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给佛菩萨上香时,香可以掰下一节烧吗

2020-11-24 19:20:18 字数 6923 阅读 7142

1楼:匿名用户

掰下一节是为了什么?

比如一炷香时间太长,想要短一些,那就掰成一半好了。或者选择短一些的香。如果是因为香的烟气,可以不用上香。

供养的方法很多。一杯清水,香花,水果。也可以把香不用烧,放在香坛上,之后在外面烧。

也是可以的。

2楼:aaa**王

这个是自愿的 一切恭敬就好

3楼:清风浅戏

如果有怪癖想掰就掰吧

给佛烧香时应注意什么?

4楼:衅元斐善甲

4)把香举至额头一般高,闭眼许愿;然后三拜.(举香的高度不得底于下身)右转,面朝东方(一般大殿的门是朝南的),按第3步方式许愿,三拜;然后朝南,朝北.

5)拜完后即可将香插到香炉内,注意:应该用左手燃香,因为右手杀生,左手相对来说要平和,不可往香炉内一丢了之.

3、女人大姨妈来的时候不要去上香.

4、进庙烧香,意思是点燃自己的心香,点灯是点亮自己的心灯,这时就可以得到佛菩萨的加持,使自己得到智慧等等。所以烧可以烧一枝,可以烧两枝,最多烧三枝。不必多烧。

进庙烧香,可以自己带,也可以从外头买,不过一般大殿上都备有香,所有你可直接用,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你可以往功德箱中放点功德钱,如果困难,放心菩萨不会怪罪你的,你拜了佛也一样有功德。5、不过见过很多信佛的人请上一串念珠挂在脖子上,**说这样做一般人是承受不起的。所以希望朋友们以后如果请了念珠,请把他带在手上。

6、焚三支清香,一支敬佛,一支敬法,一支敬僧;

7、庙里的垫子中间是给出家人拜佛用的,在家人男人跪拜用左边的,女人用右边的;

8、在庙里按顺时针方向行走拜佛

9、进庙前沿尽量不要走中间,沿阶梯边沿而上,男左女右,进门时尽量不要走正门,因为方丈门朝晚课时都是从正门进的,而沙弥等从偏门进,所以为了和寺院一致,大家都尽量应该从偏门进,男左女右,进去时尽量跨右脚,出门时也从偏门出就是,不要踩在门槛上(一般寺院门槛做得很高)。进庙门的时候,千万不要踩门槛.(据说门槛是神的肩膀还是啥了,踩了就是不敬)

10、先,心要虔诚,要茹素,手要干净,不要在庙堂里大声喧哗以及说无关的唠叨话,不要用手指点佛像,不可大声喧哗和讲不敬的话语。11、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不可以随口胡乱许愿,因为许愿一定要还愿的,如果没把握做到,就千万别许愿。别求发财,佛不是保佑你发财的。

可以求平安,求健康顺遂。不要随口许诺给佛什么供养,然后又抛到脑后。佛又不争你的一柱香,这个说法是要让我们不要随意承诺,所谓做人应该有言必践吧。

佛所恼的应该是这些虚妄之言吧。

5楼:匿名用户

三柱香代表佛,法,僧或者戒,定,慧。

要恭敬,心诚则灵

6楼:嗡阿吽

给佛上香 一定是烧自己心中的三柱香

1,愿除一切恶

2,愿修一切善

3,愿度一切众生

如果时时不忘 即使不在上香时候 也是在上香了

7楼:匿名用户

佛与凡人的区别就是凡人永远不敢承认自己就是佛!我就是佛,佛即是我!给自己烧个鸟香!

给观音菩萨上香香从底部折断怎

8楼:匿名用户

修行重要。

在家修行的居士,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烧香问题。

我们在寺院里常常见到众多的居士大把大把地,一捆一捆地,甚至是整箱整箱地在香炉里烧香,他们认为多烧多福,多烧香说明我心诚。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毫无根据的偏见误解。这种偏见误解反映到生活中,就造成一系列的恶果,比如说,在行为上破坏卫生,污染环境;在信仰上,形成一种迷信现象,使我们佛教倍受现代文明社会的批评,成为落后不开化的代名词……所以说,多烧多燃的风气决不可长,更不可带到家里去。

居士在家中供佛,早晚各一支清香即可,不必求什么三支九支的。敬佛关键在于心诚,学佛也关键在于学佛一样的诚心。俗话讲,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们学佛修行当然更是这个道理。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佛菩萨虽然是慈悲喜舍,广开方便,但却是无私的、平等的,如果说你多烧香佛菩萨就给予你多一些,那佛菩萨岂不成了人人痛恨的**污吏?那还是佛菩萨吗?!

