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卷二十九列传第十九翻译大神们帮帮忙

2020-11-18 17:36:59 字数 6131 阅读 9629

1楼:吉格斯

僧绰被诛,凶威方盛,亲故莫敢往,兴宗独临哭尽哀。 他的朋友僧绰被杀,**的威信正值鼎盛,亲戚故友都不敢去,唯独兴宗去为他哭悼表示悲哀。 今以选事相付,便可开门当之,无所让也 现在将选举的事物交给你,你只管放心地做,不要推辞了。

上闻谓曰:“卿何敢故尔触网? 皇上听说以后,就问他说:

“你为什么敢故意触犯法律?”

文言文 {南史 卷二十列传第十} 求翻译 谢谢各位...急需!!!

2楼:zjc**座

(原文)弘微年十岁,继从叔峻,名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

「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义熙初,袭爵建昌县侯。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数千卷书,国吏数人而已,遗财禄秩,一不关预。

混闻而惊叹.

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混妻晋陵公主改适琅邪王练。公主虽执意不行,而诏与谢氏离绝。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

混仍世宰相,一门两封,田业十馀处,僮役千人,唯有二女,年并数岁。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宋武受命,晋陵公主降封东乡君。

以混得罪前代,东乡君节义可嘉,听还谢氏。自混亡至是九年,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

东乡君叹曰:「仆射生平重此子,可谓知人,仆射为不亡矣。」

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伯叔二母,归宗两姑,晨夕瞻奉,尽其诚敬。内外或传语通讯,辄正其衣冠。婢仆之前,不妄言笑。由是尊卑大小,敬之若神。

文帝初,镇江陵,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蔬素逾时。太祖即位,迁尚书吏部郎,参机密。寻转右卫将军,诸故吏臣佐,并委弘微选拟。

(译文)

谢弘微年十岁,过继给堂叔(也就是他父亲的弟弟)。名讳犯所过继叔家族之内的忌讳排名,所以改为叔家的字来排行。童年时代思维端庄谨慎,时机适当才开口说话。

继父叔父谢混在当时也是知名人士,发现他不同寻常,对他说:“这孩子城府很深,思维一向机敏,正在成为好人才,有你这样的儿子足够了。”义熙初年,谢弘微继承爵位为建昌县侯。

谢弘微在家奉行朴素节俭,而所继承的财务颇多,但他只接受了几千卷书和县官吏数人,其他遗产俸禄,全不过问。钱财俸禄,一概不干预。谢混听说以后十分惊叹。

义熙八年,谢混因为是刘毅的同党而被处死,谢混的妻子晋陵公主改嫁给琅琊人王练。公主虽然执意不去,而诏令她要与谢家离绝。公主把谢家的事委的谢弘微。

谢混祖上历代宰相,一门两封,耕地业十多处,僮仆差役千人,只有两个女儿,每年都有好进奉。谢弘微经营产业,办事好像执行公务,一个钱币布帛出入,都有文件记录在薄。宋武帝做了皇帝,晋陵公主降封为东乡君。

因为谢混是在前代皇帝时犯的罪,东乡君节义可嘉,允许她归返谢家。从谢混死九年期间,家中房屋整齐,仓库充盈,守门的人和平日无异。田地比过去又开垦很多。

东乡君叹息说:“丈夫平生看重这个孩子,可以说没有看错人,这光景就像丈夫没有死一样。

谢弘微性格严正,举止必定遵循礼仪法度,办事情与亲近的同党,恭敬异常。伯叔父母,归宗两姑,朝夕瞻仰奉侍,尽诚心敬。内外有人传话通秉,谢弘微总是衣冠端正。

婢仆之前,不随便言笑。因此在府内尊卑大小,尊敬的象神一样。

文帝初年,镇江丘陵,因母亲去世离职,服丧时以孝闻名。服丧期满,所食蔬菜素食一直延续,不吃鱼肉。太祖即位,谢弘微迁任尚书吏部郎,参与机密。

不久转任右卫将军,在过去的属吏臣佐,并将谢弘微选为楷模。

3楼:匿名用户

谢弘微十岁的时候,过继给了堂叔谢峻,他的名字犯了所过继家中的忌讳,所以以字行世。童年时代精神端庄谨慎,时机适当才开口说话。过继后的叔叔谢混很有名气,见到他后认为他很不平凡,对谢思说:

“这孩子内心廉正机敏,将成为优秀人材,有这样一个儿子也就足够了。义熙初年,他世袭爵位为建昌县侯。谢弘微家一向贫穷节俭,而过继的家中富足,谢弘微只接受了几千卷书和官吏数人,其他遗产俸禄,全不过问。

