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奉劝我们不杀生的意义何在,请问佛教中的不杀生是什么意思

2020-11-22 11:52:41 字数 5684 阅读 8284

1楼:8万4千法门

我们就连再小的动物,看到了,决定不能杀它,要生保护它的这个念头。小动物走到危险的地方,帮助它离开,以免它**。这不杀生,永远终止我们过去杀生的恶习,这个意义比你现在不杀生的意义大。

过去生中造的恶业,如何忏悔,如何让恶业化解?永远不杀生,把杀生这个念头从自己心上消失掉,这叫真忏悔。所以,止过去的恶念、恶行,「则不恼於他」,绝不让众生因我而生烦恼、而生怨恨。

「行今之善」,积极的不吃众生肉,这是积极的不杀生,永远不吃众生肉,杀生与我的关系就化解了。利乐一切有情众生,让一切众生得好处,得快乐,要帮助他们。

「当行放生之善」,不但不杀,我们学放生。放生随缘随分。现在我们看到佛教徒很多放生的,去买鱼、去买鸟,预先通知他,叫他多抓一点,我来买来放生。

这个对於放生的意义完全丧失掉了,你不买,他不去抓,他抓了他卖不掉。这是鼓励杀生,这样的放生能有功德吗?那些被抓的鸟、被抓的鱼怨恨你,错了。

放生应该怎么放?到市场去买菜,看到这些鱼虾,细心观察,它还能活,不能活的就不要去买了,还可以活的,买来时候放生,这就对了。预先通知他,你就大错特错,这绝对不是不慈悲。

我记得有一年,我住在台中跟***学经教,星期三,老师讲经一个星期一次。讲完经之后,外面有个人抬了个海龟,很大,海龟,抬在我们慈光图书馆的门口。老师看到了,叫大家兜钱把它买下来,第二天到海里面去放生。

过了两天,他搞了

三、四只来。老师看到:不要管他,千万你们不要买,你买了以后这个事情没完没了。

他天天去抓,那一只海龟可以卖不少钱。这个不买是正确的,你买了,助长这些人到海里去打海龟。所以要智慧判断,第一次碰到的时候,要买来放生,第二次他有意送来的,我们就不要了。

提倡放生,提倡素食,精美的素食,很多人不吃素的,吃到之后,素食这样好吃,说我也可以吃素了。这是好事情,应当鼓励人素食。

跪求!!!佛祖为什么不提倡杀戮?请简单点说

2楼:天下一小仙

杀戮造杀业,杀业很重的我们要承担很重的果报。

“佛陀为什么奉劝我们不要杀生,意义何在?

如本法师答:大圣佛陀苦口婆心劝我们不要杀生,其意义有四种。

(一)杀生害命,罪业深重,不能入佛门解脱之道。

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二)杀害众生,违背大慈悲心。

(三)众生(梵语bahu-jana)皆为过去生中父母,亲戚朋友,因此带来因果循环故。

(四)悉具佛性(梵语buddha-dhatu):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不可杀,依佛的境界**一切众生,将来都可成佛。

菩萨戒云:“当知汝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

基于这四点,是佛陀奉劝众生不杀生的理由,毕竟,众生最珍贵的,无过他的生命,生命最可贵,命一旦没有了,一切也就免谈了,所以说,杀众生命,吃众生肉,饮众生血,啃众生骨,于事于理都说不过去哩!”

3楼:**号

杀戮 就是 种下了不好的因,会有不好的果报。所以不能用。

佛学用念经还债,化解的正确方法。

请问佛教中的不杀生是什么意思

4楼:兰陵笑笑生

不杀生是中国大乘佛教中五戒之一,其所说不杀生,是指不杀“有情众生”。所谓有情众生,实质是指“有灵魂的众生”,表现为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类和思想感情。植物属于无情众生(地水火风也是无情),所以不在佛教所说的“不杀生”范围内。

不杀生是为了:

