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对毕业生为何会分三六九等

2021-03-07 06:44:33 字数 5698 阅读 1356

1楼:丫梨说

“只有10%‘优秀毕业生’才能去天佑会堂参加学校的毕业典礼,现场听到校长的讲话,而剩下的人需要坐在教室里**毕业典礼的直播,父母甚至需要坐在另一间教室**直播。”近日,有北京交通大学的学生泪写:对不起,我不是那10%。

引发关注。随着事件发酵,北京交通大学也及时回应,并且对毕业典礼做了调整,允许所有学生及家长参加。

这篇在网络上呈现刷屏之势的文章,在引发网友广泛关注的同时,最终也引起了北京交通大学方面的注意,并且很快做出了积极有效的回应——对今年的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做出了调整,改变原来只有少数学生才能参加现场毕业典礼,聆听校长致辞的做法,而是允许所有的毕业生和家长参加。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北京交大方面所作出的改正,当然是值得肯定的。而这种改正,实际上也就等于是承认了之前的毕业典礼安排是有问题的。

几乎每一个毕业生都对自己的毕业典礼很重视,因为他们知道,毕业典礼意味着告别,意味着他们将最后一次以大学生的身份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站在高校的角度来看,毕业典礼是所有毕业生在大学的“最后一课”,尽管这“最后一课”形式大于内容。

所以,不管是对于高校还是毕业生,毕业典礼都意味着一个教育周期的完成。而如果不能参加毕业典礼,这种缺憾可能会伴随着毕业生的一生。遗憾的是,在北京交大原来的毕业典礼方案中,这90%的学生以及部分学生的家长,被剥夺了现场参加毕业典礼的资格,只能坐在教室里看直播。

这种掺了水的毕业典礼,显然损害了学生的权益,也伤害了他们的感情。

很难说在自己大学最后时刻被自己的母校区别对待,被轻视和不尊重的学生,会在毕业以后继续对母校葆有一份感激与感恩之情。正如这封网络公开信作者在信中所强调的,自己在大学无数次的接受平等教育的理念,结果到了毕业,最不平等的事情却发生在大多数学生的身上,这种教育与现实的脱节,对学生价值上的影响,可能是颠覆性的。

北京交通大学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做法,那么毕业季来临之际,国内其他大学,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做法,当从此事汲取有益的教训,做出积极的调整。

2楼:匿名用户

这只是学习能力的差别而已,没有必要,我们毕业后谁都会面对社会,在社会的形形色色中,对自我的考验,可不是学习能力,这一方面。

为什么说国内的大学只有“清北”和其他大学?

3楼:楚囚

作为p大一名学生,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如果清北是国内高内高校第一梯队,应该没有人会质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曾经按“重点大学”、“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建设等各种名头对大学划分为三六九等。不管按照哪个标准,清北都位列其中。

如果要说哪些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大学,毫无疑问是“c9”联盟,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9所高校。此联盟类似于美国的常春藤联盟和英国的红砖大学联盟。

所以,要说高水平知名大学,在中国,非“c9”联盟莫属。

而清北之所以这么亮眼,是因为北大与清华又是“c9”联盟高校中的佼佼者,长期霸占中国大陆大学排行榜前两位,除了浙大曾被校友武书连列过一次第一之外,至今没有任何一所中国大陆大学撼动国清北的霸主地位

在2019年最新的泰晤士亚洲大学排行榜中,清华甚至把新加坡国立大学挤下亚洲大学第一名的宝座。北大也稳定在亚洲大学前五名的位置。这些亮眼的成绩得益于国家长期对高等教育的高投入和清北高校师生以及科研工作者的努力。

以上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4楼:柯然然然

我是p大人文冷门专业学生。

如果仅仅从薪酬看,复旦人大交大等等互联网金融专业学生毕业薪酬就是会超过北大冷门同学的呀。但是本科考北大冷门专业也有很多进入热门行业的机会,加之北大本科学历加成,有可能走跨专业读硕士,本科转专业,双学位等等好多种方式。

