处?
五、练习背诵并默写这首诗。行吗?
9楼:匿名用户
关于 中秋的诗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全唐诗》)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全唐诗》)
刘禹锡(772-842),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
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诗》)
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全唐诗》)
皮日休(约833--?), 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
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诗钞》)
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对月题诗有几人"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诗歌鉴赏练习(1)
10楼:匿名用户
1. 边塞诗 乐曲声 月声
2. 字面上,似乎写塞上梅花盛开在风中,一夜间花散落于关山处处.实际上"梅花落"是笛子曲,风将笛声吹到关山处处.
边塞诗诗题
11楼:1杨小侠
1、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江苏卷)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从军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见,高高秋月照长城。
塞上听吹笛
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关山系乐曲《关山月》;梅花系乐曲《梅花落》
(1)填空:以内容分类,唐诗有“送别诗”“咏史诗”等等,这两首诗属于(边塞诗)。两首诗都写了(乐曲声)和(月色)。借以抒发戍边者的情怀。可谓“声色”传情。
(2) 简答: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
三、四两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
答:从字面上理解,似乎写塞上梅花盛开,在风中,一夜间梅花散落于关山处处。实际上,“梅花落”是笛子曲,风将笛声吹送到关山处处。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李白
***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诗歌重视炼字炼句,语言精练,富于表现力。试结合诗的第三联作简要分析。
答:第三联从写“晓战”到抱鞍眠,极概括地写出了边塞整日行军作战的情景何常备不懈的紧张军旅生活。“抱”字更突出地表现了紧张状态,似乎一当报警,“抱鞍者”就能翻身上马,奋勇出击。
4、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1) 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答:渲染了一种阴沉肃穆的气氛;明写景物,暗写外敌入侵,战云密布。
(2)三、四两句写出了诗中这位将军怎样的形象特点?
答:对战争的警觉和敏感;刚毅果断的气魄;毕胜的信心和决心。
12楼:帅哥
边塞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边塞诗的内容大体有: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将士久戍的乡愁和闺中妻子的离恨;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的哪一类型的情感。
1、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江苏卷)
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从军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见,高高秋月照长城。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关山系乐曲《关山月》;梅花系乐曲《梅花落》
(1)填空:以内容分类,唐诗有“送别诗”“咏史诗”等等,这两首诗属于(边塞诗)。两首诗都写了(乐曲声)和(月色)。借以抒发戍边者的情怀。可谓“声色”传情。
(2) 简答: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
三、四两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
答:从字面上理解,似乎写塞上梅花盛开,在风中,一夜间梅花散落于关山处处。实际上,“梅花落”是笛子曲,风将笛声吹送到关山处处。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李白
***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诗歌重视炼字炼句,语言精练,富于表现力。试结合诗的第三联作简要分析。
答:第三联从写“晓战”到抱鞍眠,极概括地写出了边塞整日行军作战的情景何常备不懈的紧张军旅生活。“抱”字更突出地表现了紧张状态,似乎一当报警,“抱鞍者”就能翻身上马,奋勇出击。
4、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1) 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答:渲染了一种阴沉肃穆的气氛;明写景物,暗写外敌入侵,战云密布。
(2)三、四两句写出了诗中这位将军怎样的形象特点?
答:对战争的警觉和敏感;刚毅果断的气魄;毕胜的信心和决心。
一定要给分!!!!!!!!!!!!!!!!求你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