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故事18,李调元巧对巧遇

2021-01-03 14:54:02 字数 7607 阅读 9210

1楼:匿名用户

(一) 妙联妙对

蜀中才子李调元,乾隆年间中进士后,任广东学政。 李调元到任之日,轿过闹市时,胡成义也乘轿而过。李调元的随从人员不明究竟,喝令通名。

胡成义在轿内朗声吟道:

春芍药,夏芙蓉,秋菊冬梅,吾乃探花郎,三江胡成义。

李调元立刻明白了胡的用意,当胡转请他通名时,他也在轿中随口应道:

东紫薇,西长庚,南箕北斗,我本谪仙子,四川李调元。

胡成义一听,不胜惊讶和佩服,赶忙下轿相迎。并邀请李调元到家中饮宴。

(二) 自圆其说

李调元上任不多久,当地的文人墨客邀他郊游。他们到了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这里悬崖峭壁,风景幽静。谁料小路突然中断,只有溪水,仍从路旁崖下潺潺流着。

崖上刻有“半边山”三个字,崖下路旁立一石碑,碑上刻一行字,云:

半边山,半段路,半溪流水半溪涸;

同行者解释说:“这是宋朝苏东坡学土、黄山谷和佛印三人同游此地时,佛印对苏东坡出了这个上联,苏东坡对不上来,只好请黄山谷将此联刻碑于此,以示自抑,兼求下联。”那人说完后,笑对李调元道:

“学士大人才思敏捷;能否代贵同乡苏学士一洗此羞?”

李调元听明白了,那人是欲借此事侮辱他。于是,不慌不忙地笑着说:“这下联,苏学士早已对好了,何须再对?

”众人惶惑不解,他接着说:“其实,苏学士请黄山谷写字刻碑于此的本身,正是上联的对句,这叫‘意对’,很明显,下联是:

一块碑,一行字,一句成联一句虚。

众人听后,觉得无可非议,只好连声赞叹。

李调元又说:“这样的意对,在四川孩童亦能解,诸公何足挂齿?”

在场所多数人被说得羞愧交加,但也有不服的。其中一**说:“不见得吧?我在四川任上时就曽试过,并不象你说的那样人人能对对子。”

李调元问:“试过何人?”

答:“一农夫。”

问:“足下的出联是?”

答:塔里点灯,层层孔明诸阁(葛)亮;

问:“农夫有何表示?”

答:“他自顾自在池中采藕,未应对一字。”

李调元说:“农夫已经对了,可惜足下未领会过来。他对的是:

池中采藕,节节太白理(李)长根(庚)。

**听后愕然,深施一礼,道一声“名不虚传”,便退到一旁去了。

(三) 即景巧对

有一年冬天,李调元从新疆冒雪回京。途中,在一家酒店歇脚时,发现店中墙上贴着一上联,看墨色纸张,贴的时间不长,但空着下联没写。上联曰:

黄狗过霜桥,点点梅花落地;

李调元迷惑不解,问店主缘故。店主告诉他,今天早上一书生来店里吃饭,见桥上有一条黄狗行走,随口吟出了上联。但他搜索枯肠也吟不出下联来,故书写好贴在这里,期待有人能对出下联。

当店主得知眼前这位,就是蜀中才子李调元时,便说:“相公何不一展胸中之才?”李调元欣然答应。

可当他仔细品味上联后,才感到此联不凡。他思虑再三都难成佳对,不免心焦。这时突然飞来几只乌鸦,落在门前雪地上跳跃觅食,他心中顿时开朗,赶紧要来笔墨,一挥而就,写出下联:

乌鸦跳雪地,片片竹叶朝天。

这个下联,与上联配合得天衣无缝,博得酒店众人齐声喝彩。

(四)李调元与夫人对句:

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后始逢春

(五)牧童两难李调元

传说李调元任广东学政时,一牧童在他经过的路上用三块石头垒一座小桥,李的轿夫把三块石头的桥踢倒了,牧童责问轿夫,李下轿调解。牧童说:“你是李大人吧?

