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人用什么来传递信息,古代人是用什么来传递信息的?

2020-12-26 19:47:54 字数 5239 阅读 7908

1楼:匿名用户

古代人是用来传递信息的方法有:快马传递、飞鸽传书、烽火报讯、钟鼓传讯、托人捎信。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

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位于嘉峪关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塑,它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此砖壁画图于一九八二年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作为小型章邮票主题图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关是中国信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秦汉时期,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特别是汉代,将所传递文书分出等级,不同等级的文书要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时间传递。收发这些文书都要登记,注明时间,以明责任。

隋唐时期,驿传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唐代的官邮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直达边境地区,大致30里设一驿站。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

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

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步行人员日行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150里。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诗中写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幕及陇山头”。在这里他把驿骑比做流星。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传递速度达到每天500里。由此可见,唐朝邮驿通信的组织和速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宋代将所有的公文和书信的机构总称为“递”,并出现了“急递铺”。急递的驿骑马领上系有铜铃,在道上奔驰时,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责。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

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从前线强迫召回临安,这类金牌就是急递铺传递的金字牌,含有十万火急之意。

古代人是用什么来传递信息的?

2楼:喵小采

1、八百里加急

古代最快的信息传输就是这个了。一般每个传令官都会带两匹到三匹的马,以最快的速度奔驰,跑死一匹,就换另一匹,到了驿站以后,立即换三匹马继续奔驰。这种传递,一般用于军事预警,战斗动员等军事行动。

2、烽火狼烟

顾名思义,作为历代王朝最高级的预警措施,每个烽火台都会驻守30-50人,备有大量的干草料与狼粪。白天少狼粪,晚上烧干草。用来传达军事危险信息,吸引就近驻地的守军前来援助。

3、飞鸽传书

属于非正式传输手段,一般用于密探之间联系,多为朝廷鹰犬惯用手段。

4、钦差任命

一般是由**下达地方信息的一种官方手段。一般用于**调动,将领任命,昭告天下,对外交涉等。传输方式比较慢,经过地方钦差都要逗留数日,接受款待,收**赂。

所以一般半个月的路程都需要三到五个月才能下达到位。

扩展资料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

位于嘉峪关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塑,它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

此砖壁画图于一九八二年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作为小型章邮票主题图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关是中国信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古代信息传递的出现离不开“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的长城。“长城”一词始见于战国时代的文献记载。在古代不通朝代有着不同的修筑形式。

所以对这种防御工程的称谓也有所不同,如:列城、方城、塞、暂洛、界壕、边墙等,实际上均指“长城”,其实广义的长城是对中国古代所有的巨型军事工程体系而言。

3楼:你爱我妈呀

1、快马

中国古代一般每隔二十里就有一个驿站,一旦而要传递的公文注明“马上飞递”的字样,按规定每天三百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四百里,六百里甚至八百里。 传递紧急公文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

2、飞鸽

飞鸽传书与鸿雁传书是一个意思,就是古人之间联系的一种方法,将信件系在鸽子的脚上然后传递给要传递的人。古代通信不方便,所以聪明的人利用鸽子会飞且飞得比较快、会辨认方向等多方面优点,驯化了鸽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

3、烽火

古代边防军事通讯的重要手段,烽火的燃起是表示国家战事的出现。古代在边境建造的烽火台,通常台上放置干柴,遇有敌情时则燃火以报警——通过山峰之间的烽火迅速传达讯息;古有周幽王为褒姒一笑,博烽火戏诸侯而失信于天下,导致周朝衰败的典故。

4、钟鼓传讯

钟和鼓,都是打击乐器,通过敲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响。除了作为乐器外,二者均可通过声音传递信息,尤其是鼓,在古代军事领域应用广泛。

5、个人长跑传书

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人的长途跑步来完成。如《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戴宗素有“神行太保”之称,能日行八百里。国外亦有马拉松的故事。

4楼:正康三年

古代人是用来传递信息的方法有:快马传递、飞鸽传书、烽火报讯、钟鼓传讯、托人捎信。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

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位于嘉峪关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塑,它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此砖壁画图于一九八二年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作为小型章邮票主题图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关是中国信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秦汉时期,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特别是汉代,将所传递文书分出等级,不同等级的文书要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时间传递。收发这些文书都要登记,注明时间,以明责任。

隋唐时期,驿传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唐代的官邮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直达边境地区,大致30里设一驿站。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

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

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步行人员日行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150里。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诗中写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幕及陇山头”。在这里他把驿骑比做流星。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传递速度达到每天500里。由此可见,唐朝邮驿通信的组织和速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宋代将所有的公文和书信的机构总称为“递”,并出现了“急递铺”。急递的驿骑马领上系有铜铃,在道上奔驰时,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责。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

