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文学”中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是什么

2021-02-22 11:27:37 字数 5987 阅读 3080

1楼:匿名用户

在解放前夕,以作家的世界观即阶级立场和阶级意识,以及对中共领导的革命内运动和左翼文学的容

态度,作家划为革命作家即左翼作家、进步作家(或广泛的中间作家)和反动作家三类(名下有徐中年、朱光替、梁实秋、沈从文、萧乾等)。这种描述划分具有政治权利话语性质,决定了解放后文学阵营的构成和作家的命运。

***以文学的政治效用为核心的文艺思想在建国后取得了当然的统治地位非***的文艺思想必然要受到排斥。

50、60年代是政治活动和日常生活艺术化和文学政治化时代,文艺成为阶级斗争的晴雨表。 在文学批评上,坚持和推行***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原则对文学的评价由政治、文学的权利者来确定,而不是艺术家确定。

50、60年代的读者实际上是政治和文学权威的虚拟读者,代表的并非读者真正的感受,他们的意愿实际上是政治和文学权力批评者的意愿,这样导致艺术品味、风格一体化。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2楼:匿名用户

文学很难和政治划清楚,政治是上层建筑,它很自然地要影响到文学。文学和政治的关系一直有两派,毛爷爷就教导我们说:文学为政治服务。但是想周作人等也提倡为文学而文学。

十七年文学是指哪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为什么说十七年文学是在曲折中发展的现实主义文学?急急急

3楼:匠欣独运

时间概念:十七

年文学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到"无产阶级*****”(1966年)开始,这一阶段的中国文学历程,属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时期。

1949年以后,文学的意义秩序被规定在政治意识形态范畴内,它被要求能阐释新中国“新”之所在。世俗的日常生活场景因其乏新、平庸而被拒绝,就连老舍,他最终还是中途放弃了反映旗人生活的**《正红旗下》的写作。“十七年文学”语境将对日常生活的疏离推到了极端,连日常生活中人生存所依赖的最基本的关系——爱情和亲情都遭到排斥。

爱情和亲情本是世界各民族文学创作的母题,但在1949年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中国作家们创作的禁区。可以说是曲折的啊!

什么是建国后的“十七年”文学?

4楼:匿名用户

十七年文学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无产阶级*****”开始(1966年)这一阶段的中国文学历程,属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时期。"十七年",在浩浩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中,只能算是极短的一瞬间;当它被赋予特指的含义、承担了特殊的历史内容的时候,却再也无法忽略它在文学史上的漫长——即使已经沉淀了半个多世纪,但依然是"活化石":那就是共和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文学中体现的两个方面。

一:那时的文学史上最浓重的一笔就是政治性凌驾在文学性之上,政治运动造成了文学的盲从特征。面对那时的作品,我们几乎能真切的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政治气息和那个时代人们的某些精神特征,作品被强行要求放进一个形势认可的政治思想和流行的政治倾向。

当高昂的革命热情替代了文学的现实创造和诗意境界,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与这些要求相适应的文学规范。

二:我认为这十年的历程虽有种种的不足,但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占有相当的地位的。在中国近、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较高的艺术成就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十七年文学时期也产生了很多艺术成就很高的文学作品,例如:《保卫延安》、《红日》、《林海雪原〉、《红旗谱》\《青春之歌》、《上海的早晨》、《创业史》、《红岩》、〈暴风骤雨〉等还涌现出如杜鹏程、曲波、柳青、周立波、周而复、魏巍、姚雪垠等优秀作家,在十七年中老舍、田汉等老作家也奉献了不少好的作品。

当然,十七年文学呈现的特点也是非常鲜明的,因为是建国之初,全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和他的领袖是非常崇拜,国人都非常积极向上,思想非常单纯,这也不同程度的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了,所以这一阶段的作品题材大约有三个:歌颂、回忆、斗争。歌颂党、领袖、社会主义、人民;回忆战争岁月,回忆苦难年代,回忆过去生活;和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旧思想、旧观念作斗争。

所以这个时候的少数作品艺术性是不高的,作品也主要体现文以载道的思想,作品的风格往往失之于简单,人物也呈现一些程式化的倾向。

对**这种文学体裁来说,便突出地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上。**向来以在特定的环境中依靠完整的故事情节来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为己任,刻画出来的人物有时是一种现实矛盾的综合体,具有艺术表现力的意义。综观十七年文学史,典型在这里被过分甚至无限制的夸大,集中表现为一个无数风靡一时的革命战争**反复出现的名词:

英雄。在当时,"题材的重要与否决定作品的价值大小"这一创作判断标准要求作家只能选择"重要题材"来表现,即只能表现光明的东西。其中只有那些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坚强勇敢的英雄形象,才能成为作者和读者共同关心、共同感兴趣的焦点。

  谈到英雄在这里就不得不谈到英雄崇拜。学过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我们最初在脑子里形成的英雄观念大多是来自古希腊罗马的神话传说,说明英雄崇拜并不是那个疯狂的年代特有的产物,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中国却是盲目的崇拜,而值得提出的是,古希腊罗马的英雄和中国十七年所塑造的英雄却有着截然的不同。