听说你善对,小子出个上联请你对,对好了,踢了我的桥就算了。”李调元欣然答应,牧童念道:

踢破磊桥三块石

李想了好久,竟未能对出,只好约明天再来应对。回家以后,冥思苦想,闷闷不乐。妻子问知其故,微微一笑,在纸上写了一个‘出’字,然后用剪刀剪成两个‘山’字。

李恍然大悟,次日一早便到约定地点去见牧童,对下联云:

剪开出字两重山

牧童大笑说:“李大人,这下联恐怕是你夫人想出来的吧?”李调元吃惊地问:

“汝何以知之?”牧童答道:“妇人常与尺剪打交道,男子汉多用斧头。

何不将下联改为:“劈开出路两重山”。牧童接着说:

“李大人,我再出个对子你对吧!”说完又吟出上联:

古文人做,做诗做赋做**。

李调元当时也对不出来,回到家中和众门客共同商讨,绞尽脑汁,总算想出了下联:

八刀心忿,忿世忿命忿穷途。

可当他向牧童念出下联时,牧童又说:“这分明是个穷书生对出来的,李大人对出这样穷酸气的对子于身份不符。不如改成:“大口一吞,吞云吞雾吞江海”,这样才有气魄。”!

李调元听了,连连称赞牧童是奇才,赞叹“后生可畏!”

李调元对子

2楼:移行换影

李调元号称中国历史上对对子第一圣手,据说从5岁就开始对对子。

窗外小丘如岫列;

楼前积水当湖看。

——李调元题虎坊桥梁家园看云楼

栏外远山排闼绕;

楼前积水当湖看。

——李调元又题虎坊桥梁家园看云楼

豪气压群凶,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

仙才媲众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李调元题四川省江油李白故里太白词

此联题四川江油李白故里太白词。上联以李白奉诏写《和番书》时佯醉,让高力士为其脱靴,以及遵旨写《清平调三章》,杨贵妃为其奉砚的传说,刻画李白刚正不阿、狂傲不羁的性格。下联“参军”即南朝·宋·诗人鲍照,曾为荆州参军。

“开府”,即北周诗人庚信,曾任开府仪同三司。杜甫《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信庚开府,俊逸鲍参军。

”联借以颂赞李白的诗豪放飘逸,卓然不群。确如贺知章所说是“谪仙”之才。“不让”,与上联的“能使”,用语极传神,活生生地表现了李白的个性。

读联犹似读其“传”,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此地可停骖,剪烛西窗,偶语故乡风景:剑阁雄,峨嵋秀,巴山曲,锦水清涟,不尽名山大川都来眼底;

入京思献策,扬鞭北道,难望先哲典型:相如赋,东坡文,太白诗,升庵科第,行见佳人才子又到长安。

——李调元题北京四川会馆(38+38=76字)

此联题北京四川会馆。上联漫谈家乡的景物:剑阁的雄伟,峨嵋的秀丽,巴山的萦曲,锦水的清波,数不清的名山大川,有如在眼前浮现。

联中用了唐代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意。下联叙述故乡的著名人物,说北上到京城是为国献策,尽力追思学习先辈的光辉典范:

汉代司马相如的赋,唐代李白的诗,宋代苏轼的文章,明代杨慎科考中状元,如今又见家乡的才子才女联翩而至。联语工稳典雅,立意清新,风格俊迈,体势雄健,将四川的地理人文巧妙地浴汇联中,且有激励后学奋进的作用,读之倍感亲切,倍受鼓舞,用以题会馆,可谓绝妙之至。

【李调元题赠、嘲讽联】

麾下威严天地物;

堂上高风礼义廉。

——李调元赠新疆伊犁总兵罗三才

山管人丁人管财,草管人命;

雷搏妖魔鱼搏浪,绳搏妖狐。

——李调元讽老道

【李调元合撰、应对联】

细观子路;(棋 友)

