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谓”“语”“曰”在古代汉语中表达“说”这个意义上有什么不同

2020-11-23 06:37:01 字数 8721 阅读 1717

1楼:鲁氏尚佳

“言”、“谓”多用于书面语,较正式,“语”的正式性较前两者弱,“曰”多用于口语。

2楼:匿名用户

言、曰的意思是“说”,谓、语的意思是告诉。

曰”在古代汉语中表达“说”这个意义上有什么不同

3楼:

几(jī)

1、小或矮的桌子:茶几儿。

2、将近,差一点:几乎。几至。

3、苗头:知几其神乎。

几(jǐ)

1、询问数量多少(数量不超过十)的疑问词:几个人?几何(a、多少,如“人生几何?”b、研究点线面体的性质、关系和计算方法的学科,如“平面几何”)。[1]

2、表示大于一而小于十的不定数目:几本书 | 十几岁 | 几百人。

详细解释折叠

几(jī)

【名】1、象形。

2、低矮的案几。

几,踞几也。象形。周礼五几:玉几、雕几、彤几、髤几、素几。凡几之属皆从几。——《说文》

掌五几五席之名物。——《周礼·司几筵》。注:“五几:左右玉雕彤漆素。”

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考工记·匠人》

几杖,所以扶助衰也。——《白虎通·致仕》

必操几杖以从之。——《礼记·曲礼》

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礼记·檀弓》。疏:“依神也。”

或肆之筵,或授之几。——《诗·大雅·行苇》

3、后专指有光滑平面、由腿或其它支撑物固定起来的小桌子。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聊斋志异·促织》

【名】1、苗头;预兆。

徒有疾恶心,奈何不知几。——唐·苏涣《变律》

又如:几先(预兆,事先)。

2、政务。通“机”。

或问为政有几。——《法言·先知》。注:“要也。”

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文心雕龙·情采》

【副】表示非常接近,相当于“几乎”、“差不多”。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汉·贾谊《论积贮疏》

几死者数矣。——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几自刭死。(几,“几几乎”的省略写法)——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通“凌”。)——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几欲先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磴几不可登。——清·姚鼐《登泰山记》

几自疑身外即战场。——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有朕位几不保,命康与卿及同志速设法筹救之语。——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形】1、会意。从戌。戌,兵守也。

2、细微,隐微。

几,微也,殆也。——《说文》

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易·系辞》传

一日二日万几。——《书·皋陶谟》

事父母几谏。——《论语》

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系辞》

3、危险。

本不固者末必几。——《墨子》

【动】1、接近;达到。

几,近也。——《尔雅》

月几望。——《易·小畜》

知乐则几于礼矣。——《礼记·乐记》

意几乎后言。——《庄子·天地》

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作此之由乎?——清·刘开《问说》

夫工艺非细事也,西人之神明规矩亦断非一蹴可几也。——清·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

2、另见jǐ。

几(jǐ)

【数】1、会意,微,隐微。

2、表示肯定观念,意思是“虽少但仍有一些”。

几家深树里,一火夜渔归。——唐·项斯《江村夜归》

见哥哥如此分析,以为理之当然,绝无几微不平的意思。——《醒世姻缘传》

3、表示否定概念意思是“不多”“没有多少”。

韩子亦无几求。——《左传·昭十六年》。注:“言所求少。”

又如:所剩无几。

4、表示疑问,用以询问数目的多少。

几为之笑而不陵我?——《左传·昭公十六年》

子来几日矣?——《孟子·离娄上》

崔九堂前几度闻。——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几处早莺争暖树。——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其几千里。——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读书者有几。——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唐·杜牧《阿房宫赋》

未几,敌兵果舁炮至。(未几,没有多久,一会儿。)——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聊斋志异·狼三则》

