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有哪些重要的因素

2020-11-23 09:44:01 字数 5164 阅读 5214

1楼:漫阅科技

一、突出课堂教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

体育课时要按照国家课程计划规定,确保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积极实施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教材和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教学中要增加身体素质和体能练习的比重,积极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运动1小时

中小学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富有特色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时段内认真组织学生开展广播操、校园集体舞及有本校特色的体育活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安排1课时的体育活动,列入学校课表。

大课间体育活动及课外体育活动由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共同组织实施。寄宿制学校每天要组织学生早锻炼。

三、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完善学生体质健康和学校体育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书和公告制度。各级各类学校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锻炼活动,认真参加体质测试。学校要配齐测试器材,规范测试方法,加强对测试工作的监管,确保测试数据的客观真实性。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纳入对学生的评价报告。学校测试的结果定期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和家庭公告,并列为学校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四、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初中学生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

科学合理设置考试项目内容和评分标准,适当提高区分度,逐步加大体育考试成绩在中考总分中的比例。全面实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2008年起,凡国家**以上运动员、参加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认可的体育竞赛活动获单项前六名或集体比赛前六名,参加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认可的体育竞赛活动单项前四名或集体比赛前四名的主力队员、体育课考核成绩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优良级者可评为a级,并记入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五、建立健全学生体育竞赛制度

每四年举行一届综合性运动会,每两年举行一届专项性运动会。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市学校管理中心要建立中小学体育竞赛制度,学校每年至少要举办一次体育运动会、一次体育文化科技节,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特长,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两项以上的体育运动技能。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体育竞赛活动,做到人人有参赛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

六、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障学生的睡眠和体育锻炼时间

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分别不超过6小时、7小时、8小时,睡眠时间分别不少于10小时、9小时、8小时。学校作息时间向学生家长通报,并接受社会监督。

七、建立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定期为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学校每学期要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两次监测,坚持每天上下午做眼保健操,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降低近视率。加强学校食品和饮用水卫生专项监督检查,各地每年要组织3~4次定期与不定期检查。

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服务网络。

八、完善大中专院校、高中阶段学生军训制度

按纲施训,丰富军训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少年军校”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意义

2楼:手机用户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各门课程的教学以及其他活动,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作为学校体育组成部分的课外体育活动,理所当然成了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样提负着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的任务。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学校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学校除了上课以外,参加一些诸如文娱活动、科技活动、体育活动等课外活动,将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有益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又可以丰富课余生活。因此,课外体育活动既是一种广义的教育活动,也是学生和学校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

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满足学生身体活动的需要,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增强体质。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有利于培养体育骨干和运动人才。

3楼:贫道真单纯

①有助于运动兴趣,习惯的培养;

②有利于终身体育基础的形成;

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文化学习;

④丰富课外文化生活,促进校园文明建设。

社会体育意识或观念,对学校体育活动开展有哪些影响?

4楼:这台冰箱有点冷

高校阶段是学生生长发育、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培养终身体育的关键时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最重要的一站,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最后一站。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重要衔接点,是实施终身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对终身体育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作用和长远效益。高校是培养学生实现终身体育观念的主要场所,必须要接受教育,终身体育的内涵是终身教育,其中包括了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体育贯穿了人的一生。

我们提及的终生体育思想是从人的一生角度来对体育问题的理性认识,它的出发点是以人为主,并从**人、体育、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来塑造全面发展的群体。高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传授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在当代体育发展的道路上指明方向,我们要从理论和实践中培养终身健身者,要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成为德、才兼备,体魄强健的现代化事业**人。

学校可以搞的体育活动有哪些?

5楼:祢淑琴窦妍

上了高中一般上体育课都是先跑5圈,剩下就是自己玩了,都是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等活动,

6楼:冠可欣隽赋

你把体育运动的项目都差不多排除了,上体育课要先热身防止拉伤、扭伤什么的,不打球不活动的话;那只好建议你们做游戏了,做做反应能力比较强的游戏。

影响个体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有哪些

7楼:永恒的瞬间绽放

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

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个体生理状况、个人行为以及个人的心理特征和状态。

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社会经济条件等。个人的体质和健康因素能够对体育锻炼行为产生影响。在体质方面,尹博的研究表明,身高、体重、体型等因素,影响到学生的体育锻炼经历和体育锻炼习惯。

由于学生的身体特点存在不同,在参加不同项目的运动时形成优势和劣势比较。其调查结果显示有13.7%的男生和9.

6%的女生认为其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原因之一是先天运动素质好,并且,6.2%的男生和8.9%的女生认为其没有形成锻炼习惯的原因之一是先天运动素质差。

8楼:体博网

影响体育锻炼的个体因素

人口统计学特征

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社会经济条件等。在年龄方面,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2001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的结果显示出,我国体育人口比例的年龄总体结构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马鞍型”分布,不同年龄段体育人口比例存在显著差异。关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调查多表明,男女生体育锻炼行为存在明显差异,男生的体育锻炼强度、时间和次数均多于女生;在锻炼坚持性方面,尹博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坚持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基础比女生更稳定[12]。

在中国的体育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占11.87%,中等教育的占70.70%,初等教育的占12.

