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记录片的思想内容,年代,背景,影响,发生的意义
纪录片的选题报告怎么写?
2楼:静静地天空
选题报告的基本内容有:
1、**
占用的频道和栏目,播出的时段和**的时长。
2、**的标题名称,副标题以及供选择的标题。
3、拍摄对象和拍摄内容。
4、**收视对象和收视率**。
5、拍摄目的和预期目标。
(拍摄场地、路线、设备、人员、经费以及拍摄制作过程)其实老师说过的,
上课记笔记不太认真,大概是这样的。
3楼:匿名用户
这个要看你的,是什么样的纪录片了!
纪录片策划书格式?
4楼:匿名用户
一、选题
5. 背景(社会、人文、历史)
6. 把握度
7. 题材基本定位(边缘、平民)
二、人物
1. 主角背景、材料(经历、家庭、外表、细小动作、价值观)2. 人物——困难——呈现真相
3. 配角——戏分配、传递、推动
4. 配角——隐喻什么?主角挖掘、空间
三、拍摄中可行性
1. 场景表、发生事件
2. 发生事件可能性、把握度
3. 发生意外可能性、把握度
4. 意外——象征性意义
四、情节考虑
1. 情节转折
2. 主要抗争点、矛盾
3. 如何平衡关系?态度?
4. 拍摄可行性
来自书本,呵呵,具体的就要看你自己拍摄的具体情况了。
纪录片剧本创作的标准格式
5楼:demon陌
纪实纪录片为了追求真实,一般没有剧本,也就是开机——拍摄——剪辑——然后完成纪录片。
当然,也有以纪录的形式拍有剧情的影片(比如《第九区》)
纪录片剧本:《伍廷芳》
1、一张张昏黄的中文报纸,或1981年8月山西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报刊史》等书籍**。
(旁白)他,与友人创办了中国第一份中文**。
2、律师穿着律师袍、头戴假发的背影。背景是西方法庭。
(旁白)他,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法学博士,第一位获英国大律师资格的华人。
3、香港。立法局外景。暗黄色调,刻意营造历史氛围。
(旁白)他,是香港第一位华人“太平绅士”,第一位华人“立法局议员”。
4、条约资料**,法律书籍**。
(旁白)他,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平等条约——《中墨通商条约》,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商业法典——《大清商律》。
5、孙中山图像,北伐时期的**、进军的线路图等。
(旁白)他,忠心追随孙中山,顽强抗击南北军阀、官僚、政客,一度成为孙中山的代言人和最高权力的执行者。
6、伍廷芳**(最为人熟知的**)。
(旁白)他,就是新会伍廷芳。
(出片名 伍廷芳)
7、夕阳下的崖门炮台,浊浪排空。
8、夕阳下的乡村。小巷、旧屋、野草、葵树,鸡犬相闻。
(旁白)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官来桥,是伍廷芳故里。其父伍荣彰,早年因家贫,远走新加坡经商。1842年,伍廷芳出生。3岁时,随父亲回到中国,定居广州芳村。
(采访设计1):伍廷芳从小非常聪明。13岁那年,被土匪绑票一个多月。在匪巢,伍廷芳发现伙夫是被土匪掳来的同乡,便合谋在土匪外出时,利用酒肉灌醉看守,逃离匪窟。
(采访设计2):伍廷芳少时厌弃四书,喜读**。有次,老师要求写题目为“不归于杨由归于墨”的八股文。
按八股规矩要先“破题”。伍廷芳就把《红楼梦》里贾宝玉所作“归于墨”的破题抄送上交。老师没读过《红楼梦》,把文字圈得丹黄灿然。
后来老师去应乡试。卷中恰恰有这个题目,老师将伍廷芳的破题给录出来,居然瞒过主考,中了举人。
9、轮船驶过,溅起的浪花。轮船远去。
(旁白)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爆发,清王朝遭受了沉重打击。社会剧变,断绝了科举之路,不少士人学子只好另觅前途。
10、香港。圣保罗书院外景,镜头拉向蔚蓝的天际,再切换成欧洲西方各国政治中心的风貌(表示伍廷芳之向往)。
(旁白)香港,英国殖民地,得开西方风气之先。伍荣彰送伍廷芳到香港接受西方教育,盼有朝出人头地,改换门庭。1856年,伍廷芳进入香港圣公会办的圣保罗书院,“治英文、算学、格致诸科,试辄冠侪辈”。
渐渐的,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就在他心中扎根。
扩展资料: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
1895年法国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等实验性的电影,都属于纪录片的性质。
中国纪录电影的拍摄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第一部是1905年的《定军山》。最早的一些镜头,包括清朝末年的社会风貌,历史人物李鸿章等,是由外国摄影师拍摄的。纪录片又可以分为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
记和纪是有分工的,两者在不同的场合出现,有一定的规律性。相同的特性是记和纪都可以做动词,也可以做名词。
“纪录”一般只做名词用,指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以内记载下来的最高成绩,如打破纪录,创造新纪录等。“纪录”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某方面的最好成绩。另一个意思是指对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的记载。
“记录”在做动词时,指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儿写下来,例如记录在案。记录在做名词时,指当场记下来的材料,如做会议记录,也指做记录的人,如推举他当记录。
记录片一般是指一些写实的影片,年代比较近的,纪录片与记录片在通常下意思是一样的,没必要区分得太开。
世界纪录电影之父:罗伯特·弗拉哈迪、吉加·维尔托夫、约翰·格里尔逊、尤里斯·伊文思。
体现出纪录片与故事片之间实际上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一般来说,观众对一部纪录片的期待是它写实,但实际上仅仅镜头和拍摄人的在场这个事实,就可以影响被记录的情况。严谨的纪录片同时也记录下拍摄过程对被记录的情况的影响,来让观众获得一个比较客观的印象。
6楼:匿名用户
纪录片剧本创作是没有标准格式的。
纪实纪录片为了追求真实,一般没有剧本,就是开机——拍摄——剪辑——然后完成纪录片。
