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百度用户
《郑板桥集》中除开诗、词、题画之外,还有16通《家书》。其中有两通是托他的弟弟教育儿子的,很有意思。
郑板桥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做过“七品官耳”的县太爷,又是画、诗、书法“三绝”的艺术家;家有田300亩,是个不大也不小的地主;52岁才得一子。就这几项来说,他的儿子总该算“富贵人家”的“爱子”了。但是郑板桥教儿子的,却同上述的身份和家世不相干,另有他的“爱子之道”。
他在山东潍县做知县时写的《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专门谈他教育儿子的目的: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悱恻,毋为刻急也。
……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侄儿)而姑纵惜也。家人(家里的佣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
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夫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他的这些想法,就很有些怪。他自己是个“七品官”,却认为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教育儿子的目的是“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什么是“好人”呢?
是对待家里佣人的儿女“当一般爱惜”,因为他们“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假如用今天的话来解释,大约就是教他的儿子不要有“优越感”,不要搞“特殊化”,不要以为“高人一等”。他为什么有这个想法,且不管他。
再看他写的《潍县寄舍弟墨第三书》:
“富贵人家延师傅教子弟,至勤至切,而立学有成者,多出于附从贫贱之家,而己之子弟不与焉。……或百中之一亦有发达者,其为文章,必不能沉着痛快,刻骨镂心,为世所传诵。岂非富贵足以愚人,而贫贱足以立志而浚慧乎?
我虽微官,吾儿便是富贵子弟,其成其败,吾已置之不论;但得附从佳子弟(作者原注:陪着自己儿子念书的好孩子)有成,亦吾所大愿也。”
“富贵足以愚人,而贫贱足以立志而浚慧”,这想法虽是他的“怪”处,但却道出一个真理。一个“吾家业地虽有三百亩”而且身为“七品官耳”的人,能看出这个真理来,是颇不容易的。“富贵人家”延师傅、教子弟,而立学有成的往往是附从念书的贫贱之子,不是自己的子弟,这不能不算“富贵人家”的悲剧。
这个悲剧,郑板桥大概看得太多了,所以他只好对自己的儿子的立学成败,“置之不论”,把希望寄托在“附从佳子弟”的身上。这是他的“怪”,也是他看得远、看得大的地方。
当然,郑板桥所坚持的对儿子的教育目的:“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这是两百多年前的一个县太爷的“好人观”和教子法,毕竟是有限度的。但是除了可以让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郑板桥其人以外,只就他这两通《家书》的文字来看,我觉得也是委婉动人,找来读读是没有什么害处的。
1962年5月26日
《郑板桥家书》—养鸟有道原文,《郑板桥家书》—养鸟有道的译文
1楼 琉云卿 所云不得笼中养鸟,而予又未尝不爱鸟,但养鸟之有道耳。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将旦时,睡梦初醒,尚展转在被,听一片啁啾,如《云门》 《咸池》之奏 及披衣而起,颒面漱口啜茗,见其扬翚振彩,倏往倏来,目不暇给,固非一笼一羽之乐而已。 大率平生乐趣,欲以天地为囿,...
《郑板桥》简单概括郑板桥同情穷苦百姓的两件事
1楼 匿名用户 第一件 郑板桥开仓救济老百姓。 第二件 郑板桥散发卖画的银子 给穷苦老百姓。 2楼 韩昀融 第一件是郑板桥开仓救济老百姓。 第二件是散发银子给穷苦的老百姓。 3楼 匿名用户 第一件 郑板桥开仑救济老百姓 第二件 郑板桥散发卖画的银子。 简要概括郑板桥同情穷苦百姓的两件事。 4楼 白日...
阅读谁识当年的郑板桥答案,郑板桥阅读短文答案
1楼 自家喵 1 从选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并把它们写下来。 答 独树一帜 妙趣横生 万古不移 。 2 联系选文文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妙趣横生 美妙的情趣,充分地表现出来。 闻名于世 全世界都有名。 3 根据文章回答问题。 1 郑板桥一生杰出的成就是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 诗书画三绝 。 2 郑板桥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