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有没有人知道修药师法门得往生的例子

2020-11-29 15:37:06 字数 5921 阅读 5228

1楼:百度用户

您是想往生药师净土吗?药师佛净琉璃世界?

本师释迦牟尼佛不是说了嘛,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指的是西方极乐世界净土,指的是我们现在传下来的净土法门。所以,既然是学了本师释迦牟尼佛传的佛法,就要听他老人家的劝导呀。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人那么多,极乐世界那么殊胜,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那么慈悲,您为什么不去西方极乐世界呢,而要修药师法门?

佛佛道同啊,本师释迦佛劝我们去西方净土,其实就是给我们指的一个最好的方向,我相信药师佛对于我们娑婆世界的末法众生,也会是这个劝导的。所以请阁下安心修净土法门,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才好。阿弥陀佛

想请问一下**有修药师法门的道场?

2楼:潜川

那就首选江西樟树市药王山:通慧禅寺呀!药师法门的第一道场。

始建于唐初,距今已近1400年历史,是佛教禅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建于唐初,历史上被称为“十方禅林”,是樟树市最早的寺院,寺内因绘有“万佛像”而得名“万佛殿”。通慧禅寺内现有文天祥题“功德堂”和乾隆所书“大雄宝殿”匾额,鼎盛时常住和尚上百人,在历朝历代佛教界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修习药师法门,有没有可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3楼:匿名用户

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净土。药师佛的净土是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的净土为“东方净琉璃世界 ”,故又称琉璃光佛,以琉璃蓝为其肤色,具法身佛之相。

一面二臂,以吠琉璃蓝为其肤色,身穿三衣,右手施愿印持持药诃子,左手脱药钵,钵内贮满能治众生因果上一切诸病之妙甘露,具三十二相,八十随好,以金刚跏趺姿安住于莲花月轮宝座上。

药师佛在因地修持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

一、自身光明照无边界;

二、身如琉璃内外清澈;

三、令诸有情悉皆圆满;

四、令一切众生行者安住大乘法宗;

五、令诸有情修行梵行如法清净;

六、诸根不具者皆得端严;

七、令诸有情身心安乐乃至菩提;

八、由女身转男身;

九、令诸有情消除外道邪见修习诸菩萨行;

十、令诸有情解脱一切忧苦;

十一、令诸有情随意饱满令住安乐;

十二、令诸有情得种种上妙衣服无诸苦恼。

此十二微妙上愿使众生得现世安乐。要让众生今世生活于安乐无病苦之中,使具足诸根,导入解脱,故依此愿而成佛,住净琉璃世界,其国土庄严如极乐国。释迦牟尼佛因此开示药师佛法门,利益后世众生。

4楼:超级王在武

西方极乐在哪.啥样.我不去.后悔回不来

为什么佛要劝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往生净土?

5楼:尐犭苗

为什么佛要劝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往生净土?就是因为娑婆世界这个依报的环境不是很理想,大家都带着贪嗔痴、我执,自以为是,总是自己不愿意受伤,甚至总是愿意看别人的笑话,这样子你的环境怎么好得了呢?我们娑婆世界的人都喜欢破坏,都喜欢自己比别人好,如果跟别人一样,反而觉得自己没出息了,没意思了。

实际上大家都一样,都不要痛苦才是最好的,但是都一样都不痛苦,没有哪个人特别突出,他又显示不出他个人的价值,这样一来好像又觉得没什么意思了,这个是娑婆世界的一大缺陷。大家都在竞争当中生活,所以活得非常的辛苦,非常的累。

那么极乐世界呢?那里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大家都是好人,好人都是要谦让的,好人都是遇到什么事情都可以看得开、放得下的,所以他要把娑婆世界放下了。你信愿恳切才能够往生到西方,如果你没有信愿,如果娑婆世界什么都不愿放下,估计西方也去不了。

所以只有深信切愿的人,他是决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药师法门能带业往生吗 知道的佛教人士回答

6楼:匿名用户

药师法门读诵的药师经,也叫《拔除一切业障经》。那么,你就可以思考。拔除一切业障了,还需要带业吗?

此外,如果有人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修习药师法门也可以。在临命终之时,会有八大菩萨前来引路,随你选择。读一读药师经就可以知道。

找一本药师经,最好是拼音版的。先从多多诵经开始。最初,最好不要多想,每天读诵。

先努力尽快读诵至少四十九遍。就会很熟练。这时在慢慢细细思维,或者找一个注释等参考。

一开始先不用介意能否读懂。只要在反复的读诵中,很多意思,自然就能领悟。就怕你迟迟不开始。

永远也不能领悟药师法门。

7楼:老实居士

佛教法门,有八万四千之多,惟净土一门,另辟蹊径,以发愿念佛二力成就故,庶可方便带业往生。

南无阿弥陀佛!

