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率因子是什么,什么是扁率??、

2020-11-25 12:54:15 字数 5832 阅读 9138

1楼:知道未来的猫

椭球体的两个长短半径为a.b,那么扁率f为(a-b)/a,扁率因子为1/f,地球的扁率因子为298.257(导出常数)。

什么是扁率??、

2楼:匿名用户

扁率oblateness

旋转椭球的形状和大小是由子午椭圆

的五个基本几何参数来决定的:

椭圆的长半轴 a

椭圆的短半轴 b

椭圆的扁率 alpha=(a-b)/a

椭圆的第一偏心率 e=(a^2-b^2)^0.5/a椭圆的第二偏心率 e'=(a^2-b^2)^0.5/b可见,扁率是长短半轴的差值,再与长半轴的比值,其值介于0和1之间扁率反映了椭球体的扁平程度

北京54椭球半径 扁率

3楼:匿名用户

北京54与wgs84坐标系转换参数(为delta x、y、z的3参数转换)。

北京54坐标系所用的椭球参数为:长半轴=6378245,扁 率=298.257223563

用户格网参数:原点纬度=0,

原点经度=117(北京地区,其它地方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坐标带区域),(因地而宜)

比例因子=1 通用米单位=1

原点向东偏移=500000m

原点向北偏移=0

椭球系统设置:delta a=-108;

delta f=-0.042776437;

delta x=+16.5(因地而宜)

delta y= -156.4(因地而宜)delta z= - 80.1(因地而宜)wgs84坐标系参数:长半径:6378137米;

短半径:6356752.3142;

扁 率:1/298.257223563

椭圆的扁率与离心率是一样的吗?

4楼:

不一样 离心率e=c/a 椭圆的扁率 alpha=(a-b)/a

地球的扁率是多少

5楼:理科诗人

扁率有一个公式f=1-根号下(1-e^2).e是地球的椭圆率。e=0.0033529。

1-e^2=0.99998875806159.开根号后得0.

9999943790499726379950735807012再用1减去这个数得到f=5.6209850027362004926419298762948*10^-6

实际上是个计算题。

6楼:哀殆它

看这个,希望对你有帮助。

7楼:暴晚竹谌鹃

世界上时常有些怪事发生,比如:在电与磁的关系被弄清之前,人们发现一阵雷击之后,钢刀被磁化了;在雷电之谜被揭开之前,雷能***,能毁树烧屋等等。其实,怪事不怪!

俗话说,“事出有因”。只要我们弄清了怪事的原因,便会觉得不仅一点不怪,而且本该如此。法国天文学家里希尔也曾碰到过一件怪事。

那是1672年,里希尔受命到南美洲圭亚那的卡宴岛去,目的是想观察火星冲日。到赤道附近的卡宴岛后,他发现钟不准了,第24小时竟慢了2分30秒!要知道,里希尔带去的是极精确的天文摆钟,即使有点误差,也绝对不可能慢这么多。

里希尔觉得好生奇怪。他认为是自己带的钟出了毛病,就问到这儿来的其他人,他们都说钟变慢了。这更使里希尔觉得奇怪,并在心里暗暗打定主意,一定要弄清原因。

但眼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把钟调准。里希尔把钟摆缩短了约3厘米,钟就变准了(因为摆钟的快慢取决于钟摆的长度,所以,只要调节一下钟摆的长度就可以了;摆长则慢,摆短则快,两者成反比例关系)。以后摆钟一直很准,里希尔也就没去深究此事了,因为他还忙着别的事哩。

不久,里希尔回到了巴黎。这时,怪事又出现了:带回来的钟又不准了,每24小时却快2分30秒。

里希尔再也不大惊小怪了,因为已有经验了。他将钟摆放长到原位,即放长约3厘米,钟就准了。这一次,里希尔决定仔细研究一番,弄个水落石出,看究竟是谁在从中捣鬼。

想啊想,算啊算,连里希尔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竟得出一个吓人的结论:造成摆钟不准的原因是,地球并不是圆球啊!莫非又回到了“天圆地方”的结论上去了吗?

