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的舞蹈“燕乐”大体上有几种用法或者说涵义

2020-11-26 09:28:33 字数 5753 阅读 7682

1楼:漫阅科技

隋唐乐舞,可圈可点之处甚多。隋代的历史虽然不长,但是也留下了些许宝贵的乐舞形象资料。隋唐的乐舞,人们自然要说到燕乐。

“燕乐”的名称起源很早,周代就已经存在。它大体上有三种用法或者说涵义,祭祀之乐,宫廷宴享之乐,“九部乐”“十部乐”中的部分作品。

隋朝宫廷燕乐有多少主要类型

2楼:

隋代初年,来宫廷燕乐置七部乐:自

(1)国伎,即西凉伎,出于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

(2)清商伎,指中原和江南地区的传统**;

(3)高丽伎,高丽在今朝鲜;

(4)天竺伎,天竺指古印度;

(5)安国伎,安国即今中亚布哈拉;

(6)龟兹伎;

(7)文康伎,是最后的一个结束节目。此外,又杂有疏勒(今新疆喀什噶尔)、扶南(今柬埔寨)、康国、百济(朝鲜古国)、突厥、新罗(朝鲜古国)、倭国(指日本)等伎。

隋炀帝时又加以调整,定为九部:

清乐(即清商伎)、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即文康伎)。这些项目可以反映,当时朝廷已经广泛地搜集到国内外的多种乐舞。但这些只是朝廷举行宴会时乐舞表演的节目次序单,目的在炫耀皇帝的“威德”,不能反映当时社会上新**的内容。

隋唐时期的乐舞分为几种类型

3楼:飞喵某

隋唐时期乐舞就类型上来分主要为健舞和软舞两种。

唐朝是中国舞蹈发展的繁盛时期,不仅有自娱的民族舞蹈还有大量的表演性舞蹈,朝廷设教坊司,专门训练舞优,唐皇室亦有不少成员喜爱舞蹈。

1、风格特点划分的。

唐代对歌舞的分类比前代更为细腻有按风格特点来分的健舞和软舞类别,软舞动作偏柔,健舞则刚健有力,常会以刀剑等兵器作为道具。

软舞还有赞美龙女的凌波曲,由盛唐著名舞人谢阿蛮依舞曲编舞表演的,深得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喜爱;又有唐懿宗的伶官李可及编创的“菩萨蛮舞”是表现佛国仙女的美音妙舞,还有惊鸿舞等。

2、以结构划分。

有以结构的严谨和统一归类的歌舞大曲,杨太真(杨贵妃)其中霓裳羽衣舞最为著名,据说就是唐玄宗在梦中看到仙女们的翩翩舞姿,又听到仙乐飘飘,而记载流传下来的。

3、以故事情节划分。

有以故事情节归类的歌舞戏;有从用途和表演方式归类且用于宫廷朝会、宴飨的宫宴舞,如七部伎、九部伎、十部伎、坐部伎、立部伎等。

4、不能归类的。

其他不能归类的名舞如“何满子”、“叹百年”等都是在当时兴盛有深远影响力的。健舞著名有公孙大娘的刀舞及由西域朝人传来的胡旋舞、胡腾舞等。

4楼:我是龙的传人

隋唐时期的乐舞类型代表:隋朝的《七部乐》、《九部乐》,唐朝的《十部乐》。唐朝宫廷乐舞演出分为两类。一类是“坐部伎”,一类是“立部伎”。

隋唐时代有几部礼仪乐舞代表着国家水准。隋朝的《七部乐》、《九部乐》,唐朝的《十部乐》,都是当时最高水准的乐舞。它们是境内外各民族乐舞汇合交流的成果。

远在汉朝初年,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宫廷里已经在演奏《于阗乐》。与此同时,汉族的乐舞也不断地向边远地区传播。三国时期,一些兄弟民族的乐舞已在汉族地区扎根,成为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从西汉末年起,印度的乐舞随佛教一起进入中国。三国时,《天竺乐》已在中国流传。南北朝前秦时,吕光通西域又带进了《龟兹乐》。

以《龟兹乐》为代表的西域乐舞,那健朗明快的舞曲,轻盈的舞步,弹指击节、移颈动头的传神动作,急转如风的旋转技巧,令人陶醉,所以很快就在民间流传开来。《龟兹乐》的乐队也很壮观,有竖箜篌、琵琶、五弦、笙、笛、箫、筚篥〔bi li毕力〕,还有毛员鼓、都昙鼓、答腊鼓、腰鼓、羯鼓、鸡娄鼓、铜钹、贝等,对汉族人来说很有新鲜感。南北朝时期,《龟兹乐》大量涌入中原。

隋文帝时,《龟兹乐》发展到全盛时期。那时,无论宫廷还是民间,跳舞时大多要用《龟兹乐》。

《龟兹乐》与“中国旧乐”相结合,又产生了《西凉乐》。东北地区的高句丽乐舞也传进中国。

中外各民族乐舞大交流的事实,引起了中国统治者的注意。隋文帝为了夸耀天下统一,炫耀国家的昌盛,把南北朝以来各地区、各民族的乐舞集中整理,而制定了《七部乐》,包括《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隋炀帝又增加《康国伎》、《疏勒伎》,把《国伎》改称《西凉伎》,从而形成了《九部乐》。

