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哪个朝代汉语发音我们能听懂

2020-12-01 08:04:57 字数 5841 阅读 4094

1楼:暮静雨

一般把古代汉语的发音分为上古发音和中古发音。上古指的是先秦时代,对这个时期汉语发音的拟音,各家争议较大,拟出来的音也与现代汉语发音完全不相似。中古发音一般指隋唐时期,这时有一些比较靠谱的音韵学资料,如《广韵》《切韵》等韵书,大家拟出来的音比较一致,听起来有点像现代的某些方言。

2楼:匿名用户

明朝吧.............

3楼:相忘於江湖之中

清朝。。。。。。。。。

1000年前是什么朝代说话能听懂吗

4楼:匿名用户

1000年前是北宋宋真宗(997年-1022年)时期,各个地区的方言也不一样

,就像今天各地区的方言一样。一般来说,北方方言比较易懂,南方方言比较难。

另外,平时交流的说话肯定和书面语不同,即使是书面语,从宋词来看,也是比较易懂的。

5楼:沉落梧桐几时别

公元1000年是11世纪的00年代,是进入公元后第1个千年。中国隶属朝代是北宋

北宋时期中原之音基本定型,与今日河南方言几乎完全一样.宋代(北宋)首都建到汴梁(河南郑州附近),北宋官话自然受河南话影响。宋元时期,口头文学和戏剧兴盛,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语言资料。

南宋建都在临安(杭州),带来了北宋官话,使得杭州话中参进了许多河南话成分。

6楼:苍穹无极

1000年前应该是赵匡胤创建的北宋,至于说话有两种说法:1.北宋时期是说“客家话”的,而“客家话”里面包含各种土话,当然听不懂;2.

北宋时期杭州话是官话,如果说的是杭州话,应该就能听懂了

7楼:金蟾居士

一十年前是宋朝,能听懂粤语就能听懂当时的话,现代粤语仍能对应宋朝《广韵》的发音,但以对应元朝之后的古汉语发音。说宋代中原古汉语发音跟现代粤语差别不达。

8楼:蔡乐性嘉玉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那北宋地前一1000年那就是东汉了

中国古代人说话我们现代人能听懂么?

9楼:夜花乱舞

古人说话现代人能否听懂,要分时代来看:

秦汉以前国家尚未一统,语言纷杂,肯定听不懂;汉晋语言接近现在的客家话;隋唐语言接近赣州话;宋代语言接近吴方言;元以后基本没问题,元末的**,里面的白话就是现在平时老百姓的话,发音接近现在的河南;清朝就与现在基本一样了。

事实上,因为语言融合的不完全,即使是现在,不同地区方言也不能直接听懂。

另外,古汉语并不是一个孤立,静止不变的事物,而是不断变化的。学术界早有共识:“汉音不同唐音,唐音不同宋音,宋音不同明清”。

比如现代汉语中的“哥”字,原属阿尔泰语系的词汇,并非汉藏语系词汇。在上古时期的汉语中并不存在,都是说“兄”,“哥”字,很明显是由属于阿尔泰语系的鲜卑,氐等少数民族融合带进来的。

资料扩展:

历史上汉族有过三次大的民族融合和人口迁移高潮。由今天汉族的形成过程和人口迁移可以得出,在古代发生如此空前的人口迁移和民族融合,必然会导致古汉语语音发生极大的变化。而方言形成,也与人口变动有关。

而每次发生民族大融合,北方都全盘波及,“大洗牌”一次。而南方则安定得多,一批汉族到达,带来当时的汉语发音。然后第二批汉族南迁,因为这批汉族已经是民族融合后的新汉族,又带来了当时的,已经不同于前批汉族所说的汉语的新语音,之后再来第三批,第四批汉族。

南方方言,笼统的说,可以说是具有各个不同时期古汉语的特征。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南方汉族也在不断的融入当地少数民族,尽管这些少数民族居于弱势地位,但是其语音仍然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地汉族的语言,在加上多次迁移,层层重叠融合。与当时古汉语的音韵早已有了差别。

因此,现代南方方言比北方方言更接近古汉语,只不过是南方方言的音韵具有更多的上古和中古汉语的特征,而元代开始,北方方言的概念开始出现,到了明清,现代北方方言更是逐渐占了汉族使用人口大多数。

南方方言绝不等同古汉语,也不等同于某一时期具体的汉语发音。只能说“近似于某时期的古汉语的音系”。

10楼:匿名用户

不可能听懂,现在交通这么发达,中国多数地区的话都听不懂,何况古代

11楼:酒灬意人醉

这个谁都不清楚,我觉得应该能听懂,汉族文化都传承几千年了,难道一个朝代一种口音?显然是不可能的。比如汉末到晋朝口音就变另一种了?

