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2020-11-21 22:04:17 字数 5660 阅读 6254

1楼:佳人醉月

百字碑_吕岩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

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

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

阴阳生返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

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2楼:冬热夏寒

吕祖一般指吕洞宾(唐朝道教祖师)

吕洞宾,名喦("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现在山西运城市芮城有元代丘处机奉皇帝御旨兴建的永乐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又名大纯阳万寿宫[1]

。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大宗师。目前道教全真派北派(王重阳真人的全真教)、南派(张紫阳真人)、东派(陆潜虚)、西派(李涵虚),还有隐于民间的道门教外别传,皆自谓源于吕祖。

原为儒生,40岁遇郑火龙真人传剑术,64岁遇钟离权传丹法,道成之后,普度众生,世间多有传说,被尊为剑祖剑仙。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无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求高人指点一下这几句诗的涵义,谢谢。

3楼:匿名用户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无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返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于甲戌年农历七月十一日(乙亥日)寅时,震阳心诚意正,坚决将百字碑注解成白话解说,志心称念吕祖宝诰: 玉清内相,金阙选仙,化身为三教之师,掌法判五雷之令。黄粱梦觉,忘世上之功名,宝剑光辉,扫人间之妖怪。

四生六道,有感必敷,三界十方,无求不应。黄鹤楼头留圣迹,玉清殿内炼丹砂。存道像于岩祠,显仙迹于云洞。

阐法门之香火,理玄嗣之梯航。大 悲、大愿、大圣、大慈、开山启教、灵应祖师、天雷上相、灵宝真人、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兴行妙道天尊。 将宝诰背诵读熟,时时转念,大有灵感。

只要做善道之事,所做必成,必能随其心愿。以下逐句解释: 1.

养气忘言守 “养气”,养的是元始祖气,又名曰:“浩然正气。”既然要养此浩然正气,首先要把心静下来,参禅静坐,越自然越好。

闭口藏舌,舌尖顶上腭,此即“忘言”之妙用。为什么要忘言呢?不忘言则开口神气散矣,极为重要的是“守”之为妙。

试观守字之意义。上有宝盖,下有方寸,方寸者,即方寸宝地也。此宝地非上丹田,亦非下丹田,而是中丹田黄庭中宫也。

守此中宫方寸宝地,与《道德经》“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之义理相同。因此,这句丹语注重在“守”之为妙者欤。 夫“守”之诀窍,内含性命双修、取坎填离、水火既济、阴阳交媾、婴姹结合、天地交泰之意。

夫天地乾坤得交接之道则天长地久;世间男女夫妇得交接之道则延年益寿、在世长年。道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至理者也。

2.降心为无为 人之心属于离卦,为火,火炎上而好飞,所以人心好动。例如,长春真人作的《西游记》,将人心比作猿猴,专门好动不好静。

“孙悟空”大闹天宫,盗老君仙丹,偷王母蟠桃,大闹龙宫要宝,得了定海神针即金箍棒,能大能小(比人之真阳外肾),大闹阴曹地府阎罗殿,勾去了自己及其猴属的生死簿,一切等等。这就说明人的心动时多,不是想这就是想那,没有清闲的时候。所以正文说要“降心”,只有降服了人的后天之心,道心才能复活呢。

人的道心复活才能“为无为”,“无为”即无所作为。 经云:“有为者动,无为者静。

”只动不行,只静也不行,只有动静结合才是清静无为的大道呢。人心者识神也,道心者元神也。所以修道之士,首先要降服人心,只有降服了人心,始可为其无为大道。

无为、无所作为,就是清静无为大道。必须心平气和,精神专一,保养太和真气。先降服人心,忘言守中,静之又静,虚极静笃,始可得到清静无为元始大道。

然而只凭本身元神天性大慈悲也不行(此只是性功),必须分辨出真伪。喻如唐僧取经去西天,没有火眼金睛的孙大圣,何以能取得真经来呢?到西天路途遥远十万八千里,而孙行者一个筋斗就十 万八千里,其意义说明了什么呢?

这就说明了,人去掉十恶八邪立见我佛如来,而我佛如来分明就是人之道心。诗云:“佛在灵山莫远求,我佛就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在灵山塔下修。”如此说来,我佛远吗?不远,汝心即佛,佛即心。

只要你去掉十恶八邪,自然立见我佛如来矣。要想立见我佛如来,请先把心猿降服,自然为无为矣,清静无为元始大道得之矣。 3.

动静知宗祖 动静二字是老祖宗给的,我们再以动静传给子孙万代,代代相传。“动静”二字,其意义大矣哉。经云:

”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这岂不是老祖宗给的吗?歌云:

“行着妙,说着丑,惹得愚人笑破口。”其实动静二字,动不能常动,静不能常静。经云: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所以清静者,大道也。

修道用功之人,常常清静,使天地之正气完全归纳于我身,久而久之,自然开灵机、长智慧。天地即我,我即天地。阴符经云: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这也就是“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之意。既然知道动静二字是老祖宗给我们的,就应当保持动静,化为清静,复还归于元始祖炁。

常清常静,常清静矣。身在道中,道在身中,元始祖炁永远在我身中。如此这样,则金丹大道吾得之矣,这样才真能知道动静就是老祖宗矣。

4.无事更寻谁 这个无事并不是没有什么事,而是在心平气和之时,扪心自问我要干些什么?为了说明这句话,还得用上句说的,“动静知宗祖”借以承上启下。

我没有其他事,那么我还找谁呢?这些问号总结一下的答案那就是还得找老祖宗,溯本追源,为所无为,参玄悟道,做那个清静无为大道。这个答案我认为极其正确,干脆放下一切,参禅静坐,追求真常清静无为大道。

吕祖头一句就说了“养气忘言守”,为什么要返复不断地说呢?只有反复说反复讲,扎扎实实地记在心中与脑海里,就自然会悟到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吕祖他老人家谆谆教导我们,要将起始的四句真言作为中流砥柱看待,也就是看作照明灯塔,是此百字碑的纲领。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无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希我同道修士,志心称念,则福生无量天尊,有不可思议之功德矣。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无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吕祖百字碑》

4楼:匿名用户

吕祖百字碑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无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返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编辑本段吕祖百字碑注解

《百字铭》的原文是什么?

