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情况下,氨在哪个器官进行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

2020-11-24 14:40:55 字数 4121 阅读 5029

1楼:匿名用户

鸟氨酸循环是指氨与二氧化碳通过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生成尿素的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鸟氨酸循环发生在肝脏中。

氨在什么通过鸟氨酸循环生成什么经什么排泄

2楼:匿名用户

氨在【肝脏】

通过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经【肾脏】作用后排泄。

鸟氨酸循环:首先鸟氨酸与氨及c02 结合生成瓜氨酸;瓜氨酸再接受一分子氨而生成精氨酸;精氨酸水解产生尿素,并重新生成鸟氨酸 。

【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鸟氨酸循环的详细过程

3楼:demon陌

鸟氨酸循环主要在肝脏进行在肝细胞线粒体中由1分子nh和1分子co在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催化下生成氨甲酰磷酸。

此酶以n-乙酰谷氨酸为必要的辅助因子,精氨酸可促进n-乙酰谷氨酸的合成。通常进食蛋白质后,乙酰谷氨酸合成酶活性升高,产生较多的n-乙酰谷氨酸,增强氨甲酰磷酸的合成,从而调节肝中尿素生成。

氨甲酰磷酸和进入线粒体的鸟氨酸在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催化下生成瓜氨酸,即开始了鸟氨酸循环,生成的瓜氨酸转运出线粒体而进入胞液。

在供能条件下,可与天冬氨酸缩合成精氨琥珀酸,再裂解成精氨酸和延胡索酸,最后精氨酸经精氨酸酶催化,分解为鸟氨酸和最终产物尿素。鸟氨酸可进入线粒体再参与鸟氨酸循环,尿素则扩散人血,随尿排出。

4楼:百度用户

又称“尿素循环”。机体对氨的一种解毒方式。肝脏是鸟氨酸循环的重要器官。

①nh3、co2、atp缩合生成氨基甲酰磷酸

②瓜氨酸的合成

③精氨酸的合成

④ 精氨酸水解生成尿素

总反应式:

nh3+co2+3atp+asp+2h2o→ 尿素+2adp+2pi+amp+ppi+延胡索酸

该循环要点:

①尿素分子中的氮,一个来自氨甲酰磷酸(或游离的nh3),另一个来自天冬氨酸(asp);

②每合成1分子尿素需消耗4个高能磷酸键;

③循环中消耗的asp可通过延胡索酸转变为草酰乙酸,再通过转氨基作用,从其他a-氨基酸获得氨基而再生;

④在鸟氨酸循环中,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活性相对较小,所以该酶被认为是鸟氨酸循环的限速酶

鸟氨酸循环的尿素合成的鸟氨酸循环学说

5楼:手机用户

·首先鸟氨酸与氨及c02 结合生成瓜氨酸;

·第二,瓜氨酸再接受一分子氨而生成精氨酸;

·第三,精氨酸水解产生尿素,并重新生成鸟氨酸 。

直接参与鸟氨酸循环的氨基酸有

6楼:匿名用户

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直接参与鸟氨酸循环的反应

在鸟氨酸循环过程中,每合成1分子尿素需消耗多少分子atp

7楼:冷de陌

需要消耗3分子的atp,4个高能磷酸键

综合上述,在鸟氨酸循环过程中,每合成1分子尿素需消耗3分子的atp和4个高能磷酸键

8楼:杳如黄鹤达特

3分子atp,但是是4摩尔高能磷酸键

鸟氨酸循环所进行是肝细胞的 什么部位

9楼:南宫玄翎

(1)、 氨甲酰磷酸的生成(氨甲酰磷酸合酶i)胞浆到线粒体肝细胞胞浆中的a.a经转氨作用,与α-酮戊二酸生成glu,glu进入线粒体基质,经glu脱氢酶作用脱下氨基,游离的氨(nh4+)与tca循环产生的co2反应生成氨甲酰磷酸。

氨甲酰磷酸是高能化合物,可作为氨甲酰基的供体。

氨甲酰磷酸合酶i:存在于线粒体中,参与尿素的合成。

氨甲酰磷酸合酶ii:存在于胞质中,参与尿嘧啶的合成。

n-乙酰glu激活氨甲酰磷酸合酶 i、ii(2)、 合成瓜氨酸(鸟氨酸转氨甲酰酶)线粒体到胞浆鸟氨酸接受氨甲酰磷酸提供的氨甲酰基,生成瓜氨酸。

鸟氨酸转氨甲酰酶存在于线粒体中,需要mg2+作为辅因子。

瓜氨酸形成后就离开线粒体,进入细胞液。

(3)、 合成精氨琥珀酸(精氨琥珀酸合酶) 胞浆(4)、 精氨琥珀酸裂解成精氨酸和延胡索素酸(精氨琥珀酸裂解酶)胞浆精氨琥珀酸 → 精氨酸 + 延胡索素酸

此时asp的氨基转移到arg上。

来自asp的碳架被保留下来,生成延胡索酸。延胡索素酸可以经苹果酸、草酰乙酸再生为天冬氨酸,

(5)、 精氨酸水解生成鸟氨酸和尿素 胞浆尿素形成后由血液运到肾脏随尿排除。

尿素循环总反应:

nh4+ + co2 + 3atp + asp + 2h2o → 尿素 + 2adp + 2pi + amp + ppi + 延胡索酸

形成一分子尿素可清除2分子氨及一分子co2 , 消耗4个高能磷酸键。

联合脱-nh2合成尿素是解决-nh2去向的主要途径。

生物化学解答题 何谓鸟氨酸循环,有何生理意义

10楼:是嘛

氨基酸在体内代谢时,产生的氨,经过鸟氨酸再合成尿素的过程称为鸟氨酸循环,又称尿素循环。当氨基酸代谢的最终产物——氨在体内浓度甚高时对细胞有剧毒,小部分氨可重新合成氨基酸及其他含氮化合物,绝大部分氨则通过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随尿排出,以解除氨的毒性作用。

在氨生成增加时,鸟氨酸循环的酶活性常显著提高,蛋白质摄入增加、饥饿状态、给予糖皮质激素所引起蛋白质分解增强等。鸟氨酸循环主要在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催化下生成氨甲酰磷酸。可促进n-乙酰谷氨酸的合成。

进食蛋白质后,乙酰谷氨酸合成酶活性升高,产生较多的n-乙酰谷氨酸,增强氨甲酰磷酸的合成,从而调节肝中尿素生成。

扩展资料

鸟氨酸循环中每一种酶的先天性缺陷所产生的疾病,都会导致氨在体内积聚,产生氨中毒。如氨甲酰磷酸合成酶或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的缺陷引起的先天性高血氨症,可导致新生儿呕吐、昏睡及惊厥等氨中毒症状;精氨琥珀酸裂解酶缺陷新陈代谢引起的精氨琥珀酸血症。

除了相应的氨基酸在血液中的变化外,也都可出现氨中毒症状,严重时导致昏迷、乃至新生儿死亡。病人血中往往同时出现谷氨酸及谷氨酰胺升高的情况,这可能是氨过多而导致。酮戊二酸氨基化加强,产生了过多的谷氨酸及谷氨酰胺所致。

11楼:匿名用户

鸟氨酸循环

指氨与二氧化碳通过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生成尿素的过程。

1932年krebs等人利用大鼠肝切片作体外实验,发现在供能的条件下,可由co2和氨合成尿素。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的精氨酸、鸟氨酸或瓜氨酸可加速尿素的合成,而这种氨基酸的含量并不减少。为此,krebs等人提出了鸟氨酸循环(ornithine cycle)学说。

生理意义:最重要的意义是将体内蛋白质代谢产生的较高毒性的氨转化为低毒的尿素,从而排出体外。鸟氨酸循环也叫尿素循环。

简述鸟氨循环基本过程(尿素的生成)

12楼:猪猪将军

鸟氨酸循环指氨与二氧化碳通过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生成尿素的过程。

1932年krebs等人利用大鼠肝切片作体外实验,发现在供能的条件下,可由co2和氨合成尿素。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的精氨酸、鸟氨酸或瓜氨酸可加速尿素的合成,而这种氨基酸的含量并不减少。为此,krebs等人提出了鸟氨酸循环(ornithine cycle)学说。

尿素合成的鸟氨酸循环学说

·首先鸟氨酸与氨及c02 结合生成瓜氨酸;

·第二,瓜氨酸再接受一分子氨而生成精氨酸;

·第三,精氨酸水解产生尿素,并重新生成鸟氨酸

详细过程

又称“尿素循环”。机体对氨的一种解毒方式。肝脏是鸟氨酸循环的重要器官。

①nh3、co2、atp缩合生成氨基甲酰磷酸

②瓜氨酸的合成

③精氨酸的合成

④ 精氨酸水解生成尿素

总反应式:

nh3+co2+3atp+asp+2h2o→ 尿素+2adp+2pi+amp+ppi+延胡索酸

该循环要点:

①尿素分子中的氮,一个来自氨甲酰磷酸(或游离的nh3),另一个来自天冬氨酸(asp);

②每合成1分子尿素需消耗4个高能磷酸键;

③循环中消耗的asp可通过延胡索酸转变为草酰乙酸,再通过转氨基作用,从其他a-氨基酸获得氨基而再生;

④在鸟氨酸循环中,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活性相对较小,所以该酶被认为是鸟氨酸循环的限速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