着意颜回。(李调元)

——李调元对棋友(末字嵌孔子**名)

踢破磊桥三块石;(童子)

剪开出字两重山。(李调元)

——李调元对童子[析字联]

据说李调元任广东学政时,有一童子在他经过的路上,用三块石头垒成一座石桥,当李的轿子到此时,轿夫就一脚把石头踢开了,童子便出了上联,请李属对。,李调元敏捷多智,想了一下。就对出了下联。

此联别有异文是“拆破磊文三石独;分开出字两山单。”不过“石独”、“山单”,据说是福建的花名,“石独”,即石竹,开似牡丹;“山单”,即山丹。此联在运用拆字中嵌入了花卉名,就更加巧妙了。

蜘蛛有网难罗雀;(调元父)

蚯蚓无麟欲成龙。(李调元)

——李调元对其父

上联是作者少时其父所出之句,用以试其子才学。以蛛网为喻,告诫儿子要谦虚谨慎。下联为作者的对句,以“蚯蚓”喻自己,表达日后“欲成龙”之壮志,于敏思捷对中更见气魄。

细羽家禽砖后死;(石先生)

粗毛野兽石先生。(李调元)

——李调元幼时对塾师石先生

另一说为纪昀幼年读书时对石先生,见《清·纪昀》主题帖。

饥鸡盗稻童筒打;(农 妇)

暑鼠凉梁客咳惊。(李调元)

——李调元对农妇[谐音对]

人轻轿重轻抬重;(轿 夫)

脚短路长短走长。(李调元)

——李调元对轿夫[谐巧对]

画上荷花和尚画;(唐 寅)

书临汉帖翰林书。(李调元)

——李调元续对唐寅悬联[谐音回文对]

这副回文、谐音巧对,属“四三”断句格式。“画”字首尾相应,首为名词,尾为动词;如果倒过来读,则画尚的“尚”与“上”谐音,“和花”、“荷上”与“荷花”、“和尚”同音,这样,同顺读起来就一样了。本联利用谐音出对,构成了回文,十分巧妙。

下联的“书”字亦首尾相应,与上联词性用法相同,如果倒读,则“林翰”同“林翰”谐音、“汉临”同“翰林”同音,同顺读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书临汉帖”与“画上荷花”结构不一致,未免美中不足。

吸烟摇扇,目前风云聚会;(某名流)

屙尿打屁,胯下雷雨交加。(李调元)

——李调元少时对某名流

孩童时代的李调元,就能吟诗作对。一年夏天,李家来了一些客人,他们一边吸烟,一边摇扇品茶闲聊。其中也有蜀中名流,一客人素闻李调元人小颇有才学,不太相信,于是有意想考一考他。

适逢李调元也在其父身边,便即景吟出上联要李调元属对。李调元沉思片刻,就朗声对出了下联。下联甫出,满座哄堂大笑,啧啧称赞李调元的机灵。

下联虽有点俗,但出于童子之口,足见其反应敏捷,才华横溢,童雅趣致。)

枣棘为薪,截断分开成四束;(管 家)

阊门启户,移多补少作双间。(李调元)

——李调元对管家[析字对]

作者根据中国字形特点,运用析字法即离合方式组成对联。“枣”是“枣”的繁[异]体字,木名,即枣树;“棘”是丛生的小枣木,即酸枣,果实较枣为小。其木均可作柴薪用。

根据“枣”的繁体字由两个“朿(cì)”字写成与“棘”这两字的组合特点,及可作薪的功用,将上下组合之“枣”截断,将左右组合之“棘”“截断分开”,恰成四束柴薪。“阊门”,原是江苏省苏州城门名,这里泛指城门。“阊”字里面含有“日(曰)”二字,“门字里面没有”,故说“移多补少”。

从“阊”字取出一个“日(曰)”而补入“门”中,则“阊门”二字“起屋”,就成了“双间”。当然,间字中的“日”字不作“曰”,是只取其字形相似而已。此联的可取处在于利用字形的构造,创造了一副妙对,读来十分耐人寻味。