1、不让有灵魂的众生,因为身体的损毁而感到痛苦,同时避免这些灵魂,因为痛苦而生怨恨,前来报仇

2、增长自己的慈悲心,令自己更容易平静,更容易契合修行。

佛教主张不杀生,主旨在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一切众生都有生存的权利和自由,我们自己怕受伤害、畏惧死亡,众生无不皆然。众生的类别虽有高低不同,但众生的生命绝没有贵贱、尊卑之分,如果人人发扬这种平等、慈悲的精神,我们的世界一定是和谐、和平、互助、互敬、互爱、融洽无间,将没有一人会受到故意的伤害。虽然佛经中说,杀生有果报,杀人偿命,吃它半斤,还它八两,这是说明了因果不爽的事实。

但是我们不必把不杀生的著眼点摆在害怕受报的观点上,果报是有的,但也并非绝对不可以改变的;养成慈悲心,才是不杀生的重点,也是佛菩萨化世的精神。扩展资料:

佛教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戒。“不杀生”是“仁”,“不偷盗”是“义”,“不邪淫”是“礼”,“不妄语”是“信”,“不饮酒”是“智”,这是配合中国固有文化而说。

5楼:道虹居士

佛教所说的不杀生是指不杀有情绪感知的生命,比如小动物会因为被杀而产生害怕,愤怒,恐惧等情绪 ,而植物和细菌不会。再一个是要考量有没有杀心,比如打扫房间,你的心是为了清扫房间的垃圾,而不是通过种种看似在清洁,实际你的目的是为杀掉那些看不见的细菌。

6楼:

看了上面几位的回答,大体

就是动物等会有喜怒哀乐情绪感触的,才算有灵的生灵。植物细菌等低级的生命,并无恐惧痛苦,喜怒等反应情绪,所以不算生灵,不在轮回之列。

关键还是看自己的内心是否平和,有没有杀戮之心,是不是故意想要杀死生灵。这才是罪业。

个人理解

杀灭寄生虫细菌病毒等都不算杀生,害虫是算的,因为虫子有没有害是人为主观规定的,归根结底都是有灵魂的生灵。

使用菌类植物都不算,这些都没有主观情绪感受,也不会有恐惧痛苦,不会产生怨念。不算生灵。

第8种看你的心态,自然食物链狼吃羊,是狼的杀生,如果你故意把羊绑着给狼吃,那你的心也是有杀戮之意的,也是有罪过的。

战争的话,为了保卫家园,保卫国家生命的战争是福报的,不算,因为初衷是为了守护生灵和和平。侵略掠夺的战争属于罪过。

实验故意使用动物实验,杀死动物也是。

这个佛教的教义思想产生于三千年前,他的思维和想法和现代的科学不是完全一致的。现代的生物学等科学理论大多数产生了几百年。所以不要单纯用现代科学的思维来解读佛学,要从佛学角度入手解读佛教。

现代科学中都动物植物微生物都算在生命之中,但佛学不是,佛学中的生灵是只有五感,能有喜怒哀乐,恐惧痛苦等主观感情的,可以粗略认为现代生物学中较高级的生命体,才算生灵,草木植物,微生物啥的基本不算,因为没有主观感受,不在轮回一业,杀死这些东西不算伤害生灵,因为他们没有灵。

以上个人见解。

7楼:匿名用户

心中没有杀生的念头就是不杀生!

8楼:匿名用户

1,4,9,10都算杀生。

佛教中的杀生的生

只指动物,和生物学里的生物不是一个概念,生物学的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生物学是1802年在法国创立的。是随西医传入中国的,那也是鸦片战争以后的事,距今一百年左右。在生物学之前,人类普遍认为只有动物才有生命。

佛教是三千年前创立的。

9楼:天邪夭殇

佛教中的生命是有意识的生命 而且心中无恶念不小心就不叫杀生啦

10楼:匿名用户

不杀生是指人命,动物命,等等

放下执著不有意伤害生灵,人有人的生存权利!