32%,文盲、半文盲占5.11%,参照中国人口的文化结构高等教育的为2.28%,中等教育的为48.

80%,初等教育的占35.30%,文盲、半文盲占13.00%,可以看出,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体育人口在同等教育水平的人群中所占比例也就越高,说明受教育程度对体育锻炼行为具有影响。

对于职业而言,2001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的结果显示,体育人口中有职业者占82.1%,无职业者占17.9%。

不同职业人群中体育人口的结构比排序为:科教文人员、管理人员、工人、服务人员、农民。管理人员群体在参加体育活动次数、时间及强度上依然高于其他人员群体。

体育人口与个人经济收入没有固定关系,与家庭收入有关,基本呈收入越高,体育人口越多的关系。这表明,体育锻炼行为受到个人的职业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

健康和体质状况

有关研究表明,个人的体质和健康因素能够对体育锻炼行为产生影响。在体质方面,尹博的研究表明,身高、体重、体型等因素,影响到学生的体育锻炼经历和体育锻炼习惯。由于学生的身体特点存在不同,在参加不同项目的运动时形成优势和劣势比较。

其调查结果显示有13.7%的男生和9.6%的女生认为其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原因之一是先天运动素质好,并且,6.

2%的男生和8.9%的女生认为其没有形成锻炼习惯的原因之一是先天运动素质差[12]。但是也存在不一致的研究报道,如dishman对262名男性锻炼者进行了5年的观察,发现有氧健康水平越高的个体越容易退出,提出可能是由于身体健康的个体相信自身能在其他地方获得更好的健康效益,因而放弃了当前的锻炼[13]。

傅遐龄的研究表明,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强弱与她们自身的体型密切相关,其体育锻炼动机变差的42%是由于克托莱指数改变所引起的[14]。

在健康方面,有研究表明,那些不相信自己有健康问题,或者认为自己的心血管问题是由锻炼而引发的个体,更容易退出锻炼;而相信自己有健康问题的个体则更倾向于坚持锻炼,例如冠心病患者坚持锻炼的时间更长[15];知道自己胆固醇水平高的个体比认为自己胆固醇水平低的个体更倾向于坚持锻炼[16]。上述研究反映了这样一种趋势,即明显健康的个体,较好的体质条件为其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了良好基础,而对于有健康问题的个体,疾患的存在则成为个体参加和坚持锻炼的驱动力。

个性心理因素

个性(personality)也称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型[17]。有关研究显示,个性特征能够对体育锻炼行为产生影响。谭亚彬的研究认为,女大学生的性格越外向,体育锻炼越积极,性格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有心理定向作用,良好的动机驱动学生主动参与定向的体育活动,进而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18]。

陈善平对参加散打选项班的大学生进行的研究表明,外向、乐群的学生在开始时由于各种原因表现出对散打的高兴趣,但他们喜欢集体活动和希望在体育活动中与人交往的心理需要在散打这一个人项目中难以满足,从而引起学生对该体育项目的兴趣下降导致退出锻炼,这显示出锻炼者的人格特征与体育项目特征的相互作用与影响[19]。

国外的报道显示,在**心脏病**锻炼计划中,a型性格的人有退出的倾向,群体依赖性强的个体比独立性个体更能坚持锻炼[20]。dishman等的研究报道显示,自我激励水平低的人群中,坚持锻炼者仅占40.6%,而高水平自我激励者,坚持锻炼的比例为78%,从锻炼项目中退出的人,其自我激励得分明显低于坚持锻炼者

大学校庆有什么好活动,大学里可以举办哪些有趣的活动

1楼 匿名用户 庆祝建校55周年暨校友总会成立大会 光华会堂 签定校友 或项目合作协议 参观货币 博物馆 文献中心5楼 午餐四食堂二楼 一食堂 校史陈列馆揭幕仪式并参观 校友高峰论坛 柳林校区国际会议厅 新建雕塑揭幕仪式 校友林植树 校庆晚宴 五谷堂校庆晚会 柳林校区 全天学院 中心 校友活动 大学...

大学生比较喜欢的“学校组织的活动”有哪些

1楼 匿名用户 呵呵,我们学校最喜欢的就是一个年级的搞联欢会 什么舞蹈,唱歌比赛,都是我们的最爱,大家一起 其乐融融,开心咯 2楼 匿名用户 比较喜欢文艺汇演,把自己文艺方面的才华展示出来。 大学校园能够组织什么有创意的活动??? 3楼 匿名用户 可以让团建策划团队来做啊,这样省事效果又好 大学校园...

政治我国中小学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的目的有哪些

1楼 匿名用户 1 使青少年从小树立宪政意识 2 使青少年能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3 使青少年能充分认识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基本制度。 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2楼 叹笑一世倾城 一 可采取的活动形式有 1 举办宪法知 识竞赛活动 2 办黑板报 3 宣传栏 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宪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