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社会分层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2020-11-24 17:36:54 字数 5676 阅读 8319

1楼:小刘胡侃

教育在社会分层中的作用

一向受到社会化理论学者的重视,而学校教育作为人的社会化和进行社会控制的有效手段之一,其教育内容的选择、组织与传递过程是带有计划性和目的性的。在现代社会是一个“学历社会”的大背景下,学校教育已经对社会分层产生了重大影响。

教育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的社会意义在于赋予社会成员一种特定的文化内涵,使其了解并接受这一文化背景之下的社会秩序,同时使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得到不断完善。学校教育是一个有效的社会文化过程,它一方面给予人文化的定义,另一方面为个人获得一种有价值的社会资源——学历文凭,并且通过这种资源对社会成员的分化产生重要影响。

一、学校教育的功能

学校教育制度的制定、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教育环境的建设都是与该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以及价值体系密切相关的。自19世纪末期开始,社会学者和教育学者就开始对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教育的社会功能进行研究,并开创教育社会学。学者们通过研究教育制度和教育结构,认为教育不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还具有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和对社会有效整合以及根据社会分工进行选择的功能。

学校教育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主要承担这样的功能:第一,知识的社会化。现代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及各种社会生活知识,已经呈现出发展越来越丰富的趋势,家庭已不能胜任传统社会中的传授与教育的职责,这主要通过系统科学的学校教育来完成。

第二,价值观念和行为的社会化。个体对社会的价值判断主要通过学校教育来完成,使人具有区别善恶、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个人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把学生培养成为与社会秩序相符合的模式,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整合。

第三,理想目标的社会化。通过学校教育,使个人能把整个社会的利益发展与自己的意愿相一致的目标视为自己的理想,并通过学习,学会如何去实现目标的方法。因此,学校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对学生行为和态度选择具有潜在的影响。

二、教育与社会分层理论

社会分层理论一直非常重视教育与阶层形成的关系。马克思和韦伯都把教育或技术资格看成是划分阶级阶层结构的

重要依据。赖特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有两种资源非常重要,即组织资产与资格认定性技能,赖特把教育或技术资本作为阶级剥削的基础。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能力的具体形式是:

生产资料所有权,教育与技术方面的资格认证,体力劳动的力量。这里他强调技能水平对阶级内部分化的作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认为文化是一种资本,在人口中的分布是随不同的阶级而定的。

这种分布可以还原为教育成就和文化实践之间的关系——参与文化实践的能力是在教育经历中获得的。布迪厄认为教育系统对现阶段的资产阶级社会所发挥的功能,相当于其他形式的社会秩序合法化以及特权世袭传承对其他社会形态所发挥的功能。资产阶级特权的拥有者在现代已经必须诉诸于学院的资格认定,从而证明他的德才兼备,并确认自己剥削的特权。

教育是社会文明传递的主要载体,人的现代化作为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在其实现的过程中,教育无疑担负着重大的社会功能。柯林斯、丹尼尔.贝尔等人都认为,在未来的社会阶级结构中,教育将作为在社会中经济方面受益阶层的筛选标准,技术能力成为实际权力的一个条件,高等教育成为取得技术才能的手段,社会主要机构中成员的招募将以技术能力为首先条件。

在所谓的“后工业社会”中,权力和地位要按照能者统治的逻辑发展,而其社会秩序也将是以受过教育的能者优先的原则为基础。"

三、教育在现实社会分层中的影响

教育不能直接给个人带来收益,除非社会有一种可用来将教育转化为资源的制度。在“学历社会”的宏观背景之下,学历和文凭就成为交换关系的中介。现实的中国社会,对学历的关注胜过于对实际知识和能力的关注。

社会用人单位对资源短缺人才的应用,以学历为依据,在有着同等学历的情况下,又以学校或专业的声誉为依据。这一切都在客观上引导着人们的教育观念。从中国的学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人都是为了获得学历文凭,为了将来收入可观的职业,为了获得社会分层中有利地位而进行提前的竞争。

文凭学历代表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受过高等教育的职业参与者较容易获得用人单位给予的较好岗位。职业的好坏与教育程度相关,而职业又是衡量阶层地位的一个重要标准。布劳和邓肯认为,在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都十分发达的现代社会里,经济和政治权力的划分都以职业分化为基础。

这种观点在西方社会阶层分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为在市场为主要配置手段的情况下,劳动力资源的分配依赖市场机制,人们绝大部分的经济利益是通过职业的途径实现的。