当然,这个现象有趣的是,一方面反映了“教育期望”,社会学系老师上课时候给我们讲,中国父母的教育期望是很特别的,每个人都是想让我的孩子上清华北大,他不会说,让我的孩子能考上大学就够了。

另一方面,反映了家长学生普遍对大学欠缺了解。毕竟70后父母中大学生所占比例还是很少,没有亲身经历过大学生活。

很多报考都是出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报名的,有些时候大家对专业的了解只是想象了一下,大多时候就是看大学的名字和专业的名字起得吓不吓人。所以,有些二本院校,在其他省份都能报名到一本的分数,大家进去一看才知道自己原来比别人高这么多分。尤其是学校实力和名气并不非常成正比,一些有名气的学校,总会被大家认为“更好”一点,导致报名分数虚高。

我的一个学霸朋友,上了大学(某知名985)一年之后和我说:“我现在才知道,我以一个多高的分数报名了这个学校。”

“只有清北和其他大学”说明除了清北其他学校水平都差不多的说法当然不对,但是却反映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5楼:蓝蓝的

答主为北大本科,学渣一枚,勉强考进北大,花了十几年的努力,也许还预支了未来好多年的好运。

简单来说,清北和其他大学相比有很多不同,但其实也说不清楚最大是什么

你的老师、圈子、人脉、教学资源、活动资源、科研资源都不一样,日后的履历、能力、氛围、眼界也不太一样,但实话说,其实如果拿清北和浙复交相比并没有天地之别,也并不一定清北的学生就一定都比其他学校要强。

但是我认为清北很重要的一点是它们作为中国最好的两个学府,吸纳了中国最优秀的高中生,所以在清北,你身边同学的智商和能力是没有上限的,你不能轻视身边任何一个同学,即使他看上去再普通。

于是这就使得清北的学生大多“宠辱不惊”。就是即使看到再优秀的大佬也敢上去交流,也敢说话表达观点(毕竟我身边还有更牛的同学啊),所以这就让人觉得北大学生很厉害的感觉。

其实所谓的“国内的大学只有“清北”和其他大学”更多的其实是公众对于清北的崇拜和敬仰,清北学生确实很优秀,而且大多未来都会成为各个行业的领军人物,但真的没必要把清北学生神化,捧成天之骄子,其实都是大多都是普通人。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大佬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清北学生只是努力学习,有自己或大或小的理想,但无论如何,都希望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能做出自己的贡献就好。

6楼:胖丁的夏天

大家对清北最为关注和看重,一方面是因为国家给这两所学校倾注的资源和心血最多,另一方面是因为清北吸引到了最优秀的学生当中的一部分,学校和学生互相成就,经过世事更迭,随着桃李满天下,在各行各业开花结果,这种互相成就的影响日积月累,给清北铸就了威望和门槛。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很多人并不会认为只有清北是高水平的大学。复旦、上交、浙大等等学校都是非常优秀的院校,而且在某些专业上,专业排名相比清北更为靠前。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我也听说了不少的同学分数线到了清北,但选择上交、复旦、浙大等的例子。

这说明专业各有所长,而且实力并没有非常悬殊的差距。大家选择学校的时候可以依据的维度之一是国家重点学科排名。下图来自于网页,可以看到浙大、复旦、交大也有很多优秀的重点学科,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

即便是清北的同学也并不会认为清北是知名高水平大学,其他学校都一个水平,因为在学习了越来越多的知识之后,同学们往往会越发意识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自己的无畏往往是因为无知。这就是那个著名的圆圈理论,了解的知识像一个圆圈,了解的越多,圆圈越大,同时发现圆圈之外的未知世界也越大

7楼:寒竹

作为高中时候做梦都想不到考上北大、高考的时候考上了的本科生来说,来北大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的一种幸运。

