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很忌讳v字手势么?为什么

2020-11-21 16:43:04 字数 4982 阅读 6811

1楼:抹不掉呀

在英国这个反v = 竖中指。 这个手势源于英法交战中,法国人砍掉英国弓箭手的中指和食指,让他们变残废,不能再用弓箭。但后来英国人打败了法国人,胜利后,英国人伸直中指和食指,掌心向内,向法国俘虏示威,意思是:

我们的手指头是完整的。

为什么很少看到法国人做'v'字手势

2楼:逆鳞天团

而战斗结束后,英国弓箭手纷纷叉开双指向对方炫耀自己仍然完好,从此也就成了表示胜利的手势。(在看看百年战争的各个战役,克雷西会战,普瓦捷战役,英国阵亡的普通士兵总人数是法国阵亡的贵族人数的十分之一,真的非常非常非常离谱。) 另外一个比较有趣的事情是,黑泽明在其回忆录里提到的他母**丽的漆黑的牙齿,感觉奇怪就去查了查,原来这是日本一延续千年的习俗,不论男女都以黑齿为美,中国这边也有很多很偏远的数民族这样,而黑齿习俗在中国古代长期被认为是蛮荒、不开化的特征之一;《楚辞·招魂》的话最能体现人们的这种恐慌,“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

”似乎是一些骇人听闻的食人部落。但到后来,这一形象慢慢改变。

v手势为什么代表胜利?

3楼:极品撸哥酝毒

胜利的手势“v”**于欧洲,英文胜利的单词victory,手势v就取自胜利的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 1 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丘吉尔首先发明了这个手势,在每次他的战时动员讲话完毕之后都会做出这个手势,来鼓舞反法西斯战争同盟的人民们坚持到底取得最后胜利。 上面几位说得都不错,就是victory的意思。

2 据说,以前法国人会把战斗中俘获的英国弓箭手的食指和中指砍掉,后来法**队被被彻底打败时,胜利的英国士兵得意洋洋的冲着他们的俘虏高举双手,跷起食指和中指,掌心向内,表示他们的手指完好无损! 后来就表示胜利!! 特别是如果掌心向内时,则是表示对人的嘲弄!

4楼:色系咖啡屋

缘由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欧沦陷,许多人纷纷流亡英国。当时有个名叫维克多·德拉维利的比利时人,利用电台,每天从英国向比利时进行短波广播,号召同胞们奋起抗击德寇占领军。1940年末的一天晚上,他在广播里号召人们到处书写"v"字,以表示对最后胜利的坚定信心。

几天之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和其他城市的建筑物上,大街小巷的墙壁上、树干和电线杆上、影剧院里,"v"字无处不在,甚至在德军重兵把守的兵营,岗楼和纳粹军官的住宅里,也出现了被视为不祥之物的"v"搅得德国法西斯占领军心神不宁。

后来,"v"字不胫而走,传入欧洲各沦陷国。由于它形式简单明了,很快流传开来。朋们见面,伸出食指和中指,打个"v"字,代替其他一切招呼。

用这种无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愿,成为当时一种时尚。英国首相丘吉尔十分喜爱打这一手势,于是"v"字更加出名。餐馆里,桌子上的刀叉被摆成"v"字,其至钟表店里的时钟也被拨到11点5分。

此风传到美国,妇女们纷纷佩戴起人造宝石嵌成的"v"形胸针,成为一种时髦。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去已半个多世纪了,但是"v"字如此深入人心,为人们所喜爱,以至于流传至今。 除了胜利含义外,"v"字在有些国家还有其特定的意思:如在荷兰文中"v"代表"自由";在塞尔维亚语里表示"英雄气概"。

