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购买力平价理论,简述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内容

2020-11-23 14:08:01 字数 5317 阅读 3462

1楼:匿名用户

购买力 评价指标,是一个体系,有国家最先进国家的标准。

当然,每个国家,都有对各自经济的积极先进运营的鼓励政策的存在。

2楼:尧逸奈白山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种研究和比较各国不同的货币之间购买力关系的理论。

人们对外国货币的需求是由于用它可以购买外国的商品和劳务,外国人需要其本国货币也是因为用它可以购买其国内的商品和劳务。因此,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相交换,就等于本国与外国购买力的交换。所以,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也就是汇率,决定于两种货币的购买力比率。

由于购买力实际上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因此两国之间的货币汇率可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表示。这就是购买力平价说。

简述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内容

3楼:11审计学

36.简述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1)本国人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该外国货币在发行国有购买力;外国人需要本国货币,则是因为本国货币在本国有购买力。

(2)按一定比率用本币购买外币,也就是购进了外币购买力,所以,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实际上是一般物价水平之商。

(3)购买力平价理论包括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考试在吧?我也帮同学在 你要名词解释不?

4楼:匿名用户

(1)本国

人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该外国货币在发行国有购买力;外国人需要本国货币,则是因为本国货币在本国有购买力。

(2)按一定比率用本币购买外币,也就是购进了外币购买力,所以,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实际上是一般物价水平之商。

(3)购买力平价理论包括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种研究和比较各国不同的货币之间购买力关系的理论。瑞典学者较早就研究了购买力平价方面的问题。瑞典于1745--1777年曾脱离铸币平价而实行过浮动汇率,此后汇率剧烈波动。

**企图通过干预保持汇率的稳定,但屡遭失败。另外,由于瑞典参加了长达7年的英法战争,使国内通货膨胀加剧。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关于汇率决定的一种理论。最初由英国经济学家桑顿在1802年提出,其后成为李嘉图的古典经济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最后由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尔(g·cassel , 1866~1945)加以发展和充实 ,并在其1922年出版的《1914 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一书中作了详细论述。它已成为当今汇率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绝对购买力平价是购买力平价的早期理论。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指在一定的时点上,两国货币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如果用一般物价指数的倒数来表示各自的货币购买力的话,则两国货币汇率决定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比。

用表示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pa和pb分别表示本国和外国一般物价的绝对水平。

如何理解购买力平价?

5楼:人生如夕阳

购买力评价说分为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ppp)和相对购买力平价(relativeppp).

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一国货币的价值及对它的需求是由单位货币在国内所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决定的,即由它的购买力决定的,因此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可以表示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而购买力的大小是通过物价水平体现出来的.

根据这一关系式,本国物价**将意味着本国货币相对外国货币的贬值.相对购买力平价弥补了绝对购买力平价一些不足的方面.它的主要观点可以简单地表述为:

两国货币的汇率水平将根据两国通胀率的差异而进行相应地调整.它表明两国间的相对通货膨胀决定两种货币间的均衡汇率.从总体上看,购买力平价理论较为合理地解释了汇率的决定基础,虽然它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等其他因素对汇率的影响,但该学说至尽仍受到西方经济学者的重视,在基础分析中被广泛地应用于**汇率走势的数学模型.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利,研究和比较各国不同的货币之间购买力关系的理论.瑞典学者较早就研究了购买力平价方面的问题.瑞典于1745--1777年曾脱离铸币平价而实行过浮动汇率,此后汇率剧烈波动.

**企图通过干预保持汇率的稳定,但屡遭失败.另外,由于瑞典参加了长达7年的英法战争,使国内通货膨胀加剧.在这种背景下,以克里斯蒂尔尼为代表的非官方经济学家提出了汇率贬值是因货币购买力下降所致的观点.

这是购买力平价的早期观点.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人们对外国货币的需求是由于用它可以购买外国的商品和劳务,外国人需要其本国货币也是因为用它可以购买其国内的商品和劳务.因此,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相交换,就等于本国与外国购买力的交换.所以,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也就是汇率,决定于两种货币的购买力比率.

由于购买力实际上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因此两国之间的货币汇率可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表示.这就是购买力平价说.从表现形式上来看,购买力平价说有两利,定义,即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绝对购买力平价是购买力平价的早期理论.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指在一定的时点上,两国货币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如果用一般物价指数的倒数来表示各自的货币购买力的话,则两国货币汇率决定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的商.

用公式表示为:r = pa/pbr为绝对购买力平价下的汇率;pa、pb为a、b两国的一般物价水平.

相对购买力平价在表示一段时期内汇率的变动时考虑到了通货膨胀因素.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各国在战争期间滥发不兑现银行券,导致了通货膨胀及物价**,这促使经济学家对绝对购买力平价进行修正.他们认为,汇率应该反映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原因在于通货膨胀会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各国货币的购买力.

因此,当两种货币都发生通货膨胀时,它们的名义汇率等于其过去的汇率乘以两国通货膨胀率之商.用公式表示为:

r1 = r0ia/ib

r1购买力平价理论产生以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这使它成为现在最重要的汇率理论之一.购买力平价理论具有很强的合理性.

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可以决定两国货币汇率,这实际上是从货币所代表的价值这个层次上去分析汇率决定的.这抓住了汇率决定的主要方向,因而其方向是正确的.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如果商品价值量既定,则两国纸币购买力的差异实际上代表了两国货币所体现的价值量的差异.

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就是两国货币价值量之比.因而两国货币兑换的汇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表现出来.

购买力平价决定了汇率的长期趋势.不考虑短期内影响汇率波动的各种短期因素,从长期来看,汇率的走势与购买力平价的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购买力平价为长期汇率走势的**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法.