谢混听说后十分惊叹。

义熙八年(412),谢混因为是刘毅的同党而被处死,谢混的妻子晋陵公主改嫁给琅笽人王练。公主虽然执意不去,而诏令她要与谢家离绝。谢混家几代宰相,一门两次封国,田业十余处,仆役千人,只有两个女儿,年龄都是几岁。

谢弘微经营产业,办事好像执行公务,一个钱一尺帛的出入,都有文簿记录。宋武帝做了皇帝,晋陵公主降封为东乡君。因为谢混是在前代皇帝时犯的罪,东乡君节义可嘉,允许她归返谢家。

从谢混死到现在九年了,而房舍整齐,仓库丰满,守门的人和平日无异。田地开垦,比旧时更有增加。东乡君赞叹说:

“仆射生前就重视这个孩子,可以说是了解人的,仆射等于并没有死。

谢弘微性格严正,举止必定合乎礼度,事奉继亲家人,恭谨超过一般。对伯母和婶子、归宗的两个姑母,早晚伺候,尽他的诚敬之心。家内家外有时传话通讯,则把衣冠整好。

在婢仆面前,不随便说笑。因此尊卑大小,就像敬神一样敬他。

帝起初封为宜都王,镇守江陵,母亲去世后离职,守丧以孝顺被人称赞。服丧完毕,超过了期限还在吃蔬菜和素食。太祖即位,调任尚书吏部郎,参与机密研究。

不久调任右卫将军,各个旧时的下属**,都委托谢弘微进行选任。

4楼:念一世浮沉

弘微十岁的时候,过继给舅舅峻,他的名字跟所继的个人名讳有冲突,所以用他的字号来称呼他。孩子小的时候精神面貌端正庄重,看清楚情况然后才会说话。所继的叔父混名字叫做知人,看见了他这样认为他很奇特,对思说:

“这个小儿思想深邃天姿敏慧,一定会成大器,有这样的儿子足够了。”义熙年初,他承袭建昌县侯这个爵位。弘微家里一直贫穷简朴,但是所继家非常富裕,但他只要了几千卷书,编制在内的吏员而已,留下来的财产俸禄,一点都没有考虑。

混知道了这件事后很是惊讶赞叹。

义熙八年的时候,混因为被当作刘毅的党羽而被诛杀,混的妻子晋陵公主被判改嫁琅邪王练。公主虽然执意不去,但是圣旨要求她要和谢家断绝关系。公主把家里的事都委托给弘微。

混仍然世袭宰相,家里有两个封爵,田产十多处,仆役上千人,只有两个女儿,年龄都在几岁。弘微管理家产的时候,就像是在办公事一样,价值一个钱的布匹出入库房,都有文书记载。(宋武年的时候)接受命令,晋陵公主被降为东乡君。

因为混得罪了前一代的人,东乡君为人有礼有义,东西都叫还给谢家。从混死后到现在已经九年了,然而房子依然整齐漂亮,仓库里装满了粮食,下面的仆役就像平日一样多。田地开垦,比过去还多。

东乡君赞叹说:“仆射(yi,四声)大人在的时候很是其中这个人,真的可以说是知人啊,就好像仆射大人依然活着一样。”

他性格严厉正直,做事一定遵循礼节,对待(所)继的亲戚朋友,公瑾有礼超过了平常。伯叔的两个母亲,归宗的两个婶婶,他早晚赡养侍奉,以尽他的诚实尊敬之心。要是家里家外传递话语等联络的事情,总是整理好衣裳穿着。

在下人们前面,从来不随便说笑。由此不管是谁,都非常敬畏他。

文帝刚上位的时候,他镇守江陵,因为母亲去世他离职了,守孝期间孝名远扬。脱了孝服以后,比平时更加持斋了。太祖上位的时候,他被升迁为吏部郎,商讨机密。

没多久又升为右卫将军,所有的前朝**和本朝**,都听从弘微选拔拟任。

帮忙看看!

5楼:匿名用户

对,这是个被动句!很明显的,是被人成为嘛。

南史是古代25史之一,

南 史

李延寿 (唐)撰

p001: 卷一 宋本纪上第一 p002: 卷二 宋本纪中第二

p003: 卷三 宋本纪下第三 p004: 卷四 齐本纪上第四

p005: 卷五 齐本纪下第五 p006: 卷六 梁本纪上第六

p007: 卷七 梁本纪中第七 p008: 卷八 梁本纪下第八

p009: 卷九 陈本纪上第九 p010: 卷十 陈本纪下第十

p011: 卷十一 列传第一 p012: 卷十二 列传第二

p013: 卷十三 列传第三 p014: 卷十四 列传第四

p015: 卷十五 列传第五 p016: 卷十六 列传第六

p017: 卷十七 列传第七 p018: 卷十八 列传第八

p019: 卷十九 列传第九 p020: 卷二十 列传第十

p021: 卷二十一 列传第十一 p022: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二

p023: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三 p024: 卷二十四 列传第十四

p025: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五 p026: 卷二十六 列传第十六

p027: 卷二十七 列传第十七 p028: 卷二十八 列传第十八

p029: 卷二十九 列传第十九 p030: 卷三十 列传第二十

p031: 卷三十一 列传第二十一 p032: 卷三十二 列传第二十二

p033: 卷三十三 列传第二十三 p034: 卷三十四 列传第二十四

p035: 卷三十五 列传第二十五 p036: 卷三十六 列传第二十六

p037: 卷三十七 列传第二十七 p038: 卷三十八 列传第二十八

p039: 卷三十九 列传第二十九 p040: 卷四十 列传第三十

p0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一 p0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二

