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关于学习的有代表性理论有哪些

2020-11-23 22:02:08 字数 4986 阅读 7275

1楼:匿名用户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界环境对个体学习的作用,认为学习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即刺激―反应(s-r)是基本的模式。代表性的学说有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桑代克的联结主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等。

(1)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学习就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并认为人们的许多行为习惯、知识、经验等就是形成的暂时联系系统。同时,巴甫洛夫还提出由具体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称为第一信号系统,这种系统人和动物都有。

但是人还有言语,由言语或词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它是信号的信号,称之为第二信号。巴甫洛夫的第二信号系统的观点,对于区分人和动物的学习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巴甫洛夫提出的条件反射学说,是最古老的对学习生理机制的解释,所以称之为经典条件反射。

(2)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依据大量动物学习的实验,他发现学习是情境和反应之间的联结。他的学习观点即是刺激反应之间形成联结,所以称之为联结主义。

其著名的实验是猫打开迷箱的实验。桑代克认为,人和动物一样,学习就是通过尝试与错误逐渐建立起情境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是一个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桑代克提出了促进联结形成的三条原则,也就是著名的桑代克的学习律。这三条学习律即是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反射可以在缺乏无条件刺激的情况下产生,它是在行为反应后紧跟着强化刺激(奖励),这种反应就有重复出现的可能性。通过操作愉快或不愉快的后果来改变行为的过程就称之为操作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具有工具性的作用,能够对环境发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又称为工具性条件反射。斯金纳认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基本的学习行为。并通过实验来论证他的观点,为了进行实验,他发明了一种学习的仪器,人们称之为“斯金纳箱”。

斯金纳箱对于推进条件反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斯金纳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获取知识的特殊的教学方法,提倡机器教学和程序教学。他提出的程序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小步呈现;积极反应;及时反馈;自定步调;提高效果。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的模仿理论,即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们的行为而学习社会行为的,即模仿他们生活中人们的行为进行学习的,班杜拉强调认知对行为的影响,对认知—行为的结合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过程。另外,班杜拉还提出了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由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行为主义框架中纳入了多种认知过程,因此该理论又称为社会认知理论。

6.认知学派关于学习的理论有哪些?

认知学习理论强调个体学习的内部心理过程,注重内部心理结构、认知结构对学习的影响。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苛勒的顿悟说、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奥苏伯尔的接受学习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1)格式塔的顿悟说。

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墨创立了格式塔学说,格式塔派关于学习强调整体和知觉经验的组织作用,认为学习是知觉的重新组织,知觉经验变化的过程不是尝试错误的渐进过程,而是顿悟。

顿悟是个体借助问题情境中的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改变他们之间的关系,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认知结构的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生主动地通过感知、领会和推理,促进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他强调学习是掌握知识结构,也就是学习事物之间是怎样相互关联的。

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主张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发现基本原理或规则。让学生先动手,然后使用想象,最后用符号来表示,进行学习

(3)奥苏伯尔的接受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建立了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又称为“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已有知识之间关系的不同,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意义学习是指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建立一种实质性的联系。

即是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知识之间建立合乎逻辑的有意义的联系。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应以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为主,他认为学习就是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建立联系的过程。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可以构成三种关系:上位关系、下位关系和并列结合关系。

他还提出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的获得和保持的影响因素有三方面:一是原有知识对新知识的可利用性;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三是原有知识的稳定性。

奥苏伯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简称组织者,是指在呈现新学习材料之前的一种引导性材料,这种材料的作用是在学生“已经知道的”和“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设起桥梁,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看成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间双向的相互作用建构自己的经验体系的过程。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即指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的情境性,即是指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

学习的社会性,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

建构主义从上述学习观出发,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随机通达教学、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情境性教学、支架式教学

7.人本主义关于学习的有代表性理论有哪些?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理论,并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得到迅速发展,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作为西方心理学发展的新趋势之一,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继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之后的现代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比较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和教育改革家罗杰斯等人。

(1)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马斯洛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些基本观点,并应用于人类生活的有关领域。

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动机层次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七种,即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认知、审美和自我实现。马斯洛又把需要分为两类:

一类缺失性需要,另一类是成长性需要。马斯洛认为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自我实现,是完满人性的形成。

(2)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人格的自我论。后来,他将已有理论推广到教育和教学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习理论。

罗杰斯主张学习是意义学习或称之为完整人的学习。他认为学习应该是与个人的生活、实践息息相关的学习。

罗杰斯提倡的意义学习,而这种意义学习是以自由为先决条件的,即允许学生自由地进行自发的、自我依赖的学习,在这种学习系统中,学习者可以自由地去实现自己所有的潜能。他提出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反对把学生看作“较大的白鼠”和“较慢的电子计算机”。意义学习的动机是产生于人类基本的自我实现倾向。

其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成为一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人。教师所扮演的是一个促进者的角色。

教育心理学行为主义学习原理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2楼:汝子非鱼焉

1、桑代克

尝试错误说: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而形成的。

准备率、练习率、效果律

(1)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

(2)练习律: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

(3)效果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

2、巴甫洛夫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1)条件反射: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反射一般分为两大类: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反射,也称为本能。

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条件反射又分为了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2)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①获得与消退

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如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②刺激泛化与分化

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实验:狗的摇铃实验, 巴甫洛夫通过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

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

3、斯金纳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反射性反应,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强化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强化物则是一些刺激物,它们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理论要点:强化原则 (强化、惩罚、消退)

实验:老鼠的迷箱实验

4、班杜拉

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

(1)班杜拉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都是作为相互决定的因素而起作用的,它们彼此之间

的影响都是相互的。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2)班杜拉认为人的学习主要是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

(3)班杜拉把强化分为三种形式,分别是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①直接强化指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②替代性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③自我强化指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实验:波波玩偶实验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原理对家庭教育方法有何借鉴作用

1楼 匿名用户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对家庭教育 方法有这样的借鉴作用 首先教育孩子 不可以打骂孩子 要采用说教的正确的教育方法 这就有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其次是家庭中孩子对某件事物或者某个人的恐惧心理 以及对喜爱有些事情和或人心理 也遵循行为主义的心理学原理 行为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