在高中的时候,似乎每个学校都奋力考取清北,有学生考上了清北都是值得大肆宣传一番的。毕竟清北无论是在声望上、考取难度上领先了其他学校太多。往下一点的学校,则是复交浙大这些学校了,虽然也是不小的荣誉,但学校的宣传力度上明显就小得多。

清北学校和其他学校的差距拉开,在高中的时候相比就可以看出来了

一个能够看到的事实时,清北的学校科研成果、声望非常地高,在经费的投入上也是非常巨大,在不少领域都属于国内数一数二的,在世界上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近期学术排名非常多,除了武书连的排名一如既往地将浙大放在清北的前面之外,这两家学校基本上是不分伯仲的。在清华,不少学术伟人为国贡献,钱学森、杨振宁等等重量级人物都出没于清华。

在北大,多少学术巨擘在未名湖畔生活、教书、科研。这些名人大家的存在繁荣着清北的学术、文化、底蕴,也让清北显得独树一帜。

清北的实力跟其他学校拉开差距的还在于这一批学生们。不得不说的是,清北的生源可以说是全国内最好的,虽然说高考制度上不是一个非常完善的人才选拔制度,但不得不说进入清北的真的是最优秀的一批人。他们可能是智力非常高的人物,各类竞赛、自招不在话下,他们也可能特长拔群,文体才艺样样精通,他们有着非常强的规划能力和自律性,他们聚集在一起来到了这个校园。

在北大有一句话叫做,一流的学生,二流的教授,三流的管理,不是说教授不行,而是学生往往太过突出,太过于活跃。

清北的实力还体现在他们的校友上,和他们对于国家、民族的贡献。清北的历史上,有多少次与民族的发展进步相关?五四运动、西南联大、两弹一星,有多少出自清北的贡献?

商业领袖里,有多少校友为这个社会贡献着税收、工作机会,产生着社会影响?在政治领域,又有多少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出自于清北?

当然,进入清北是一种幸运,但这不是自己骄傲的资本。清华人务实,北大人自由,他们有着自己优越感的一面,也有着踏实苦干的一面。当然,这也不意味着其他学校就不够强,不够耀眼,而因此忽略其他学校所作出的贡献。

8楼:谁说高处不胜寒

确实有国内只有清华北大两所大学和其他大学的这种说法,但其实p大内部还流传着后半句话——中国只有两种大学,清华北大和其他大学,北大只有两种院系,光华和其他院系,可见,这句话其实也不尽然,还是要分学科看待。

个人感觉,北大清华其实已经被象征化了,这种说法其实不只是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更多的还有北大和清华的一种特殊内含和精神象征所在。比如从来没有没有一所大学像北大一样,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如此紧密相连,西南联大,举国南渡,五四运动,星火燎原,这些都赋予了清华北大一种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文化意味

从教育和学术上来说,清华北大无疑是具有领军地位的,我们经常在北大说,你走在园子里,擦肩而过的可能是现在的院士,也可能是将来的院士。

但其实在一些具体学科上,北大清华和其他的比较强的高校比如c9,华东五校也在伯仲之间。

而且在一些特殊学科上,一些专精于某个学科的大学肯定是要比清华北大强的,比如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小语种,**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在一些具体应用学科上是在清华北大之前的。

所以清北毫无疑问在综合实力上当得起top2大学之称,但是如果下定决心专精于一个学科研究,一些专业大学也是很好的选择,比如我的一个学姐当年就放弃了北大去了北师学习教育学,所以,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句话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已不必要太过于较真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如何看待就业和考研

1楼 匿名用户 有调查显示 毕业生读研主要的考虑仍为就业。 就业前景好 34 本月仍为国内读研第一位的理由 其次是 想去更好的大学 26 而 职业发展需要 和 想做学术研究 分别占19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随大流 者占4 。 具体详情可以看一下这篇文章,解释的很详细哦读研三年vs工作三年,究竟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