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的7级鄙视链,你在哪一级

2020-11-25 10:53:15 字数 5412 阅读 5853

1楼:颜清假

一注比二注多考基础课,基础科目考试

一般本科毕业,稍加复习,考试通过没问题,都是单选题。

专业考试上,二级结构师,考试内容:1.钢筋混凝土结构 2.钢结构 3.砌体结构与木结构 4.地基与基础5.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与横向作用。

一级结构师专业考试比二级多考个桥梁部分,而且考试上难度一注稍比二注大。

朋友圈里的鄙视链,7级最低,你在哪一级

2楼:应该还有的

以它为代表的这类鄙视链,是攀比心,是优越感,是让人耿耿于怀的毒鸡汤。

它们所表达的是“我知道你也是个努力的好人,可我就是比你强,略略略略略。”

但相比于那类鄙视链,单声狗里的鄙视链就很清奇了,简直是好青年成长指南。

单身不可怕,没意识到自己致命缺陷、还自我感觉良好的单身才可怕。

中国人春节鄙视链分六级,你处于哪一级

3楼:啊往事知多少

结婚的鄙视未婚的。

这个鄙视是很赤裸裸的。各种春节相亲的段子我就不说了。有人为了堵住七大姑八大姨的悠悠之口,不惜花**钱租个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回家过年,有人甚至为了逃避被催婚,过年申**班七天。

大龄青年,特别是女青年就别回家过年了。要不各种催婚都会让你这年过得寡然无味。中国式催婚就是:你结婚了,就是好的,不管这婚姻是好是坏,反正结婚了就稳定了,就完**生大事了。

中国的父母渴望孩子早早稳定下来,大概是一切诉求中最最重要的了。所谓的个人发展,理想,都是幼稚的。

一个女孩子,如果你超过28岁,还是单身着回到一个三四线的城市过年,劝你还是算了,父母可以不说你了,你也劝服父母了,但是还得有亲戚来你家吃饭,是不?那一周时间,只要有亲戚来你家拜年,必定会鄙视你一番,会像看怪物一样看着你,这孩子是不是有毛病,这么大年纪怎么就不结婚呢。

杭州一姑娘怒怼公务员相亲男,相亲鄙视链,你在哪一级

4楼:匿名用户

1,中国社会常年受阶级的影响, 现在这种思想还存在 2,中国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各个阶层之间有区别。

姑娘怒怼公务员相亲男,相亲鄙视链,你在哪一级

5楼:匿名用户

公务员随名字看起来很好,但是也不是完美的。

6楼:匿名用户

1,中国社会常年受阶级的影响, 现在这种思想还存在 2,中国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各个阶层之间有区别。

国庆旅游五大级别,你是哪一级

7楼:时代领跑者

国庆旅游无非五大级别,一级更比一级高。怎样用最高级的方法度过8天小长假呢?

长城两边层林尽染的时节,望去却是饱满的人腚。历经千年的青砖上,少不了成群结队的“小红帽”。

高速路免费通行的日子,望去却是行不通的车流。平日里车辆飞驰的路上,少不了几对踢毽高手。

潮湿嘈杂的曼谷街头,黄色人承包了整个城市,黝黑的南亚人倒像是来自他乡的旅者。

以为出了国就可以放飞自我的闷骚男,迫不及待地把手伸向人妖胸前,却被身后的同胞一把拉开:兄弟,轮到我啦!

在这形形色色的国庆出游人群中,有一条鄙视链在暗流涌动。它在人们讨论旅游这档事时,就已经弥漫开来。它是看别人朋友圈时心不由衷的赞,不屑一顾的“切~”。

处在鄙视链底端的,显然是回乡游

回乡游者必定要晒秋色晒瓜果的,朋友圈里一派田园怀旧风。看似秋高气爽,一片祥和。内心却极为焦虑。

他们念念不忘的是返程车票怎么买?熊孩子到底应该放在老家还是带在身边?到底是该多陪爸妈唠唠嗑,还是去和同学喝顿酒?七大姑八大姨到底要不要去挨个走一遍?

小时候最喜欢的小吃店不见了!曾经暗恋多年的姑娘已经没法看了!