5楼:阿景啦啦啦啦

《百字铭》 吕洞宾 (798--?)唐代道士,后道教奉为神仙,是“八仙”中传闻最广的一位仙人。姓吕,名岩,字洞宾。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释义: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

修行必先养其浩然之气,孟子说气一动志,气养好了,修行就容易上路,心也降服了,就能够持戒自在了。

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举心动念,都知道那个能动能静,能知能觉的东西,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洞山偈曰:“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

知道体还要会用,参明真体,回到生活中修行,但是不能迷掉,好比你看电视,不能看着看着把电视当成真的了,要知道一切都是如梦如幻,都是本体幻现出来的变化。

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能够不离不弃,勿忘勿助,真我自性就能慢慢成长起来,真气也就不会散失掉。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

到这个阶段,辅以外在的辟谷断食,丹田就能激活,人体的内呼吸就会慢慢启动,这个时候呼吸是很缓慢的,有时候一分钟只有一两次,配以阴阳的变化,自然可以入道,不过需要对周易比较熟,才能掌握生命的变化。

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

只要做到气住脉停,它自然会起变化,自然的定久了以后,普化一声雷”,轰的一下,身体所有气脉都打开了。这时候,正如庄子所讲的“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与宇宙一体,这时中脉真正打开了。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

这才是密宗真正的灌顶,诸佛菩萨智慧光明灌顶。“须弥”是讲头部,头部的大乐轮震开了。这时候,长生不老绝对成功,此乃世第一法。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长生酒是说生命真正的能量,每一个细胞都得到滋养,一切生命的活力都复苏发育,陶醉在春日一般的快乐中,这是神仙境界。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

听“无弦曲”就是从无声处听惊雷,也就是观世音菩萨以闻、思、修入三摩地,做了神仙干什么?还是继续研究宇宙的奥秘,生灭的就是不生不灭的,动的就是不动的。这二十句话,一句五个字,共有一百字,所以叫百字铭。

这二十句由普通人开始,修到长生不老,乃至超凡入圣,都说完了。每一句都是功夫,都是见地。

2.赏析:评析一

作为道教修真的真言叙述,这里有两句最为关键,个人觉得,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个人认为也应该从哲学角度去解这句话,首先跟佛教的一句联系下吧,心无起灭,湛然清净。即:

动静知宗祖与下一句的真常须应物对应看,显然,动静所指是在应物中发生的,知宗祖的宗祖既是下一句所提到的真常!无事更寻谁与应物要不迷联系看正好可以很容易的理解,这是我一段时间断断续续的理解吧,希望大家各抒己见,所谓静极生动,极静处可参造化。一念不生,万法皆通。

评析二南怀瑾评析:

那个时候,道家出了吕纯阳,等于禅宗出了一个六祖。如何炼得健康长寿,可参考吕纯阳的百字铭,这时释、道、儒三家最好的东西,也是学佛最好的东西。

养气也是十念法中,修出入息的真正功夫。降心出自金刚经:降伏其心,为而不为,有意降心就著相了,自性本空,所以为而不为,见地、功夫都告诉我们了。

动静二句,把观世音菩萨圆通法门放进去了,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可是不昏沉,也不散乱,自己能够做得了主,空得了,不要另外找个方法。对人处事,自己要能不违背本性,这里都是讲功夫。不要做什么功夫,心气合一,心物是一元的,真正念头空了,“气自回”,自然会气住脉停,达到

二、三禅。

这里讲丹,并非肚子里真有个东西,古代道家形容,丹就是像月亮一样,圆圈中间一点,代表圆满自觉灵明的一点觉性。壶代表身体,自己的气脉起变化作用。只要做到气住脉停,它自然会起变化,自然的定久了以后,“普化一声雷”,轰的一下,身体所有气脉都打开了。

这时候,正如庄子所讲的“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与宇宙一体,这时中脉真正打开了。“白云朝顶上”,这才是密宗真正的灌顶,诸佛菩萨智慧光明灌顶。“须弥”是讲头部,头部的大乐轮震开了。

这时候,长生不老绝对有,此乃世第一法。“无弦曲”就是观世音菩萨以闻、思、修入三摩地。

这二十句话,一句五个字,共有一百字,所以叫百字铭。这二十句由普通人开始,修到长生不老,乃至超凡入圣,都说完了。每一句都是功夫,都是见地。

比如开始大家都想得定,为什么做不到呢?就是第一句话做不到:“养气忘言守”,养气功夫做到一点都没有妄念,谁做到了?

念头多得很,守也守不住。“降心为不为”更做不到,这个做不到,下面的话更谈不上了。静中打打坐还有一点影子,下了坐什么都没有,根本不能知宗祖。

动静知宗祖很重要,心中一天到晚都在静中,没有事,谁做到了?灵明觉性经常在,气自然回,并不是叫我们做功夫。丹“自”结,那是自然的,是我们生命中本来就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