【代】1、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如:不知征马几时归;几样(怎样地,多么地)。

2、另见jī。[1]通假字,通“讥、畿” 释义:音同形近的通假——六书中的形声字,有一些字左边是部首,代表义符,而右边代表声符。

例如江河二字,左边水为部首,是义符,右边为声符。宋人王圣美称之为右文,即依字的形体右边相似或基本相似,又是同音,可以假借。 本字:

通“讥、几”

古代汉语 “谓”和“谓之”的区别

4楼:天天天蓝

1、意思不同:

谓:本义为告诉。引申义:报、告、说、谈。形声;从讠、胃声。

谓之:称这是。谓:意义;意思。称为。 之:代词,这。

2、使用位置不同:

用“谓”的时候,被解释的词是放在“谓”的前面。

例如《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杨倞注:“本谓晨桑.”意思是强本而节约使用.“杨惊说:“本以为晨桑.”

“谓之”时,被解释的词总是放在“谓之”的后面。

李善注:“《说文》曰:秦谓之蚋,楚谓之蚊。”意思是秦国说它是蚋,楚国说这是蚊子。

3、词性不同:

谓:可做动词,形容词,名词。

谓之:不可做动词。

4、解词的内容不同

“谓”常用来解说词语意义的范围或比喻映射的事物。可译为“是指、指的是“。

“谓之”强调被释词的特点,用来辨析近义词、同义词。可译作“叫”、“叫做”等。

5楼:超说

在古汉语之中两者

不同,下面举例子说明:

①使用的位置不同.用“谓”的时候,被解释的词是放在“谓”的前面.而用“谓之”时,被解释的词总是放在“谓之”的后面.

例如《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

”杨倞注:“本谓晨桑.”枚乘《上书重谏吴王》:

“譬犹蝇蚋之附群牛”李善注:“《说文》曰:秦谓之蚋,楚谓之蚊.

”② 解词的内容不同.“谓”常用来解说词语意义的范围或比喻映射的事物.可译为“是指、指的是”.

“谓之”强调被释词的特点,用来辨析近义词、同义词.可译作“叫”、“叫做”等.例如《楚辞离骚》:

“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也.

”“美人”实际上是隐喻楚怀王,王逸在注中指明它隐喻的内容.枚乘《上书重谏吴王》:“譬犹蝇蚋之附群牛”李善注:

“《说文》曰:秦谓之蚋,楚谓之蚊.”“蚊”和“蚋”是同义词,用“谓之”来区别它们.

6楼:匿名用户

①使用的位置不同。用“谓”的时候,被

解释的词是放在“谓”的前面。而用“谓之”时,被解释的词总是放在“谓之”的后面。例如《荀子.

天论》:“强本而节用。”杨倞注:

“本谓晨桑。”枚乘《上书重谏吴王》:“譬犹蝇蚋之附群牛”李善注:

“《说文》曰:秦谓之蚋,楚谓之蚊。”

② 解词的内容不同。“谓”常用来解说词语意义的范围或比喻映射的事物。可译为“是指、指的是”。

“谓之”强调被释词的特点,用来辨析近义词、同义词。可译作“叫”、“叫做”等。例如《楚辞离骚》:

“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也。

”“美人”实际上是隐喻楚怀王,王逸在注中指明它隐喻的内容。枚乘《上书重谏吴王》:“譬犹蝇蚋之附群牛”李善注:

“《说文》曰:秦谓之蚋,楚谓之蚊。”“蚊”和“蚋”是同义词,用“谓之”来区别它们。

诞与涎在意义上的区别

7楼:匿名用户

“诞”,读作dàn,“诞”的意思有两个:1、诞生:妈妈永远不会忘记孩子的诞辰。2、荒唐的,不合情理的:这事太怪诞了,好多人都不相信。

“涎”,读作xión,“涎”的意思是唾沫,口水:对别人的成就,不必垂涎三尺,自己好好努力也可以得到。

“诞”与“涎”形近,读音和意义都差得很远。

8楼:枫桥映月夜泊

诞dàn ;笔画数:8 部首:讠;笔顺编号:45321554 五笔:yth。

释义:①出生:诞生 人出生;诞辰

。②生日:寿诞;华诞。③虚妄的;荒唐的;不合情理的:荒诞不经;虚诞;荒诞;|怪诞。

涎〈名〉

1、 (形声。从水,延声。本义:唾沫,口水)2、 同本义 [saliva]

