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文中作品指叶老对文什么

2021-01-02 21:56:26 字数 4994 阅读 8086

1楼:路程锋

指叶老对文章的仔细,认真

2楼:海洋中

叶老对文认真(我也是自己想的,不知道对不对)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写叶老怎样对人怎样对文

3楼:满意请采纳哟

叶圣陶爷爷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因为文中有一句“叶老先生见了我,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见了名人一般都会很激动,作者之所以写着句话,是因为想更明确地表现叶老先生的慈祥.

而且小孩和大人不同,何况是名人.难免语言上有一点不同.可作者却和叶老先生交谈得很融洽.

仿佛作者也变成了一个大人.是叶圣陶爷爷的和蔼让人感到很亲近,才会使作者的心融化!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作家是怎样做的

4楼:

这样做人:指像叶老先生一样待人亲切,平易近人。

这样作文:指像叶老先生一样认真,一丝不苟。

5楼:匿名用户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作家(指叶圣陶)是这样做的: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

原句:“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通过这件事知道了,做一个作家应该有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品,像他那样真诚质朴、平易近人。写文章也应该像叶圣陶先生那样,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情,因为当时肖复兴才15岁,还是个孩子,他对问题的认识还不可能很清楚,所以课文中说是“好像知道了”“模模糊糊懂得了”这样讲是恰如其分的。

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6楼:影月千草

这样做:是指作家也要像叶圣陶这样对文章一丝不苟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中叶老先生认为我的作文写得怎么样

7楼:匿名用户

写了叶老为萧复兴修改作文和邀请萧复兴做客两件事,但却以爬山虎为题,文章还有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寓意深刻,给四年级孩子走进文本增加了难度.

正如叶老先生说过“学生犹如有机的种子,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机能,只要给它适宜的培育和护理,就能自然而然地长成佳谷、好树、美花.”鉴于文本虽然重在叙事,但是有一些句子寓意深刻.这些句子恰恰就是引领学生走进“叶老先生”为文为人的世界中去的文眼.

为了理解这些含义深刻的句子,首先引导学生理解叙事部分的内容,因为有了感情的沉淀,形成自己阅读文本的体验后,才能水到渠成地理解描写爬山虎句子中的深刻含义,缓缓地走进“叶老先生”的为文为人的世界.

8楼:云南万通汽修学校

我认为写得不错哦,加油加油加油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表达了作者什么之情

9楼:韩琴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表达了作者对叶老先生由衷的感激与钦佩之情,同时通过对叶老先生的钦佩来表示对自己未来写作的向往之情。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叶圣陶给肖复兴修改作文,让肖复兴感到作家就是逐字逐句的修改作文,叶圣陶的教导让肖复兴时刻铭记在心,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

课文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用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通过这件事赞扬了叶老先生平易近人的人品和一丝不苟、认真严肃的工作态度,文章通过两次具体描写叶老家院子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情景交融,让人不禁发出景美人更美的感叹!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蕴含在这绿绿的爬山虎之中。

扩展资料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爬山虎为线索记叙的。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我”的一篇作文获了奖,受到叶老的修改,“我”很高兴。

第二部分(第7~9自然段):暑假的一天,叶老邀请“我”到他家做客。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

通过与叶老先生的接触,使“我”受益匪浅。

课文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但是并没有过多的句子去描写爬山虎。文中写了“叶老为我修改作文”和“叶老请我去他家做客”两件事。

因为“我”的作文写得亲切自然,叶老批改“我”的作文因而对“我”有所了解,才请“我”去他家做客。“我”见到那片绿绿的爬上虎,叶老的教导使“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怎样作文。时间已过去将近30年了,但当时的情境如在眼前。

一想起叶圣陶先生就仿佛又看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所以以此为题。

这些事情都给肖复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说“在我的眼前,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与题目呼应,含蓄的写出了15岁那年夏天的事情一直留在作者的脑海中,叶圣陶先生的音容笑貌、亲切教诲一直激励着他前进。

10楼:因你而美丽

用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叶老先生由衷的感激于钦佩之情。文章通过两次具体描写叶老家院子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情景交融,让人不禁发出景美人更美的感叹!通过对叶老先生的钦佩来表示对自己未来写作的向往之情。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中两次写的爬山虎有什么不同

11楼:匿名用户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中有三处写到爬山虎,一处是文中的“我”初次来到叶圣陶先生家看到的:“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一处是“我”在和叶老先生愉快交谈后,看到的:“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远离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显得虎虎有生气。”,一处是文中的最后一段:

“在我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绿着。”前两处是实写,后一处是虚写。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中的好词有哪些?