回乡游者是一群念旧的人;是一群去不了远方,也忘不了故乡的人。张先生便是其一。

回乡游是一顿撒满各种调料的心灵烧烤,回去了五味杂陈,不回去没着没落;

回乡游者之所以处在鄙视链的底端,不是因为风景不好,也不是因为吃得不爽,而是,这原本就不是旅游!

人们常说旅游就是离开自己活腻歪的地方,去别人活腻歪的地方看看。而回乡游,是离开现在呆腻歪的地方,去小时候呆腻歪的地方,再看看。

跟团游是没落的旅游鼻祖

跟团游有充分的理由鄙视回乡游。

回乡游者在小县城,小农村晒瓜果秋色的时候,跟团游者在全国著名景点摆pose,喊茄子。非5a景区不去,非40人以上的大巴不坐,什么内蒙羊肉山东枣,江苏的螃蟹满地跑,都不过是年轻人玩的小情调。我们跟团游者天天都是座上宾,顿顿都是流水席。

保温杯和小红帽是跟团游者的两**宝,前者是养生神器,后者是团队番号。有这两件法宝,跟团游者就像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起床听号,排队领票,定点撒尿。走到哪儿都是一道风景。

30年前,中国人不知旅游为何物。农耕文明把老百姓锁在土地上,毕其一生,最远也就能到个县城、省城。能云游四海的是李白,能去东南亚的是唐僧,能跑到非洲去的那得是郑和。

中国人真正有旅游概念是近30年的事。作为所有旅游形式的鼻祖,跟团游有着几十年辉煌的历史。在其鼎盛时期,新马泰跟团游是中国人彰显优越感的最佳符号。

乡镇企业家发财了要跟团游一下;年轻人结婚了,要跟团游一下;优秀职员受表彰了,也要跟团游一下。曾经,跟团游是一枚人生勋章,像今天自**人的十万+,中产阶层的学区房。

三十年过去了,跟团游终归是逃脱不了“上车睡觉,下车撒尿,景点拍照”的俗套,终归跳不出假导游,真导购的陷阱。终归是落魄了。

互联网和汽车的普及让自驾游成了年轻人的新宠,人们再也不需要一个口蜜腹剑的蹩脚导游。跟团游的光环烟消云散,成了腿脚不灵便的老头老太的夕阳红。

自驾游才是主流

在自驾游眼里,跟团游是小学生玩夏令营。真正的旅游是自驾,只有自驾者才有权利唱响许巍的《蓝莲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

与跟团游不同的是,自驾游者不屑于5a级著名景点。他们追求的是人迹罕至,新鲜刺激。他们去福建不看土楼,要去奇达村;去安徽不上黄山,要去查济;去**不去冈仁波齐,要去昌都。

自驾游者品味甚高。他们不屑于登录携程,去哪儿;途牛、蚂蜂窝、猫途鹰这些和动物有关的**才是他们的最爱。

自驾游者必有一技之长,要么懂摄影,要么会修车,最不济也是个能舞文弄墨的骚客。自驾游者的行程中很少有购物,他们的镜头里很少有人群,他们奉行极简,热爱自然。

朋友圈里的**多是蓝天、白云、冒着热气的柏油路。他们不屑于告诉别人我去过**,他们只想冷冷地告诉别人:我曾在你们都去不了的地方撒过尿。

自驾游者喜欢在路上的感觉。他们瞧不起老年旅游团的拍照行;也看不起一出国门就直奔奢侈点的购物行;他们喜欢在车少人稀的地方,打开后备箱,双手搭在膝盖上,静静地发呆。那一刻,放飞的不只是灵魂,还有一股油然而生的优越感。

出境游以为,只有自己懂得旅游真谛

在出境游者眼里,回乡游者是散财童子,跟团游是老年发呆,自驾游是文青装x。只有出境游的人懂得旅游的真谛。

他们自以为站在鄙视链顶端,从不吝惜网络流量。从去机场的路上,就开始记录一路的鸡零狗碎,用要去移民的口吻最后一次抱怨祖国钱多人傻爱插队。出境游者发朋友圈,要定位在t3航站楼,t2t1只能飞向人山人海的厦门丽**岛,t3才意味着通往更辽阔的新世界。

