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第五首的意思,《从军行》的第五首解释是什么?

2020-12-08 15:49:09 字数 5804 阅读 7284

1楼:醉里挑灯读历史

《从军行七首》【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tao)河北,已报生擒吐谷(yu)浑。

《从军行七首》第五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

翻译:《从军行七首》【其五】

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北岸和敌人了激战,刚刚听说与敌人交火,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大捷的消息。

《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第二首诗描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第三首诗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写将军上表请求归葬战死将士骸骨,表现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第四首诗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第五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第六首诗描写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第七首诗主要描写山峦叠嶂、烽火遍布的边塞景观。全组诗意境苍凉,慷慨激昂,充分显示出盛唐气象。

《从军行》的第五首解释是什么?

2楼:喵喵喵

意思是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夜在洮河北岸和敌人了激战,刚才还在交战,现在就传来俘获敌军首领的消息。

原诗:《从军行七首 其五》

唐代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3楼:匿名用户

解释: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

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夜在洮河北岸和敌人了激战,刚才还在交战,现在就传来俘获敌军首领的消息。

原诗:从军行七首 其五

唐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部队。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吐谷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

出自:唐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其五》

扩展资料

这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中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

“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

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

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

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

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又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场场景进行细致描写,同时能够捕捉到将士细腻的内心世界。其诗歌意境开阔,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耐人寻味,在发情、造景、写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

4楼:神奇女侠

大沙漠中风尘滚滚日色昏沉,将士们半卷着红旗出了营门。前面的部队和敌人在洮河北面夜战,已经传来了活捉吐谷浑的捷报。

原文:《从军行》

唐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赏析:这首诗以“大漠风尘日色昏”起笔,写出了战场的环境,狂风四起,飞沙走石,风沙遮天蔽日。这不仅是气候背景,还烘托出紧张激烈的军事形势。

在这种情势下,唐军并未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

“红旗半卷”这一细节描写出战士们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

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让人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的激烈拼杀,让读者去体味、遐想。

从军行的意思其五是什么

5楼:加油奋斗再加油

《从军行七首》其五,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

全诗意思: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北岸和敌人了激战,刚刚听说与敌人交火,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大捷的消息。

从军行(其四)古诗意思

6楼:摇曳人生

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 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多写军队务旅征战之事.王昌龄作的《从军行》共七首,这里选入第四首.

2. 青海:即今青海湖.长云:多云,漫天皆云.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

3. 孤城: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这句词序倒装,意思是“遥望孤城玉门关”.

4. 穿:磨破.金甲:战衣,是金属制成的盔甲.

5. 破楼兰:借指彻底消灭敌人.楼兰:汉时对西域鄯善的称呼,诗中泛指当时侵扰西北边区的敌人. [今译]

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

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

远远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池,

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

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

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

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边贼,

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

7楼:匿名用户

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来。

【鉴赏】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

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门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

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

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查看全部18个回答

推荐一些古诗词,上天猫电器城,古诗...

关注古诗的人也在看

天猫电器城-古诗词字帖,海量好书,品牌文具,品类全,优惠多,闪电到家,..

3c.tmall.***广告

天猫电器城-字帖古诗,闪电到家!

关注字帖的人也在看

买字帖古诗,上天猫电器城!大牌齐聚,型号齐全,超值包邮,品牌旗舰,好书..

3c.tmall.***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从军行(其四)的意思

从军行(其四)是唐代边塞大诗人王昌龄的名作,表明边塞将士誓死杀敌的气概。 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

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2.青海:

指青海湖。 3.雪山:

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

磨破。 5.金甲:

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

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

当时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

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100 浏览6032017-09-30

从军行(其四)这首古诗什么意思?

原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今译] 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 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 远远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池, 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 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 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 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边贼, 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

235 浏览14122018-10-06

“从军行(其四)”这首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原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今译] 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 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 远远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池, 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 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 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 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边贼, 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

45 浏览1602019-08-21

从军行(其四)整个诗的意思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来。

17 浏览1692017-09-24

从军行(其四)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答得太好了,怒赞^ω^

嘟嘟亚29

回答的好专业,厉害!

kevinarsenalok22nnq

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表达了什么

1楼 快乐无限 王昌龄的《从军行》 其四,反映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 保卫国家矢志不渝的决心。表达了国家有事 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从军行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

从军行和出塞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1楼 一水横江 前者多描写戍边战士的思乡之苦,而后者多描写战士保家卫国的壮志雄心。 从军行与出塞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2楼 匿名用户 出塞》1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古诗译文 1 依旧是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诗词曲五首中的翻似是什么意思,诗词曲五首。解释。

1楼 文以立仁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 翻似 倒好像 反像。翻 副词,反而。 全诗是说 巴山楚水一带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回到家乡后,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