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老人不想戴药师佛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好

2020-11-29 15:33:48 字数 5752 阅读 1382

1楼:随风细雨蒙蒙

老人不想带,药师佛的话,你也可以送到大庙上

药师佛给老人家带好不好

2楼:8万4千法门

不能随意佩戴佛菩萨像,佛菩萨像要恭敬诚心供奉才行,你可以送给老人家一个念佛机或播经机,让他每天听经念佛

前三日接到《歧路指归》二本,见后附之徽章,颇不谓然。**二年(编注:1913年)北京法源寺道阶法师做佛诞纪念会,以释迦佛像为徽章,光绝不知其事。

事后道阶来普陀,送光一徽章,光痛斥其亵渎。至十二年(编注:1923年)仍复如是。

上海亦仿而行之,今居士亦仿而行之。作俑之罪,始于道阶。道阶尚能讲经,而于恭敬尊重,完全不讲,亦可叹也。

彼会中所来之一切人员,各须身佩一徽章。若佩之拜佛,亦不合宜。佩之拜人,则彼此折福。

然现在由道阶提倡,已成通规。光亦知此事不易收拾,然以居士过爱,不能不为一说耳。(《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邬崇音居士书》)

再录一代大德李炳南老居士的开示:

现今之善男信女及在家居士,多以玉制佛像、观音像挂件为护身符,不仅不戴在衣服外,还紧贴**,入厕不摘,洗澡也不摘,亵渎之罪绝非浅浅!还妄想依此植福消灾,岂有如愿之理?!更有传言所谓‘男戴观音女戴佛’之说!

印光大师乃大势至菩萨化身,于此弊端之始就极陈其过,鉴于此流弊之泛滥,特录大士之法语示众!唯愿大众惜福,莫遭罪业!(所引即为印祖《复邬崇音居士书》)

药师佛是请供奉型的好,还是请佩戴式的好?

3楼:荒草余生

如果是给小孩,老人或者经常生病的人可以用佩戴式的,因为药师佛代表治病、延命、消灾【因而有消灾延寿药师佛之称】。如果家里是开药铺的或者有做医生,**的人可以在家里在供奉一座~心诚则灵,学习药师佛“除一切众生众病、令身心安乐”之精神,诚心帮助他人~

4楼:释传壬

药师佛,可以消灾,祛病,延寿,要恭敬供奉,请庄严的佛像,在干净的,佛堂,或者厅堂,供奉。

保平安的观音菩萨,可以选择佩戴的。

5楼:法界一心

应该供奉,如果要佩戴,只能够顶戴。

6楼:情判

当然是供奉型的好。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7楼:想你

供奉的,佛门不提倡佩戴佛像

药师菩萨可以随便佩戴带挂件吗?需不需要请佛什么的,如果不带了该怎么放

8楼:心跳·七月半

带佛菩萨形象的挂件是要到寺庙开光一下的。不然的话很有可能会被游魂或其他不好的东西附在佛像里。如果不带了可以请教下庙里的**仪式要怎么做,不让其他不好的东西入侵,仪式过后您可以放在家里高处干净的地方,也可以请到寺庙里去。

至于您要带什么佛菩萨都是可以的,药师佛可以带的。您喜欢哪位佛菩萨,就与哪位佛菩萨有缘。我们能听到某位佛菩萨的名字或者想佩戴哪位佛菩萨,就可能是您以前世供养过这位佛菩萨,与您无缘的佛菩萨您也不会听到他的名字。

佛菩萨的性别长相都只是一个表相而已,皆唯心所现,佛菩萨并没有固定的像,没有固定的性别。也没有发愿说只保佑固定的某些人,比如观音菩萨,如果有人喜欢长者的样子,菩萨就化成长者的样子前去救度。如果有人喜欢童子的样子,那么菩萨就会化成童子的样子前去救度等。

而且像地藏王菩萨和观音菩萨等佛菩萨都是发愿救护救度一切众生,这与生肖无关,只要您诚心佩戴,不管是药师佛、释迦摩尼佛、观音菩萨还是地藏王菩萨都定会慈悲救护。

药师佛玉佩放在什么地方?

9楼:同体平等

以恭敬心,安放家中你认为的清净好地方即可以。放柜上,可清水鲜花水果供奉。礼拜得福。

可看看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经。或其他佛经。个人见解,随您自愿欢喜。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想问一下 想在家里挂一副药师佛的画像 应该供在家里的什么地方比较好

10楼:真如妙心

家里最好设念佛堂,利益多多!总的原则是佛像必须供在高洁、清净、尊贵、光亮之处,其次才看方位(药师佛供在东面,如果是西方三圣就供在西面,药师佛并列)。为了自身利益起见,楼下免谈,楼上专门腾出一间朝阳的房间(或隔断一间)做念佛堂也值得。

让小孩住大房是折他的福报,应该让父母住大房!学佛人说话不打妄语、不拐弯抹角。

佛和神有怎么区别?

