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膜内化骨,膜质骨名词解释

2020-11-23 22:46:09 字数 5160 阅读 2802

1楼:纸之叶

骨外膜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其深层的间叶细胞可分化为骨母细胞形成类骨和骨质,这种骨形成过程称膜内化骨。

简述成骨的基本方式

2楼:匿名用户

成骨一般有两种方式:软骨内成骨和膜内成骨两种

软骨内成骨:是指在预先形成的软骨雏形的基础上,使软骨逐步被替换为骨。脊椎、骨盆、肢体骨的形成采用此种方式。

膜内成骨:这种方式是先由间充质分化成为胚性结缔组织膜,然后在此膜内成骨。人体的顶骨、额骨和锁骨等即以此种方式发生。

软骨内成骨又称“软骨内化骨”,“软骨内骨化”。是指在预先形成的软骨雏形的基础上,使软骨逐步被替换为骨。是最常见的一种骨发生形式,长骨、 短骨和部分不规则骨均通过此种形式生成。

此种成骨形式极复杂,以长骨为例,首先由透 明软骨形成一个未来骨的雏型,然后在这一 软骨雏型的中段以膜内成骨的方式形成一环 形骨领。继之,在被骨领环绕的软骨中心部 位出现一初级骨化中心。骨领不断增长,骨 化中心的成骨过程亦不断向两端扩展

膜内成骨:这种方式是先由间充质分化成为胚性结缔组织膜,然后在此膜内成骨。人体的顶骨、额骨和锁骨等即以此种方式发生。

膜内成骨的具体的过程是:在将要形成骨的部位,血管增生,营养及氧供丰富;间充质细胞渐密集并**分化为骨原细胞,其中部分骨原细胞增大,成为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分泌类骨质,并被包埋其中,成为骨细胞;继而类骨质钙化成骨基质,形成最早出现的骨组织。最早形成骨组织的部位称为骨化中心(ossification center)。

新形成的骨组织表面始终有成骨细胞或骨原细胞附着,它们向周围成骨,逐渐形成初级骨小梁构成初级骨松质。随后,初级骨松质周围的间充质分化为骨膜,此后即进入生长与改建阶段。以顶骨为例,随着脑的发育,原始顶骨也不断生长与改建,其外表面以成骨为主,使骨不断生长, 内表面以分解吸收为主,为断改变骨的曲度,从而使顶骨的生长与脑的发育相适应。

通过生长与内部改建,顶骨出现了以初级骨密质组成的外板与内板,以及其间由骨松质组成的板障,但至成年才发育完善。成年后其内部改建仍缓慢地进行。

骨的发生及生长是什么?

3楼:手机用户

软骨和骨构**体的支架.软骨组织和骨组织等均含有较少量的细胞和大量固体状态的间质细胞,并不断更新,以适应机体发育和支持功能的需要.骨的发生和生长是同时进行的,在胚胎的最初几周,经过囊胚期和原囊胚期,逐渐形成雏形,发生头,躯干和形成肢芽的外龙突.

在外胚层和内胚层之间,有一层弥散疏松的细胞组织,称为间充质或间叶;间充质逐渐分化为骨.软骨.筋膜和肌肉等各种结缔组织结构。

间叶组织密集的将是最早形成肌肉的部位每个密集的间叶雏形将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骨。

一 软骨的形成及发生

在胚胎第5周,间叶组织逐渐增大,变得更为密集,并分化为一层细胞,称为前软骨;然后基质沉积在细胞之间。这种基质含有原纤维。原纤维具有软骨特有的功能。

在透明内,因为基质显现清晰,而结构相似,原纤维不能用普通的染色方式显示出来。在透明软骨内,可见较粗的白色纤维,沉积在基质中。软骨有两种同时生长方式:

1,内积生长。又称膨胀式生长。即软骨从内部生长扩大;2,外加生长,指由软骨内层的骨原细胞向软骨表面不断添加新的软骨细胞和细胞间质,使软骨从表面向周围扩大。

二 骨的发生和形成

1.骨的发生 胚胎7周以后,骨就开始出现。膜内成骨一般直接密集的间叶雏形转化而成。

许多颅骨是由间叶雏形先转变为软骨雏形,然后形成骨化结构;先有原发性骨环形成,其后血管侵入,形成原发性骨化中心,将成为骨干和干骺端,以后,骺部血管组织间接地骨化,形成既发性骨化中心。骺与骨干交接处称为生长板,在原发性和既发性骨化中心之间生长,具有较快的横向和纵向生长能力。最先形成的软骨雏形逐渐被骨化组织代替,称为软骨内成骨。

软骨内成骨含有由于骨膜平行的膜内成骨。同样,膜内成骨也可能经历其后软骨内化骨的演变过程进行生长。

骨的发生过程有两种方式,即膜内成骨及软骨内成骨:

(1)膜内成骨 膜内成骨发生简单,间充质经过钙化后直接形成颅骨.面骨.部分锁骨和下颌。

间充质先分化为富有血管的胚胎性结缔组织膜,该处分化许多成骨细胞群,形成骨化中心。成骨细胞开始分泌有机的细胞间质,形成类骨质,随后骨盐沉着其上,形成骨组织。这种骨组织最初为初级松质骨,没有骨板,骨盐也少,由许多呈针状或片状的骨针相互连接,形成许多间隙。

成骨过程由骨化中心向四周扩展,表面的间充质分化为骨膜,其深部的成骨细胞又在初级松质骨表面沉积新骨,骨乃逐渐增厚增大。

(2) 软骨内化骨 出生后,肢体管状骨的增长和特殊结构的形成主要依靠既发性骨骺的软骨内骨化完成.骨端软骨有两种:

1.关节软骨:供骨骺的生长。在短长骨,这是骨增长的唯一结构。

2.骺板软骨:共分六层,从骨骺起到干骺端止分别为:

a.静止层,内含不成熟的软骨细胞和从骨骺而来的细小血管。b.

增殖层:幼稚的增殖的软骨细胞排成纵行,是软骨细胞**最活跃的区域。这些细胞的特点很多线立体.

糙面内质网与小的高尔基体和细长的细胞核。细胞呈扁形,象串状硬币。每个软骨细胞长出很多轴突,伸向周围基质。

由于**活跃,每个软骨陷窝内可有多个软骨细胞。c.基质合成层:

其特点是先在细胞内积聚糖原和合成基质所必需的磷酸酶。细胞较前者为大。细胞与细胞之间有一层新合成的软骨基质。

内含不定形基质和原纤维。细胞轴突伸向基质,轴突端呈杵状。d.

细胞肥大层:陷窝较大,原纤维在纵方向被压缩在一起,而成胶原束,并能见到某些胶原纤维上的周期横纹,但很少矿化。由于不同的组织固定法,细胞的形态也不同,或细胞肥大,内含空泡,形态不规则,常呈棘细胞状,或成圆形。

超微观察显示细胞内很少细胞器,高尔基体散在,而线粒体和糙面内质网非常分散。e.临时钙化层:

大多细胞含有致密的细胞核和不规则的边缘,尤其在接近干骺端处。线粒体嵴和胞浆膜有丰富的钙质结合在上,基质的矿化由小的.分散的簇状的矿物结晶的沉积开始,逐渐增大,增多,直至结晶块将胶原纤维包绕。

这样,基质性质将起很大变化,并将失去大部分水分。由于基质的钙化,软骨细胞即死亡。f.

软骨骨化层:这是毗邻干骺断的一薄层骺板。毛细血管芽伴着骨祖细胞穿过横膈,张入此层。

后者分化成骨细胞,使基质骨化,它自身也被骨化基质所包围,成为骨细胞和骨陷窝。骨基质柱与原来的软骨基质柱的方向相同,称原发性松质骨。以后在应力作用下,原发性松质骨和软骨柱被破骨细胞吸收,由既发性骨小梁代替。

这样,骺板软骨一直维持着一个平衡的生物过程:即软骨细胞不断增殖,使骺板增厚,而在干骺端一侧,软骨细胞不断坏死,为成骨细胞所代替,基质不断钙化,骨化,从而干骺端骨质不断增长,最后,由于基因的限制因素,至一定年龄,骨骺停止增殖和合成基质,骨骺软骨全被骨组织所代替,不再在x线片上能见到骺线。此时,称为骨骺闭合。

全身骨骺各有其出现和闭合的年龄,称为骨龄。这对测定成年前的病人的年龄很有用处。

膜质骨名词解释

4楼:匿名用户

膜质骨是骨头的一种。

骨组织由活细胞和矿物质(主要是钙和磷)混合构成,正是这些矿物质使骨头具有坚实的物性。骨头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例如臂骨是长骨,腕骨是短骨,胸骨和颅骨是扁骨,椎骨是不规则骨。成年人的骨主要由两种组织构成:

坚硬的密质骨在外,多孔的松质骨又称海绵骨在内。长骨中的大腿骨,或称股骨,中间填满称为黄骨髓的脂肪。

凸起的骨端主要由松质骨构成,外包一层薄薄的密质骨。松质骨含有制造血球的红骨髓。大多数骨头的表面覆盖一层致密的纤维膜,称为骨膜。

血管和神经纤维穿过骨头坚硬外层上的小通道进入疏松的内部。

骨头循独特的方式生长:首先是新细胞形成,然后,这些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有机物,成为环绕自身的基质,最后,钙盐在基质里沉积,使之逐渐变硬。