四口同图,内口都属外口管;(塾 师)

五人共伞,小人全靠大人遮。(李调元)

——李调元对塾师[析字联]

李调元幼时读书,一次他和几个书童贪玩犯错,塾师要惩诫他们,便出了上联,要他们属对,对出者免挨诫尺,对不出者要打手掌。李调元明白,这是个巧妙的拆字联,暗含着学生都要受老师管的意思。李调元思索了一会,抿嘴一笑,便对出了下联。

塾师听罢,感到联中含有褒贬之意,于是拈着胡须喝道:“还不去念书!”本联上下联首句末字的“图、伞”为“图、伞”的繁体字,可谓拟联者手高,对联者才思敏捷;遂使全联巧妙别致,格调清新,韵味横生。

李打鲤,鲤沉底,李沉鲤浮;(候补道)

风吹蜂,蜂扑地,风息蜂飞。(李调元)

——李调元对某候补道

黄犬过霜桥,点点梅花落地;(袁 枚)

乌鸦踏雪地,片片竹叶朝天。(李调元)

——李调元对袁枚

半边山,半段路,半溪流水半溪涸;(广 东 岭 南 碑 单 联)

一块碑,一行字,一句成联一句虚。(李调元巧释苏东坡哑对)

——李调元巧释苏东坡哑对

相传岭南有一块碑,上刻“半边山半段路半溪流水半溪涸”十三个字,征求下联,日久无人应征。后来苏东坡到广东做官,人们慕其才名,请其足对,苏看了后说:“一块碑只有一行字;只有一句上联?

”说完笑着走了,众人颇感失望。直到清代李调元任广东学政,人们又将这块碑的故事讲给李听,希望他能续出下联。他沉思牌刻,说:

“下联苏学士早已对出,我不能再对了。”众人问“为什么?”他才说出了下联,众人无不折服。

二猿伐木深山中,小猴子岂敢对锯?(误传某元老)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误传李调元)

——误传李调元对某元老

本应对联应为误传李调元所对。据《古今谭概》和《坚瓠集》所载,此联为陆容、陈震戏嘲之作。陆容和陈震都是明代人。

陆容曾任浙江省布政使,陈震作过国子祭酒。陈震少年显达,但身材瘦小,于是陆容出句便借猿猴截木为材料,意在引出对锯(谐音“对句”),嘲笑对方是“小猴子”;而陈震亦不甘示弱,借马陷泥中为题,引出“出蹄”(谐音“出题”),因陆容年纪较大,故戏称他是“老畜牲”。一个说他不敢对句,一个说他不敢出题,滑稽诙谐,妙事妙语。

构思奇特,双关语用得非常灵活贴切。)

狼生毫,毫扎笔,写出锦绣文章传天下;(李调元)

蚕作茧,茧抽丝,织就绫罗绸缎暖人间;(塾 师)

——李调元对塾师

李调元幼时,有一年夏天,李和几个学童,悄悄地上树偷吃桑椹,把桑枝桑叶弄得满地都是。村民前来向塾师告状。当时,塾师很生气,便问李调元:

“你知道桑叶做啥用么?”李答:“喂蚕。

”塾师又道:“你们今天偷吃桑椹,把桑枝桑椹弄得满地都是;我出个对联,你对出了就饶你!若对不出就挨手板。

”接着就出了下联,要李调元答对。李沉着地应答出上联,塾师听后,暗暗叫好,就免了李调元的挨手板之罚。

黄花田中黄花女,女弄黄花,黄花弄女;(李调元)

青草塘内青草鱼,鱼戏青草,青草戏鱼。(友 人)

——李调元对友人

四维罗,夕夕多,罗汉请观音,客少主人多;(候补道)

弓长张,只只双,张生戏红娘,男单女成双。(李调元)

——李调元对某候补道

洞庭湖八百里,波滚滚,浪涛涛,大宗师从何而来?(候补道)