但是让这个手势真正在全球范围内流传至今的却是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风靡在60-70年代美国的嘻皮文化(hippy)和嬉皮士们(hippies)。嬉皮士的口号是:爱与和平,60-70年代世界范围内战争不断,嬉皮士反对战争,他们经常会在各种集会场合和镜头前举起手势v, 但是嘴里喊的是:

peace !虽然进入80年代,随着冷战结束,全球范围内的战争大多数结束,嬉皮士们也逐渐消失,但是由于嘻皮hippy本身的意义在于:通过怪异的服饰和怪癖的生活习惯来表示自身的个性,排斥传统习惯,而这一精神被一代代的年轻人沿袭至今,所以标志性的v手势也代代相传了。

当然传下来的还有著名的摇滚**.所以,以后大家碰上有老外问手势v 的含义,你说是victory 没错,说是peace 更时尚,就是拜托别傻乎乎的说,那是代表拍照时要说:嘢

伸出食指和中指:在欧洲绝大多数国家,人们在 日常交往中常常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比划作“v”形表示“胜利”,“v”是英语单词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传说,“v”字形手势是第二次 世界大战期间由一位名叫维克多·德拉维利的比利时人发明的。

他在1940年底的一次广播讲话中,号召同胞们奋起抵抗德国侵略军,并动员人们到处写“v” 字,以表示胜利的信心。从此“v”字手势不胫而走。尤其要当时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一次游行检阅中使用了这一“v”形手势,使这个手势迅速地广泛地流传开来。

不过,做这一手势时务必记住把手心朝外、手指朝内,在英国尤其要注意这点,因为在欧洲大多数国家,做手背朝外、手心朝内的“v”形手势是表示让人“走 开”,在英国则指伤风败俗的事。在中国,“v”形手势表示数目“2”、“第二”或“剪刀”。在非洲国家,“v”形手势一般表示两件事或两个东西。

v手势的其他意义 :在南欧,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在别人脑后偷偷做v手势,表示"他妻子给他戴绿帽子!"。

但在希腊用此手势时则必须把手指背向对方,否则就表示污辱,轻视对方之意。因为在希腊一般v字手势代表了视对方为恶魔.**之人。

绿帽子,顾名思义,就是绿色的帽子,意指被人戴绿色的帽子。隐含的意思是一个男人自己的女人和别的男人**、相好,那么这个男的就被称做是被戴了绿帽子。被人戴绿帽子是件很不光彩、很丢人、丢脸面的事情。

“绿帽子”相传已久,虽然说法不一,但大概意思是一致的,后来大家便把那些不守妇道背着自己男人偷汉子的事情叫做给自己的男人戴了“绿帽子”。

5楼:匿名用户

因为v是英语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所以v手势代表胜利。

6楼:黄昏″一

1940年的除夕,在比利时的反法西斯组织设在英国伦敦的无线电台广播室里,比利时人威克多·德拉维利沉思着:难道给正在饱尝当亡国奴耻辱和苦难的人民说新年快乐吗?当然不能!

应该鼓励人民起来斗争,但空洞的原则已经说烂了,于是他想了想,对着话筒说道:“我出在苦难中的同胞们,1940年快过去了,新的一年就要来到了。我这道大家都顾不上进行新年的祝福,大家都在尽最大的努力同德国占领军进行斗争。

我提议,在新年中,大家到处写胜利(victory)一次的打头字母v来表达我们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二战终于在v形手势中结束了,但这种手势却流传了下来,它代表着胜利和希望。 今年是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让我们为这伟大的胜利欢呼吧!

7楼:百度用户

v一时胜利...v还有2个的意思..

为什么很多人拍照时喜欢摆出“v”型手势?

8楼:三界大亨

我认为越来越多的人拍照时喜欢摆出“v”型手势是因为它在全球都可理解为示意"胜利"或者"和平",当然这其中也有从众和下意识的模仿。走遍世界,即使不是英语国家的人,也大多能接受和理解这个手势。

在欧洲绝大多数国家,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常常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比划作“v”形表示“胜利”,“v”是英语单词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二战期间,一次,邱吉尔在地下掩蔽部内举行记者招待会,突然上面警报声大作,邱吉尔闻声举起右手,将食指和中指同时按住作战地图上的两个德国城市大声地对与会者说:“请相信,我们会反击的!