12楼:爆料百科大碗

1、受益匪浅

读音:[ shòu yì fěi qiǎn ]

释义:指收获不小,有很大的收获,一般指意识形态方面。

2、模模糊糊

读音: [ mó mó hu hū ]

释义:思想上不清晰的

3、春风拂面

读音: [ chūn fēng fú miàn ]

释义:指像春风一样从脸上轻轻擦过,形容使人感到愉快、舒服。

4、隔岸观火

读音: [ gé àn guān huǒ ]

释义:隔着河看人家着火。 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

出 处:唐·乾康《投谒齐己》:“隔岸红尘忙似火;当斩青嶂冷如冰。”

5、身临其境

读音: [ shēn lín qí jìng ]

读音:临:到;境:境界,地方。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出 处:明·袁宏道《八识略说序》:“向非身历其境;恶能穷其边崖;指其归宿者哉!”

基本介绍:

1963年,我上初三,写了一篇作文叫《一张画像》,是写教我平面几何的一位老师。他教课很有趣,为人也很有趣,致使这篇作文写得也自以为很有趣。经我的语文老师推荐,这篇作文竟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奖。

当然,我挺高兴。一天,语文老师拿来厚厚一个大本子对我说:“你的作文要印成书了,你知道是谁替你修改的吗?

”我睁大眼睛,有些莫名其妙。“是叶圣陶先生!”老师将那大本子递给我,又说:

“你看看叶先生修改得多么仔细,你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这一年暑假,语文老师找到我,说:“叶圣陶先生要请你到他家做客!”

我感到意外。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大作家,居然要见见一个初中学生,我自然当**生中的一件大事。

那天,天气很好。下午,我来到东四北大街一条并不宽敞却很安静的胡同。叶老先生的孙女叶小沫在门口迎接了我。

院子是典型的四合院,敞亮而典雅,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使得夏日的燥热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叶小沫引我到客厅,叶老先生已在门口等候。见了我,他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落座之后,他用浓重的苏州口音问了问我的年龄,笑着讲了句:

“你和小沫同龄呀!”那样随便、和蔼,作家头顶上神秘的光环消失了我的拘束感也消失了。越是大作家越平易近人,原来他就如一位平常的老爷爷一样让人感到亲切。

想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活指南之类。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

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他说道:”这样好!

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他又让我背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他又说:

“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期望。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致不知黄昏什么时候到来,悄悄将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我一眼又望见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黄昏中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那时候,我刚刚读过叶老先生写的一篇散文《爬山虎》,便问:“那篇《爬山虎》是不是就写的它们呀?”他笑着点点头:

“是的,那是前几年写的呢!”说着,他眯起眼睛又望望窗外那爬山虎。我不知那一刻老先生想起的是什么。

我应该庆幸,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大作家,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发作家。他对于一个孩子平等真诚又宽厚期待的谈话,让我 15岁那个夏天富有生命和活力,仿佛那个夏天便长了。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

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同时,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作品评语体现了叶老师一个什么样的人

13楼:课文你来说

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体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写叶老怎样对人怎样对文

1楼 满意请采纳哟 叶圣陶爷爷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 因为文中有一句 叶老先生见了我 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 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 见了名人一般都会很激动 作者之所以写着句话 是因为想更明确地表现叶老先生的慈祥 而且小孩和大人不同 何况是名人 难免语言上有一点不同 可作者却和叶老先生交谈得很融...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不是写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不是写景的作文

1楼 xhj北极星以北 不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 叶老先生对我的谆谆教诲使我终生受用,难以忘怀。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将近三十年了,但当时的情景如在眼前。一想起叶圣陶先生,就仿佛又看到了初到他家时看到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其实,那绿绿的爬山虎象征的...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修改作文的方法有哪三条

1楼 枫筱芯秦 修改的方法 从叶圣陶先生修改中学生作文这件事中受到启发 培养一丝不苟 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2 从叶圣陶先生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3 学习本课生字 理解词句 练习用 受益匪浅 堪称楷模 造句 4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修改作文的方法有几种方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