教育不仅与一个人的收入效益紧密相关,还与其它许多市场收益有密切联系,如声望、闲暇、福利等等。在现代社会中,通过教育向上流动的机会要远远大于通过职业向上流动的机会。接受一定的教育并获得相应的学历认证,是个人参与现代社会生活、创造和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础,进入不了教育领域,则意味着会被排挤到社会或组织的边缘。

人们谋求教育机会的平等,其实质在于谋取参与社会生活的均等机会,否则就会形成教育的隔离,在创造和分享社会成果时受阻。

四、教育与社会分层正相关关系背后的反思

教育在为社会成员提供向上层社会流动的平等机会的同时,很多人过分地追求教育的功利价值,把教育产品当作一种“疯狂的消费”,却很少关心教育的本质意义和内在价值。人们的教育消费行为不可避免地走向非理性化,导致劳动力市场上的学历**猛烈攀升,其结果是高学历人群增多,而教育收益水平却在降低。

事实上,学历的获得必须经过长期的磨练和严格的筛选,才可允许实现。在学历不断升温的现实中,教育的泡沫化现象也就在所难免。教育的泡沫化是由于教育消费需求超过了有限的教育资源所提供的供给,致使教育资源的增长远远赶不上教育规模的增长,形成大量低效甚至无效的教育文凭,进而引发文凭的普遍信用危机。

教育文凭的信用危机,不仅破坏教育发展生态系统中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四要素之间的平衡,损害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会导致以学历为标识的个人人力资本信号发生失真和紊乱,使雇主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人力投资风险增大,投资欲望受挫。

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变,以身份制为主的社会分层模式正在被以学业和职业为主的分化模式所取代,这种转变对教育公平的实现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既要看到教育与个人社会地位的紧密联系,还应在制度上对教育提出基本的质量要求,消除容易导致教育发展生态系统失衡的不良因素,使社会结构的分化更加合理和趋向良性发展。

为什么说教育的作用是社会分层作用

2楼:匿名用户

社会分层是社会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成不同层次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社会分层结构愈加复杂,影响社会分层的因素越来越多,分层标准的多元化改变了传统社会认知下的“世袭身份”,这表现在社会成员的地位、收入、权利等社会资源的占有被更多因素所牵制,教育问题是其中一个分支。教育是社会文明传递的主要载体,人的现代化作为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在其实现的过程中,教育无疑担负着重大的社会功能。

社会学认为,学习是人一生中的社会和个人经历,它会改变人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方式。实现人格和世界观、价值观的多方面塑造。我国宪法规定,每个公民在达到法定年龄后,都有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后,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高考走进了大学校园,接受现代高等教育,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建设的中坚力量。1993年起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又实现了基本普及教育的第二次跳跃。但由于地域、个人等差异使教育程度呈现出不同,所受教育的不同程度对人个人素质和知识结构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作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个人的教育程度也决定着个人发展,并影响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社会阶层的确定。因此,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研究在逐渐进步的现代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当代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曾在《当代社会流动》一书中提出,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是社会流动的动力机制,在所有工业化或正在工业化的国家中,对‘谁走在最前面’这一问题的最好回答,就是那些获得了教育的人”。[1]在社会学视野中,社会分层作为社会流动的动力,而教育充当了发动机功能。主义的观点认为,教育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功能:

社会化、社会控制、筛选和分配、同化作用、社会革新和变迁。虽然在某些方面也促进社会变迁,但是从以上这些功能来看,教育这种制度设置的主要功能就是维持现状,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保守的社会力量[2]。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在《社会理论》一书中指出:

教育是阶级再生产的机制。并在《教育、文化和社会的再生产》这部著作中,布迪厄令人信服地向人们说明,隐藏在传授知识等众多正面功能背后,教育机构同时也是在生产社会不平等并使之合法化的方式,是现代社会中阶级再生产的一种重要机制。[3]因为正是通过这种教育机构,家庭背景的差异甚至对同语言和生活方式的熟悉程度的差异,被转化成学校考试成绩的差别。

这样,教育就不断地将社会中已有的阶级结构复制出来。布迪厄的阶级再生产理论强调了教育对于阶级结构的维护和复制的作用,但是同样也有许多研究表明了教育对社会流动起着积极作用[4]。很多研究表明,后天的教育是导致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改变的主要因素之一。