不!地球肯定不是方的,但也不是圆球体;说得准确一点,不是正球体,而是一个“扁球体”。

里希尔是怎么得出这一结论的呢?原来他是根据牛顿力学推算出地球的形状是一个扁椭球体的。其扁度称为扁率。

推算的结果,地球的扁率为1:230(现在精确计算的扁率为1:298.257)。

里希尔的结论刚刚传出,便遭到卡西尼家族的坚决反对,因为里希尔的结论与卡西尼家族的观点恰恰相反。他们经过几代人对地球进行测量后,也认为地球不是正球体,而是长椭球体,就像鸡蛋竖着那样。当时,卡西尼家族在法国天文学界据统治地位,祖孙四代曾相继担任巴黎天文台台长,谁敢与他们作对?

就因为里希尔公布了与他相反的结论,马上被他们撵出了法国科学院。

卡西尼家族说地球像竖立的鸡蛋,里希尔却说像横放的鸡蛋。有人维护前者,有人支持后者,谁是谁非,无人裁决,“官司”打到法国国王路易十五那儿。国王令巴黎科学院派出两支远征队出去实地测量,让事实和数字来说话。

两队分别向南、北,往秘鲁的远征队1735年出发,往拉普兰的远征队1736年出发。经过9年的辛勤工作,终于测出结果:拉普兰队测的经线1度弧长为111900米,秘鲁队测的长为110600米。

数字向人们证明:地球真是个扁椭球体,即像横放的鸡蛋。测量队员克雷勒依据测出的数据,推算出地球的扁率为1:

297.2,证明里希尔的结论完全正确,尽管计算数据不太准。

卡西尼家族不甘败北,也组织测量,耗时长达10年,根据测得的数字计算,地球的扁率为1:330。他们服输了,对小人物里希尔也不得不刮目相看了。

关于地球的知识(抄5条)

8楼:匿名用户

地球基本数据赤道半径 6378140米扁率因子 298.257质量 5.976×1027克平均密度 5.

52克/厘米3表面重力加速度(赤道) 978.0厘米/秒2表面重力加速度(极地) 983.2厘米/秒2自转周期 23时56分4秒(平太阳时)公转轨道半长径 149597870千米

地球的面积是多少?

9楼:蓝色的墨水瓶

地球表面积 510067866平方公里

横截半径6371公里

10楼:匿名用户

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11楼:我是一只牡蛎

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什么是地球,地球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有氧气

12楼:小狗

勒皮雄在1968年将全球地壳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板。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地球上29%是陆地,71%是海洋.

全球的陆地可以分为七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南极洲。 全球得海洋可以分为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13楼:手机用户

地球的质量为5.976×l027克,这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测定的。地球质量的确定提供了测定其他天体质量的依据。

从地球的质量可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2克/厘米3。地球上任何质点都受到地球引力和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二者的合力就是重力。重力随高度递增而减小,也随纬度而变化。

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为978.伽(厘米/秒2),两极处为983.2伽。

有些地方还会出现重力异常现象,这反映出地球内部物质分布的不均匀性。重力异常同地质构造和矿床有关。地球因受到日、月引潮力的作用,它的重力加速度也有微小的周期变化,最大的可达十分之几毫伽

14楼:ballance1﹟x熁

对地球起源和演化问题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始于十八世纪中叶,至今已经提出多种学说。现在流行的看法是: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远在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

它同其他行星一样,经历了吸积、碰撞这样一些共同的物理演化过程。地球胎形成伊始,温度较低,并无分层结构,只是由于陨石物质的轰击,放射性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的重力收缩,才使地球温度逐渐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地球内部物质也就具有越来越大的可塑性,且有局部熔融现象。

这时,在重力作用下物质分异开始,地球外部较重的物质逐渐下沉,地球内部较轻的物质逐渐上升,一些重的元素(如液态铁)沉到地球中心,形成一个密度较大的地核(**波的观测表明,地球外核是液态的)。物质的对流伴随着大规模的化学分离,最后地球就逐渐形成现今的地壳、地幔和地核等层次。 在地球演化早期,原始大气逃逸殆尽。

伴随着物质的重新组合和分化,原先在地球内部的各种气体通过火山喷发等作用上升到地表成为第二代大气,后来,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一步发展成为现代大气。另一方面,地球内部温度升高,使内部结晶水汽化。随着地表温度逐渐下降,气态水经过凝结、降雨落到地面形成水圈。

约在三、四十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单细胞生命,然后逐步进化为各种各样的生物,直到人类这样的高级生物,构成了一个生物圈。

15楼:匿名用户

地球可以看作由一系列的同心层组成。地球内部,有核、幔、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还有磁层,形成了围绕固态地球的外套。

