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碘量法测铜时的原理,加入过量的ki的作用 为什么临近终点

2021-05-09 15:51:15 字数 1663 阅读 1209

1楼:百度网友

碘量法测定铜是基于弱酸性介质中,cu与过量ki作用,定量析出i,然后用naso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从而求出铜的含量。反应式为:2cu+ 4i= 2cui + i(1);i + 2so= 2i + so(2)

在反应式(1)中,加入过量的ki,使反应迅速完成,起着还原剂、沉淀剂、配位剂的作用。在反应式(2)中,由于cui表面会吸附一些i,使得测定的结果偏低。

为此在接近终点时,加入kscn,使cui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uscn,cuscn吸附i的倾向较小,可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但kscn不能加入过早,因为它会还原i,使结果偏低。scn+ 4i + 4ho = so + 7i+ icn + 8h

扩展资料

碘量法的影响因素

(1)适用 ph2~9:淀粉指示剂在弱酸介质中最灵敏,ph>9时,i易发生歧化反应,生成io、io, 而io、io不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当ph<2时,淀粉易水解成糊精,糊精遇i显红色,该显色反应可逆性差。

(2)使用直链淀粉:直链淀粉必须有碘一价负离子的存在,才能遇碘变蓝色;支链淀粉遇碘显紫色,且颜色变化不敏锐。

(3)50%乙醇存在时不变色:醇类的存在降低指示剂的灵敏度,在50%以上的乙醇中,淀粉甚至不与碘发生显色反应。

(4)随着温度的升高,淀粉指示剂变色的灵敏度降低。

(5)大量电解质存在的情况下,也会使其灵敏度降低甚至失效。

(6) 淀粉指示剂最好在用前配制,不宜久存,若在淀粉指示剂中加入少量碘化汞或氯化锌,甘油、甲酰胺等防腐剂,可延长贮存时间。配制时将淀粉混悬液煮至半透明,且加热时间不宜过长,并应迅速冷却至室温。

2楼:匿名用户

ki的作用:1、还原剂2i(-)+[o]=i22、稳定剂(防i2挥发)i(-)+i2=i3(-)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盐中的铜的实验为什么要加入kscn

3楼:雨说情感

为了使被络合了的铜释放出来,这部分铜是还没参加反应的,加了硫氰酸钾后会等一会才会变色,它要和碘化钾反应了才会看见淀粉变蓝这个变化。

由于cui沉淀表面会吸附一些i使滴定终点不明显,并影响准确度故在接近终点时,加入少量kscn,使cui沉淀转变成cuscn,

因cuscn的溶解度比cui小得多(kspcui= 1.1×10-10,kspcuscn= 1.1×10-14)能使被吸附的i从沉淀表面置换出来,使终点明显,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cui+scn-=cuscn+ i-。

扩展资料

scn-要在接近滴定终点才能加入,此时溶液中cu浓度很低,能避免副反应进行。并且,沉淀转化时要大力摇动锥形瓶,使吸附i转换出来。但scn-只能在接近终点时加入,否则有可能直接还原cu,发生副反应,使结果偏低。

碘量法可用于测定水中游离氯、总氯、溶解氧,气体中硫化氢,食品中维c、葡萄糖等物质的含量。因此碘量法是环境、食品、医药、冶金、化工等领域最为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

4楼:翠振英尾培

因为是为了使被络合了的铜释放出来,这部分铜是还没参加反应的,加了硫氰酸钾后会等一会才会变色,它要和碘化钾反应了才会看见淀粉变蓝这个变化

用碘法测定铜含量时,为什么要加入kscn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