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馗虽贵为天师,却为何没有入道教四大天师之列

2020-11-29 15:54:42 字数 5110 阅读 9477

1楼:百度用户

为什么附魔大将军天师钟馗没有入道教四大天师之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话题。

万应之神――钟馗

阁主老家是农村的,在90年代的时候农村的娱乐活动很少,那个时候人还是喜欢看戏的。所以,每年总有戏班来我们村里唱大戏,唱大戏很有讲究的。唱戏之前要大戏台,搭好戏台之后第一场戏开始之前,要拜神,这个时候会把一个状元冠摆在戏台**的香案上,当时不知道就问大人,大人们说这是在拜钟馗,叫“拜请钟馗,中榜得魁”。

然后很多大人带着自己家的小孩子去拜,戏班的班主会给每个孩子的额头点上状元红。(哈哈,点一个10元)

为什么要拜钟馗呢?他不是专门抓鬼的吗?来来我们说道说道。

钟馗,字正南,终南山人士。生得那是铁面虬鬓,就是脸特别黑,满脸的络腮胡须,反正不好看,丑得很诡异。不过,钟馗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是出了名的才子。

更重要的是他为人刚直不阿,待人正直,一身浩然正气。(有一说法,天地间妖魔鬼怪最怕的就是天地间的浩然正气,这也侧面解释天师钟馗为何能成为伏魔之神)

(天师钟馗)

不过,古今以来绝大数人都是以貌取人,连皇帝也不例外,钟馗高中,唐朝的第一名不叫状元,叫进士。虽然钟馗高中进士,但是皇帝嫌弃他丑,不录取。结果钟馗撞死在大殿之上。

死后,钟馗只在冥界做一个鬼差判官,当时名气还不大。据《唐逸史》记载“臣终南山进士钟馗也,因武德中应举不捷,触殿阶而死。奉旨赐绿袍以葬之,感恩发誓,与我王除天下虚耗妖孽之事。

”直到唐玄宗上位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让钟馗在神界从此平步青云!

什么事呢?原来这个唐玄宗喜欢外出玩结果撞了邪,回宫后就得了重病,御医都束手无策,直到有天晚上唐玄宗梦见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小鬼偷走了他的珍宝,愤怒地斥责小鬼但又拿小鬼没办法。这时突然出现一个戴着破帽子的大鬼,把小鬼捉住并吃到肚子里。

唐玄宗就问他是谁,大鬼回答说:臣本是终南进士,名叫钟馗,由于先皇嫌弃我长相丑陋而不录取我,一气之下我就在宫殿的台阶上撞死了,死后封为鬼神专职抓鬼。说完钟馗就消失了,而唐玄宗梦中惊醒后病竟然好了。

次日唐玄宗上朝将此事告诉群臣,并命画圣吴道子画了钟馗的画像放在寝宫,并封钟馗为赐福镇宅圣君。

(钟馗与文曲星转世的包拯)

要知道,在天上玉皇大帝册封神仙,在人间只有皇帝有册封神仙的权利。例如,《西游记》里那泾河龙王哀求太宗皇帝李世民不要让魏征斩杀自己。加上这个唐玄宗本来就是一个道教徒,所以从那以后钟馗的身价在神仙圈就一日千里。

皇帝都喜欢,那么下面的人都争相模仿,于是百姓都把钟馗像贴在门上,来驱邪避鬼,所以钟馗又成了继秦叔宝、尉迟恭之后的门神。(最早的门神是神荼、郁垒)

钟馗一身浩然正气,不辜负人间百姓所托,赐福镇宅,降妖伏魔,斩五毒,赐福应财,求学赐慧,有求必应,成为汉族道教诸神中唯一的万应之神。

那这么一个万应之神为何入不了道教四大天师之列呢?这就要跟道教四大天师做对比了。

(张天师像)

正一教主――张道陵

阁主去年去道教祖庭――青城山,在山上看了张天师的介绍。张天师,原名叫张陵,自幼天赋异于常人,成年之后相貌奇异,身长九尺二寸,庞眉广颡,朱顶绿睛,隆准方颐,目有二角。通四书五经,晓天文地理、河洛图纬之书。

曾经做过官,但所见官场黑暗,百姓疾苦,后辞官归隐,又一心好道,于是在自己名字中加了一个道字。

(阁主15年于四川青城山拍摄:张天师创教简介)

(阁主15年于四川青城山拍摄:张天师创教简介)