听不懂了?毕竟谁也没听过古人说话。再说了我们先在说的话不也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

12楼:匿名用户

不能听懂,因为我们和他们的时期时代都不一样,更何况都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13楼:小匪大哥

如果你会广东话基本可以听明白唐朝的,再往前基本就是鸟语了

14楼:匿名用户

古人的话语我们现代人应该能听得懂,《三国演义》就是当时的白话文本。

现代人穿越到古代,最远能听懂哪个朝代说的汉语

15楼:匿名用户

任何一个朝代你都听不懂。中国一直到了建国,才有了普通话普及,在这之前,各地都说的是方言,就算在现代,你去听别的地方的人说方言,你也听不懂的。即使是古代的首都,朝廷所在的,说的也是雅言,也就是官话,和现在也不同。

是不是同样的字和词语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发音不样

16楼:廊桥梦者

是的肯定是不一样的,现在推行的是普通话,是以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标准音采集地的,以前的古代汉语可不是以滦平县的发音为标准的

17楼:匿名用户

其实古代汉语的发音和现在的普通话是不同的

如果现代人穿越到隋唐时期,能听懂古代人说话吗?

18楼:刘2星雨

现代人穿越到古代,最早到明清时期还能听懂古代人说的话。明清以前的韵和现在的韵差太多了。

希望可以帮到你,满意的话请采纳,谢谢

19楼:红魔鬼

应该可以吧。

其实那些之乎者也特复杂的文言文一般只用作书面表达,比如给上峰的折子或书信这些的,而且只是那些达官贵人和秀才学者这么用,大多数老百姓讲的还是白话文,毕竟百姓都不是很富有,多数没钱上私塾的。

至于跟上过学的人交流应该也能听得懂,只是他们说的话不像我们说的这么口语化,也许要书面一些吧。

20楼:小志仔

能,古代人说话和现代人差不多

广东话是我国古代中原正宗的汉语发音吗?

21楼:匿名用户

这问题提的好,很简单,回答起来可就麻烦了。

首先标准音是不存在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为象世界语那样有一个统一的国家语言,于是组织许多专家考察论证,决定以当时北京城内的大多数人的用语为中心人为的规定了一种语言,当时叫标准音,或叫标准话。这个事的主管是当时的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所以这么定是因为,国人说话接近这种语言,能听懂这种语言的人最多。

注意这不是北京话,北京当地土人说话象嘴里含个枣,或嘴里有许多口水地说话,而且尾音轻,一句话到后面的几个字,轻的让人听不清,给人一种哼哼叽叽的感觉。

除专业的播音员等于做专门的职业培训,普通话说的标准些外,一般人只能够说‘接近’。

如果从历史的角度用语是河北,河南,山东一代的语言较接近,但有人在谈到这个问题说发个笑话如果有个二三百年前一个说话相当标准的文人,今天突然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之间 是没法用语言交流的,用文字还可以,他的意思是以音的变化太大了。这里又涉及到汉语的字音标注的历史问题。

现在到江浙一带有许多相邻不足几十公里的村落,互相语言就听不懂。我是我这几年的亲身经历。

南方的语言,大北方的语言是中原语言的扩展,受中耐用消费品语言的影响。其他原因涉及历史人员在迁移的有关事宜。

时间关系说支这里吧!