11楼:匿名用户

1、平等性不同:

佛与神有本质上的区别在于“佛

”的平等性与“神”的权威性。

众生与佛都是平等的,没有差别。佛教是不承认“神”的权威,佛教将“神”认知为生存在法界中的三善道众生,稍比人道多一点殊胜而已,也具有人道不可思议的神通,通常乐受多于苦受。

2、地位不同:

西方“神”的概念是:“自有,永有。”、“全知,全能。”、“万物之创造者。”,神与人是“能造”与“被造”的关系,人永远是神的子民。

佛:梵语译意是“觉者”之意,即自觉,觉他,觉万法。这个觉自性的醒悟,是摆脱五蕴,万法等一切生灭法,直接引导至不生不灭的“实相”。

即“人人皆可作佛。”“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3、生死不同:

东西方宗教中的“神”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是不死。所不同的是,一个是“自有,永有”,一个是人可以修成。

佛认为福报享尽时,仍会堕落轮回。所以即是神,也有生灭。生灭之根本即为因缘果报,缘生缘灭本属幻化,常受到自身因缘牵制未得解脱,因此不得自在。

扩展资料

一、 神,本义指的是观照自己、观照万物的精神;正如古话说的“举头三尺有神灵”,在古代,只要有艺术天赋的,或者是人们在感慨的时候都会抬头仰望天空,就好比天上有神灵在保佑或者引导人们似的。在人的认知里,神是天上来的,慢慢的潜意识里就形成了这种抬头的习惯,固然形成了这句“举头三尺有神灵”。同时也暗指神灵是天上来的,也指天上有神灵。

二、 神,会意字。从示从申。“示”为启示智慧之意。

1.古代巫师认为图腾是最为最智慧与万能存在,可以从图腾先祖得到启示;“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2.

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古籍《说文》曰:“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阳之精气曰神。

12楼:匿名用户

佛与神的区别:

很多人都在说学佛,但是,要真正

了解佛法是不容易的。我们拜观世音菩萨,也有人拜各种各样的神、仙,还有的人拜玉皇大帝、天后、妈祖,也有人把关帝菩萨作为神来拜,他们以为这也是佛教,其实是不一样的。观世音菩萨是佛菩萨,有的拜其它神明均是神、仙,神和仙都有五通,社会上有拜“观音娘娘”的,就是把观世音菩萨变成了神,我们学佛人不能称“观世音菩萨”为“观音娘娘”。

为什么我们会拜天上的神呢?他们有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还有他心通、宿命通,**过去把这些神通都跟大家讲过了,但是他们很多只有五通,没有漏尽通,只有佛菩萨才有六通,才是圆满的。

什么叫漏尽通?就是你有本事把烦恼全部消除,诸漏已尽,所有的漏你全部没有了,你就不会被烦恼和瞋罣所纠缠。人为什么会有烦恼?

就是想求神、拜仙,你们要记住,佛菩萨和神、仙是不一样的,佛菩萨不需要回报,而你拜神、拜仙等都是需要回报的,在民间有个还愿的说法,就是叫还神。你今天跟神说了:“你帮我解决这个问题。

”好了,等问题解决了,你就必须去还神。神有五通,他们能看见过去、预知未来,也能知道宇宙的一切,但是就是不能改变事实,还有一点就是他们不能脱离生死,所以再大的神力都没有用。

当你修菩萨道了,哪怕你只修初地菩萨,只要你坚持,你也能够得五通。如果我们能修到阿罗汉和初地以上的法身菩萨,超脱六道,我们很快地就会得六通,因为佛菩萨实际上是能够完全彻悟、了悟这个世界的,他们已经没有了烦恼,无明已经尽了,不好的东西全部漏掉了、没有了。所以,修佛、学佛要转识成智,就是要把你的意识转换成智慧。

比方说,你们今天对这个事物不理解,你们就开始去理解它,理解了之后,再用自己的意识来改变它,使之成为一种智慧。我们理解人生吵架,吵到最后不欢而散,不了了之,没有一个事情可以说得清楚是对还是错,我们知道了人间的这个意识之后,就能够把它转换成一种智慧,那就是不要再吵了。佛是一个开悟者,不受生死的束缚,而神虽然在自己所在的领域里能解决一切问题,但是不能开悟,这就是佛与神的区别。