磁层和大气圈阻挡着来自空间的紫外线、x射线、高能粒子和众多的流星对地面的直接轰击。 地球表面十分之七以上为蓝色的海洋所覆盖,湖泊、江河只占地球表面水域很少的部分。地球表面的液态水层,叫做水圈,从形成至今至少已有30亿年。

地球的表层由各种岩石和土壤组成,地面崎岖不平,低洼部分被水淹没成为海洋、湖泊;高出水面的陆地则有平原、高山。地球固体表面总垂直起伏约为20公里,它是珠穆朗玛峰顶(据中国登山队测定,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为8844.43米) 和最深的海洋深度(马里亚纳海沟深度约11公里)之间的高差,它超过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的一半。

洋底象陆地一样不平坦,也不平静。洋底岩石年龄要比陆地年轻得多。陆地上大多数岩石的年龄小于二十几亿年。

陆地上到处可以找到沉积岩,说明在远古时期这些地方可能是海洋。地表虽有少量的环形山,但难以找到类似月球、火星和水星那样多的环形山,这是因为地球表面受到外力(水和大气)和内力(**和火山)的作用,不断风化、侵蚀和瓦解的结果。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地壳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地面的隆起和沉降,以垂直运动为主,水平运动是次要的。

近十多年来,愈来愈多的科学家认为,地球上部不仅有垂直运动,而且还有更大的水平运动,海洋和大陆的相对位置在地质时期也是变化着的。1912年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此后,有的地质学家认为,地球早先存在两块古大陆——南半球的冈瓦纳古陆和北半球的劳亚古陆。

但在很长时期里许多科学家拒绝承认大陆漂移假说,因为当时人们很难相信有这么大的力量把原先的大陆块撕开,使各碎块分别逐渐漂移到今天的位置。六十年代初,黑斯和迪茨提出了洋底扩张假说,认为全球大地构造是洋底不断扩张的直接结果。正是由于洋底扩张假说和板块运动理论的发展,又使大陆漂移学说重新受到重视。

地球最上层约几十公里厚的一圈是强度很大的岩石圈,其下几百公里厚的一层是软流层,强度较小,在长期的应力作用下这一层的物质具有可塑性。岩石圈漂浮在软流圈上。在地球内部能量(原始热量和发射性热)释放时,地内温度和密度的不均匀分布,引起地幔物质的对流运动。

地幔对流物质沿着洋底的洋中脊的裂隙向两侧方向运动,不断形成新的洋底。此外,老的洋底不断向外扩张,当它们接近大陆边缘时,在地幔对流向下拖曳力的作用下,插入大陆地壳下面,致使岩石圈发生一系列的构造运动。这种对流作用可使整个洋底在三亿年左右更新一次。

岩石圈被一些活动构造带所割裂,分成几个不连续的单元,称为大陆板块。勒比雄把全球岩石圈分成六大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澳洲板块和南极板块。

海底的扩张导致大陆板块发生运动。板块的相互挤压造成了巨大的山系,自阿尔卑斯山经过土耳其和高加索,最后到喜马拉雅山的山系正是属于这种情况;也有的地方,两个板块的岩石同时下沉,造成洋底的深渊,此外,板块的运动还造成了火山和**。关于板块运动的理论,目前还在不断发展之中,同时也存在许多有争论的问题。

阻尼因子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1楼 匿名用户 所谓阻尼,是指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并把运动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可以耗散能量的一种作用。 在机械系统 电系统中各有其意义。 阻尼因子是定量的衡量系统阻尼程度的标志。 比如机械系统中,线性粘性阻尼模型中。阻尼力f的大小与运动质点的速度的大小成正比,方向相反,记作f cv,c为粘性阻尼因子...

什么是感情,感情是什么?

1楼 才子情感课堂 好的感情,不过就这三个字 2楼 匿名用户 就是说你对她是有感情的,或者说一见钟情, 并且认定她就是你的人了,你对她非常关心, 她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如果知道,还冲你 笑,说明这个女孩比较有心机,是在考验你, 如果不知道,那你还得进一步关心,说明你的 关心还不够,还要加大力度,让...

“仓储”是什么,什么是仓储?

1楼 广州嘉元物流 仓 即仓库,为存放 保管 储存物品的建筑物和 场地的总称,可以是房屋建筑 洞穴 大型容器或特定的场地等,具有存放和保护物品的功能。 储 即储存 储备,表示收存以备使用,具有收存 保管 交付使用的意思。 仓储就是指 通过仓库对商品与物品的储存与保管 仓储是集中反映工厂物资活动状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