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蟾蜍的物种学史

2020-11-18 11:25:09 字数 486 阅读 8831

1楼:澈澈

海蟾蜍是原产于中美洲及南美洲一种热带地区陆生的蟾蜍,后来被引入澳洲,广泛的分布在澳洲大陆的东海岸和北部地区。它们的繁殖能力很强,一次就可以产达几千颗卵。成体长10-15厘米;纪录最大的标本重达2.

65公斤及长38厘米。

海蟾蜍原先是用来清除甘蔗上的害虫,故又名甘蔗蟾蜍、蔗蟾蜍或蔗蟾。它们又名美洲巨蟾蜍,因它们的体型很大。海蟾蜍则是来自其学名。

它们是由卡尔·林奈所描述。林奈选用此种小名的原因,是因当时albertus seba误将海蟾蜍描绘为陆生及水生的。在澳洲,海蟾蜍很像当地的limnodynastes、及mixophyes。

分别在于海蟾蜍的眼后有很大的腮腺,鼻孔与眼睛之间没有起脊。它们与澳洲泽穴产蟾很相似,两者的体型都很大及外表凹凸,但海蟾蜍的虹膜是直缝及呈银灰色的。幼体的海蟾蜍与耳腺蟾属的也很像,但成体大腿的颜色却明显不同。

在美国,海蟾蜍与其他蟾蜍属很相似。很易将它们与虎斑蟾蜍混淆,唯一不同的是腮腺前有两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