教育是社会的一种筛选装置,各个阶层可以藉此改变阶层流向。教育对社会分层之间产生了两方面影响。积极方面,教育为社会流动与社会合力分层提供了动力;消极方面,教育制度使社会成员在原有的社会分层结构上产生了教育分配不均的现象。

也就是说,所受教育的不同程度将社会成员在文化上划分为不同层次,并直接归为不同阶级中。另一方面,在中国渐进的社会改革中,不同社会阶层所占有的文化、社会、经济资本不同,影响着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在教育质量的地区、学校、层次、规格、专业选择上的差异,进而影响着接受教育的公平性。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随机访问的方式,设定被访者在20——50岁之间,并有固定工作收入者,包括试用期、实习期。我将教育的不同程度与社会地位的不同层次作为两种变量进行研究。在对阶层的界定研究中,采用了社会学前辈的理论。

马克思.韦伯确定了财富、权力和声望这三个社会分层的关键因素。财富可以理解为经济地位,权力是政治地位,而声望则是社会地位,这三个地位构成了划分社会阶层的“三位一体”的理论[5]。

而在很大程度上,职业是划分社会阶级与阶层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6]于是在问卷中,受访者对职业的认知是对阶层划分的主要标准。另一变量的设计中,教育包括五种程度,分别是初中及以下、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高等职业教育和大学本科教育五类。

在分析过程中,所有数据来自问卷调查,收集整理后得出结论。

从数据中看出大学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者在本次调查中占主流,所有受访者政治面貌良好,收入集中在1500——3000的区间,在我国国民收入中处中等水平。其中,本科及本科以上水平收入分布较广。高收入(3000以上)段的被访者均拥有高等教育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及以上的高收入者较多。

17人正在或有过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或学业再深造的经历,其中在学校里接受过职业技能学习的受访者参与较少,本科及以上学历参与较多。他们表示参“再学习”的原因大多是工作本身需要以及评职称。收入在1500——5000区间的受访者接触书籍及其他大众传媒的机会比收入较低的人多。

另外,在人们对职业的认知排名中,前五位分别是科学家、公务员、公司经理、律师和大学教授。另外,大多数人认为教育对社会地位有影响,其中,多数认为教育对其社会地位的确定影响很大。

目前,受到初级以上教育水平的社会成员是社会工作的主流,他们大多有大学本科或以上文凭,或有三年中、高等职业学校学习的经历。但是不同的教育程度,可就是中国社会嗦认知的文凭,在社会阶层的占领比例不同。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在研究中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出以下结论,在现代社会中通过教育向上流动的机会要远远大于通过职业向上流动的机会。

学历越高收入越高,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大众**,从中获取知识和信息,他们也更愿意以自身财富换取更多的知识以充实和丰富自身知识结构,并以此换取更高的社会地位。这就形成了教育中的直接输出品知识对社会成员阶层的双向影响。首先,教育程度越高,所在的社会阶层就越高,反过来,社会阶层越高的人,更有资本提高自身知识、能力和素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素质不断提高,教育在保持社会阶层原有的状态之外,还使不同教育程度的**入不同阶层,因而形成循环,促进社会发展。但是若各阶层的不平衡发展可能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甚至社会稳定。因此,我们既要看到教育与社会分层的紧密联系,还应在制度上对教育提出基本的质量要求,消除容易导致教育发展生态系统失衡的不良因素,使社会结构的分化更加合理和趋向良性发展,这样才能使教育和社会阶层及社会流动提供正面动力。

在实践过程中什么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1楼 可爱的zzz圣 一 社会实践的内涵 社会实践即通常意义上的假期实习,对于在校大学生具有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 确认适合的职业 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 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等多方面意义。本文所说的社会实践 特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大学生社会实践既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的一部分 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大学生社会实...

人类在认识地球过程中科学技术起到怎样的作用

1楼 匿名用户 答 在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中科学技术起到了验证人类认识地球各种现象只是否正确, 在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中,科学技术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2楼 卢勋沃慨 科学技术使人看的更远,看的更精确。听的更远,听的更真实。科学给人起到的作用比顺风耳和千里眼更给力。 3楼 公月怡完富 我们在认识的过程遇到了...

请问宗教在社会中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1楼 阿弥陀佛慈 维护和平 发展正义 使人断恶修善 2楼 法藏 您好!宗教是特殊的教育,信仰宗教,必须正信,正行。如果这样,有利于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思议的。 ,比如说《佛说观无量寿经》云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如果人们真的能依教奉行,真的能将这四句话,实践与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