其实,类似于多烧香多得福的错误认识,在居士中还有很多。像有些居士就认为,是居士,家里就该有佛像;还有居士认为,是居士,手里就该常拿有念珠;更有众多的居士坚决认定,修行就是念佛打坐,不打坐念佛就不是修行,是白过!……于是因这种种的认识,才有了有的居士不分场合,在单位开会发言也先来一句“阿弥陀佛”,搞得全单位人都怪怪的,觉得他别扭;也才有了有的居士不管大人怎么埋怨,小孩怎么哭闹,手头上怎么忙乱,他每天也要雷打不动地双腿往那儿一盘……我这样讲,绝不是说念佛打坐不是修行,更不是否认念佛打坐的实际功用,而是提醒在家修行的居士们,要切记念佛打坐只是众多修行方式中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说法不在于嘴,禅修不在于腿」,这是在佛教丛林中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六祖也说:

「道由心悟,岂在坐也?」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打坐只是修心养性的基础方法之一,它并不是开悟的绝对方法,只有心的清净无杂、了了分明,才是证悟的关键。

古人讲: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一个修行人,如果行住坐卧四威仪都能够恒处定中,这才是了不起的修行。

况且,对于在家居士而言,修行最起码的是在家庭生活中,在社会生活中,修整规范自己言行,越修越行,越修越让家人欢喜,越修越让社会接纳,越修越让大众钦敬。这才是大修行,真修行!

给佛菩萨上香时,烧一支香是什么意思

9楼:匿名用户

烧三支香代表供养佛法僧三宝,一枝香代表普供养。只要对佛菩萨有恭敬心,一心一意礼拜诸佛,烧一枝香和一百枝香道理是一样的,不在于多少。

我每天给我菩萨上香时,杯子的香不停的动

10楼:匿名用户

杯子动不动不重要

重要的是 自己有没有断恶行善~~

在家修行的居士,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烧香问题。

我们在寺院里常常见到众多的居士大把大把地,一捆一捆地,甚至是整箱整箱地在香炉里烧香,他们认为多烧多福,多烧香说明我心诚。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毫无根据的偏见误解。这种偏见误解反映到生活中,就造成一系列的恶果,比如说,在行为上破坏卫生,污染环境;在信仰上,形成一种迷信现象,使我们佛教倍受现代文明社会的批评,成为落后不开化的代名词……所以说,多烧多燃的风气决不可长,更不可带到家里去。

居士在家中供佛,早晚各一支清香即可,不必求什么三支九支的。敬佛关键在于心诚,学佛也关键在于学佛一样的诚心。俗话讲,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们学佛修行当然更是这个道理。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佛菩萨虽然是慈悲喜舍,广开方便,但却是无私的、平等的,如果说你多烧香佛菩萨就给予你多一些,那佛菩萨岂不成了人人痛恨的**污吏?那还是佛菩萨吗?!

其实,类似于多烧香多得福的错误认识,在居士中还有很多。像有些居士就认为,是居士,家里就该有佛像;还有居士认为,是居士,手里就该常拿有念珠;更有众多的居士坚决认定,修行就是念佛打坐,不打坐念佛就不是修行,是白过!……于是因这种种的认识,才有了有的居士不分场合,在单位开会发言也先来一句“阿弥陀佛”,搞得全单位人都怪怪的,觉得他别扭;也才有了有的居士不管大人怎么埋怨,小孩怎么哭闹,手头上怎么忙乱,他每天也要雷打不动地双腿往那儿一盘……我这样讲,绝不是说念佛打坐不是修行,更不是否认念佛打坐的实际功用,而是提醒在家修行的居士们,要切记念佛打坐只是众多修行方式中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说法不在于嘴,禅修不在于腿」,这是在佛教丛林中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六祖也说:

「道由心悟,岂在坐也?」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打坐只是修心养性的基础方法之一,它并不是开悟的绝对方法,只有心的清净无杂、了了分明,才是证悟的关键。

古人讲: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一个修行人,如果行住坐卧四威仪都能够恒处定中,这才是了不起的修行。

况且,对于在家居士而言,修行最起码的是在家庭生活中,在社会生活中,修整规范自己言行,越修越行,越修越让家人欢喜,越修越让社会接纳,越修越让大众钦敬。这才是大修行,真修行!

净空法师 在家居士学佛不要入误区

在家给佛菩萨上香上四根有什么说法

11楼:匿名用户

没有上四根香的说法,一般上三根或一根为准。

上香的含义有:

第一、表示虔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

第二、表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

第三、表示燃烧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门**无私奉献。

第四、表示点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意,佛并不嗜好世间大香贵香,但却喜欢佛**的戒、定真香。

上香礼佛时应当心地清净,果能一尘不染,获福无边。若要许愿,当放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念头,发利益社会、利益众生之大心愿,则功德无量。佛经上讲“礼佛一拜,灭罪河沙;念佛一声,福增无量”是也。

上三支香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这是最圆满且文明的上香供养。上香不在多少,贵在心诚,所谓“烧三支文明香,敬一片真诚心”。

佛经上说:“一切供养中,法供养第一。”所谓法供养就是佛经上的教导,如理如法受持诵读,自行化他,为人演说。即在日常生活和待人处世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12楼:aaa**王

烧香要看香谱的 24的很准 48、72种的都是后人编写的不准!

一般都是三根为一柱 可以以3为基数 6、9根就是2柱!3柱!更多

13楼:大慈悲心

烧几根都可以;一般为表法烧3支或1支;3支表示戒定慧,1支表示万法归一;在家一般烧3支或1支。

早上给菩萨上香,三根等我发现时候中间那根烧一半灭了,预示什么?_?