人的骨头,早在胎龄二月时就开始形成。此后不断生长,女子到十六岁左右骨头才停止生长,男子则长到十八岁左右。胸骨至二十五岁左右就不再硬化,但其他骨头的强度和钙量仍不断增加,直到三十五岁左右才停止。

在人的大半生中,骨头不断改造,骨组织不断耗损和补充。

在胎儿时期,骨头的形成方式有两种。颅顶的骨头是在结缔组织膜里开始生长的,其他骨间大多始于“雏型”软骨。雏型软骨与真骨相似,只是比较柔软,宜于快速生长,最终被真骨替代。

雏型软骨是逐渐由骨组织替代的。长骨的替代过程由骨干中心和骨的两端开始;最终在骨干和两端之间只留下一层薄薄的软骨,称为生长板。生长板不断形成新的软骨,软骨随后又被真骨代替,于是骨头得以生长。

骨主要由骨质、骨髓和骨膜三部分构成,里面容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组织。长骨的两端是呈窝状的骨松质,中部的是致密坚硬的骨密质,骨**是骨髓腔,骨髓腔及骨松质的缝隙里容着的是骨髓。儿童的骨髓腔内的骨髓是红色的,有造血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失去造血功能,但长骨两端和扁骨的骨松质内,终生保持着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

骨膜是覆盖在骨表面的结缔组织膜,里面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起营养骨质的作用,同时,骨膜内还有成骨细胞,能增生骨层,能使受损的骨组织愈合和再生的作用。

骨有长骨、短骨和扁骨。另外还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骨,如脊椎骨和髋骨。

长骨的长度远大于宽度,分为一个骨干和两个骨骺,骨骺与其他骨骼形成关节。长骨的大部分由致密骨组成,中间的骨髓腔有许多海绵骨和骨髓。大部分的四肢骨都是长骨(包括三块指骨),一些例外包括膝盖骨(膑骨)、腕骨、掌骨、跗骨和构成腕关节和踝关节的骨骼。

长骨的分类取决于形状而不是大小。

短骨呈立方状,致密骨的部分比较薄,中间是海绵骨。短骨和种子骨构成腕关节和踝关节。

扁骨薄而弯曲,由平行的两面致密骨夹着中间一层海绵骨。

骨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具有一定的韧度,而无机物主要是钙质和磷质使骨具有一定的硬度。人体的骨就是这样由若干比例的有机物以及无机物组成,所以人骨既有韧度又有硬度,只是所占的比例有所不同;人在不同年龄,骨的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比例也不同,以儿童及少年的骨为例,有机物的含量比无机物为多,故此他们的骨,柔韧度及可塑性比较高,而老年人的骨,无机物的含量比有机物为多,故此他们的骨,硬度比较高,所以容易折断。

**骨头共有206块,分为头颅骨、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四个部分。但儿童的骨头却比大人多。因为:

儿童的骶骨有5块,长大**后合为1块了。儿童的尾骨有4~5块,长大后也合成了1块。儿童有2块髂骨、2块坐骨和2块耻骨,到**就合并成为2块髋骨了。

这样加起来,儿童的骨头要比大人多11~12块,就是说有217~218块。医学书上说,初生婴儿的骨头竟多达305块。

当然,说**有206块骨头,这是全球人类的“总体”而言的。人群中在这方面存在差异。我国科学工作者1985年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中国人的骨头要比欧美人少,大多数人只有204块骨头。

而在欧美,绝大多数人有206块骨头。这是由于大多数中国人的脚上第5趾由2块骨头组成,不像欧美人由3块骨头组成。每只脚少1块,所以只有204块。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名词解释,双因素理论,名词解释题 什么是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1楼 demon陌 双因素理论,又称 激励保健理论 ,是激励理论的代表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 该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一是激励因素,二是保健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 不是所有的需要得到满足就...

名词解释《黑格尔哲学》,黑格尔哲学的名词解释.什么是绝对理念

1楼 狼军 1黑格尔哲学黑格尔生平与主要著作 黑格尔 黑格尔学派ge wilhelm friedrich hegel2简介 1770 1831 1770年8月27日生于德国符腾堡公国首府斯图加特。1831年11月14日卒于柏林。 1788年10月黑格尔到图宾根神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1801年来到了当...

什么是构形语素,构形语素名词解释

1楼 匿名用户 在词中,具有表示形态意义和功能的语素就是构形语素。比如,在英语中,s是表示复数名词的构形语素。 现代汉语中语素能重叠吗 2楼 黄群 重叠 有两种 一种是构词重叠,一种是构形重叠。 在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中有很清楚的解释 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亲属称谓词以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