佛学里的不杀生如何理解

11楼:金果

不杀生跟儒家所讲的“仁”意思相同。仁是会意字,是两个人,意思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的意思。一切众生,尤其是指有情的众生(动物),没有不爱惜自己生命的,没有一个动物甘心情愿被人杀,被杀是没有抵抗的能力,可是这种怨恨之心不会消失。

杀生的人有失仁慈,被杀的众生怀恨在心,念念要报复,这就是佛家所谓欠钱的要还债,欠命的要偿命,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为什么?两方面都迷。被杀的众生不会想到,过去世我曾经杀他,这是一报还一报;就这样算了,那这个事就完了,就没事;若还要杀他报复是迷,这是没有做还债想。

你杀我,我将来有机会再杀你、再报复,报复一次比一次要惨烈。

战争是非常残酷的事情,佛告诉我们,杀生招感世间刀兵的劫难。佛法教我们不杀生,不但是不与一切众生结冤仇,同时更是培养自己的大慈悲心。

慈悲心是性德,真心里面本来就是慈悲的,养自己的慈悲心。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从不杀生上来培养,帮助我们明心见性,这条戒律有这么大的功德。

杀生业障非常重,障碍明心见性,障碍我们得一心不乱。因为一个好杀的人,瞋恨心必定重,瞋恨心重的人,念佛怎么会得一心?修禅怎么会得禅定?

所以佛法把不杀生列为一切戒条里第一条戒,是有道理的。

12楼:丶苏酌

不杀生

是中国大乘佛教中五戒

之一,其所说不杀生,是指不杀“有情众生”。所谓有情众生,实质是指“有灵魂的众生”,表现为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类和思想感情。

植物属于无情众生地水火风也是无情),所以不在佛教所说的“不杀生”范围内。

不杀生是为了:

不让有灵魂的众生,因为身体的损毁而感到痛苦,同时避免这些灵魂,因为痛苦而生怨恨,前来报仇

增长自己的慈悲心,令自己更容易平静,更容易契合修行。

佛教主张不杀生,主旨在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一切众生都有生存的权利和自由,我们自己怕受伤害、畏惧死亡,众生无不皆然。众生的类别虽有高低不同,但众生的生命绝没有贵贱、尊卑之分,如果人人发扬这种平等、慈悲的精神,我们的世界一定是和谐、和平、互助、互敬、互爱、融洽无间,将没有一人会受到故意的伤害。虽然佛经中说,杀生有果报,杀人偿命,吃它半斤,还它八两,这是说明了因果不爽的事实。

但是我们不必把不杀生的著眼点摆在害怕受报的观点上,果报是有的,但也并非绝对不可以改变的;养成慈悲心,才是不杀生的重点,也是佛菩萨化世的精神。

众生(佛学术语):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识的生命形态。集众缘所生,名为众生,又历无量生死轮回,名为众生。

十法界中,佛、菩萨、阿罗汉、辟支佛为圣者,脱离生死,余皆有情,天、人、阿修罗、傍生、鬼、地狱,历经六道轮回,是为凡夫。

梵语bahu-jana,jantu, jagat 或 sattva 之意译。音译仆呼那、禅头、社伽、萨埵。又译作有情、含识(即含有心识者)、含生、含情、含灵、群生、群萌、群类。

‘众生’一语,普通指迷界之有情。杂阿含经卷六(大二·四○上):‘佛告罗陀,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

长阿含经卷二十二世本缘品载,无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众共生于世,故称众生。俱舍论光记卷一解为受众多之生死,故称众生。大智度论卷三十

一、大乘同性经卷上谓,众生系以五蕴等众缘假合而生,故称众生。又不增不减经载,法身为烦恼所缠,往来生死,故称众生。一般以为无明烦恼所覆,流转生死者为众生。

若广义言之,佛及菩萨亦含摄于众生之中。摩诃止观卷五上(大四六·五二下):‘揽五阴通称众生。

众生不同:揽三途阴罪苦众生,揽人天阴受乐众生,揽无漏阴真圣众生,揽慈悲阴大士众生,揽常住阴尊极众生。’[杂阿含经卷四十

五、法华文句卷

四、大乘义章卷

六、往生论注卷上]

五戒是五条戒律或行为准则。中国大乘佛教中的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饮酒。

五戒,是佛门四众**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须受持。

《大毗婆沙论》云:此五戒名学处。是近事者所应学故。

又名学迹。若有游此。便升无上智慧殿故。

又名学路。此为径路。一切律仪。

妙行善法。皆得转故。又名学本。

诸所应学。此为本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