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恒星视差,什么叫恒星周年视差

2020-11-25 09:24:08 字数 5449 阅读 5584

1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世纪,方位天文学进入天体物理学时代。天体物理学标志着人类探索宇宙的新进展,这是一次质的飞跃。

在观测天文学中,恒星视差的发现具有无与伦比的意义。

恒星不是看起来一成不变的,它们也在移动,不过恒星离我们实在是太遥远了,所以,在基础观察阶段,尤其是用肉眼,是无法看到这些移动的。

英国的天文学教授布拉德雷想证明恒星视差,但是却没有成功,然而却意外地发现了光行差。他所能分辨的精度相当于离1万米之外看一根1米长的棍棒。可是恒星离我们出奇的遥远,单凭发现光行差所能分辨的精度根本无法准确地识别行星视差。

恒星视差,就是地球与恒星之间的距离问题。在观测天文学阶段,这是一道难题。1834年,德国血统的俄籍天文学家斯特鲁维着手研究这一问题。

斯特鲁维于1794年出生,他一直学习的是文科课程,以至到了30岁时还是语言学的准博士生。1825年,31岁的斯特鲁维递交了一篇**名为《杰尔宾特天文台的地理位置》。就是这篇**被导师们所欣赏,理科教授予以承认,从此,他开始了真正热爱的工作——天文研究的生涯。

斯特鲁维用自己新制的天文望远镜观测织女星,天文学中称阿耳法星。整整观测了三年,他发现了织女星0.25角秒的周年视差。同时,1784年出生的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也在观测视差。

他使用的方法比斯特鲁维更为先进。所以他的测量也更加准确。他使用了测量被测恒星与它附近恒星之间夹角的方法。

斯特鲁维的方法是:选定了一个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观测,然后隔一段时间就在同一地点再观测。这样就会发现恒星的位置发生了移动。

英国人亨德林也观测到了一些恒星的视差。

这里面最准确的当属贝塞尔。但是因为他晚一年发表研究成果,所以世界上最早发现恒星视差的人是斯特鲁维。

恒星周年视差的发现有一个突出的贡献,即测定日地距离。也就是说,找到了一把“量天尺”。

半人马座的阿耳法星,它的视差最大,那么就可得知它是第一次测出的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因为越远的恒星越不易察觉出它的移动。人们把离地球最近的这颗恒星称作比邻星。就是这样,如果和太阳离我们的距离相比,也是远得多。

宇宙中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比邻星到地球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272000倍!太阳系在宇宙中真是沙粒一般。

斯特鲁维发现并测量了双星和聚星。和赫舍尔相同,他发表了双星表。

斯特鲁维的观测达到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在天体物理学时代到来之前,他做出了旧时代后期巨大贡献之一,和海王星的发现一起载入史册。

斯特鲁维创立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天文台即普尔科夫天文台,使此地成为“世界天文学之都”。他奠基了**天体测量学。

什么叫恒星周年视差

2楼:小团圆

因为地球要围绕太阳公转,所以当地球位于轨道两端时,观测远处的某颗恒星,其和背景上其它恒星的相对位置应当有微小的改变。这就是恒星周年视差。当恒星的距离都极为遥远,所以周年视差都极为微小,观察到恒星周年视差是当年证明日心说的最后一个难题。

详细的你可看看下面链接,希望对你有帮助!

3楼:匿名用户

由于地球的公转,使得观测者发生位移,而使恒星在天球上的位置发生改变,人们把在太阳上观测的恒星在天球上的位置作为他的平均位置,从地球上窜侧到的恒星的实际位置,同这个平均位置比较起来,总存在一点的偏离,当地日连线同星地连线垂直时,同一恒星的视差位移达到极大值,该极大值被称为该恒星的周年视

恒星光行差和视差是什么?

4楼:匿名用户

光行差指由于地球运动引起的星光方向细微的变化。

下雨的时候,如果在雨中站立,很自然手中的雨伞要直立握在手中。当人们走动时,大家都自觉的把手中的伞倾向走动的方向,而且走动愈快,伞愈要向前倾。在雨天乘坐公共汽车或火车的时候,你同样会发现雨水在车辆在玻璃上的痕迹是倾斜的,从车辆前进方向的上端斜向玻璃的下端。

同样的道理,由于天文观测者是在地球上,他随地球一起作运动,这时他所看到的星光方向,就与假设地球不动时所看到的方向不一样,而是倾向于天文观测者或者说是地球运动的方向。