” 这时,在场的一名记者发问道:“手相先生,有把握吗?”邱吉尔转过身,目光锐利地望着记者们,立即将按在地图上的两指指向天花板,情绪激动地大声回答说:

“一定胜利!” 邱吉尔这一镇定威严的神态举止,被记者们拍了下来,登在了第二天出版的报纸上。

实际上,这个象征胜利的v字手势并不是丘吉尔发明的。事情的起源还得追溯到600年前那场著名的英法“阿金库尔战役”。   阿金库尔战役前,英法两国由于诺曼底领土纠纷及王位继承等问题,以及打打和和地进行了百年战争。

当时战场上使用的**主要是弓箭和宝剑。在经过了长时间的艰苦战斗之后,英国的作战部队只剩下了5900人(900位徒步骑士和5000位长弓手),而法国却有36000人(7000位弓弩手,剩余绝大多数为贵族和骑士)。在人数上英国完全处于劣势,所以它希望通过谈判来讲和。

可惜遭到法国的拒绝。高傲的法国贵族鄙视英国弓箭手的低微,并放出狠话来:我们要把这些英国农民的食指和中指切下来,让他们永远没法用弓。

1415年10月24日,历史上一场以少战多、以弓(箭)胜骑(士)的阿金库尔著名战役打响了。仗打得异常残酷,但最终英**队却取得了胜利。此时英国人得意洋洋地伸出右手的两根手指,向法国的贵族老爷们炫耀:

不是想砍我手指么,这下傻了吧!至此,代表胜利的v字手势由此产生了。

不过,做这一手势时务必记住把手心朝外、手指朝内,在英国尤其要注意这点,因为在欧洲大多数国家,做手背朝外、手心朝内的“v”形手势是表示让人“走开”。“v”型手势分为正、反掌两种。掌心向外的v型手势代表胜利。

这一手势首先是比利时的律师德·拉维雷用来作为蔑视纳粹的。它是英语中victory(胜利)一词的首字母,也是佛兰芒语vrijheid(胜利)一词和法语victoire(胜利)一词的首字母。后来这一手势经英国广播电台成功的宣传,变成盟军用来表示胜利的符号,并席卷欧洲,紧紧与反纳粹运动联在一起。

但是,常常有人用反掌(手背向外)v型手势代替正掌v型手势,这样就会表达截然不同的意思──完全粗野的手势,表示侮辱的符号。

在中国,“v”形手势表示数目“2”、“第二”或“剪刀”。 在非洲国家,“v”形手势一般表示两件事或两个东西。

9楼:天下的大路

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都会在拍照时无意识地摆出”v“型手势,当被问及为什么要做这一手势,也许,很少有人可以说明白,这个,我们要从”v“型手势的起源及发展来说,下面,我给大家做一下介绍。

”v“型手势起源于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带动了v型手势的风潮,他用手高高举起victory(胜利)的首字母“v”字,表达了必胜信念,后来,“v”字不胫而走,传入欧洲各沦陷国。由于它形式简单明了,很快流传开来。朋友们见面,伸出食指和中指,“v”字,代替其他一切招呼。

用这种无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愿,成为当时一种时尚。

20世纪80年代,相机普及后,日本的女人还有女孩在杂志上掀起一股“卡哇伊美**”,许多日本女性认为摆出“v字手”能显得更为活泼可爱,因此他们在面对镜头时纷纷举起“v字手”。“举起v型手势后,能使得女性变得更为可爱,v型手势还具有修容作用,能显得脸蛋小。”

我们在照相的时候,就会无意识地做出这一动作,也许,这真的是一种先天习得的习惯。无论怎样,想起拍照时人们举起手来摆出“v”,齐声喊出“耶”的那一刻是那么的快乐,或许这样就已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