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感知发展有什么意义,感知能力对于幼儿心理发展的意义

2020-11-21 17:32:35 字数 5155 阅读 4736

1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感知在把人作为个体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非常突出的地位,它是人的生命存在后最早出现的认识方法和过程,是人认识世界的最原始方式,也是最低级的方式,是其它认知活动的基础。一切较高级的认知活动,如记忆、想像和思维等,都必须在感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发展。

首先得从婴幼儿时期的感知觉培养抓起,才能保证儿童智力的正常发展。

例如,要使儿童画得与示图相像,就得抓住二者在颜色和形状上的特点。在进行建筑游戏时,一定得琢磨积木的形状和整体结构,能不断将积木与示图相对照,弄清各部位在空间上的对应关系。至于学习数字概念,一开始更离不开对客体的种类、大小和形状的感知语言学习,则要求能精确地分辩语音、语调、字形轮廓和笔画方法等。

可见,婴幼儿的感知觉与其智力活动是密切相关的,大大促进了智力的发展。

感知水平的高低与一些创造性活动有关。感知活动促进了创造性活动,创造性活动又大大促进了感知水平的发展。据观察发现,具有高成就的**家、画家、建筑师、作家、运动员等,无不具备高水平的感知素养,他们都具有在一瞬间敏锐、准确地把握住感知对象的特征,并有入木三分地加以表现的能力。

而这种感知能力正是在婴幼儿时期打下基础的,并为终生发展所享用。

婴幼儿阶段是感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进行感知训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积极创造条件去促进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认真开发婴幼儿感知能力的训练,应成为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要任务之一。

总之,要发展儿童其它较高级的认知水平,必须打好感知觉的基础。

感知能力对于幼儿心理发展的意义

2楼:北师张老师

发展感知觉的教育,要从出生后开始。小儿出生后几天便有简单的触·视·听·嗅等感觉反应,五十六天至三·四个月的小儿,所以发展视听觉为主,以后逐渐增加触觉·运动觉的训练。视·听·闻·摸·尝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途径。

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幼儿多做练习,运用多种感觉接触事物。引导幼儿在摆弄实物种,在活动种,分辨与比较物体和现象在色彩·形状·大小·长短·粗细·软硬·声音,等等发面的特征与异同,法杖知觉,以把握各个事物的整体属性。

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一般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3楼:何秋光学前数学

2岁以后儿童的想象迅速发展,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二、从想象的单纯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三、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逻辑性

一、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幼儿以无意想象为主,在教育中发展为有意想象,幼儿的无意想象表现出以下特点:

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幼儿的想象常常没有自己的预定目的。在游戏中,想象往往随玩具的出现而产生。如看见小碗小勺,就想象喂娃娃吃饭。

在绘画活动中,幼儿想象的主题往往是从看到别人所画的或听到别人所说的而产生。如在同一桌子上绘画的幼儿,其想象的主题往往非常雷同。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幼儿初期的孩子,想象不能按一定的目的坚持下去。很容易从一个主题转换到另一个主题。这主要是由幼儿初期孩子的直觉行动性思维决定的。

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幼儿想象的内容是零散的,所想象的形象之间不存在有机的联系。如幼儿画了“小人”,又画“螃蟹”;先画了“海军”,然后又画了一把“牙刷”,这是一连串无系统的自由联想。

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幼儿的想象往往不追求一定的目的,只满足于想象进行的过程。如幼儿常常在一张纸上画了一样又一样的东西,直到把整张纸画满为止,甚至最后把所有的东西涂上黑色。

5.想象过程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幼儿在想象过程中常表现出很强的兴趣性和情绪性。情绪高涨时,想象就活跃,不断出现新的想象结果。此外,幼儿对感兴趣的想象主题会多次重复。

二、从想象的单纯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整个幼儿时期,幼儿是以再造想象为主的。表现为想象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它要求的独立性和创性较少。

幼儿的再造想象从内容上分为以下四类:

经验性想象:幼儿凭借个人生活经验和个人经历开展想象活动。

情境性想象:幼儿的想象活动是由画面的整个情境引起的。

愿望性想象:在想象活动中表露出个人的愿望。

拟人化想象:把客观物体想象**。

三、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1、幼儿想象夸张的表现

(1)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

幼儿在想象中常常把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加以夸大。比如,一个幼儿画小孩放风筝,把小孩的手画得很长,比身体几乎长了3倍。幼儿说话也喜欢夸张,比如说:

“我家的花开得可大了!”等等。

(2)混淆假象与真实

幼儿时期,常将想象的事情当做真实的事情。幼儿混淆想象与真实的表现,常常被**误认为在说谎。如幼儿常常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己经得到的,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成已经发生。