明心合十!

8楼:地藏是我师傅

无论那个法门 如果可以带业往生只能带旧业 不能带新业

请学佛的或者居士回答 什么人适合修净土法门,什么人适合修药师法门

9楼:如理如法的养生

法无高下,当机为最。。。。哪个法门对机了就容易成就。

这需要自己体会和探索,选择了哪个法门就要一门专注走下去才好。。。

别的法门在这个年代,成就比较困难,但是法门平等,没有高下的分别,这个一定更要清楚。

不过有许多高僧大德普遍推荐净土法门,因为简单易行,适合五浊恶世的众生,主要依靠弥陀的愿力往生后继续修学成就,成就迅速。

所以如果你慎重抉择,选中了一门就不要在这山望着那山高,反而误事。要专心修学一门才好。。。。

10楼:新

1.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增一阿含经》等。

2.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净土宗和藏区的大圆满法。

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修习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的。

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

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灌顶修行。

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不仅仅是开悟,且证量足,能够灌顶加持,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

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都是修习大圆满法的好去处。

3.所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从而能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业障;二是佛力感应加持)

(当然要持戒、行善、发愿、生菩提心)

(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

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

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

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

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

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

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

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

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

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

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

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净土宗念佛法门)

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一念不生,回光返照,了了分明,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印浅释》

《金刚密乘大圆满》:有所谓:“内观心性,向内观!”之口诀。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观。

此偈诵的意思是说:使能想、能念之心识,向它自己稍微地内转;稍微地内向;轻微地内收,这样便能认识本觉。华智仁波切说由此不能认识的话,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认识了。

当以自心稍许向内轻微地观于它自身的时候,会有一种远离一切散乱分别的赤裸明清,这就是觉性。

念:南无(音:那摩)阿(音:a) 弥陀佛

南无(音:那摩)观世音菩萨

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11楼:匿名用户

佛法学习

点我名字,再点空间,上面有个三慧禅房的链接,就都有了。 阿弥陀佛

12楼:匿名用户

两个都修最好,不冲突

13楼:匿名用户

这个没有什么适合不适合的,只要一心向佛,都是可以的,净土宗主要是修心,药师经是求健康,回向要的时候要诚心,两个没什么冲突

专修药师法门就往生不了西方么

14楼:8万4千法门

修药师法门是要发愿往生东方药师净土的。

但你可以真发菩提心,把修行功德,全部发愿往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问:请问其他法门是否可以与净土法门一起修学?我已经坚持诵《法华经》两年了,请问诵《法华经》与净土有关联吗?

净空法师答:《无量寿经》讲,修学其他大乘法门,将修学功德回向求生净土,都能往生。但是修学其他法门一定要有功德,不是每天念几部经就行了,而且不是念经的人都能往生,这个道理要清楚。

有很多人把读经当作受持,这是误会。「信、解、行、证」一定要统统具足,才称作「受持」。接受经典所讲的道理、方法与境界,完全落实在自己生活当中,这是受;保持而不失是持。

如果有受而不能保持,是没有用处的。有很多人把受持的意思搞错了,念了一生的佛经,将来还堕六道轮回,就回过头来骂佛,这是罪上加罪!佛说得没有错,是你自己解错了。

无论修学什么法门,「净业三福」是基础,就像盖房子一样,首先要有地基。净业三福的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如果这四句没有做到,一生修学都变成了阿赖耶识里的佛种子,这一生得不到受用,也就是古人讲的:「你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你只能得一点小福德,没有功德。

这四句确实做到了,念佛求生净土,能往生凡圣同居土。

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受持三皈不是找个法师做三皈,就是受持。

三皈依,第一是「皈依佛,觉而不迷」,就是从一切迷惑颠倒回归,依自性觉。第二是「皈依法,正而不邪」,就是从错误的思想、见解回过头来,依正知正见。第三是「皈依僧,净而不染」,僧的意思是六根清净、一尘不染,在一切时、一切处,都要保持自己的清净心,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

皈依佛、法、僧统统落实了,才称作「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就是你在世间的一举一动都是社幷会广大群众最好的榜样。以此功德加上念佛求生净土,能生方便有余土,比同居土高一层。

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劝进行者是为人演说,自行化他,这才能生实报庄严土。

所以,我们对经教不能不涉猎,因为不明了,往往会依自己的意思来猜度佛的意思,全都猜错了,还自以为学佛学得不错,以为自己已经入了佛知佛见,这太冤枉了。所以,佛教我们要深入经藏,深解义趣,这是很重要的开示。但是学习大乘经,也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才能有效果;如果学得太多太杂,心是散乱的,也不能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