后来,他学道修行到鹤鸣山,也就是今天的青城山一带,创立了正一盟威道(五斗米教),也就是现在说的道教正一道。当时巴蜀一带人们受到巫教的毒害,巫师聚众敛财,无恶不作。强迫民众信奉鬼王。

张天师不忍百姓荼毒,一方面治病救人,一方面勤于修炼。传说他学道之心感动了太上老君,老君降临蜀地,传授《太平洞极经》、《正一盟威二十四品法?》、三五都功玉印、雌雄斩邪剑等经书、法器,拜为天师,嘱咐天师广行正一盟威之道,扫除妖魔,救护生民。

于是张天师于汉安二年七月,登青城山,会八部鬼帅,大战众鬼,制伏外道恶魔,诛绝邪伪。天师道法通玄,诸魔所不能敌,各各降服,愿意皈依正道,于是天师敕命五方八部六天鬼神,在青城山黄帝坛下盟誓,人处阳间,鬼处幽冥,使六天鬼王囚禁于北阴酆都城,八部鬼帅流放于西域边地。从此妖魔降服,人民安乐,至今青城山仍留有天师与众鬼帅战斗的誓鬼台、降魔石、掷笔槽等遗迹。

(有机会大家可以去看看)

(阁主15年于青城山拍摄的掷笔槽)

(掷笔槽景点介绍)

(阳平治都功印)

由于张天师降妖伏魔,救护众生,蜀地的人民都非常感动,都愿意听受天师教化。于是天师设立二十四治,广收门徒,教化于民,让正一道发扬光大。后天帝授其玉册,封为正一真人,为正一道第一代祖天师,人间寿元123岁得道白日飞升。

(葛天师像)

太极仙翁――葛天师

葛天师,名叫葛玄,是葛洪之从祖父。葛洪,大家都熟悉,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自号抱朴子,著有《抱朴子》。从孙都这么厉害了,葛玄能不厉害吗?

根据葛天师的从孙葛洪写的《抱朴子》记载,葛天师是三国时代的人,曾拜左慈道人为师,学习道法。所以道教有时又称他为“太级左仙公”,相传他在江西阁皂山修道,常辟谷服饵,擅符咒诸法。他和张天师一样,勤于修道,治病救人,乐善布施,降妖伏魔。

最后感动太上老君,老君又一次降临人间,传授他真经36卷,教他炼九转金丹,葛天师深入山中炼丹数十载,最后炼成了九转金丹得道飞升,开创了道家炼丹飞升的派别――灵宝派,为道教灵宝派的创始祖师,留下《灵宝经诰》予后人炼丹修仙。

(许天师像)

净明教主――许天师

许天师,乃是晋朝的得道高人,原名许逊,因为在得道成仙之前,做过地方父母官旌阳令,所以后人也称之为许旌阳。相传他博通经史、天文、地理、医学、阴阳五行之术,并且是孝感天地,是个大孝子。20岁的时候被举孝廉,做了旌阳令,善待一方百姓。

九年之后拜大洞道君吴猛为师,修习道法。

道家典籍《云笈七笺》卷一百六《许逊真人传》记载:“猛升仙去时,语其子云:‘吾去后,东南方有人,姓许名逊,应来吊汝,汝当看重之,可以真符授也。

’至时,逊果来吊,其子以父命将真符传逊,奉修真感有愈于猛。”大洞道君**之后将秘法尽传给许天师,许天师后隐居山里,创立了净明道派,传闻他为黎民百姓做了很多事,最经典的是斩杀潘阳湖蛟龙,带着百姓治理水患。一生行善积德,活了136岁,最后功德圆满飞天成仙。

受历代朝廷嘉许和百姓爱戴,誉为神功妙济真君。

(手持宝扇的萨天师像)

碧云教主――萨天师

萨天师是四位天师中身份最为模糊的一位天师,原本是一个医生,后来弃医学道,为世间降妖除魔、去病除灾。相传在求道的路上遇到了神霄派的王文卿、林灵素两位真人,以及龙虎山三十代天师靖虚天师张继先,三师当时匿名各授一法与萨守坚,一为咒枣术,一为扇疾术,一为雷法。之后,萨天师用咒枣为民治病救命;用雷法灭邪除妖、祈晴祷雨;用五明降鬼扇使人得命复生。

其中,萨天师以雷法著称,著有《雷说》、《续风雨雷电说》等**,一生积善修德,传授道法,降服妖魔,最后得道飞升。收王善为徒,也就是王灵官,开创了“萨祖派”。在神霄派诸阶雷法中,有一些道法奉萨守坚为主法祖师,其**神将王善为主帅,对后世道教产生了深远影响。