佛教认为世间一切法都是唯心所造,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只要你开始想某件事情了,你就生出来了这个意念,你后来想想这件事情没希望了,意念灭掉了,你这个法也就灭掉了。比方说,你想做生意,心想着自己可以把这个生意做得很大,你的心生出了这个念头,你想着可以做进出口**,可以把生意做得很大,可是人家告诉你,不跟你合伙做这个生意了,你立马觉得没机会了,心灭了,你想象的东西全部都没有了。佛菩萨就是让我们知道,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我们的心所产生的,

随顺外境,就是顺着社会上的境界走,随它去,不去跟它拧着干。我自如如不动,就跟飙车一样,你不停地按喇叭,你心里产生了恨心,生气了,你就会不舒服。随顺外境,就是顺着别人的速度,别人按你的喇叭,你爱怎么开车就怎么开,我还是这样,在这条路上,总有我这个汽车的一块空间,我跟你争什么?

所以,丈夫在家里要给自己的太太留一块空间,顺着她;要给孩子一块空间,不要去逼着孩子做什么;妻子也不要去逼着自己的老公做什么,如果你逆向反行,就是逆着时代的脉搏去做事情,时间长了,肯定会出事情的,你一定会被抛出人间的轨道。

不观内心,心外求法,就会出偏差。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如果你不从自己的内心来看,而是心外求法,你的修行就会出现偏差。心外求法是什么?

比方说,今天看见这个庙很大,这个肯定好,我们一起去拜拜,这就是心外求法。很多人想着:“我们家这么小,菩萨会来吗?

”天天看佛灯上有没有结莲花,一看没有莲花,想着菩萨不来了,要知道,菩萨会像你们一样小气吗?看见香打卷了,想着菩萨来了,菩萨会跟我们人一样,一会儿好一会儿不好吗?如果你用人间的眼光去看菩萨,你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菩萨跟人是一样的。

所以,心外求法,就是修心看外表,一定会出偏差。有些学佛人表面上道貌岸然、双手合十,可是回到家里,想骂就骂,想吵就吵,这种人怎么能不出偏差呢?偏差主要在于知见不正确,就是你看到的和见到的不正确。

妄执因果论,就是我以为是对的,我就是这样,很多人就是妄执,认为这个因一定会产生这个果。学佛人要明白,因果也是在变化之中的,果会随着因的变化而转变。举个简单例子,一个人伤害到别人了,他种下了不好的因,很多人说他一定会倒霉,但是你没有这样去想,他在念诵《礼佛大忏悔文》,天天忏悔,结果果报很小,甚至可能没有了。

有人会说:“他怎么没有果报啊?天地宇宙间的因果定律难道错了?

”实际上,果是随着因的转变而转变的。有的人认为无因果,有的人认为有因果,实际上这都叫偏执。

真正的佛教是什么呢?就是要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大家知道,宇宙有三千大千世界,佛教就是要证悟整个宇宙三千大千世界的人生真理。

**这次在新加坡法会讲到,爱因斯坦接待朋友放的这个糖果,放的这个茶杯,“谁放的啊?”记者说:“你放的啊!

”想想看,整个宇宙当中这么多的星球飞来行去,怎么不相撞啊?谁安排的?是不是有一个万能的神啊?

就是我们学佛人说的万能的佛在安排啊?为什么三千个星球在宇宙中飞来飞去而不相撞呢?难道没有人安排吗?

就像爱因斯坦这种超级的科学家也只能知道这些。

当一个人明白道理之后,他就能够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懂得宇宙真理的人能仁(仁慈)、能忍、能寂(能定)、能满(圆满),什么事情都能够做得很圆满,不跟别人争斗的人就是圆满。随缘的人是不会抱怨的,我们的佛友飞机延误一个小时,他就在那里坐着念经,一点想法都没有,这种人就叫有修、能寂,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这种人永远是笑嘻嘻的,你骂他,他也是笑嘻嘻的:“菩萨又找了一个人来锻炼我的心力了,看我能否熬得住,不和别人争斗。”这种人怎么会生气呢?

摔了一跤,心想着:“菩萨又惩罚我了,我一定是做错了什么事情。”这种人的心智就是非常圆满。

药师佛哪个寺庙最灵,药师佛在什么地方

1楼 匿名用户 全国药师佛道场有很多的,善信根据自己所在地选择自己方便去的药师佛寺庙就可以了,因为凡是寺庙里的佛身,都是常住着佛的分身 不过,除了适合的寺庙去拜拜,想要灵验,还需要诚心敬意地供养药师佛,而烧香礼佛才是最如法,最正确的供养仪式,所以,在礼佛拜佛之前,建议善信你现在无相铜炉官网专门预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