前者的英雄是既是人类完美的化身,也或多或少拥有人性中丑陋的一面,而后者的英雄却是在政治极端理想盲目化的社会条件下被逐步地抽空成一个代表先进阶级属性、拥有高尚政治品质的固定积淀体;前者有血有肉,和凡人一样有七情六欲,并且各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例如《荷马史诗》中的阿喀琉斯是个不折不扣的战争英雄,却是一个英勇善战却易怒的统帅,而中国《尹青春》里的尹青春和《永生的战士》里的小武,他们除了"无我"地为集体而存在之外,很难在其身上找到与众不同的特质。另一方面,为了体现英雄形象的完全高大化,十七年的**几乎都采用了绝对的肯定手法——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只要是英雄就一定是顶天立地的,即使成为阶下囚,仍气贯长虹高高在上;即使面对千难万险,仍是由崇高的信仰激励着,没有半丝半毫的退缩之意。

“十七年文学”中城市的隐匿更表现为城市文学的稀缺。“十七年”的中国文坛,原“解放区”作家占有着主导地位,他们这些人熟悉的是农村生活,在他们思想深处文艺为人民服务被理解成为农民服务,他们多年来追求的文艺大众化,更确切地说是文艺的农民化。这就决定了他们的笔往往滞留在农村生活这一素材域中,而对他们身处的城市缺少必要的反映。

即使是一些反映城市生活的作品,“城市空间”也被简约为“工厂”这一斗争资本家的场所,且这些作品中的情感抒发方式、道德体系、价值取向、文学想象方式等完全束缚在乡村文化范畴,反映的是作家们的乡村情结。城市的隐匿,使得“十七年文学”文本中所表达的现代化诉求缺少精神、物质基础的构建,同时也表现出极大的片面性。“十七年文学”似乎成了红色中国、乡土中国的书写。

对十七年文学的认识有哪些?

5楼:匿名用户

1、政治性凌驾在文学性之上,政治运动造成了文学的盲从特征。面对那时的作品,我们几乎能真切的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政治气息和那个时代人们的某些精神特征,作品被强行要求放进一个形势认可的政治思想和流行的政治倾向。当高昂的革命热情替代了文学的现实创造和诗意境界,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与这些要求相适应的文学规范。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与创作手法。一是反映革命的现实,二是对大众的影响教育。文学的现实功用被摆在艺术追求之上。

革命浪漫主义在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结合过程中,可以看出文学在“情节化”与“宗教化”上的深层次结合。情节是反映现实的,在世俗意义上宣传政策吸引读者 。 这个看作品名字就很容易体现::

《保卫延安》、《红日》、《林海雪原》……

2、虽有种种的不足,但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占有相当的地位的。在中国近、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较高的艺术成就和丰富的艺术内涵。。十七年文学时期也产生了很多艺术成就很高的文学作品,例如:

《保卫延安》、《红日》、《林海雪原〉〉、《红旗谱》、《青春之歌》、《上海的早晨》、《创业史》、《红岩》、〈暴风骤雨〉等还涌现出如杜鹏程、曲波、柳青、周立波、周而复、魏巍、姚雪垠等优秀作家,在十七年中老舍、田汉等老作家也奉献了不少好的作品。

3、呈现的特点也是非常鲜明的,因为是建国之初,全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和他的领袖是非常崇拜,国人都非常积极向上,思想非常单纯,这也不同程度的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了,所以这一阶段的作品题材大约有三个:歌颂、回忆、斗争。 歌颂党、领袖、社会主义、人民;回忆战争岁月,回忆苦难年代,回忆过去生活;和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旧思想、旧观念作斗争。

所以这个时候的少数作品艺术性是不高的,作品也主要体现文以载道的思想,作品的风格往往失之于简单,人物也呈现一些程式化的倾向。

4、17年文学在诗歌上:三

十、四十年代活跃的一批诗人(以郭沫若,何其芳,徐迟为例)在建国初期五十年代仍在歌唱,然而已无法代表这个时代。情感的空洞使诗歌变得苍白和不值一体。五十年代选择了属于他的诗人,年轻的能适应这一时代政治要求的诗人,他们从小就受革命的教育,未受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

代表人物:郭小川,贺敬之,闻捷,李瑛,公刘,邵燕祥

代表作品:郭沫若的《新体颂》 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 艾青《国旗》。一系列的叙事诗《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一个和八个》,《严厉的爱》等。

有的写革命战争中的爱情,高大纯洁的必然旋律外,类似于宗璞的《红豆》那样的感情也贯注其中。

贺敬之的诗时代特色较郭小川更为明显。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贺敬之开始虔诚的改造自己的创作,使作品大众化。这些类似于顺口溜的诗作也在后来集结成书《朝阳花开》(《南泥湾》就是其中的作品)与丁毅和写的歌剧《白毛女》使贺敬之成为新中国戏剧的领导人,重执诗笔之后的第一首诗《回延安》即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关注。