22楼:匿名用户

首先标准音是不存在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为象世界语那样有一个统一的国家语言,于是组织许多专家考察论证,决定以当时北京城内的大多数人的用语为中心人为的规定了一种语言,当时叫标准音,或叫标准话。这个事的主管是当时的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所以这么定是因为,国人说话接近这种语言,能听懂这种语言的人最多。

注意这不是北京话,北京当地土人说话象嘴里含个枣,或嘴里有许多口水地说话,而且尾音轻,一句话到后面的几个字,轻的让人听不清,给人一种哼哼叽叽的感觉。

除专业的播音员等于做专门的职业培训,普通话说的标准些外,一般人只能够说‘接近’。

如果从历史的角度用语是河北,河南,山东一代的语言较接近,但有人在谈到这个问题说发个笑话如果有个二三百年前一个说话相当标准的文人,今天突然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之间 是没法用语言交流的,用文字还可以,他的意思是以音的变化太大了。这里又涉及到汉语的字音标注的历史问题。

现在到江浙一带有许多相邻不足几十公里的村落,互相语言就听不懂。我是我这几年的亲身经历。

南方的语言,大北方的语言是中原语言的扩展,受中耐用消费品语言的影响。其他原因涉及历史人员在迁移的有关事宜。

时间关系说支这里吧.

23楼:匿名用户

其实古代也会有地方差异的,和现在一样,北方有北方的话,南方有南方的话,只是新中国才有提倡说普通话一说,古代好像没有这样确切的规定吧?而且这个古代是指哪个朝代呢?比如汉朝和唐朝可能就是说粤语的,而元代可能说的是蒙古语,清代皇宫说的是可能满语后来才渐渐发展成北京话。

但是我个人觉得粤语应该和古代比较接近的汉语,据说1928年国民**定国语时,粤语仅仅以一票之差败于北京话,否则现在大家说的都应该是粤语了!

以下是一些资料,你可以参考下:

汉语语族所包含的语言种类问题,在语言学界颇有争议。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汉语语族只有汉语一种语言;另一种观点认为汉语语族包括闽语、粤语、客语、吴语、赣语、官话,湘语等七种语言。

中国国内的学者多数支持前者,而中国以外的地区有不少学者支持后者。支持后一种观点的人认为汉语不是一种单一的语言,而是一簇相互关联的不同语言;支持前一种观点的人则将闽语、粤语、客语、吴语、官话、赣语,湘语等列为汉语方言。

汉语七大方言的语音系统各具特色。联系历史发展看,以北方话为基础的官话方言音系比较简单,反映了汉语语音从繁到简的发展趋势;南方各大方言音系比较复杂,更多地保存了古代语音的因素。就声、韵、调三部分说,官话方言的韵母和声调要比闽、粤、吴、客家诸方言简单得多,唯有声母方面,南北方言各有繁简。

汉语方言之间在词汇上的差别,表现为各大方言区都拥有相当数量的方言词,有些方言词只通行于某个方言区或某几个方言区,有些只通行于某一个方言片、方言点。方言词汇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不同;造词方法、造词角度不同;同形词词义不同;同一个词的活跃程度不同。

相对说来,汉语方言在语法上的差异比较小,因为语法结构是语言体系中最稳固的。但纵观各地方言,仍反映出各种各样的语法特点,主要表现为:某些实词的构成手段不同;某些虚词的用法不同;在某些语言环境中语序不同;比较句、被动句、处置句、疑问句等的结构方式不同。

24楼:匿名用户

这个问题其实是无法回答的。因为你所说的古代是指什么年代?每个年代都不一样。

语言是变化发展的。现在研究的古代音韵学,其实只有声韵分类是可信的,音值是不可能知道的。即使英语这样用表音字母标记的语言都不可能完全保存古代的发音音值。

现代各地方言都在不同程度上保存不同的古代发音特性(注意是特性,不是实际发音),即使像客家话这样保存很好的语言,仍然是发展的。而且它并不代表当时的标准音。

至于广东话,广东话也是方言,也是发展变化的,所以现在的广东话和古代也不同。而且广东古代是百越之地,其实是少数民族的地区,不是中原主流文化地区。因此广东话实际上是古代汉语和当地少数民族语音共同交流的结果。

因此,和古代汉语还是有很多差别的。

秦朝也好,汉朝也好,当时也都是有方言的。要不杨雄也不用写《方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