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趣闻(653)李调元初露头角

2021-01-03 14:54:02 字数 6365 阅读 7978

1楼:匿名用户

清代著名文学家、戏曲理论家和学者李调元(1734—1802年),字羹堂、赞庵、鹤洲,号雨村、童

山蠢翁,绵州罗江( 今四川德阳市) 人,是当地颇有盛名的才子,与彭端淑、张问陶并称清代文坛的“蜀中三杰”,后于乾隆年间中进士,历任广东学政、直隶通永道等。他博学多才,著作等身,共计达50种之多,长于趣对,人称“联坛巨擘”、“唐伯虎式的才子”。民间至今仍流传着许多关于他智对奇联妙对的故事。

李调元天资聪颖,好学敏求,5岁入私塾读书,听老师教诵《四书》、《尔雅》,即能过目成诵,7岁时开始写诗,所写五绝《疏雨滴梧桐》云:

浮云来万里,窗外雨霖霖;滴在梧桐上,高低各自吟。

很为老师赏识。乡人均称他是“小神童”。

传说李调元小时候很顽皮。有一年春天,他随父亲李化楠和老师赵亮外出踏青春游,走到一个名叫百花渠的地方时,老师赵亮见有人正在碾米,触景生情,想到半副好上联,便把李调元拉到跟前说:“我就眼前碾上情景出半联,你敢对否?

”李调元很有礼貌地回答说:“请示出句,敢不从命?”老师当即吟半联道:

一木压滚调圆(元)。

李调元听出老师有意将自己的名字用谐音嵌入句中,便认真思索着下联。说来也真巧,他猛一抬头,看见不远处的半山上有一座古庙,庙门前的大木杆上挂着一盏九莲彩灯,于是脱口对道:

两石夹柱照(赵)亮。

父亲李化楠听罢暗暗称奇,但觉得儿子直呼老师的名字未免失礼,便斥责道:“怎么如此不懂师长之礼?”老师赵亮倒并未介意,笑了笑说:

“师徒对中有师徒名,好,好!只要对句好,并不妨事。”见老师没有生气,李化楠放了心,不过,他还想再考考儿子,便说:

“我也出半联。若对不出,一并受罚。”说着,便以农家屋檐下的蛛网为题,念出上联:

蜘蛛有网难罗雀。

意思是说,蜘蛛虽善于牵丝结网,但这种网只能网住蚊蝇之类的小虫,怎能网住鸟雀呢?而且语带双关,意在训戒儿子,你小小年纪有多大学问,竟敢对老师不尊不敬?李调元当然明白父亲出句的含义,但他并不示弱,理直气壮地对下联道:

蚯蚓无鳞欲成龙。

父亲和老师听罢相视而笑,连夸李调元胸有大志,将来前途无量。

对联趣闻(664)李调元妙联讥大仙

2楼:匿名用户

……李调元发觉“吕洞宾”竟将“草菅人命”读作“草管人命”,又将“缚狐擒怪”读作“搏妖擒怪”,在一旁早已看得明白,察觉其伪。他不急不躁,从容上前道:“既然大仙已无诗兴,请对一联如何?

我适才偶得半联,敢请大仙对来:

山管人丁水管财,草管(菅)人命。

“吕洞宾”张目看着李调元,不知所云,做声不得,因为他不知“草管人命”有什么错。围观众人中有觉察出此句的讥讽味来的,不禁发出一阵笑声。过了好一会,“吕洞宾”一不接对,二不言语,呆在那里。

李调元见状,又说:“还是让我来代大仙对吧:

雷搏妖魔鱼搏浪,绳搏(缚)妖狐。

听罢此对,众人已顾不得坛上有“神仙”在座,发出一阵哄堂大笑。李调元接着又吟出一首诗来:

错将缚认搏,又把菅当管,既然是神仙,根基何太浅?想为降坛忙,无暇查字典。

在众人的一片哄笑声中,坛上的“吕洞宾”变得哑口无言,呆若木鸡。

对联趣闻(57)小神童对句占鳌头

3楼:匿名用户

明朝时,安徽休宁出了一个才子,姓程名敏政,成化年间考中进士。他小时候非常聪内明而且刻苦好学,容起初父亲随意教他几个字,后来他竟自己跑到书房取书通读。至

六、七岁时便能吟诗作赋,写的文章被当地推荐为范文,大家都称他为神童。

休宁的地方官也为本地出了个神童而高兴,程敏政10岁那年,便作为神童被推荐到京城。当时的宰相李贤是个爱才若渴的人,他听说有这么个神童,便叫知县把他带到家里来当面测试,结果非常满意。同时把各地的神童全部集中到京城,亲自送他们上殿面圣。

皇上见下面跪着一排小孩,个个聪明俊秀,龙颜大悦,当即口占一联让神童们应对,其联曰:

鹏翅高飞,压风云于万里;

程敏政首先对道:

鳌头独占,依日月以九霄。

皇上大喜,立即判定程敏政为神童第一,让他进翰林院读书。

上联:蜘蛛有网难罗雀 求下联

4楼:匿名用户

下联:燕子无屏易捉虫

5楼:武全

蜘蛛有网难罗雀

螳螂举刀可剁虫

对联趣闻(203)李调元对句结至友

6楼:匿名用户

李调元有一次坐轿外出,在官道上与探花徐广义的轿子顶面相遇,互不让道。那时候的所谓官道,都是比较狭窄的石板路,两轿相遇,只能一方避在路边让另一方先通过才行。一般百姓见到官轿,远远就要回避;两官相遇,小官则让大官。

这二人,一个是名满天下的才子;一个是御笔钦点的探花,谁肯让人?李调元便令轿前执事前去询问对方何人。徐广义朗声说道:

春芍药,夏芙蓉,秋菊冬梅,吾乃探花郎,三江徐广义;

说完,便问:“对面何人?”李调元暗暗称赞:“此人好口才!”也高声答道:

东启明,西长庚,南萁北斗,我本谪仙子,四川李调元。

徐广义一听,连忙下轿施礼道:“原来是李大人,多有得罪。”李调元也急忙下轿见礼说:

“彼此彼此!”二人都有相惜之意,李调元拉起徐广义的手说:“你我一见如故,何不打发他们各自回府,我们且去饮上几杯如何?

”徐广义大喜,二人携手而行,一路说说笑笑,不觉来到一座临湖酒楼。二人找了个靠窗的桌子坐下,饮酒观景,吟诗**,你敬我慕,都觉相见恨晚。

徐广义见窗外景致如画,雅兴勃发,便对李调元说:“此地山光水色,你我何不对句以助酒兴?”李调元也有同感,连连点头道:

“请出上联。”徐广义眼望窗外,但见湖面如镜,一阵微风掠过,引起层层涟漪,随口说道: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李调元暗道:“此句脱俗,等闲对它不住,倒要仔细。”他远望群山,此时冬天虽去,山头仍有残雪,心中一动,有了下联: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徐广义心悦诚服,由衷赞道:“大人高才,大人高才!”李调元忙道:“上句更雅!”两人大笑,从此成为至交。

对联趣闻,清朝时,身

7楼:匿名用户

清朝时,四川广水曾经出过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名叫张怀溎。这孩子从小喜欢诗词

回书画,九岁那年就能写

答出相当好的诗,令先生惊奇不已。

张怀溎经常提出一些疑难问题,有一天他忽然问先生:“寸”与“身”合起来,理应是个“矮”字,古人偏偏读“射”;“委”与“矢”合起来理应为“射”,古人偏偏读“矮”,不知是何道理?先生没料到他会出这样的问题,不知如何回答。

恰巧,先生的老朋友李调元来访,先生便将此事告诉老友。李调元十分惊奇,他对张怀溎说:“这两个字是象形字演变而来,不能用会意的方法去理解。

你有兴趣,今后我可以教你,我先出个对子,你敢对吗?”张怀溎初生牛犊不怕虎,当即点头答应。李调元见春雨过后,院中花儿开得更精神了,便以此为题,吟道:

雨过花争放;

张怀溎也向院中望去,见小鸟正在怒放的花树间啼鸣,立即吟道:

春来鸟自鸣。

李调元惊喜道:“这孩子果然不凡,日后必成大器”

对联:冰凉酒,一点,两点,三点的对句

8楼:匿名用户

出句: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点点在心;

对句: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头头是道。

“冰”的异体字是水上一个点;“万”的繁体字是草字头。

9楼:匿名用户

对联:冰凉酒,一点,两点,三点,的对句

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

万字的繁体字是草字头

10楼:天下第一才子印

【上联】冰凉酒,一点水,两点水,三点水;

【下联】丁香花,百字头,千字头,万字头。

冰 的异体字 是 一个点

万的繁体字是 草字头

11楼:克里斯的桃花

孤独心,一天 两天 ,三天

今天对联 传说是清朝晚期状元李调元 所作

12楼:匿名用户

今天对联 传说是清朝晚期状元李调元 所作 值得一看李调元是我的家乡人 也是四川德阳的

所以 也有点骄傲

上联 : 抽烟扇扇 头上风云变幻

下联 : 阿尿打屁 胯下雷雨交加

对联故事 18,李调元巧对巧遇

13楼:匿名用户

(一) 妙联妙对

蜀中才子李调元,乾隆年间中进士后,任广东学政。 李调元到任之日,轿过闹市时,胡成义也乘轿而过。李调元的随从人员不明究竟,喝令通名。

胡成义在轿内朗声吟道:

春芍药,夏芙蓉,秋菊冬梅,吾乃探花郎,三江胡成义。

李调元立刻明白了胡的用意,当胡转请他通名时,他也在轿中随口应道:

东紫薇,西长庚,南箕北斗,我本谪仙子,四川李调元。

胡成义一听,不胜惊讶和佩服,赶忙下轿相迎。并邀请李调元到家中饮宴。

(二) 自圆其说

李调元上任不多久,当地的文人墨客邀他郊游。他们到了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这里悬崖峭壁,风景幽静。谁料小路突然中断,只有溪水,仍从路旁崖下潺潺流着。

崖上刻有“半边山”三个字,崖下路旁立一石碑,碑上刻一行字,云:

半边山,半段路,半溪流水半溪涸;

同行者解释说:“这是宋朝苏东坡学土、黄山谷和佛印三人同游此地时,佛印对苏东坡出了这个上联,苏东坡对不上来,只好请黄山谷将此联刻碑于此,以示自抑,兼求下联。”那人说完后,笑对李调元道:

“学士大人才思敏捷;能否代贵同乡苏学士一洗此羞?”