在精细的天文观测计算中,需要考虑这种光行差引起的星星视位置的影响。 观测者在两个不同位置看同一天体的方向之差。可用观测者的两个不同位置之间的距离(基线)在天体处的张角来表示。

天体的视差与天体到观测者的距离之间存在着简单的三角关系,因此能以视差的值表示天体的距离,而以此测定天体距离的方法称为三角视差法。在测定太阳系内天体的距离时,以地球半径为基线,所得视差称为周日视差。周日视差随着天体的高度变化而改变,当天体位于地平时,它的周日视差达到极大值,称为周日地平视差。

当观测者位于赤道时,天体的周日地平视差具有最大值,称为赤道地平视差。在测定恒星的距离时,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长径(即太阳和地球的平均距离)为基线,所得视差称为周年视差。假设恒星位于黄极方向时的周年视差称为恒星周年视差,简称恒星视差,用π表示。

恒星视差只与恒星至太阳的距离有关,所以通常用π表示恒星距离。所有恒星的π值都小于1〃。由于太阳在空间运动所产生的视差称为长期视差,也称视差动。

它取太阳在一年里所走过的距离为基线。

什么是恒星周年视差?

5楼:同日の摩羯

应该是光行差的那个。

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所以星光传过来的时候我们看见恒星的方向跟实际方向是有细微的不同,就是光行差造成的。而地球在一年内绕着太阳公转,我们看来星星就好像在绕着天上某个位置打圈,就是周年视差。

6楼:甄磊段干靖柏

当恒星与地球

的连线垂直

地球轨道

半径时,恒星对

日地平均距离

α所张的角(用π表示)叫恒星的

周年视差。

恒星周年视差是怎样的?

7楼:匿名用户

简单的说,因为地球

要饶太阳公转,所以当地球位于轨道的不同位置上时,观测遥远的恒星,这些恒星的相互位置应该是有差异的。这就叫恒星周年视差。不过因为恒星的距离都极为遥远,所以恒星的周年视差是非常微小的。

现在测量恒星周年视差都选择相隔半年来测量。因为这样观测者才能处于距离最远的两个点上测量。当年寻找恒星周年视差是证明日心说的最后一个难题。

8楼:匿名用户

右手平伸,竖起你的食指,闭上你的左眼,用右眼平视前方,然后闭上右眼用左眼平视前方。这时你会看到你的食指在背景景物上错开了一个小小的角度,这就是视差。

所谓的恒星周年视差,就是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造成一年当中恒星在天空背景上沿着一个很小的椭圆移动。椭圆的长半径,就是最大周年视差。目前所说的周年视差一般指的是最大视差。

随着恒星与地球轨道的相对位置不同,它的视差是不一样的,特别是最大视差的出现时间和位置是有区别的。并不是只要间隔半年就能观察到最大视察。

恒星的最大视差和它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视差越小。如果一个恒星的视差为一个角秒,那么它距离太阳的距离就叫做1个秒差距。一个秒差距等于3.2616光年。

什么叫视差?

9楼:匿名用户

视差 (parallax)

指摄影机中,观景窗和镜头所取到的景框有差异之谓。

观测者在两个不同位置看同一天体的方向之差。比如,当你伸出一个手指放在眼前,先闭上右眼,用左眼看它;再闭上左眼,用右眼看它,会发现手指相对远方的物体的位置有了变化,这就是从不同角度去看同一点的视差。视差可用观测者的两个不同位置之间的距离(基线)在天体处的张角来表示。

10楼:匿名用户

观测者在两个不同位置看到同一天体的方向之差。视差可以用观测者的两个不同位置之间的距离(又称基线)在天体处的张角来表示。天体的视差与天体到观测者的距离之间存在着简单的三角关系。

测出天体的视差,就可以确定天体的距离。因此,天体的视差测量是确定天体距离的最基本的方法,称为三角视差法。由于天体的距离都很遥远,它们的视差很小,为精确测定它们的视差,必须尽可能地把基线拉长。

在测定太阳系内一些天体的视差时,以地球的半径作为基线,所测定的视差称为周日视差。在测定恒星的视差时,以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作为基线,所测定的视差称为周年视差。

周日视差  是地球自转或天体周日视运动所产生的视差。它的定义是:通过m点的地球半径在天体s处的张角(图1)。

周日视差随着天体的高度变化而改变。当天体位于天顶z时,它的周日视差为零;当天体位于地平时,它的周日视差达到极大值p0,称为周日地平视差。周日地平视差 p0和地心到天体的距离d以及地球半径r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已知r和p0,便可求得d。考虑到地球是个扁球体,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同一天体的周日地平视差值,还将随观测地点的不同而变化。