14楼:超级蓝水海军

楼主,我是一个学佛多年的人,你听我说几句。

从佛法的角度来说,香烧成什么样,其实并没有神秘性在里面。因为佛菩萨对我们的教导都是明示,明明白白地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修行(修正心灵与行为)。如何正确的达成心愿。

不会用香相来暗示你什么的。

烧香磕头,有祈福效果,但这不是佛法的重点,学佛的重点落实佛菩萨对我们的教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你做一件善事,持之以恒,佛菩萨知道了非常高兴,比你上100柱香供100个果还要高兴!

改运获福的效果还要好!天佑有德之人,积善积德佛菩萨自然帮助他。无善无德之人磕头烧香是很难灵验的。

佛菩萨是至高的境界,不会贪求世间之供养,我们上香供养只是表示恭敬,表示要学习佛菩萨的思想,行为,要止恶,行善。这是烧香的主要目的!

因为佛法主要讲究因果规律,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此时此刻所受的苦,都是前世今生的恶业所致,我们此时此刻享受到的快乐,都是前世今生善业的成熟。是自己作的善,让我们达成心愿,让我们快乐,是自己作的恶,让我们诸事不顺,让我们痛苦。

这是快乐和痛苦的根本原因。所以说命运是自已造成的。

所以,命运的改变,主要也要靠我们自己,说到这里。楼主是否已经明白,佛菩萨济世救人的方式,以神力护佑是次要的,主要的方式,是教导我们一套行为标准,让我们做个大善人,从而自己改变自己不好的命运,走向幸福圆满的康庄大道。

楼主试想,一个人犯了错误被关监狱里,受了很多苦,佛菩萨能用神力瞬间毁掉监狱,还他自由吗?不能,对吧,只能教导他一套行为标准,让他改过,然后争取减刑。所以“教化万民”,这是佛菩萨渡人的主要方式。

楼主应该是初学者吧,其实学佛的内容还有很多,不光是烧香,还有吃素,放生,忏悔,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念佛、念经、持咒(念佛念经是佛门大善)等。后者才是重点。后者的消灾改运获福的力量更大!

因为后者表明你按照佛菩萨的教导实践了,力行了。这些也是佛门消灾解难除病改变命运获得平安吉祥之正道。

比方说佛门五戒吧,佛言,行上品五戒十善者,来世可以**,行中品五戒十善者,来世还可以为人,免入三恶道受苦。楼主你看,上天堂还是下地狱,这都是自己的行为造成的。

念佛诵经有什么用呢。且看经书:《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是如何说的: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解怨)

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著于本人。 (解恶咒解毒害)

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辟邪)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寻声救苦)

楼主你看,称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与观世音菩萨圣号,效果不错吧。

再看大善行:助印经书及造像的十大功德

1、从前所作种种罪过,轻者立即消灭,重者亦得转轻。

2、常得吉神拥护,一切瘟疫、水火、寇盗、刀兵、牢狱之灾,悉皆不受。

3、夙生怨怼,咸蒙法益,而得解脱,永免寻仇报复之苦。

4、夜叉恶鬼,不能侵犯,毒蛇饿虎,不能为害。

5、心得安慰,日无险事,夜无恶梦,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

6、至心奉法,虽无希求,自然衣食丰足,家庭和睦,福禄绵长。

7、所言所行,人天欢喜,任到何方,常为多众倾城爱戴,恭敬礼拜。

8、愚者转智,病者转健,困者转亨,为妇女者,报谢之日,捷转男身。

9、永离恶道,受生善道。相貌端正,天资超越,福禄殊胜。

10、能为一切众生,种植善根,以众生心,作大福田,获无量胜果。所生之处,常得见佛闻法。直至三慧宏开,六通亲证,速得成佛。

楼主你看,上面的福德,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不是求来的,楼主想要心想事成,吉祥如意,还须按照佛菩萨对我们的教导,实地去修啊。

附两点一、孝顺父母是人间大善,不孝是很折福的。孔子说过,孝顺父母最难的是“色难”,就是难以对父母和颜悦色,所以我们以后要对父母以柔心对待,讲话轻声细语,语气不要凶。

二、放生是世间希有大善,楼主试想,我们平常打针都痛,动物被杀,要痛到死,是个什么滋味,被杀之前,又是多么害怕。你若能行放生,动物又是多么感激!在危难时,你能救动物一命,将来你有难时,上天也会出手相助的,这就是善有善报。

憨山大师——放生偈

人既爱其寿 生物爱其命 放生合天心 放生顺佛令

放生免三灾 放生离九横 放生寿命长 放生官禄盛

放生子孙昌 放生家门庆 放生无忧恼 放生少疾病

放生解冤结 放生罪垢净 放生观音慈 放生普贤行

放生与杀生 果报名如镜 放生又念佛 万修万人证

最后,楼主要是有兴趣,可以请一本《认识佛教》来具体全面的了解一下。佛法讲明了宇宙人生的起源,道理,我们凡人如何离苦得乐之道,很是值得我们学习。最后祝愿楼主平安,健康,吉祥如意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