李调元听明白了,那人是欲借此事侮辱他。于是,不慌不忙地笑着说:“这下联,苏学士早已对好了,何须再对?

”众人惶惑不解,他接着说:“其实,苏学士请黄山谷写字刻碑于此的本身,正是上联的对句,这叫‘意对’,很明显,下联是:

一块碑,一行字,一句成联一句虚。

众人听后,觉得无可非议,只好连声赞叹。

李调元又说:“这样的意对,在四川孩童亦能解,诸公何足挂齿?”

在场所多数人被说得羞愧交加,但也有不服的。其中一**说:“不见得吧?我在四川任上时就曽试过,并不象你说的那样人人能对对子。”

李调元问:“试过何人?”

答:“一农夫。”

问:“足下的出联是?”

答:塔里点灯,层层孔明诸阁(葛)亮;

问:“农夫有何表示?”

答:“他自顾自在池中采藕,未应对一字。”

李调元说:“农夫已经对了,可惜足下未领会过来。他对的是:

池中采藕,节节太白理(李)长根(庚)。

**听后愕然,深施一礼,道一声“名不虚传”,便退到一旁去了。

(三) 即景巧对

有一年冬天,李调元从新疆冒雪回京。途中,在一家酒店歇脚时,发现店中墙上贴着一上联,看墨色纸张,贴的时间不长,但空着下联没写。上联曰:

黄狗过霜桥,点点梅花落地;

李调元迷惑不解,问店主缘故。店主告诉他,今天早上一书生来店里吃饭,见桥上有一条黄狗行走,随口吟出了上联。但他搜索枯肠也吟不出下联来,故书写好贴在这里,期待有人能对出下联。

当店主得知眼前这位,就是蜀中才子李调元时,便说:“相公何不一展胸中之才?”李调元欣然答应。

可当他仔细品味上联后,才感到此联不凡。他思虑再三都难成佳对,不免心焦。这时突然飞来几只乌鸦,落在门前雪地上跳跃觅食,他心中顿时开朗,赶紧要来笔墨,一挥而就,写出下联:

乌鸦跳雪地,片片竹叶朝天。

这个下联,与上联配合得天衣无缝,博得酒店众人齐声喝彩。

(四)李调元与夫人对句:

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后始逢春

(五)牧童两难李调元

传说李调元任广东学政时,一牧童在他经过的路上用三块石头垒一座小桥,李的轿夫把三块石头的桥踢倒了,牧童责问轿夫,李下轿调解。牧童说:“你是李大人吧?

听说你善对,小子出个上联请你对,对好了,踢了我的桥就算了。”李调元欣然答应,牧童念道:

踢破磊桥三块石

李想了好久,竟未能对出,只好约明天再来应对。回家以后,冥思苦想,闷闷不乐。妻子问知其故,微微一笑,在纸上写了一个‘出’字,然后用剪刀剪成两个‘山’字。

李恍然大悟,次日一早便到约定地点去见牧童,对下联云:

剪开出字两重山

牧童大笑说:“李大人,这下联恐怕是你夫人想出来的吧?”李调元吃惊地问:

“汝何以知之?”牧童答道:“妇人常与尺剪打交道,男子汉多用斧头。

何不将下联改为:“劈开出路两重山”。牧童接着说:

“李大人,我再出个对子你对吧!”说完又吟出上联:

古文人做,做诗做赋做**。

李调元当时也对不出来,回到家中和众门客共同商讨,绞尽脑汁,总算想出了下联:

八刀心忿,忿世忿命忿穷途。

可当他向牧童念出下联时,牧童又说:“这分明是个穷书生对出来的,李大人对出这样穷酸气的对子于身份不符。不如改成:“大口一吞,吞云吞雾吞江海”,这样才有气魄。”!

李调元听了,连连称赞牧童是奇才,赞叹“后生可畏!”

对联趣闻(664)李调元妙联讥大仙

1楼 匿名用户 李调元发觉 吕洞宾 竟将 草菅人命 读作 草管人命 ,又将 缚狐擒怪 读作 搏妖擒怪 ,在一旁早已看得明白,察觉其伪。他不急不躁,从容上前道 既然大仙已无诗兴,请对一联如何 我适才偶得半联,敢请大仙对来 山管人丁水管财,草管 菅 人命。 吕洞宾 张目看着李调元,不知所云,做声不得,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