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学前家庭教育给你什么启示?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2020-11-25 13:00:51 字数 4911 阅读 9930

1楼:匿名用户

那:请问你知道何为学前教育吗?请您说说古代学后怎么教育?和现代怎么比较?

古代学前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哪些良好品质?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楼:匿名用户

一 家庭道德教育在中国古代德育中的特殊地位

在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社会结构及其运作机制中,“家”既是社会生产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生活的细胞 。“家”本初含义是以血缘亲情为纽带的“家庭”,其延伸为网络结构的社会关系——“家族”,进而拓展为 整个社会关系——“国家”。在中国文化的主干——儒家文化的视野里,“家”即“小国”,“国”即“大家 ”,“家”“国”一体。

这种由家——家族——国家所构成的社会结构形式,是以血缘亲情为纽带的,因而“ 家”不仅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秩序的基础,也构成了社会精神文化的堡垒,成了人们道德生活的价值源泉。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古代伦理道德的根基是家族本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国一体”的社会关系, 是中国传统道德关系及道德规范形成的根源。它在社会的显层文化中便表现为血缘——宗法——等级三位一体 的政治伦理和伦理政治。

在四书五经中,“齐家”和“治国”紧密相联,“私德”和“公德”融合为一。在中 国古代伦理道德规范的建构中,逐渐形成了以“五伦”“三纲”为核心的道德价值体系和伦理秩序,并被儒家 称为“天经地义”的纲常名教的核心。

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不仅在“家国一体”的宗法等级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伦理道德规范,而 且形成了一整套以“家国一体”为基础的道德教育模式及方法。儒家非常重视家庭、家族在道德教育中的特殊 地位和重要作用,并把家庭、家族道德教育和社会、国家的道德教育以及学校道德教育(“师教”)紧密地结 合起来。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亲情感化为纽带、“家”“国”结合、政教合一,构成了儒家道德教育理论和 实践的基本特点之一。

儒家强调人生在世,要以“立德”为本,而“立德”要以“孝”为本。在家为“孝”,在国为“忠”。以 “孝”促“忠”,以血缘关系促等级秩序,以“齐家”作为“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环节。

在儒家看来,在 家能孝悌者,在外必能忠义。人人若能在家知孝悌,在外知忠义,则“家齐”“国治”“天下平”了。《论语 》中说: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 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注:《论语·学而》)孟子也说: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注:《孟子·告 子下》)孟子还说: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无他,达之天下也。

”(注:《孟子·尽心上》)孟子还明确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注: 《孟子·离篓上》)这便是由血缘亲情而广推天下,从孩子的亲亲本能,到长大知敬其兄长,这便是“孝悌” ,有这二者,便有了仁义,推而广之,就可以处理好其他所有伦理关系了。《礼记》中讲:

“一家仁,一国兴 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注:《礼记·大学》)把家庭道德教育提高到关乎国家兴衰存亡的高度。

《吕氏 春秋》中也说:“人臣孝则事君忠,处官廉,临难死。”(注:

《吕氏春秋·孝行》)《孝经》则进一步把“ 孝”当作道德规范的核心,认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注:《孝经·开宗明义章》)汉代以 后,统治者充分认识到“孝”对维护封建等级伦理秩序的重要性,纷纷倡导“以孝治天下”,并举行了“举孝 廉”、“彰孝子”、“九品中正”等各种提倡“孝”的活动。

还值得一提的是宋明理学家张载,他把“孝”看 作是宇宙根本原则的体现,带有本体论的特征,并认为奉行“孝道”是道德的根本。他说:“乾称父,坤称母 。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注:

张载《正蒙·西铭 》)意思是说,天下所有人皆为天地之子女,天为人父,地为人母,大家都是同胞兄弟,万物是人的朋友,帝 王是父母的长子,大臣是其管家。因而,人要“孝”天地父母,就要尊敬其长子,尊重其管家。这便在美好温 馨的“亲情”中为封建统治秩序及统治者作了最好的辩护,为封建等级道德寻得了本体论的基础。

谁要是不服 从帝王及其群臣,就是叛经背道,是天地父母的“逆子”。

为了贯彻“家国一体”的血缘等级道德规范,历代思想家还编制了一系列以“孝”促“忠”的各种“家训 ”典籍。如:《韩诗外传》中记有周公诫子伯禽的典故,《国语》中有父文伯母诫子的《母训》,《论语》中 孔子教子鲤的记载,汉代有马援的《戒先兄子严敦书》、郑玄的《戒子书》、班昭的《女诫》、蔡邕的《女训 》等,三国时有诸葛亮、刘备的《戒子书》,魏晋时有稽康的《家诫》、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南北朝时 有著名的《颜氏家训》,唐代有柳@①的《家训》,宋代有司马光的《家仪》、《家范》、陆游的《放翁家训 》、朱熹的《朱子家训》、《家礼》,元末明初有郑涛的《郑氏规范》,明代有曹端的《家规辑略》、袁了凡 的《训子言》、朱伯庐的《治家格言》,清代有陈确的《新妇谱补》、曾国藩的《家书》等。

至于《三字经》 中“孟母教子”和《增广贤文》中的治家格言,更可谓是家喻户晓了。《三字经》讲“子不教,父之过”,《 增广贤文》讲“训子须从胎教始,端蒙必自《小学》初。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上述“家训” 类书在宋元明清时期刻版成书,广传于世,影响甚大。

二 中国古代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简单地说,中国古代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以“家国一体”为基础的封建宗法等级道德规范。择其要者, 包括:

1.在父母子女关系上,要求父母“慈”,子女“孝”。《颜氏家训》中说: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 慎而生孝矣。”在“慈”与“孝”的关系上,中国传统道德更强调的是“孝”。“三纲”中“父为子纲”,权 利向“父”倾斜,以至于被极端化为“父叫子亡,子不能不亡”。

关于“孝”的内涵,中国传统道德有详尽的 界说。孔子认为孝子应该“无违”于父母,应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注:

《论语 ·为政》)孔子还指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注:

《论语·里仁》)《礼记》中说:“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注:

《礼记·祭义》)又 说:“从命不忿,微谏不倦,劳而无怨,可谓孝矣。”(注:

《礼记·坊记》)《孝经》中说:“孝子之事亲 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注:《 孝经·纪孝行章》)等等。

2.在夫妻关系上,要求“夫义妻顺”。《左传》中说:

“夫和而义,妻柔而正。”(注:《左传·昭公二 十六年》)管子说:

“为人夫者,敦@②以固;为人妻者,劝勉以贞。”(注:《管子·五辅》)但在“夫义 妻顺”中,中国传统道德更强调的是“妻顺”。

孔子在《论语》中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礼记》中把 “男帅女、女从男”当作“夫妇之义”。“三纲”中“夫为妻纲”,权利向“夫”倾斜,中国传统道德中对妇 女提出了“三从”(在家从父,及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的要求。男子特 别是显贵男子可以妻妾成群,妇女则必须“从一而终”;男子可以随意“休妻”,妻子却不能提出离异,更不 得改嫁。

《大戴礼记》规定“妇有七去”,即丈夫在以下七种情况下可以“休妻”:“不顺父母,去;无子, 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盗窃,去。”连多说话都“去”。

中国古代社会给妇女规定了 很多道德诫条,包括“缠足”这一残无人道的要求。董仲舒等还从夫为阳、妻为阴,阴应奉阳来为“夫为妻纲 ”作本体论上的论证。重男轻女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价值观念之一。

3.在兄弟姊妹关系上,要求“兄友弟恭”。兄要对弟友善,弟要对兄悌恭。

但在中国古代社会实行的是长 子继承制,在“兄友弟恭”上权利向兄长倾斜。父若不在了,弟要视兄为“父”。中国传统道德强调“长幼有 序”,内含着“幼”对“长”的服从,这是宗法等级制的伦理秩序之一。

中国古代思想家把“孝”“悌”并列 ,当作诸德之要,以此推治天下。

3楼:匿名用户

楼上的过多了!忠诚、孝顺尊重、谦让平等、互助【忠孝、仁爱】

古代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的良好品质对现代的学前教育有什么启示

4楼:匿名用户

借鉴作用

影响作用

促进了学期教育的发展

引起了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关注

5楼:礼玉枝德词

古话说的好:三岁看老

。换句话说就是孩子在三岁前养成的习惯根本会伴随其平生。所以在古代学前家庭教导的重点应当是操行的培养。

中国古代学前家庭教育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6楼:匿名用户

一、按年龄安排的学前教育计划

1.《礼记.内则》中记载的学前教育计划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

2.古代学前教育无统一的和明确的年龄划分

二、儿童生活常规的培养

1.儿童自身行为举止

2.长辈召见之礼

3.求见长辈之礼

4.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

三、初步的道德教育

1.自幼培养正确的志向

2.鼓励自幼行善积德

3.要求自幼养成诚实无欺的品德

4.礼让

7楼:长沙新东方烹饪学院

1、教儿宜早:中国古代认为对孩子的教育越早越好,这不仅仅强调要对孩子早教,还强调要对孩子实行一以贯之的教育

2、教子义方:父母要从道义上,从做一个正派人的根本方向上,为子女指出道路

信而勿诳:父母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则,即要培养孩子什么品德,自己就要先具备什么品德

3、潜移默化:将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强调环境对儿童的教育意义

4、量资循序:对儿童的教育不能求之过急,要根据儿童的才能,逐步将教育加深加宽,这符合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

5、有教有爱: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既要爱又要教,既要慈又要严,爱与教结合,严慈相济,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古代的这些教育原则对于我们今天的学前教育仍旧有借鉴意义。

8楼:四清的家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特点就是:1、教育分散。2、有错必惩。

中国古代没有现在的专门教育机构幼儿园,它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也没有专任的教师,教育孩子的主要是孩子的父母长辈,但父母的教育大都十分严厉,孩子有了错,父母一定会惩罚的,有棍棒下出孝子的传统的。

学前教育的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家庭教育

1楼 匿名用户 家庭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家庭教育学是研究家庭教育现象,揭示家庭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本着理论性 实践性 科学性高度统一的精神,揭示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对家庭教育的内容 原则 方法及家长素质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对指导和协助家庭教育具有方 方面的指导意义。 2楼 匿名用...

简述教育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简答题,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具有什么作用

1楼 匿名用户 一 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幼儿自身应有的需要和权利。 1998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公约指出生存与发展是儿童的基本权利。《规程》中的第六条也体现了对幼儿发展权利和保护的重视。 二 幼儿的全面发展应是指幼儿体 智 德 美等几大方面都发展。由于体 智 德 美这几方...

生活在大城市的优点和缺点有什么,生活在大城市的优点和缺点

1楼 各种韩系 住在大城市的优点 信息发达 文化发达 经济发达 就业机会多,发展 包括内在的外在的 机会多,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健全。 还有一个方面是容易被忽略的 那就是大城市的 政治文明 程度较高,对权力有了一定程度的约束,公民权利相对更有保障。信息传播途径比较多, 监督也比较到位。政治文明的好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