唐太宗为了显示国家的强盛,平衡国际和民族关系,集魏晋南北朝乐舞之大成,创制了宫廷燕乐《十部乐》,包括《燕乐》、《清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

这些乐舞或用于外交,或用于庆典,或用于宴享,有鲜明的礼仪性。国家通过太常寺等乐舞管理机构,把各种乐制和舞制的名称、化妆、曲名、乐器等,都作了整理和规范化。各部乐舞中都包含着制式化了的舞蹈节目。

《燕乐》包括四部乐舞,有歌颂唐太宗武功文德的《破阵乐》、《庆善乐》;还有歌颂唐朝兴盛的《景云乐》、《承天乐》。

《清乐》就是《清商乐》,是汉魏六朝时流传下来的中原传统乐舞。《清商乐》中的著名舞蹈节目如《白纻舞》、《前溪舞》、《鞞〔bing丙〕舞》、《拂舞》等,隋唐时代仍然走红。但隋文帝硬是下令鞞舞、铎舞、巾舞、拂舞的舞蹈者,手中不准再拿鞞、铎、巾、拂等。

《西凉乐》是西域乐舞和汉族乐舞交流的产物。西凉是东晋时北方十六国之一,位于现在甘肃西北部。西凉乐的特点是“中国旧乐而杂以羌胡之声”。

《西凉乐》的舞曲有《于阗佛曲》。唐僧玄奘西天取经时路过于阗,说那里“国尚**,人好歌舞”,《西凉乐》吸收了那里的歌舞。《西凉乐》里还有《凉州舞》、《狮子舞》等。

《 天竺乐》是古印度乐舞。我们在敦煌壁画中看到的那些给佛菩萨看的优美的舞蹈,可能就属于《天竺乐》了。

《高丽乐》是鸭绿江边的高句丽国的乐舞,南北朝时传入中国。其特点是“双双并立而舞”,舞者穿着宽大袖子的衣服,脚穿白鞋子,很像现在朝鲜族的舞蹈。

《康国乐》是古康国传来的乐舞。康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其舞蹈“急转如风”,俗称“胡旋”。

《龟兹乐》流传最广。古龟兹国在现在新疆库车。唐僧玄奘说龟兹“管弦伎乐,特善诸国”,就是说龟兹乐舞的水平比别国都高。

龟兹乐节奏欢快,又有丰富多采的打击乐伴奏。它除了在中原流行,还传到南诏、吐蕃等地。

古高昌国在现在新疆吐鲁番一带,是“丝绸之路”北道要冲,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会点之一。那里的乐舞文化也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吐鲁番出土的十六国时期墓葬的宴饮乐舞壁画,给我们透露了《高昌乐》舞蹈的一些信息。

古安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安国乐》是从那儿传来的乐舞。

《文康伎》在隋朝叫《礼毕》,是《七部乐》、《九部乐》中最后的一部。初创于东晋。贵州庾亮死了,皇帝赐给他一个谥号叫“文康”。他家的歌舞艺人为了悼念他,创作了假面舞《文康伎》。

《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反映了隋唐时期各地区各民族乐舞聚集中原的历史事实。其中的歌舞节目大都来自民间,进入宫廷后则被定为“正声”。隋唐皇帝很重视乐舞。

隋朝设立了统管祭祀和宴享的太常寺。唐朝沿袭隋朝旧制,另外又在宫内设置了内教坊,在京城设立了左右教坊,负责乐舞的训练与演出。唐玄宗还专门为自己设立了“梨园”,教习和演出“法曲”。

梨园乐工都是第一流高手。

唐朝宫廷乐舞演出分为两类。一类是“坐部伎”,一类是“立部伎”。

“坐部伎”是在堂上坐奏,在室内厅堂里演出的。规模较小,表演人数少,其中舞蹈演员由三人到12人不等。“立部伎”在堂下立奏,在室外广场庭院中演出。

规模大,表演人数多,舞蹈者有时多达180人,最少也有64人。

“坐部伎”和“立部伎”的节目,本身都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大都是歌颂皇帝的文治和武功。不过由于吸收了许多民族民间的传统形式,表现手法比较丰富。

“立部伎”的舞蹈节目有:

《安乐》,本来是北周时为歌颂周武帝灭北齐而创作的。隋朝时已成为宫廷乐舞,唐朝照样在宫廷中演出。《安乐》中的舞蹈是演员头戴兽形假面具,队形行列方正,像城廓似的,所以也叫“城舞”。