2.幼儿想象夸张的原因

(1)认知水平的限制

幼儿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常常只感知到其中某些突出的特点,而且往往是非本质特点。对于事物的其他特点,幼儿常常没有意识到。在想象的过程中,反映的是一些突出的、非本质特征,如人头——只是两只大眼睛,身体——只是两个大纽扣。

(2)情绪对想象的影响

大量事实说明,幼儿的想象容易受自己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幼儿的情绪常常能够引起某种想象过程或者改变想象的方向。

(3)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

想象总是通过一定手段来表现,幼儿想象的夸张与事实不符,往往受表现能力的限制。这一点在各种造型活动中尤为突出。

4楼:岸里何以顾

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案:一、思维方式的变化: 1. 直观行动思维; 2. 具体形象思维; 3. 抽象逻辑思维。

二、 思维工具的变化: 1. 思维活动主要依靠动作进行, 语言只是行动的总结; 2.

语言 伴随动作进行; 3. 思维主要依靠语言进行,语言先于动作而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

三、思维活动的变化。

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有哪些?

答案:学前儿童感知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 原始的感知阶段。

儿童最初的感知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二) 从知觉的概括向定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初生后的一年,知觉的恒常性——知觉 的概括,在婴儿认识事物的活动中起主要作用。

(三) 掌握感知标准和观察方法阶段。 3 岁以后,儿童对物体的感知,渐渐和有关概念联 系起来。

5楼:一生平安

1、从思维工具的变化来看,从主要借助

于感知和动作,到主要借助于表象,再过渡到借助于概念。

2、从思维方式的变化来看,从直觉行动性思维,到具体形象性思维,再过渡为抽象逻辑思维。

3、从思维反应的内容来说,从反映事物德外部联系、现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映未来事物。

6楼:雷火重炮

1、 好的记忆力是天生的,也是后天训练和培养的。儿童的各种记忆的品质都处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儿童的记忆将直接影响教育的成果;

2、本文旨在通过对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原始的感知阶段。儿童最初的感知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从知觉的概括向定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初生后的一年,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概括,在婴儿认识事物的活动中起主要作用。

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有哪些

7楼:匿名用户

学前儿童感知的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

(1)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

(2)从知觉概括向思维概括过渡阶段;

(3)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能力发展阶段。

8楼:匿名用户

梦李白·其一(杜甫)

幼儿认知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9楼:

认知发展阶段论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通过探索感知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需要和表象尚未完全形成,已有客体永恒性和目标定向行为。

②前运算阶段(2~7岁):具有具体形象性,思维不可逆性,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语言迅猛发展,动作图示符号化,自我中心主义。

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能够进行逻辑运算,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去自我中心主义,进行群集运算。

④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思维不再依赖于具体可感知的事物,可通过假设推理来解答问题,假设演绎推理,青春期自我中心,儿童发展思维已接近**水平。

10楼:逯寄竹抄珍

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比如老师在组织幼儿玩“抢椅子”的游戏时,可提醒幼儿观察:为什么总有一个小朋友没有抢到椅子呢?

幼儿通过观察及点数椅子与人数从中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小朋友的人数总是比椅子多一个。这样使孩子逐渐养成做事动脑筋的习惯,有利于激发孩子的观察兴趣,从而使求知欲也更加旺盛。

皮亚杰维果斯基的观点对儿童感知觉能力及记忆力的发展有什么指导意义?

11楼:热心网友

皮亚杰杯子关键对于儿童感知。

观察力对幼儿智力的发展有哪些意义?

12楼: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0~3岁幼儿的眼睛,总是充满好奇的,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力也很强。其实,观察力是幼儿智慧的门户。蒙台梭利告诉我们,人的大脑所获得的信息,有80%~90%是通过眼睛和耳朵吸收进来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门户。

任何一个人,如果没有较强的观察力,智力很难达到高水平,更别说是幼儿了。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在众人之上。

”由此可见,观察力在幼儿未来的发展之路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观察,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不是盲目的,更不是随意的。幼儿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从观察开始的。蒙台梭利认为,幼儿有没有能力发现问题,对周围的事物有没有兴趣观察,是幼儿智力品质的重要表现。

观察力是人们通过眼、耳、鼻、舌、身感知客观事物的能力,对0~3岁的幼儿来说,也是完成学习认知的必备能力,属于智力品质的范畴。幼儿的学习认知是从观察开始的,即使是间接地从书本上获得知识,也离不开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的观察活动。

由此可见,幼儿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对智力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