涎,小儿唾也。——《三苍》

喷浪飞唌(涎)。——郭璞《江赋》

群犬垂涎。——柳宗元《三戒》

3、 又如:口角流涎;垂涎三尺。

4、 粘液 [mucus]

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素问》

古代汉语中有哪些较为特殊的语序

9楼:匿名用户

古汉语的正常语序,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一般是“主语+状语+谓语+宾语+补语”的顺序,“定语”则用在名词之前。

特殊语序:

1.谓语前置。

2.宾语前置。

3.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的词序。

语序:1.语言里语素、词组合的次序。

为汉语里的主要语法手段。语序变动,可组成意义不同的词组、句子。按主语、谓语和宾语的排列顺序可分为svo、sov、ovs和vso等类型。

2.按句子中心与受其支配的宾语的关系可分为vo、ov两种。语序是汉语句法结构中的一个主要的表达手段,同样的词排列顺序不同,句法结构关系也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

10楼:初级提问者

古汉语的正常语序,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一般是“主语+状语+谓语+宾语+补语”的顺序,“定语”则用在名词之前。

古汉语中也有一些特殊的语序:

一、谓语前置

所谓“谓语前置”,就是指为了突出或强调谓语,而将主语和谓语的语序“倒装”。这既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语法现象。现代汉语中也有这种用法,如“光荣啊,人民的军队!

”“多美啊,祖国的山河!”但古汉语中谓语前置的现象更为常见。

古汉语中的谓语前置句,主要用于感叹句和疑问句,通常在谓语后面缀以语气词。

1 谓语前置的感叹句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孟子·梁惠王上》:“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2 谓语前置的疑问句

《论语·颜渊》:“何哉,尔所谓达者?”

《孟子·梁惠王上》:“何哉,君所谓逾者?”

主谓倒置,是为了突出谓语的意义加重谓语的语气或感**彩,或是为了合乎讲对仗,押音韵,如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二、宾语前置

宾语通常是用在动词或介词后面的。有时候,为了强调宾语,而把宾语放到动词或介词前面,这就叫“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是古汉语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

宾语前置一般受到一定的语法条件的限制,宾语无条件前置的情况较少。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情况有四种,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

(1) 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的基本情况

古汉语中的疑问代词“谁”、“何”、“胡”、“奚”、“曷”、“安”、“焉”、“恶”、“孰”等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必须前置,要求很严,很少例外。例如:

《论语·子罕》:“吾谁欺?欺天乎?”(“欺”是动词,“谁”作宾语时前置,名词“天”作宾语时不前置)

《孟子·告子上》:“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敬”是动词,宾语“谁”前置,“兄”不前置)

范仲淹《岳阳楼记》:“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作介词“与”的前置宾语)

贾谊《论积贮疏》:“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胡”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

如果动词前面有能愿动词(即助动词),那么疑问代词宾语要放到能愿动词前面。例如:

《左传·成公三年》:“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2 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

在用了否定词“不”、“毋(无)”、“未”、“莫”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一般放到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例如:

《论语·先进》:“居则曰:‘不吾知也。’”

《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但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的前置,要求不是很严,也就是说,可以前置,也可以不前置,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不同于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必须前置。例如:

《诗经·魏风·园有桃》:“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我”前置) 有人对我不了解,说我士人傲慢太骄狂。

《诗经·王风·黍离》:“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不前置。“何”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 用代词“之”、“是”等复指的前置宾语

(1) 用代词“之”、“是”等复指的前置宾语的基本情况

在古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宾语,就将宾语前置,而以代词“之”、“是”等来复指它们(“之”、“是”等也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有的学者认为,“之”、“是”等是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这里有两种情况:

① 前置宾语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时,用“之”、“是”等来复指。例如:

用“之”复指的:

《左传·隐公元年》:“姜氏何厌之有?”(“何厌之有”即“有何厌”,“之”所复指的前置宾语是名词性词组“何厌”,而不是疑问代词“何”)

用“是”复指的:

《左传·僖公五年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将虢是灭”即“将灭虢”。)

② 前置宾语是代词时,一般只用“之”复指。例如:

《谷梁传·僖公二年》:“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其斯之谓与”即“其谓斯与”。)

(2) 用代词“之”、“是”复指前置宾语的凝固结构:

① 是之谓,此之谓。“是之谓”即“谓是”,“此之谓”即“谓此”。在这两个凝固结构的后面,有时带有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是(此)之谓……”实际上是一个双宾语结构,其中宾语“是”或“此”前置,另一个宾语(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不前置,可译成“称它……”、“把它称作……”等。例如:

《荀子·王霸》:“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政令行。”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是之谓”、“此之谓”这两个凝固结构也可以单独形成分句,后面不带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译成“说的就是这个”、“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例如:

《左传·隐公元年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孟子·公孙丑上》:“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② 唯(惟)……是……,唯(惟)……之……。

这两个凝固结构对前置宾语的强调作用更加突出,其中“唯(惟)”是语气词,意思是“只”、“只是”;“是”、“之”是复指前置宾语的代词。例如:

《左传·宣公十二年》:“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唯敌是求”即“唯求敌”。)

《论语·为政》:“父母唯其疾之忧。”

③ 何……之有。

在这个凝固结构中,“何……”是名词性的偏正词组,作前置宾语;“之”是复指“何……”的代词;“有”是动词。这个凝固结构表达比较强烈的反问语气,意思是“有何……”,可译作“有什么……”。例如:

《墨子·公输》:“宋何罪之有?”(即“宋有何罪”。)

《晋书·周处传》:“三害未除,何乐之有?”

4 无形式标志的宾语前置

除了上述疑问句中的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和用“是”、“之”复指的宾语前置之外,在古汉语中还有一些没有任何语法形式作标志,仅凭语序手段来表现的宾语前置。这种宾语前置不多见,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仔细辨别。

(1) 动词的宾语前置。例如:

《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是征”即“征是”;“是问”,即“问是”。)

(2) 介词的宾语前置

介词“以”的宾语可以无条件前置,例如:

《左传·僖公四年》:“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方城,山名)

《史记·吴王濞列传》:“积金钱,修兵革,聚谷食,夜以继日,三十余年矣。”

介词“于(乎)”的宾语偶尔前置。例如:

《墨子·非乐上》:“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

《左传·昭公十九年》:“谚所谓‘室于怒而市于色’者,楚之谓也。”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的词序

在现代汉语中,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时,一般是把数词和动量词放在动词的后面作补语,例如:去了三趟,读两遍,研究了好几次。古汉语则不是这样。古汉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主要有两种方法:

1 数词作状语

古汉语中一般不用动量词,直接把数词放在动词前面作状语。例如:

《墨子·公输》:“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论语·宪问》:“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2 数词作谓语

古汉语中,为了强调动作行为的数量,可以把作状语的数词从动词前面移到句末作谓语,而使原句的剩余部分(通常是一个主谓词组)作主语,在主语后、数词前必须用一个代词“者”来复指主语。例如:

《战国策·赵策》:“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鲁仲连辞让者三”这个句子,主语是“鲁仲连辞让”,“者”字复指主语,“三”是谓语。

这句话强调突出了“三”这个行为数量,可译成“鲁仲连推辞了好几次”。如果不强调“三”,这句话的正常表达形式是:鲁仲连三辞让。

)《史记·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这句话的正常词序是:

范增数目项王,三举所佩玉玦以示之。) 通过上述例句,我们可以看到:在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时,数词作状语和数词作谓语这两种表达方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