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从军行二首》的拼音是什么

2020-12-08 15:49:11 字数 5405 阅读 6733

1楼:小虫的肉肉

cóng jūn xíng èr shǒu

从军行二首

táng·wáng chāng líng

唐·王昌龄

xiàng xī lín dà huāng,shuò fēng zhěn guī lǜ。

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

píng shā wàn lǐ yú,fēi niǎo xiǔ hé chù。

平沙万里馀,飞鸟宿何处。

lǔ qí liè zhǎng yuán ,piān piān bàng hé qù 。

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

biān shēng yáo bái cǎo ,hǎi qì shēng huáng wù 。

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

bǎi zhàn kǔ fēng chén,shí nián lǚ shuāng lù。

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

suī tóu dìng yuǎn bǐ,wèi zuò jiāng jūn shù。

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zǎo zhī háng lù nán,huǐ bú lǐ zhāng jù。

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

qiū cǎo mǎ tí qīng,jiǎo gōng chí xián jí。

秋草马蹄轻,角弓持弦急。

qù wéi lóng chéng zhàn ,zhèng zhí hú bīng xí 。

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

jūnqì héng dà huāng,zhàn hān rì jiāng rù。

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

chángfēng jīn gǔ dòng ,bái lù tiě yī shī 。

长风金鼓动,白露铁衣湿。

sì qǐ chóu biān shēng,nán tíng shí zhù lì。

四起愁边声,南庭时伫立。

duàn péng gū zì zhuǎn,hán yàn fēi xiàng jí。

断蓬孤自转,寒雁飞相及。

wàn lǐ yún shā zhǎng ,píng yuán bīng xiàn sè。

万里云沙涨,平原冰霰涩。

wéi wén hàn shǐ hái,dú xiàng dāo huán qì。

惟闻汉使还,独向刀环泣。

1、作品鉴赏

这组诗共两首,第一首诗表达了一位投笔从戎多年的老战士因功业志向难酬而产生的一时懊悔之情。前八句主要写傍晚边塞的荒凉景象,写得情景交融,凄凉孤寂。最后,诗人借用典故,抒发了功业难成,歧路彷徨的矛盾心情。

“悔”虽是一时激愤之语,但细细体味,亦在情理之中,传达出更多的辛酸与无奈。

第二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边塞征战中的思归之苦。诗人用凝重的色彩描绘了战争的惨烈与悲壮及边塞萧索荒凉的风光景物,在景物描写中寄寓了长年戍边征战的将士们的思乡情结,写得苍劲旷远,意蕴深长。语言的锤炼,更是炉火纯青,在一系列极意铺陈之后于篇末点出戍卒的思归之情,读来更为撕心裂肺,凄怆感人。

2、创作背景

唐高宗调露、永隆年间(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唐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王昌龄的《从军行》组诗就是描写其间边塞战士的。

3、作者简介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属陕西)人。

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因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其诗擅长七绝,其诗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其诗《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都很有名。也有以感时、宫怨、送别为题材的佳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从军行二首拼音

2楼:onlylove雪天使

作者背景:

王昌龄(699-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一说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擅长七言绝句,作品多写边塞、送别,气象雄浑,情意隽永,语言精炼生动,音律铿锵悠扬。

注词释义:

青海:地名,在今青海湖。

雪山:指祁连山,常年积雪。

玉门关:在今甘肃玉门,是唐代的边疆重镇。

破:击败。

楼兰:汉代西域的鄯善国,在今新疆鄯善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勾结匈奴,多次杀害汉朝使臣。这里借指侵扰唐朝西北地区的敌人。

古诗今译: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名句赏析——“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前两句描写了青海的阴云滚滚,遮天蔽日,连绵千里的雪山也因此而暗淡无光了。这里用了一个“暗”字十分准确地表现了云块的广大、云层的厚重,从而隐喻着边疆生活的艰苦和战场拼杀的凶险。守卫边疆的将士挺立在孤城上,警惕地遥望着四周。

一个“孤”字衬托出形势的严峻和将士的英勇。后两句具体地写出战士们的险恶处境,仅仅战场的风沙已经足以穿透将士的铠甲,而无数次战斗中,敌人刀剑不是更严重地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吗?但是,为了国宝,他们早已奋不顾身,实践着不破顽敌、决不回师的誓言。

诗中从西部边疆的自然风光写起,以守边将士的豪迈气概结尾,情景交融,并且巧妙地运用比喻和衬托的手法,达到了十分动人的艺术境界。

王昌龄 从军行(其二)译文

3楼:所示无恒

白话译文: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连绵起伏的长城。

作品原文

《从军行七首》(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第二首诗描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第三首诗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写将军上表请求归葬战死将士骸骨,表现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

第四首诗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第五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第六首诗描写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第七首诗主要描写山峦叠嶂、烽火遍布的边塞景观。

全诗意境苍凉,慷慨激昂,充分显示出盛唐气象。

4楼:匿名用户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情感叙事思念抒情场景边塞楼兰地名数字

译文全译逐句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的调子,无奈着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边城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

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尸骨运回故土安葬,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痛哭。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暗了整个祁连山,远远地可以望见玉门关那座孤城。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战士们身上的铠甲,不将敌人打败绝不回还。

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北岸和敌人了激战,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大捷的消息。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一轮秋月高高悬挂。

并赐予尚方宝剑令其即刻领兵奔赴前线杀敌;将军拜诏辞京,奔赴战场,将士用命,一鼓作气,很快就攻破了敌人的老巢。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像重重屏障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烽火台遍布各个山头。人们戍边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那里山深林密,马儿跑过一会儿就看不见踪影了。

注释(1)从军行: 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2)羌笛: 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3)独上: 一作“独坐”。

(4)无那: 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

(5)新声: 新的歌曲。

(6)关山: 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7)撩乱: 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8)关城: 指边关的守城。

(9)云沙: 像云一样的风沙。

(10)表: 上表,上书。掩尘骨:指尸骨安葬。掩,埋。

(11)龙荒: 荒原。

(12)青海: 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13)玉门关: 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一作“雁门关”。

(14)楼兰: 汉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蜡羌县及罗布泊一带,此地代指唐西边境少数民族政权。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15)辕门: 指军营的大门。

(16)吐谷浑: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

(17)胡瓶: 唐代西域地区制作的一种工艺品,可用来储水。

(18)敕: 专指皇帝的诏书。星驰:像流星一样迅疾奔驰,也可解释为星夜奔驰。

(19)嶂: 指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20)烽: 指烽火台。

赏析玉门关:一作雁门关。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5楼:游客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相关翻译

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翻译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相关赏析

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赏析

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

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

作者介绍

王昌龄王昌龄

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进士,为校书郎,开元二十二年(734)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

从军行第五首的意思,《从军行》的第五首解释是什么?

1楼 醉里挑灯读历史 《从军行七首》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 tao 河北,已报生擒吐谷 yu 浑。 《从军行七首》第五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 翻译 《从军行七首》 其五 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

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表达了什么

1楼 快乐无限 王昌龄的《从军行》 其四,反映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 保卫国家矢志不渝的决心。表达了国家有事 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从军行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

王昌龄的从军行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情感

1楼 匿名用户 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 第二首诗描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 第三首诗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写将军上表请求归葬战死将士骸骨,表现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 第四首诗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 第五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