巫山峡十二峰,云霭霭,雾腾腾,本主考从天而降。(李调元)

——李调元对某候补道

紫竹坝,朱裁缝,穿金针,弹灰线,度短量长分大小;(李调元)

白塔街,黄铁匠,扯红炉,烧黑炭,坐南向北打东西。(古悬联)

——李调元对古悬联

春芍药,夏芙蓉,秋菊冬梅,吾乃探花郎,三江胡成义;(胡成义)

东紫薇,西长庚,南箕北斗,我本谪仙子,四川李调元。(李调元)

——李调元对胡成义[四方对四季]

生离己是多番,泉下尚须安排,为置桑麻数亩,侬且先归去;(调元妻)

死别只此一回,身旁已无牵挂,再教儿孙两卷,我随后就来。(李调元)

——李调元对妻临终出句

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墨夜尽头方见日;(调元妻)

花落花开,花开花落,夏夏秋秋,凉凉暑暑,严冬过后始逢春。(李调元)

——李调元对妻(叠字时令对)

李调元是清代四川才子,因得罪权臣和珅被充军到边塞新疆伊犁,后获赦回京。与家人团聚,夫妻久别重逢。写下了这副倾诉思念之情的巧对,妻以月缺月圆。

昼夜交替,黑夜毕竟有尽头的自然现象来譬喻夫妻间的悲欢离合,坚信丈夫终有一天会平反回家团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受,下联以花的开放凋谢这个新陈代谢的过程,以及严冬毕竟要过去,春天一定会来的事实作对,写出了冤狱必定要澄清的信念与劫后重逢的欣喜。联对工稳、妥贴,情真意切。取譬于月的圆缺,花的开落,高雅而富有哲理。

昨夜本院卜卦,八卦六爻,六爻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有准;(李调元)

今晨学生听点,五点三更,三更五点,五五二十五点,点点不差。(王秀才)

——王秀才对李调元

搔搔痒痒,痒痒搔搔,不搔不痒,不痒不搔,越痒越搔,越搔越痒;(塾师)

死死生生,生生死死,有死有生,有生有死,先生先死,先死先生。(李调元)

——李调元幼时对塾师

竹篮装笋,母怀儿 (塾师)

稻草捆秧,父绑子 (李调元)

此联也是李调元在孩童时对的,当时他和塾师路遇一个妇人,手提竹篮,里面装着竹笋,塾师出了上联。

鲁迅巧对对联的故事,鲁迅巧对对联

1楼 匿名用户 鲁迅小时侯在三味书屋读书,有一次,他的老师寿竟吾先生出了个三字对 独角兽。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对起来 双头蛇 三脚蟾 六耳猴 八脚虫 九头鸟 百足虫,真是五花八门,但寿先生都不满意。鲁迅一直不做声,在认真地动脑筋。 他想起了《尔雅》一书中的句子,于是,他回答老师 比目鱼。 寿先生听了非...

妙趣横生的对联故事,药联巧对结良缘

1楼 笔有千秋业 原文如下 早先年间,琴亭镇上有家名为 回春堂 的药铺,掌柜姓冯,人称冯老板。冯老板膝下只有一位千金,长得如花似玉,绰号 红娘子 。十六岁那年,冯老板要为她择婚, 红娘子 提出不选 财 子,单挑 才 子,别出心裁要搞一场 赛联择婿 。 原来,这冯老板当年也是秀才出身,腹中满是锦绣文章...

对联趣闻(664)李调元妙联讥大仙

1楼 匿名用户 李调元发觉 吕洞宾 竟将 草菅人命 读作 草管人命 ,又将 缚狐擒怪 读作 搏妖擒怪 ,在一旁早已看得明白,察觉其伪。他不急不躁,从容上前道 既然大仙已无诗兴,请对一联如何 我适才偶得半联,敢请大仙对来 山管人丁水管财,草管 菅 人命。 吕洞宾 张目看着李调元,不知所云,做声不得,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