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舌尖上的中国》并不完全是一部介绍“美食”的纪录片,导演所希望的,是把吃东西这个普天下最为基本的人类活动和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和民族气节联系在一起。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拍摄这些内容,显然有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考量。在这个角度上,《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切中时代问题和要害的“人文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有bbc的范儿。这种外貌上的范儿,来自于西方化的镜头、西方化的剪辑和镜头的电影感——这里,索尼f3的摄影机,加上尼康镜头的组合,功不可没。
纪录片拍摄注意事项
在面向海外受众时,除具备市场意识外还要注意各国的文化差异,用易于被对方观众接受的方法进行拍摄。
依照美国学者比尔〃尼克尔斯的观点,纪录片可以分为如下六种类型:
诗意型纪录片(poetic documentary)
诗意纪录片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代表作为伊文思(jorisivens)的《雨》(rain)。这种类型的纪录片不强调叙事,不注重特定时空的营造,不强调连贯剪辑。
它着力于节奏的创造,不同空间的并置,目的在于情绪、情调的传达。
阐释型纪录片(expository documentary)
阐述型纪录片也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中国在1990年代“新纪录运动”(这个概念是否成立或许依然存疑)之前的纪录片多属此类。这种纪录片宣传意图明确,创造者倚重解说词的力量说服观众接受自己的观点。
形式上的典型特征是“上帝之声”(voice-of-god)、证据剪辑、全知视点等。
观察型纪录片(observational documentary)
观察型纪录片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其技术基础在于便携式摄影机和磁带摄像机的出现。这种纪录片放弃解说,放弃扮演,纪录片导演成了“墙壁上的苍蝇”(fly on the wall)。近年来中国出现很多这种类型的纪录片,如段锦川的《八廓南街16号》、康健宁的《阴阳》等。
这种纪录片长于现实世界的表达,但对于历史题材却难以处理。由于放弃了解说、字幕,影像的表达很容易流于冗长而沉闷。
参与型纪录片(participatory documentary)
参与型纪录片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作品是让鲁什(jean rouch)和埃德加莫林(edgar morin)的《夏日纪事》(chronicle of summer)。这种类型的纪录片不掩盖导演的在场,相反,刻意强调导演与被拍摄对象的互动。
标志着中国纪录片创作迈入新阶段的作品《望长城》即有此特点。
反射型纪录片(reflexive documentary)
反射型纪录片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代表作是《姓越名南》(surname viet given name nam)。这种类型的纪录片的显著特征在于对纪录片呈现社会历史过程本身的反思。
和其他类型纪录片一样,反射型纪录片重视对现实世界的表达,但更为重要的是,导演在片中同时表达对纪录片创作本身的反思。这种影片往往显得更为抽象,难以理解。对于中国的纪录片创作者和观众来说,这种类型的纪录片还是陌生的。
表述行为型纪录片(performative)
表述行为型纪录片把真实的事件进行主观的放大,背离现实主义的风格。强调创作者主观的表述。代表作如马龙里格斯(marlon roggs)的《舌头不打结》(tongues untied)。
这种类型的纪录片往往与先锋电影(avant-garde)很接近。
7楼:又又的i吧
纪录片剧本创作是没有标准格式的。因为纪实纪录片为了追求真实,一般没有剧本,也就是开机——拍摄——剪辑——然后完成纪录片。
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舌尖上的中国》并不完全是一部介绍“美食”的纪录片,导演所希望的,是把吃东西这个普天下最为基本的人类活动和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和民族气节联系在一起。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拍摄这些内容,显然有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考量。在这个角度上,《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切中时代问题和要害的“人文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有bbc的范儿。这种外貌上的范儿,来自于西方化的镜头、西方化的剪辑和镜头的电影感——这里,索尼f3的摄影机,加上尼康镜头的组合,功不可没。而bbc内在的范儿,则来自于不惜工本的拍摄、以及对记录主体的熟知和经年累月的研究。
纪录片的解说词,怎样写纪录片解说词
1楼 强少 在声画兼容的纪录片视听空间里,画面的主体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声音语言,特别是解说词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它对纪录片画面中上下的穿缀 历史的阐释 背景的交代 情节的叙述 主题的升华 情感的抒发 意境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形象生动,画龙点睛 形象生动的解说词简洁凝练 ...
试论纪录片创作的现实主义价值,纪录片有什么优点?
1楼 小宇 人文类 长纪录片呈现新的创作形态及发展趋势 纵观本届参评的 人文类 题材的长纪录片,比往届同类作品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与 社会类 题材的纪录片相比,特别优秀的作品数量还是较少。 怎样将深奥的科学知识与多种电视艺术创作手法相结合,达到 寓教于乐 的观众收视效果?怎样找到 精英文化 和 ...
有哪些比较好看的纪录片,有哪些超好看的纪录片
1楼 吃拉面 地球脉动 舌尖上的中国 我在故宫修文物 2楼 温暖的傻子丶 最近刚出的一部 二十二 评分很高 很多人推荐说好看! 有哪些比较好看的纪录片 3楼 匿名用户 好看的纪录片 到纪录港找 里面有很多好看经典的纪录片 4楼 匿名用户 全彩二战 空中浩劫 泰姬玛哈陵的秘密 5楼 匿名用户 cc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