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从前线强迫召回临安,这类金牌就是急递铺传递的金字牌,含有十万火急之意。

5楼:潵粅炷義

用快马传递时最安全以及最快的方式,当成本很高,所以这种方式只是官方采用,一般用于军事情报的传递,如果是机密文件,会将内容藏于蜡丸中,由传递者置于头发里。

飞鸽传书是另一种方式,成本低,但安全性也低,很容易被敌方拦截,而且信鸽也会遭到猛禽的袭击。

狼烟烽火安全性高,但所表达的内容有限。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为博褒姒一笑,竟然点燃烽火。各地诸侯以为天子有难,纷纷率军前来勤王,结果褒姒笑了,诸侯才知道被耍了。后来犬戎攻镐京,再点烽火无人理会,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这个故事像极了“狼来了”的故事。

杨贵妃吃荔枝的故事,用快马日夜不停传递,三天到达长安。本人认为这可信度不高,从广东乘车到湖南与贵州交界,需要两天的时间,而且还是上高速公路的。要知道当时最发达的官道连现在的省级公路都比不了,而且马的速度比不上汽车。

本人的观点,当时应该是将荔枝树整棵连根刨起,连同土壤运载车上,这样即便过许多天亦可以保持荔枝的新鲜,过了长江之后再行采摘,快马送到长安。

6楼:匿名用户

古人传递信息主要用以下方法:飞鸽,烽火,快马,暗号,手语,书信,旗帜等。

远在周代我国就有了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烽火作为一种原始的声光通信手段,服务于古代军事战争。从边境到国都以及边防线上,每隔一定距离就筑起一座烽火台。内储柴草,当敌人入侵时,便一个接一个地点燃起烽火报警,各路诸侯见到烽火,马上派兵相助,抵抗敌人。

古人传递信息的方法大约有以下几种:

[1]羽檄:插有羽毛的书信多用于战事紧急。

[2]鸡毛信:一般用于民间。

[3]羽书:用于征调军队。

[4]信鸽传书[所说的飞鸽传书]

[5]快马传书。

[6]传竹筒:官家,民间都用,类似现在的信封。

[7]急脚递:用于传递紧急军事情报之用,俗称“传金牌”。

[8] 烽火/狼烟等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传递方式。

7楼:仙企鹅

古代: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

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位于嘉峪关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塑,它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此砖壁画图于一九八二年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作为小型章邮票主题图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关是中国信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秦汉时期,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特别是汉代,将所传递文书分出等级,不同等级的文书要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时间传递。收发这些文书都要登记,注明时间,以明责任。

隋唐时期,驿传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唐代的官邮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直达边境地区,大致30里设一驿站。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

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

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步行人员日行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150里。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诗中写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幕及陇山头”。在这里他把驿骑比做流星。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传递速度达到每天500里。由此可见,唐朝邮驿通信的组织和速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宋代将所有的公文和书信的机构总称为“递”,并出现了“急递铺”。急递的驿骑马领上系有铜铃,在道上奔驰时,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责。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

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从前线强迫召回临安,这类金牌就是急递铺传递的金字牌,含有十万火急之意。

另外还有钟鼓、烟火、鸽子、旗语、狼烟等方式传递信息

外国古代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古时候外国人怎样传递信息

1楼 匿名用户 烽火台在中国古代,为了传递军事情报,人们曾设立过烽火台,利用火与烟传递信息。烽火台白天烧狼粪,夜间点柴草。传说烧狼粪时有很大的浓烟直冲蓝天,在白天比火光更易被人发现,因此烽火有时又被称为狼烟。 当发现敌情时,燃起烽火,台台相传,一直传到军营。在2700多年前,中国周朝时的烽火告警系统...

描述“古代传递信息”的成语有哪些

1楼 匿名用户 飞鸽传书 烽火狼烟 鸿雁传书 道路相告 蝶使蜂媒 河鱼天雁 黄耳传书 寄雁传书 信使往还 燕足系诗。 1 蝶使蜂媒 di sh f ng m i 释义 比喻传递信息者或男女双方情爱的媒介。宋 朱淑真 《恨春》诗之四 蝶使蜂媒传客恨,莺梭柳线织春愁。 明 徐渭 《女状元》第五出 状元险...

我发现了古人用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作文

1楼 匿名用户 也可做汤 坏习惯还能帮你发现 我发现了莲藕的秘密 那天 藕丝是管道 出淤泥而不然染,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你也许不知道吧,当然得买啦,就出去买盐。我很奇怪,我就越动。 原来,我们都笑了?我发现了它的秘密后,本是螺旋状,可凉拌。妈妈笑着说。 妈妈刚走,妈妈买了些莲藕,供水少不了,她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