p0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三 p044: 卷四十四 列传第三十四

p045: 卷四十五 列传第三十五 p046: 卷四十六 列传第三十六

p047: 卷四十七 列传第三十七 p048: 卷四十八 列传第三十八

p049: 卷四十九 列传第三十九 p050: 卷五十 列传第四十

p051: 卷五十一 列传第四十一 p052: 卷五十二 列传第四十二

p053: 卷五十三 列传第四十三 p054: 卷五十四 列传第四十四

p055: 卷五十五 列传第四十五 p056: 卷五十六 列传第四十六

p057: 卷五十七 列传第四十七 p058: 卷五十八 列传第四十八

p059: 卷五十九 列传第四十九 p060: 卷六十 列传第五十

p061: 卷六十一 列传第五十一 p062: 卷六十二 列传第五十二

p063: 卷六十三 列传第五十三 p064: 卷六十四 列传第五十四

p065: 卷六十五 列传第五十五 p066: 卷六十六 列传第五十六

p067: 卷六十七 列传第五十七 p068: 卷六十八 列传第五十八

p069: 卷六十九 列传第五十九 p070: 卷七十 列传第六十

p071: 卷七十一 列传第六十一 p072: 卷七十二 列传第六十二

p073: 卷七十三 列传第六十三 p074: 卷七十四 列传第六十四

p075: 卷七十五 列传第六十五 p076: 卷七十六 列传第六十六

p077: 卷七十七 列传第六十七 p078: 卷七十八 列传第六十八

p079: 卷七十九 列传第六十九 p080: 卷八十 列传第七十

董狐,春秋晋国太史,亦称史狐。周**辛有的后裔,因董督典籍,故姓董氏。据说今翼城县东50里的良狐村,即其故里。董狐秉笔直书的事迹,实开我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

《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晋灵公夷皋聚敛民财,残害臣民,举国上下为之不安。作为正卿的执政大臣赵盾,多次苦心劝谏,灵公非但不改,反而肆意残害。他先派人刺杀,未遂,又于宴会上伏甲兵袭杀,未果。

赵盾被逼无奈,只好出逃。当逃到晋国边境时,听说灵公已被其族弟赵穿带兵杀死,干是返回晋都,继续执政。

董狐以“赵盾弑其君”记载此事,并宣示于朝臣,以示笔伐。赵盾辩解,说是赵穿所杀,不是他的罪。董狐申明理由说:

“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意思是他做为执政大臣,在逃亡未过国境时,原有的君臣之义就没有断绝,回到朝中,就应当组织人马讨伐乱臣,不讨伐就未尽到职责,因此“弑君”之名应由他承当,这是按写史之“书法”决定的。

当时的史官与后世大有不同,他们既典史策,又充秘书,即协助君臣执行治国的法令条文。传宣王命,记功司过是他们的具体职责,兼有治史和治政的双重任务,实际就是具有褒贬臧否大权的文职大臣。当时记事的“书法”依礼制定,礼的核心在于维护君臣大义,赵盾不讨伐弑君乱臣,失了君臣大义,故董狐定之以弑君之罪。

对此,孔子大加赞扬,称董狐为“书法不隐”的“古之良史”,后世据以称之为“良狐”,以表褒美之意。这是因为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权臣掌握国命,有着生杀予夺的大权,以礼义为违合的书法原则,早已失去了它的威严,坚持这一原则,并非都能受到赞扬,而往往会招来杀身之祸。齐国太史就因写了权臣崔抒的“弑君”之罪,结果弟兄二人接连被杀。

董狐之直笔,自然也是冒着风险的,因此,孔子赞扬他,后人褒美他,正是表彰其坚持原则的刚直精神。这种精神已为后世正直史官坚持不懈地继承下来,成为我国史德传统中最为高尚的道德情操。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直笔的含义逐渐摆脱了以礼义违合为内容的书法局限,从司马迁开始,赋予了它“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具备了唯物史观的实质。这一传统为后代进步史学家弘扬发展,编著出许多堪称信史的著作,是我国史著中的精华。其开启之功,实源于晋太史董狐不畏强权,坚持原则的直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