6楼:匿名用户

打开电视,任选一个经济频道,大都有最新的外汇牌价。对于投资者来说,外汇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牵动他们的神经。可就**而言,更关注外汇的长期走向,以便审时度势,从长计议,制定符合国情的汇率政策。

比如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979年为1.5∶1,1986年为3.7∶1,1994年初为8.

7∶1,15年间,汇率下调了480%。如此调整,依据何在?汇率决定理论中,有一个购买力平价说,或许我们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简而言之,汇率就是各国货币的**比率。一战以前,确定汇率不像现在这么麻烦。当时,各国货币都规定**含量,持有货币可以自由兑换**。

两国货币的汇率,就是货币的含金量之比,叫做铸币平价。比如,1英镑含**113.0格令,1美元含**23.

3格令,两国货币的铸币平价就是4.9,因而英镑对美元的汇率就是1∶4.9。

当然受市场**的影响,汇率也会有所波动,但由于有**作保证,汇率波动的幅度是很小的,那时候的汇率,被称为固定汇率。一战期间,各国为应付军费开支,大量发行纸币,纸币含金量没法保证,也就不能兑换**,铸币平价随之土崩瓦解。待战争硝烟散尽,**重开,如何确定汇率,重又提上日程。

1922年,瑞典学者卡塞尔出版《1914年以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提出购买力平价说,认为应根据各国货币的购买力,确定它们之间的汇率。此说一出,备受推崇,各国**按图索骥,重打锣鼓另开张,纷纷重定汇率。 经济理论大都有假设前提,购买力平价说也不例外。

为了便于推演,此说首先假定,两国之间**自由,商品、劳务交流,不受关税、配额限制,即便有限制,双方外贸政策对等,没有相互歧视。同时,假设两国商品的运输成本,大致相同,忽略不计。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购买力平价说的理论前提:

同样货物无论在**销售,其**必然相等。也可以这么理解,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货币,那么,在任何地方购买同质的商品,花销应该一样。这个假设前提,被称为“一价定律”。

实际上,各国货币大不相同。但是,由一价定律不难推出,两种货币的汇率,等于它们的购买力之比。比如一个同样的汉堡包,在美国卖1美元,而在日本卖150日元,那么,就可以认为,1美元相当于150日元,美元对日元的汇率是1∶150。

如果一国的货币购买力下降,商品的国内**上升,该货币就会对外等比例贬值,反之,购买力上升,货币则会相应升值。在刚才的例子中,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汉堡包在日本售价上升为200日元,在美国仍卖1美元,那么日元贬值,美元对日元的汇率降为1∶200,反之,如果美国的汉堡包售价**到1.5美元,在日本仍为150日元,就说明日元升值,美元对日元的汇率变为1∶100。

当然,该理论所说的货币购买力,不只表现在汉堡包一种商品上,而是就国内所有商品的平均水平而言的。 以上推论,讲的是在某一时点,两国**水平与汇率的关系,称为绝对购买力平价。与此对应,卡塞尔又提出相对购买力平价。

他认为,在一段较长时间里,两种货币汇率变化的百分比,等于两国国内**水平变化的百分比之差。举例来说,如果法国的物价一年**10%,而荷兰物价只**5%,那么,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法郎对荷兰盾将会贬值5%。汇率变动将不多不少,刚好抵消法国通胀超过荷兰的5个百分点。

照此看来,汇率的涨跌,与同一时期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动,恰成反比关系。为了给战后的世界,提供一个重整汇率的参照,卡塞尔主张,汇率不能盲目调整,必须先确定一个基期汇率,也就是一战之前,符合绝对购买力平价的时期。在基期汇率的基础上,根据战后各国通货膨胀的变化,制定恰当的新汇率指标。

对各国货币当局来说,闻此说犹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当两国经济冷热不均,物价水平涨跌不同时,货币之间的汇率,可以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进行适当调整。 应该说,购买力平价理论,对指导一战后各国重整汇率,还是功不可没的。

随着时间推移,后来学者为弥补该学说的不足,又提出了成本平价理论,使其不断发展完善。用成本平价取**买力平价,原因有二:**平价中包含利润,这是一个易变的因素。

比如,由于中国有乐凯胶卷,美国和日本要占领中国彩卷市场,就会将柯达、富士彩卷的**,定得比国内市场要低,此类薄利多销的战术,有时会导致购买力平价失灵。再者,卡塞尔只看到**影响汇率,没有认识到汇率对**也有反作用。用成本代替**,能够使这种反作用造成的偏差,尽可能地降低。

在决定成本的诸要素中,劳动成本最关键,于是,学者们将其抽出,再以工资标准,作为计算成本的指标,于是,便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国工资率相对外国偏高,gdp增长率却没有同比例提高,那么,为了保持长期的国际收支平衡,就必须使本币贬值,降低汇率。反之,则本币升值,汇率提升。

在汇率决定理论中,购买力平价说影响深远,当然,在学术界也遇到了各种褒扬和贬抑。尽管如此,大多数学者还是认为,对于长时期汇率变化,购买力平价说魅力独在,并没有过时。两国之间如果能盯住相同的一揽子商品,正确估计**水平变化,还是能够判断出汇率的基本走向的。

简单说下购买力平价说的基本内容或者理论

1楼 匿名用户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说明汇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未来的汇率波动幅度等于与两国间通货膨胀率之差。假设中国通胀率为8 美国的通胀率为5 ,说明未来人民币会贬值3 。 简述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内容 2楼 11审计学 36 简述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 1 本国人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