飞机起飞的瞬间,在加速的失重感中,他们感到自己的人生也在奋力攀升,彻底摆脱了买不起学区房,上司比自己还年轻两岁的人生困厄。

出境游者会想起半年前在网上抢票的夜晚。零点的**大促票刚一放出,右手食指就以帕金森的频率抖动起来。肾上腺素在支付成功的那一刻飙到顶点。

身未动,心已经置身于他国的碧海银沙之间。这种幻觉可以持续半年,每当生活压得人想骂娘的时候,就想想远方,瞬间达到了禅定的效果。

出境游者的朋友圈感慨是这样的:没去过毛里求斯就不知道海胆的鲜甜;没去过墨西哥就不知道800元包场海边酒店的感觉;没去过塞班岛就不知道晚霞可以这样美……

总之境外游让他们不再是井底之蛙,而是拥有了全球化视野,与列支敦士登人同呼吸共命运的使命感。

虽然他们在饱餐了血淋淋的牛排、黏糊糊的鹰嘴豆泥、膻乎乎的feta cheese和叫不出法文名字的红酒之后,会莫名其妙地想念起家楼下终日热辣沸腾的成都串串,但此刻寂寥的星空,总好过雾霾中的霓虹灯。

处于国庆旅游鄙视链顶端的,当然是室内游者

室内游又称梦游,或宅。此类游客会在八天内以床为旅游中心,以客厅,厨房,卫生间为三条基本旅游路线。他们奉行的是“世界那么大,我派他们去看看。”

室内游者的三大护身宝器是电视、手机和书籍。他们看电影、打游戏,刷新闻,完全进入真空世界。室内游者最大的优越感来自于“国庆出游新闻”:

**又有游客被宰啦!哪条高速又堵了五小时!**又有游客卡在了缆车上。

每每此时,室内游者就会优越感爆棚:你看看,这些国庆出游的人多惨!幸好我哪也没去!

室内游者有足够的资本站在鄙视链顶端,因为他们之中不乏时间自由的顶级旅行者。他们已经预订好了国庆节后最实惠的机票,最美的风景,以及最从容的心态。

近些年来,中国人愈来愈热衷于旅游。这不仅仅是我们富裕了,更多的是我们国人的精神逐渐摆脱曾经的狭隘,是全体国人精神升级的写照

国庆旅游还有鄙视链,这个鄙视链是如何划分的?

8楼:星星之火

国庆大家都认为要出去玩的,可是有的人很宅,就是第一级鄙视链了。

9楼:再见路人甲

我觉得这个鄙视链应该分为出国游、出省游、自驾游和在家里面。

10楼:古今如烟尽眼前

国庆旅游确实存在鄙视链,我觉得这鄙视链据对是根据国庆被鄙视的程度进行划分的,而我则处于鄙视链的第**,毕竟我也曾经为了感受大好河山而自驾游。其实我心里最希望自己是鄙视链的最顶端,在家看着电视刷着朋友圈,鄙视其他人旅游的辛苦。

一、鄙视链第五级,回乡游

回乡游的人,总喜欢把家里面曾经回忆的地方全部发到朋友圈,然后各种的回忆作文出现,甚至严重的还会翻起自己的**,来个小时候记忆重播;或许很多人不明白为何回乡游垫底,并非家乡风景不好,也不是因为吃得不爽,而是,这原本就不是旅游。

二、鄙视链第四级,跟团游

跟团游是属于比较有个性的,非5a景区不去,非40人以上的大巴不坐,就好像网友描述一般无奈,“跟团游者就像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起床听号,排队领票,定点撒尿。走到哪儿都是一道风景……”跟团游,说白了就是没有汽车的人群,现在很多人都看不起跟团。

三、鄙视链第**,自驾游

真正的旅游是自驾游,走自己喜欢的路线,去自己喜欢的景点,自驾游不需要墨守成规的跟团模式,只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路线,活在自己的计划里面。在他们的朋友圈里面,除了蓝天、白云、基本上就是森林,就是要让全世界自己自己远离了城市生活。

四、鄙视链第二级,出境游

五、鄙视链第一级,室内游者

室内游简称就是宅,对于他们老说根本不需要旅游,朋友圈看一圈就已经参观了大半个中国。他们的生活简单得只有喝水、吃饭、睡觉和刷盆友圈,对着手机就体现了旅游的乐趣,真的让人哭笑不得。

那么,你在国庆旅游鄙视链里面属于那个级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