于明成祖时封萨守坚为“崇恩真君”,受百姓万世香火。

(张天师与许天师像)

(萨天师与葛天师像)

综上,我们可以从下几点可以看出为什么天师钟馗不能入道教四大天师之列:

第一,四大天师皆是功德圆满,得道飞升的,并不像钟馗是恨死之后成为冥界鬼神,而是直接升入天界。

第二,四大天师从是体察民间疾苦,饱受日月风霜,苦苦修炼,为一方百姓带来安宁,为百姓所敬仰和信奉,而钟馗虽高中却未能为百姓做事就选择自杀,有违人道,故不能直接入天界。

第三,四大天师都有为后世开宗立派,创立道法,著书遗留后世修习,被后世修道之人所信奉,这点钟馗望尘莫及。

第四,四大天师皆有上天庇护,后台强硬,深受老君和其他道君的喜爱,传授道法和真经。而钟馗却没有,仙界没有关系圈,也难怪入不了高位。

第五,四大天师皆被册封高位,虽然钟馗也被册封但等级不够,说白了影响力不及四大天师在人间的深远。

所以,虽然钟馗贵为天师,一样可以上天入地,成为万应之神,但是也就是最勤快的公务员,四大天师都是厅长级别的,四大天师可是玉皇殿前的大红人,所以很多凡间的小事他们也就不多管了。

以下不属于道教“四大天师”的是

2楼:无上至尊

天师”原是古代对有道者的尊称,后世道教徒称张道陵为天师。“四大天师”为道教史上的四位重要真人,分别是张道陵、葛玄、许逊(许旌阳)、萨守坚,为玉皇殿前的四位天神。 另有一说:

张道陵、许逊、邱弘济、葛洪为四大天师

3楼:灾难

释迦牟尼,耶稣,都不是道教的。请你把问题填详细点好吗?

4楼:匿名用户

什么没列举出来?道教的四大天师是许旌阳、张道陵、葛玄和萨守坚。

5楼:冰城杂拌儿

道教四大天师:张道陵,许旌阳、葛仙翁(葛玄),丘弘济(丘处机)!

钟馗到底是什么?大鬼?还是天师?还是司何职?

6楼:言之午

钟馗,是中国民间传说中驱鬼逐邪之神。民间传说他系唐初终南山人,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丑;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风流人物,平素为人刚直,不惧邪祟。在唐玄宗登基那年,他赴长安应试,钟馗作《瀛州待宴》五篇,被主考官誉称“奇才”,取为贡士之首。

可是殿试时,奸相卢杞竟以貌取人,迭进谗言,从而使其状元落选。钟馗一怒之下,头撞殿柱而死,震惊朝野。于是德宗下昭封钟馗为“驱魔大神”,遍行天下“斩妖驱邪”;并用状元官职殡葬。

传说唐明皇睡梦中见一小鬼偷了杨贵妃的紫香囊和唐明皇的玉笛,绕殿而奔,大鬼捉住小鬼后,把他吃了。大鬼相貌奇丑无比,头戴破纱帽,身穿蓝袍、角带、足踏朝靴。自称是终南山落第进士,因科举不中,撞死于阶前。

他对唐明皇说:“誓与陛下除尽天下之妖孽。”唐明惊醒后得病。

病愈后下诏画师吴道子按照梦境绘成《钟馗捉鬼图》批告天下,以祛邪魅。吴道子挥笔而就,原来吴道子也做了个同样的梦,所以“恍若有睹”,因而一蹴而就。

民间悬挂钟馗图,原来都在除夕,然而如今,却是在端午节画钟馗,或赠人、或自挂。这种改变源于乾隆22年,那年因瘟疫死了不少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好将钟馗请出来施威捉鬼,此后逐年相沿成俗。

岁月悠悠,钟馗这个“驱魔大神”绵延至今,经久不衰。启功先生的《题钟馗骑驴小景》,写得风趣而富有时代感。漫画家方成画过一幅钟馗图:

钟馗靴帽整齐,双手袖于袍内,以石为枕,卧眠于地,并题五言诗道:“春眠不觉晓,鼾声惊飞鸟。人间鬼太多,钟馗累坏了”。

讽喻极为深邃。北京的青年画家周旭画了钟馗**并蒙他送我一本。画集内的钟馗极为传神并得到不少开国元勋的共鸣——“此公不可少”。

看来现代人更需要钟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