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莫文灵云南
[【善文分享】]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佛教徒的家庭生活 佛陀认为经济利益是人类幸福的泉源。但是,只有道德和心灵的发展,能让人活得更快乐、安祥和美满。有一回,一位名叫迪噶伽努(dghajanu)的人,问佛陀:
「尊敬的佛陀!我是一位拥有妻子儿女的普通人,请您指示我如何使我现在的生活过得更有意义、更快乐,及如何获得未来的幸福。」佛陀告诉他,在这世间有四种方法,能使人活得更幸福。
一、要有一技之长,工作要有效率、有热诚、有干劲,对自己从事的事业要有认识和内行。
二、要辛勤的劳动,以正确的方法赚取及保护自己的收入。
三、要结交耿直、有智慧、有道德,能够协助自己弃除恶习,辅佐自己走正道的良师益友。
四、理智的处理自己的收入,不奢侈也不吝啬,要布施,不要浪费,要适当的节制自己。佛陀也推荐了四种有益于在家人未来幸福的修行方法:
一、信心(saddha):一个信徒应该对道德、心灵和智慧的价值,具有一定的信心。
二、戒行(sila):信徒应该持戒,不杀害生命、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酒。
三、布施(càga):信徒应该学习如何仁爱、慷慨、不执着也不挥霍自己的财富。
四、智慧(pa¤¤a):信徒应该发展智慧,通过智慧的发展,进入无苦、无烦恼的清净涅槃。有时,佛陀也开示了有关节省和消费方面的问题。
有一回,佛陀对一位年青人夏嘎拉(sagala)说:「应该把收入分为四份,一份做为家庭的正常开支,一份发展自己的生意,一份做为应急之用,一份用来布施。」有一回,佛陀对给孤独长者(anàthapióika,一位富翁,佛陀忠实的在家**,祇园精舍的创建者)说,有四种幸福等待人们去发掘。
一、享用以正当手段赚取的财富。
二、以宽容的心对待自己、家人、朋友和眷属。
三、不举债度日。
四、不要犯身、语、意三业,过着清净无瑕的生活。请注意,这四点中的前三点,都是物质或金钱带来的快乐,这些都不是提升精神生活,以臻完美境界有价值的部分。从以上的举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佛陀认为经济利益是人类幸福的泉源。
但是,佛陀也认为,只有通过道德和心灵的发展,才能让人们活的更快乐、更安祥和更美满。假如只有物质的享受,缺乏心灵和道德的基础,就无法了解真正生活的意义。在鼓励物质生活的同时,佛陀为了社会的安宁与幸福,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促进人类精神的文明与道德的发展。
有些人认为,要成为一位真正的佛教徒,就必须放弃一切物质的需求,这是不正确的观念。佛陀认为我们可以享有物质带来的快乐,但是不要过于执着。在享受物质带来快乐的同时,我们不要忘记心灵的发展。
唯有心灵充分发展的人,才是真正的佛教徒。佛教徒不偏执于物质或心灵,这就是中道,也就是八圣道。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佛缘** 佛教网
2楼:
我爱佛教徒的虔诚,我爱佛教徒的善心。所以我更恨佛教。通过散播恐惧,并利用可爱的佛教徒的虔诚和善心,来达到宗教传承的目的。
还是更愿意劝所有佛教徒,佛学是好东西,可以学,佛教不要信。
佛教徒的信仰是什么 第二章 佛陀的言教
3楼:匿名用户
佛教是教育,是佛陀教育我们世间的真理,然后我们用掌握的知识道理来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使之正确,不犯错误。究竟来说佛教徒的信仰是究竟圆满的智慧!!!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达摩难陀长老
4楼:匿名用户
佛教说到底并不是信仰,严格意义上也不能算宗教,而应把它看成是科学发展到尽头时所发现的绝对真理以及与此绝对真理相对应的哲学、人生观的综合体系。
为了让它流传下来,在没有网络的古时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穿上宗教的外衣,以宗教、信仰、文化等等形式流传下来。
未来发现了终极真理的科学家们为了让我们受益,穿越时空而来,但“回到过去”(“进入时空”更加准确些),就意味着忘记一切,所以释迦牟尼佛成佛前依然要修行、要证悟。
非得说信仰的话,佛教徒们信仰的是不能用言语描述的真如法性,又叫本性、自性、空性、真心、性空缘起等,而不是某个人。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就是本性,一切皆由它而起,包括宇宙、身体、意识、物质等等。
5楼:潜川
佛教信仰其实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世间法,也就是解决我们生活的问题,如果获得圆满心境、如何生活美满等;一类是出世间法,类似于如何完成生命的升级换代,能够超升佛国净土
佛教在中国社会伦理的定义?