诗人本身的艺术技巧是值得肯定的,而时代背景下曾经在延安生活过的人们的强烈共鸣也是《回延安》成功的重要原因。紧接着贺敬之以《放声歌唱》奠定了他在当代诗歌史上的地位。

闻捷等人的诗。闻捷“适应政治需要和吸引读者”的夹缝中寻找创作道路,在大西北做随军记者多年,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颂歌风”中作品不多,到1955年才成为为人广泛知晓的青年诗人。最有代表性的是组诗《吐鲁番情歌》和《果子沟山谣》(均收入《天山牧歌》)。

李瑛手法上值得肯定,善于细致刻画。邵燕祥50年代表现建设者、歌唱建设者的诗人代表。作为记者的邵燕祥,走遍全国进行报道和诗歌创作。

5、17年文学在散文上: 魏巍等人的报告文学、杨朔等人的散文。杨朔善于结构文章,成为一种雕琢的模式,从根本上是缺乏真实性的。秦牧则以知识见长。

邓拓等人的杂文。邓拓是北京是副书记,作官的文人。文革开始时对“三家村”批判,就是针对邓拓、吴晗和廖沫沙的批判,其实他们只写了一点社会上鸡毛蒜皮的问题的批判。

6、17年文学在**上: 农村题材的**:赵树理的**及“赵树理方向”。 赵树理,柳青和浩然构成了十七年农村题材**的一条发展线索。

1948年赵树理在文坛已有了很高的地位,“赵树理方向”形式上通俗易懂,内容上为农民所喜闻乐见,追求大众化,不能以精英知识分子的立场“高高在上”的看待生活,或是用启蒙的姿态写农民。而是站在农民之中写生活、写农民。短篇**《登记》是为了配合新中国《婚姻法》的出台,长篇**《三里湾》是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的长篇**。

五十年代末,赵树理的时代过去了,而取而代之的是柳青和李准。柳青和他的《创业史》。梁生宝这个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带头人形象,优点太多,以致于显得并不真实。

相反,作家笔下受批判的人物,却写的较为真实。李准,五十年代初《不准走那条路》(指的是个人发家致富的道路)为互助合作唱赞歌;1958年中篇**《李双双小传》轰轰烈烈的生活,妇女解放事业在农村的发展,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浩然的《艳阳天》

革命历史题材

杨沫《青春之歌》:结构上以主人公命运为线索,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

梁斌《红旗谱》等革命历史题材**:作者想把它写成史诗,却写成了一部革命传奇。

7、17年文学在戏剧上:老舍的《茶馆》

老舍可以说是十七年话剧中最优秀的,为配合宣传而作,但是老舍懂得艺术,在顺从政治之余,他做过很大的努力争取,保留下了不少精彩的章节。

郭沫若、田汉等人的历史剧:郭沫若是善于迎合政治和现实的,这使他的诗歌创作在1949年之后变的象小丑。然而他是通晓时理的,回避现实,从历史剧中求得创新,是他开辟的一条道路,《蔡文姬》为曹操翻案,同时作为大文学家,大文人的郭沫若在思想感情上对蔡文姬是有感情的,这使他的作品有了更深入动人之处。

《武则天》则为武则天翻案。

田汉,浪漫主义手法歌颂伟大剧作家关汉卿。

《千万不要忘记》等现代戏,代表着当时的一般潮流。***又一次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亿苦思甜”运动在全国广泛开展。《霓虹灯下的哨兵》、《丰收之后》等现代戏剧涌现。

“告戒青年一代继承革命传统,保持革命本色”为主题的。《千万不要忘记》、《霓虹灯下的哨兵》是与***思想占领社会每一个角落的阶级观念一致的。取材于民间传说的《刘三姐》,改编自历史剧的《天仙配》、《秦香莲》调和了当时一切戏剧都讲政治的格局。

文学理论中的言像意是什么意思,文学中“言”与“意”的关系

1楼 夕颜 文学理论中的 言像意 指的是三个不同的层面。所谓言就是语言,也就是我们常用的语言符号,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编码系统,能够表达内心所想,起着沟通交流的作用。像就是意象组成的意境。 意境是由作者通过把自身的感情倾注到客观存在的事物上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感觉,比如常用的鸿雁就有传书 思乡之意。意就是...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有什么关系?

1楼 小妹妹 言1 中国现代化进程与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临近,不仅引发了人文精神讨论,而且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也已遍喻社会。 人文学科 与 人文科学 诸词终于在20世纪末进入汉语。 但这些名称概念 从 人文精神 人文素质 到 人文科学 学理内涵该怎样理解呢 它们在根本上归属人文科学原理。这也就是本书...

人格与学位的关系作文,人格与学位的关系 100字作文

1楼 匿名用户 我们从字典查 人格 查到的会是 人的性情 气质 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人的道德品质。但 人格 这次并不代表这么点,它会是有着很广泛的深意。 我听说过有关人格的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