当观测者位于赤道时,天体的周日地平视差具有最大值,称为赤道地平视差。

测定天体的周日地平视差的最简单方法是:在同一子午线上相距很远的两个地点同时观测同一天体,测定它在中天时的天顶距z1和z2,如果已知两地的地理纬度分别是嗞1和嗞2,则可用公式 计算p0值。1751~1753年,法国拉卡伊和拉朗德,首次在差不多位于同一经线上的柏林天文台和好望角天文台同时观测月球,相当精确地测定了月球的周日地平视差。

行星的周日地平视差也可在它们最接近地球时用上述方法测定。1672年,法国g.d.

卡西尼根据他在巴黎和南美法属圭亚那所作的火星观测,求得了火星的周日地平视差。至于太阳的周日地平视差则不能用上述方法直接测定,必须采用间接的方法来测定(见太阳视差)。

周年视差  是地球绕太阳周年运动所产生的视差。它的定义是:地球和太阳间的距离在恒星处的张角。

恒星的周年视差π 与太阳到恒星的距离 r以及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α 之间的关系(图2)可以表示为: 。恒星的周年视差π 都小于一角秒,所以通常π 以角秒为单位,并把上式写为:

,已知α 和π,便可求得r。

自哥白尼提出日心地动学说(见日心体系)以后的近三百年间,许多人企图发现恒星的周年视差,但都没有成功,以致有些人对哥白尼学说的正确性持怀疑态度,其中包括丹麦著名天文学家第谷。直到1837~1839年,**в.я.

斯特鲁维、德国贝塞耳和英国t.亨德森才分别测出了织女星(即天琴座α)、天鹅座61和南门二(即半人马座α)三颗近距恒星的周年视差。早期用目视法测定恒星的周年视差,精度不高。

二十世纪以来,开始使用口径大、焦距长的大型折射或反射望远镜和照相方法测定视差。当恒星同地球的距离等于100秒差距时,其周年视差的观测误差已相当于其视差本身相等的数值,因此只有对距离小于100秒差距的近距星,才能比较准确地测定它们的三角视差。美国耶鲁大学天文台在1952年出版的《恒星视差总表》中列出了约 6,000颗恒星的三角视差。

近二、三十年来又测定了百分之十以上的暗星的三角视差。例如在1969年版《格利泽星表》中,列出了1,049颗距离在20秒差距之内的近距星的视差。在全天恒星中,南门二的一颗伴星的视差最大,等于0奖76,故有比邻星之称。

长期视差  是太阳在空间运动所产生的视差(也称视差动)。长期视差πs和太阳到恒星的距离 r以及太阳在一年里所走过的距离d之间的关系(图3)可以表示为: 。

恒星的距离遥远,πs十分小,所以当它以角秒计时: 。太阳对于邻近恒星的空间速度v⊙=19.

7公里/秒,因此,太阳附近恒星的长期视差等于其周年视差的4.15倍。对于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一组星,如视星等或光谱型在某一确定范围内的恒星,或某种类型的变星等,可利用自行或视向速度的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求出它们的长期视差。

恒星的含义,恒星是什么意思

1楼 风之山岚 恒星 能自己发光发热的 类 球状天体 希望对你有帮助 2楼 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是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由于恒星离我们太远,不借助于特殊工具和方法,很难发现它们在天上的位置变化,因此古代人把它们认为是固定不动的星体。我们所处的太阳系的主星太阳就是一颗恒星 参考资料 htt...

什么是初恋?什么是初吻,什么叫初恋,什么叫初吻呢?

1楼 惜煜箙 真正的初恋是 第一次和男生谈恋爱 真正的初吻是 第一次和男生接吻,把你的亲人排除哦 2楼 你懂得5s聾 懂得男女关系以后,真正的爱上的第一个人,和他彼此相恋,就叫做初恋。和自己的初恋情人第一次真心的接吻应该叫做初吻吧,记住哦,第一次真心的接吻 以前的不是和情人,不是真心的都不算哦。我理...

什么是“伤痕文学”,什么叫"伤痕文学"?什么叫"反思文学"?什么叫"改革文学

1楼 只有乌龙没有茶 文革结束之后,出现了 《伤痕》,是揭露文革的反人道内容的,后来,人们就用这个名称概括这一类作品,就叫 伤痕文学 。 伤痕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得名于卢新华以 文革 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 《伤痕》。 十年文革期间,无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