6楼:匿名用户
中国佛教伦理思想
佛教伦理是佛教关于道德理论、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的学说,是佛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佛教发展历史和现实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佛教自传入中国二千年来,成了中华历史上惟一能站住脚跟的外来文化。自东汉起,佛教就成了中国社会影响最广泛的宗教,并且逐渐与儒家和道教相融合,成为中国主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之一,与它在社会上发挥了道德功能是分不开的。然而佛教道德伦理思想的内容实质如何?其来龙去脉又如何?
它是怎样在中国社会里发挥作用的?
《中国佛教伦理思想》一书全面、深入、系统地对此进行了探索,考察了中国佛教伦理思想的传播和发展过程,指出中国佛教伦理思想是融合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和道德学说的内容而成。
全书共分十章,从佛教伦理与中国社会、佛教的善恶观、业报轮回思想和因果报应说、佛性论、佛教的孝道观、佛教的道德实践、道德理想和道德人格、人生观和道德修养、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等各方面,对中国佛教的伦理思想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本书第一章主要从佛教伦理与中国社会的关系加以论述,考察了佛教伦理思想的产生和内容,以及在中国发展过程中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矛盾与融合。
第二章把善恶之分作为佛教伦理的最基本原则,佛教道德判断的基本依据。指出“佛教的伦理观念和道德思想,集中体现在佛教的善恶观中。佛教的善恶观是佛教道德的价值取向,是以佛教的宗教教义为准则作为价值衡量的标准”。
书中首先从对巴利文佛典词语进行剖析后,得出原始佛教中“善是能得到好的果报的事物”,“恶是得不到好的果报的事物”的结论。其次又分析了它们的许多衍生义,如二善、三善、四种善、七种善等等。再次讨论了佛教善恶观在中国的发展,从比较印度佛教的善恶观与中土传统的善恶观,到两者如何在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下互相影响融汇,形成了新的中土善恶观,以及它们的宗教和社会意义。
第三章进一步**了佛教对善恶的心理活动分析和如何对善恶的超越,主要阐述了大乘佛教唯识学派对于人的意识活动的研究而形成对众生善恶的心理分析。同时论述了大乘佛教从世间和出世间相结合的角度,指出佛教善恶观最终目的是对出世间的追求,这是作为宗教伦理的佛教善恶观的特点。
第四章着重分析了中国佛教伦理思想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即佛教的业报轮回思想和因果报应说。书中**了佛教业报轮回思想的形成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和演变,佛教业报轮回思想和因果报应说与中国传统善恶报应思想及鬼神信仰的区别。并论述了这一思想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巨大影响。
第五章从佛教道德依据的角度论述了佛性论思想。佛性论问题是中国佛教各宗教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南北朝时期佛教义学讨论的主要问题。从佛教伦理思想的角度来看,佛性论问题的讨论实际上是关于人能否实现佛教的道德理想和达到佛教道德至善境界问题。
有没有佛性,关系到众生能不能成佛,能不能实现佛教的道德理想以及道德规范、道德说教的依据等一系列问题。书中就佛教伦理的角度对中国佛教史上有关佛性论问题的讨论进行了分析。
孝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本书第六章比较地分析了中国传统的孝道观和佛教伦理规范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以及它们之间融合发展的过程。指出“佛教之孝乃出世间之孝,以救渡父母出离生死为要,并视此为孝之大者,为孝道之根本”,佛教的孝道观与祖先崇拜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为了更加适应中国社会广大民众生活的需要。
书中还论述了以“报恩”思想为基础的中国佛教孝道观的形成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和发展。此外还提出佛教孝道观的一大特点是建立在平等观的基础上,在这种平等观基础上建立的佛教孝道观,在孝的实践上,并不仅仅是由下而上的侍奉和顺服的关系,而是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的结合。
第七和第八章从佛教的道德理想、道德实践和道德规范的角度,具体论述了佛教在修行实践及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以及大乘佛教道德精神的主要内容。