《破阵乐》又称《七德舞》。是歌颂李世民统一国家的武功。先是以《秦王破阵乐》的乐曲在军中流传。

李世民当皇帝后,亲自绘制了《破阵乐图》,由宫廷乐官吕才照图编舞,排练成盛大的舞蹈节目。舞者披甲执戟,队形左圆右方,有种种变化。舞分三段,每段要变四个阵势。

有强烈的战斗气息和粗犷的阳刚之美。伴奏用《龟兹乐》,擂大鼓,“声振百里,动荡山谷”。演出时还有乐曲伴唱,据说要唱52遍。

5楼:喵古酱

软舞健舞,健舞是从外面传进来的。。

隋唐宫廷燕乐的高度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6楼:气味风云

燕宫廷燕乐是中国传统**发展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尤其是隋唐时期,中国的经济

、文化都达到了相对强盛的历史阶段。宫廷燕乐在隋唐时期得以长足的发展,并具有广泛的影响性。乐以胡乐同汉乐的融合为特征,以隋唐时期的南北统一为背景,内容主要包括隋唐的胡乐、清乐及各种新兴俗乐,如隋唐

九、十部乐,二部伎及唐代歌曲大曲等。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乐府。汉代继承了秦时的乐府制度,并推出了“采诗诵”的**采风制度。与此同时,民间的一种歌曲形式正在悄然的兴起,并受到了乐府的重视,

那就是为后世的清商伎或清乐奠定基础的相和歌。相和歌、清商乐、胡乐是隋唐时期燕乐的直接源头。

隋唐燕乐是泛指宴享娱乐的歌舞,标志着唐代乐舞文化的高峰,主要就是由乐舞伎人表演的。其形式品种之丰富,技艺之高超,队伍之庞大,以及在社会上流传之普遍与深入,都可以说是既空前又绝后的。隋唐燕乐各类作品在各种表演场舍使用的乐队,因胡乐系统多种乐器类型的加入而得以相当的充实和丰富.乐队编制及其演奏风格亦因之多姿多彩。

本文从燕乐乐队编制角度,对隋唐燕乐乐队的乐器使用、乐队编制以及乐队编制特征等进行窥探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国乐强盛。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燕乐成为它的主要标志。所谓燕乐是因为常用在宫廷宴会(燕:

通宴)上而得名,后来也泛称隋唐新兴起的**为燕乐。隋唐燕乐是我国古代**史上的一座巍然高峰。虽然其启于隋兴于唐,但其对后世的词乐、曲乐却有着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唐宋曲子词之「曲」,宋元曲之「曲」,皆源于隋唐燕乐,也是隋唐燕乐发展衍变的结果。

燕乐包括各种声乐、器乐、舞蹈乃至散乐百戏等,其主体是歌舞**。歌舞**中,大曲(包括法曲)又居于重要地位。燕乐大曲较以前的相和大曲和清乐大曲更细致,更复杂多变,其结构也庞大得多,标志着歌舞**发展的一个高峰。

燕乐在乐器运用上也较前代有了很大发展,以琵琶为中心,同时引用诸多从边疆和国外传入的新乐器。

隋唐燕乐(泛指宴享娱乐的歌舞),主要就是由乐舞伎人表演的。其形式品种之丰富,技艺之高超,队伍之庞大,以及在社会上流传之普遍与深入,都可以说是既空前又绝后的。娱乐性更强的是坐、立部伎和歌舞大曲。

坐部伎在堂上演奏,规模较小;共六部。立部伎共八部,在堂下表演,规模较大。主要节目有《破阵乐》、《庆善乐》、《圣寿乐》、《鸟歌万岁乐》、《龙池乐》等。

《新唐书.礼乐志》载:太常(主管乐舞的大臣)考核坐部伎,不合格的转去立部,立部也不行,就送去学雅乐。可知坐部伎人的艺术水平是最高的。

唐朝盛时,隶属宫廷乐舞机构太常寺和鼓吹署的乐人、音声人、太常乐户子弟等乐工舞伎总数竟有数万人。开元二年,唐玄宗把演出燕乐的伎工从太常寺分离出来设立了内教坊,又在长安、洛阳两地设置了四处外教坊。另外,宫中还有特选的尖子三百名,由玄宗亲自参与培训排练,人称「梨园**」或「皇帝**」──这也是我国戏曲界习称「梨园行」,演员称「梨园**」的由来。

燕乐二十八调长期应用于宫廷燕乐及民间俗乐,对宋、元以来的词曲、戏曲、说唱、器乐等诸种俗乐也具有影响,所以现代也有人称之为俗乐二十八调或简称二十八调。燕乐二十八调以七声音阶为基础,在一个调域的七声音阶中只选用re、mi、fa、sol四个音作为调式主音,隋唐宫廷**理论将其分别称为羽、角、宫、商。这四种调式可处在七个调域中,传统称之为七宫、七商、七羽、七角,共二十八调。

由于宫廷雅乐理论的偏见,这套宫调系统中不见征调,但征调式的曲调在宫廷燕乐的实际表演中是存在的。 由于年代悠远,古代典籍中燕乐数据所存甚少,且又零散,专论燕乐的著作更是少之又少。,并同时提出与之相关的“琵琶定调,横笛定律”、“一组(队)之中,兼有两制”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