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一、扎实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
只有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才能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大力度对学生语言文字基础的培养,为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下深厚的基础。首先,要教会学生读准字音。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有许多的生僻字,学生可以通过查字典、拼拼音等形式读准字音。在其次是要识别一定数量的文字。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有许多古今不同义的字词,了解它的古今意思,能更好的理解古文。
再次是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如谚语、俗语及成语等。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深入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
二、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读本,进行因材施教。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典籍众多,或短小精悍,或长篇论著,或浅显易懂,或深奥晦涩。选择适合小学生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就如大海中航行的轮船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并不是所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著作都在适合在小学阶段读,所以,在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读本时,我们要慎之又慎,既有培养学生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又要蕴含做人做事之道理。
并根据学生年龄的差异安排诵读内容:如:一年级学习《三字经》;二年级学习《百家姓》;三年级学习《千字文》;四年级学习《**规》,背古诗词20首;五年级学习《孝经》,背古诗词20首;六年级学习《增广贤文》,背古诗词20首。
而《老子》是经典中的经典,蕴涵着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它对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无法估量的作用。《老子》则适合各年级学生诵读。
三、开展多样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式。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必须多样化,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采用游戏、课本剧、歌谣、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在游戏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在游戏中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我们可以在班队会上树立典型:
如自强不息的、勤奋好学的,助人为乐的等等。以榜样的力量去带动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学生。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与中华传统节日相结合。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一个节日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表现了自古以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此为载体,搜集与这些传统节日相关的诗歌、故事,让学生诵读、领会,对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地形成一定很有效果。这才能实现课程标准倡导的建设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中,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经典诵读、背诵、赏析。同时,我们也务必搞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只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过多的形式化也许会成为孩子们学习的负担。孩子们真正的收获应该是潜心下来,快乐诵读,并有所收获。
四、借助先进的现代教学媒介,提高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因为以我国传统的文化作为依托,必然会出现一些令孩子难以理解的生僻的词语。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孩子的学习兴趣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当前的科技,将国学内容制作成短片或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漫,应用现代教育**充分调动孩子多种感官参与国学学习。
借此培养孩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效果。我国当代**家谷建芬老师利用自己的专业所长把国学经典用**的形式演绎,情真意切地再现古诗、古文的韵律美。既淡化了读诗时的枯燥无味,又增添了语言文字的意境美。
这不失是用现代媒介,为国学经典的一种创新。
四、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注重整体教育氛围营造,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打造书香文化校园。利用名言警句、书画作品等大力丰富国学内容,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环境和氛围,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熏陶。创设浓厚的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充分利用学校部分宣传栏、班级“文化展板”专栏,专门开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专栏,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意义、方法等等。
总之,我们应该把小学语文中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看做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不能仅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成是知识体系,更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昙花一现。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不得不充分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回归的重要性。
参考参考吧,采纳
如何在幼儿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楼:匿名用户
在幼儿园开设古诗文吟诵,可以更好的让孩子们从小了解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安排课时根据中华传统经典古诗文开展一系列情景表演古诗文吟诵活动,组织古诗吟诵比赛。幼儿园还可根据幼儿的能力特点使每位幼儿都获得奖励,在学习背诵经典文章的同时,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受到良好的熏陶,并让孩子找到成功的自信。通过对千百年来传承的传统幼儿启蒙教育读物的学习,使孩子在思想上形成根深蒂固的传统道德、礼仪观念,发扬我国爱国、奋进、尊老敬贤、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3楼:彩霞满天光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就如何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出了规划和指导。《纲要》不仅就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问题给予说明和强调,并且从多个角度和层次具体指示了落实和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其中一些创新性、改革性的做法,使得此番教育改革呈现出一些令人期待的亮点。
首先,《纲要》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落脚点。《纲要》第一条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未来中国将在世界舞台上站到一个怎样的高度,取决于当下学生们的成长轨迹,只有深入了解了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青少年学生才会形成中华文化的自觉自信、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教育改革新方向,就是给“中国梦”这个宏大的目标找到一个脚踏实地的出发点、一条尝试的道路。
其次,《纲要》还有助于推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纲要》第七条强调:“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另外,在对具体推进措施和课程安排的叙述中,提出“充分发挥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尝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道德水平及人格的培养过程中,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积极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塑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感,包含着人与人之间以仁爱相处的哲学,包含着对个人“正心诚意”、“修身齐家”的道德与行为要求,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孕育着和谐社会价值体系,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积极意义。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与道德和人格培养紧密结合,引导青少年学生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将时代精神、现代气息融入其中,形成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的价值观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再次,《纲要》还体现了传统文化教育推进方式的丰富多元。从临摹名家书法、诗文经典理解体会等课堂教学方法中,可以看到国家对于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并掌握传统文化的希望;从努力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师资水平和发挥家庭的作用、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等一系列措施中,可以看到国家倡导将学校、家庭、社会这些不同的社会化场所整合起来,共同完成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任务;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升学考试中的比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实施进行评估和督导等举措,也体现了国家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决心和力度。此外,国家还充分调动各方资源,鼓励民间艺人等参与教学,利用博物馆、纪念馆、遗址等公共文化机构,配合以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利用研究机构科研力量,全面落实和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推进与实施。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教育改革前进的道路上,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也将会遇到一些困难。
首先,师资队伍建设将成为巨大挑战。作为学校教学的主体,教师们为达到能够教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必然要经过相应的教育培训和技能学习。以《纲要》中对于学生理解汉字的要求为例,小学低年级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高年级要理解汉字的文化含义、体会汉字优美的结构艺术,如果想在这个过程中达到更高的文化和审美要求,就需要语文老师有优秀的手写板书、对汉字的造字和发音方法的了解、能够深入浅出讲解文字内涵的教学功力,这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必须经过培训与学习才能做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从各个学科层面进行渗透式教育,新开设的课程对于专业教师的需求自不必说,仅一门书法课程,想要在全国初等教育中普及,所需要的有书法功底的教师数量便是一个较大的难题。同时,还要在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地理等已有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比重,当然也需要教师们进行新一轮学习和准备。无论是教师们学习新知识、熟悉新教材的准备难度,还是最终落实到课堂中的教学效果问题,都将是传统文化教学必须要面对的难题。
因此,仅仅培养一定数量的名师、骨干教师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尝试从广大师范院校和教育专业学生的课程入手,从教师队伍形成的一线阵地开始改革,强化其文化素养、知识底蕴。
其次,考察方式需要推陈出新。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考、高考内容中的比重,能够加强学校、学生和家长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达到促进落实的效果,这一点不可否认。但是,究竟采用何种考察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试验。
如果仅增加传统文化在卷面考试内的比重,如在语文试卷上提高古诗默写、诗词理解、文言文翻译等题目的比重,可能会使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受应试考试模式的影响,更偏重于通过记诵、提高答题技巧等方式实现,或依靠大量练习便可以掌握正确回答的方法,这样就失去了本来应有的促进效果。因此,需要在考察方式上进行创新,使得这种方式能够检测出文学、历史、艺术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和文化积累,以有效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评估和监测,并推动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