最后两章主要论述佛教的人生观、道德修养、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各方面。书中还以专门一节的篇幅谈及佛教的经济伦理思想。作者在概述了佛教对经济观念的变化后,指出佛教为了适应在中国社会里存在的新情况,强调了从事经济活动的六种“非道”,即禁止佛教徒使用六种谋取财物的不正当手段,从而确立了佛教信徒的经济活动伦理规范。
本书虽然以佛教伦理观为主题,但由于这问题实际上涉及到佛教全部人生观与世界观。作者“注意佛教伦理思想与整个佛教教义学说之关系”,所以为了把问题讲深讲透,结合行文,有机地把有关的佛教基本概念予以简要适当的介绍,并和中国传统思想进行对照。
作者认为,佛教的伦理思想与佛教教义紧密结合,还通过文学、艺术、戏曲等形式在社会上广泛流传,除佛教徒之外,广大民众对佛教的认识和了解,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佛教的宗教道德学说的影响。佛教的道德说教不仅对教徒有一定的约束力,而且还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即使在现代社会,佛教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说教在社会上还有一定的影响力。
7楼:不知冷热心
僧众是住持正法的使者,正法的久住,要依靠和乐清净的僧团始能实现,而僧团的融洽健全,又以和合为基础。所谓「和合」,即指「理和」与「事和」,亦即僧众在真理与行事方面都能和谐相处的意思。
佛陀住世时,领导的僧团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等七众**,以佛陀身旁的常随众而言,就有千二百五十人之多。如此庞大的僧团,佛陀如何统理,使其和乐清净,发挥住持正法,度化众生的集体力量?「六和敬」即是佛陀摄众的方法之一。
略述如下:
一、身和同住:在行为上,不侵犯人,就是相处的和乐。僧团大众,同作佛事,必须做到身业清净,讲求和谐快乐,彼此互相帮助、尊重、包容;遇有疾病,相互照顾,平等共居,和合共住。
二、口和无诤:在言语上,和谐无诤,就是语言的亲切。僧团大众,共同信佛、赞法、敬僧,必须做到语业清净,说话恳切,言语柔和,和平共处。
三、意和同悦:在精神上,志同道合,就是心意的开展。僧团大众,同一信心,共同追求佛法真理,必须做到意业清净。
日常生活中,不违不犯,不比较人我得失,不计较是非利害,心意的和悦才是当下的净土。
四、戒和同修:在法制上,人人平等,就是法制的平等。僧团大众受持戒法,进退有节,仪礼有据,行住坐卧之中,威仪庄严。
五、见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识,就是思想的统一。僧团大众对于出世圣道,能如理通达,舍去分别执著,彼此见解一致,达成共识,此乃共同成就之前提。
六、利和同均:在经济上,均衡分配,就是经济的均衡。僧团大众,不论是经济上的财利,或知识上的法利,大家受用均等。
六和敬之中,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是和合的本质;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是和合的表现。身业的实践,如法共住;语业的谈吐,和雅高尚;意业的动念,清净无染。和乐清净的僧团,便是正法久住的基础,因此,经典中以破和合僧与弑父、弑母、弑阿罗汉、出佛身血,同为「五逆重罪」。
「僧」是佛法的住持者,割爱辞亲,舍离世乐,以弘法为家务,以利生为事业,他们的生活与常人无异,但以耕耘心田为要务,耕耘自己的心田,也耕耘众生的心田,更做众生的福田。出家法师也称为「开发心灵能源的工程师」。佛陀教示人人皆有佛性,僧团奉行佛陀的教法,以绍隆佛种、教化众生为己任;因为有僧团住世弘化,因而得以「续佛慧命」,因此,僧团就是佛陀的真身。
僧团因为奉行「六和敬」,因此能和乐清净。广义而言,一个家庭若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无诤,美满安详;一个团体只要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无诤,发挥团体的力量;一个社会若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无诤,成就一个安和乐利的社会;一个国家若能奉行佛法,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无诤,成为一个富强康乐之邦。
放眼当前的世界,到处充满缺陷、斗争与是非,例如:种族歧视、宗教分歧、国际纷争等,加上近百年来科技发达,**的发明日新月异,人类对战争的畏惧愈深,渴望和平的呼声愈高。各强国间,虽有禁武、限核等高峰会议的举行,然而这些外在的措施却无法杜绝战争的发生。
当初佛陀成立僧团,标举六和敬,以思想、法制、经济、语言、身行、心意为民主平等的原则,树立了佛法的平等风范,无疑是一帖止诤的良药,因此,「六和」不仅是建立僧团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追求世界和平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