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品质,陋室铭中作者对陋室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2020-11-23 07:47:25 字数 5825 阅读 6589

1楼:匿名用户

托物言志

从立意看,《陋室铭》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并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从主题看,《陋室铭》通过对居室 交往人物生活情趣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追求声色娱乐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陋室铭中作者对陋室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2楼:匿名用户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德行高低不在房屋好坏,并且很享受自己的陋室,不认为是陋室。体现作者了修心淡雅,高尚的情操,不沾世俗同,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和品质

3楼:匿名用户

他坦然处之,怡然自乐。表现了他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思想。

4楼:朵弥

本人觉得自己组织的语言还是不够好,推荐好搜百科http://baike.haosou.

***/doc/5338699-5574140.html以及文言文赏析http://so.

gushiwen.***/view_71138.aspx的链接,希望能体会别人的赏析以及语言组织手法。

5楼:匿名用户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6楼:南瓜苹果

这在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就有所体现,表现了刘禹锡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而颜回在《论语.雍也》中就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

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也是同样体现了他的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精神品质。

扩展资料

《陋室铭》创作背景

作者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

可和州知县见作者被贬,故意刁难之。

和州知县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作者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作者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

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作者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作者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作者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7楼:冷眼观娱乐圈

一、态度:刘禹锡的《陋室铭》陋而不陋; 颜回则是乐在其中。

二、精神:《陋室铭》表现了刘禹锡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而颜回在《论语.雍也》中就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也是同样体现了他的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精神品质。

三、两人简介:

1、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

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2、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尊称颜子,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

历代文人学士对颜回推尊有加,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历代帝王封赠有加。

8楼:眼镜王子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免费读完

陋室铭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品质

9楼:凉城

托物言志

从立意看,《陋室铭》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并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从主题看,《陋室铭》通过对居室 交往人物生活情趣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追求声色娱乐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满意请采纳~及时采纳将返还5财富值~

10楼:忘川水浅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11楼:青旻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2楼:匿名用户

陋室铭表现诗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对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厌恶,批判。

陋室铭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品质

13楼:匿名用户

《陋室铭》写出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的可贵品质。

文章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并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的可贵品质。

写出陋室铭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句子

14楼:黑客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译文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仙人(居住)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有多深,有了龙(居住)就成为灵异的(水).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往来谈笑的有渊博的学者,没有粗俗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使双耳受到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在这里居住,)还有什么简陋的呢?

”句句翻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水不在于有多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 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往来谈笑的有渊博的学者,没有粗俗的人.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奏乐的声音使双耳受到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在这里居住,)还有什么简陋的呢?”

15楼:天磬仪隽美

文中句句都在表现作者的“高雅”。

如下。——陋室生活之雅

二通过类比来表现

南阳诸葛庐?”

四直接指出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西蜀子云亭:

一从三个方面对陋室描述表现作者的高雅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环境之雅

谈笑有鸿儒,阅金经,往来无白丁——人物交往之雅调素琴。——类比

三引用孔子的话

“何陋之有这句话提问比较笼统。只不过是从不同角度来体现的

陋室铭作者对陋室态度如何体现了他怎么样的品质

16楼:me淡淡淡淡吻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德行高低不在房屋好坏,并且很享受自己的陋室,不认为是陋室。体现作者了修心淡雅,高尚的情操,不沾世俗同,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和品质

陋室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和思想情操

17楼:剧颖卿愚胭

从主题看,《陋室铭》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从立意看,《陋室铭》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并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

本文通过简要而生动地描述“陋室”内外的情景和分析证明“陋室不陋”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全文91字,可说是字字写陋,又字字透着不陋。开篇16字,为全文写不陋奠定了基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从表面看来,“仙”与“龙”是为山、水增色彩,实则是喻陋室之主。陋室主人身居陋室,而精神思想却那般富有充实:

“鸿儒”、“金经”、“素琴”,不单从交往、学习、愉悦几方面描写出陋室之主追求之不陋,就是“鸿、金、素”三字内涵之丰富,也是与陋无缘的。正如他自己所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芬芳四溢的香气形容其高尚的思想品德,这就突出了陋室之主追求的不是功名利禄(无案牍之劳形),也不是荣华富贵(无丝竹之乱耳),而是心之洁,趣之雅,德之馨。作者将其陋室比作“诸葛庐”、“子云亭”,我们说这不但不过分,更突出了陋室主人“安贫乐道”之心,所以说“何陋之有”。

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追求之高雅,精神之富有,使人感受的是陋室不陋,就是直接描写陋室的词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也让人体会不到一点“陋”意,给人更多的则是郁郁葱葱的青草掩映下的小屋,充满了勃勃生机。真是陋室不陋。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要追求精神的丰富与充实,追求高尚的情操。不要在物欲里迷失自己。陋室铭里所体现的精神还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18楼:匿名用户

无论前方的路有多少艰难险阻,都要以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努力去做一个人格的胜利者,一个生活的强者!人生之路,坎坎坷坷。遭挫折而不颓废,受冷遇而不沮丧,这是刘禹锡留给的人生经验。

19楼:羿素琴洪歌

《陋室铭》是刘禹锡托物言志的名篇。文章通过称颂陋室,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淡泊高雅的生活志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20楼:3208c黄阿玲

《陋室铭》以写室中之事,可见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志,怡然自得的申请。从反面续写,可见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傲岸的情操

21楼:盛开的血色百和

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陋室铭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 陋室 表现了自己的高尚品质。这种表达方法是

22楼:々风ぁ之痕

托物言志

从立意看,《陋室铭》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并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从主题看,《陋室铭》通过对居室 交往人物生活情趣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追求声色娱乐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