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连词“而”的用法有哪些,"之"字在古代汉语中常见的用法主要有以四种

2020-11-24 16:41:54 字数 6207 阅读 7205

1楼:大大大蕊

”而“的用法: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⑵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着”、“地”等。

⑶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而且”、“又”、“和”。

⑷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然后”、“于是”、“就”。

⑸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使”。

“而”用法的延伸:

表示转折关系: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表示偏正关系:

①朝而往,暮而归

②掩口胡卢而笑

3.表示并列关系: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4.表示承接关系:

②余闻而愈悲。

③灭滑而还。

5.表示假设关系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古代汉语连词"而"的用法有哪些

2楼:沧海半杯

“|详细释义

〈名〉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

“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而,颊毛也。

——东汉·许慎《说文》

〈连〉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1)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克生直臣,事我皇祖,干严谴而不悔。――明·钱谦益《袁可立父淮加赠尚宝司少卿》

(3)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

(4) 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5)表示目的关系,可不译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6) 表示假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8) 表因果关系

野芳发而(因而)幽香。——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代〉(1) 你;你的

予岂不知而作。——《诗·大雅·桑柔》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而翁(你的父亲)

(3) 这样,此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而夫(此人;这人)

〈助〉(1)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虞之与 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2) 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

〈语气〉

(1) 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2) 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动〉(1) 如,好像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2) 另见 néng

3楼:箫洒舞剑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着”、“地”等。例:

①朝而往,暮而归。

②掩口胡卢而笑。

③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⑶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而且”、“又”、“和”。例: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⑷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然后”、“于是”、“就”。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③灭滑而还。

⑸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使”。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此外,“而”还可以和其它词连用:

①「而已」,罢了。例: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而后」,才,方才。例: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递进。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之"字在古代汉语中常见的用法主要有以四种

4楼:活着夏夏

1、作动词,译为到,往。

举例: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译文:我曾经和同伴一起耕田,种庄稼。

2、作代词,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他们)、“它”(它们);这。

示例: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战胜他们。

译文:他们力气耗尽,而我们精力充沛,因此我们可以示例: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译文:他的徒弟的贤能不如孔子。

3、作助词,译为“的”。

示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译文: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够全部看完,但是一定能做好自己的本分。

4、作通假词,通“也”。

举例:鬼祟也疾人之谓鬼伤人——《韩非子·解老》

译文:鬼神伤害人们,也就是鬼怪伤害人们。

5楼:施小五婧

用法——①动词,②代词,③助词,④通假字,通“也”

之[zhī] ,字词

一、“之”为动词

释义

到,往。

示例

1、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2、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5、纵一苇之所如。——《赤壁赋》

延伸

“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义,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整个句子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二、“之”为代词

释义

1、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用法: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示例:①人皆吊之。——《塞翁失马》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③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孔雀东南飞》

2、指示代词,这。

示例: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3、第一人称,我。

示例:①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4、用于宾语前置句,复代指宾语,用于动词后。

示例:①野语有之曰。——《庄子·秋水》

②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

③珍宝尽有之。——《史记·项羽本纪》

延伸

当“之”为代词时,“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三、“之”为助词

用法

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示例:①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若能以吴、蜀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示例:①宋何罪之有?——《公输》

②何陋之有? ——《陋室铭》

③句读之不知。——《师说》

3、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示例: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②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示例:①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②蚓无爪牙之利。——《劝学》

5、结构助词,补语标志,可译为“得”。

示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6、音节助词,无实义。

示例:①填然鼓之。——《孟子·粱惠王上》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延伸

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四、“之”通“也”

示例

1、鬼祟也疾人之谓鬼伤人——《韩非子·解老》

2、何君子之道衰,之数也。——《贾子·大政》

3、圣人也,为天下也。——《墨子·大取》(“圣人也”的“也”字作“之”义)

6楼:古今汉语教育

"之"字在古代汉语中用作助词时有以下四种用法: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在古代汉语中“而”字做连词的主要用法是什么?举例说明

7楼:honey哈妮妹妹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2.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苏轼《石钟山记》

4.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拼音:ér

笔划:6

五笔:dmjj

部首:而

结构:单一结构

五行:金

笔顺:横、撇、竖、横折钩、竖、竖

释义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连词:表平列,如“多~杂”。

表相承,如“取~代之”。

表递进,如“~且”。

表转折,如“似是~非”。

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

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

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3.表(从……到……):从上~下。

4.而,通“能”,才能。

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墨子·尚同下》

5.助词,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虞之与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