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和平稳定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积极影响

2020-11-22 17:56:47 字数 4570 阅读 8099

1楼:旋旋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积极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客观友善的**环境”。

这是在外交工作的层面上,指出了我们为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应在外部环境建设方面努力的方向。其中,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既是总的目标,也是其他四个环境的基础;而其他四个环境则是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的具体表现和在某一侧面的深化。

当今的国际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提升综合国力的主要手段是发展。要发展,就需要有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要集中精力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更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没有和平,总是处在战争状态或面临战争威胁,不可能安心搞建设;世界和地区局势动荡,不稳定,经济的国际化分工合作链条受到阻碍或被打断,哪怕自己没有卷入战争之中,也难以借重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快更好地发展自己。

我国近30年来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外开放,得益于抓住了全球化进程所提供的机遇,也得益于国际环境的总体和平与稳定。试想,如果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依然如上世纪60年代那样险峻,****受到严重的威胁,又**有精力、财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能够集中精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甚至会时常发生局部的动荡乃至战争。但是,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维护和平、制约战争的因素不断增长,国际环境从总体上来说是和平的、稳定的,我国的和平发展正面临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客观存在,但仍需要国际社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努力营造。我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并为构建和谐世界做贡献。倡导构建和谐社会,是从根源上消除一个国家内部产生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社会基础。

倡导构建和谐世界,则是从根源上消除国际社会产生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社会基础。遵循这一理念,我国在与恐怖主义、极端主义、**主义等不利于和平稳定的因素作斗争的时候,更为注重采取标本兼治的方法来化解全人类共同面对的威胁,坚持通过共同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通过世界和平来保障共同发展。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并没有以周边地区的发展受损为代价,反倒成了东亚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动机。

我国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既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和谐世界的建设。发展自己,造福世界——我国的一切内政外交政策,实质上都是统一的、连贯的。

苏联模式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影响

2楼:落魄的水手

苏联模式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好的促进作用也有一定的弊端,在当时促进了中国过敏经济的恢复,但是同时照搬苏联模式没有依据国情也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要辩证的去认识和分析苏联模式对中国的影响,不能一味的说其好与坏,要辩证的去看待这一问题。

尽管后来我们认识到苏联模式有很多弊端,但就当时而言,苏联模式对我国建国初期的中国建设还是有价值的,在恢复国民经济、保证重点建设和保障人民生活等方面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新中国建国之初,政权的稳固是一个重要的步骤,但是由于中国过去工业体系的不完善,我们在重工业领域很多方面均处于一片空白,国防工业非常落后.而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我们走过了一条按照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来安排国民经济发展比例的道路,使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一五”期间,也正是运用这种体制,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也有效地促进和保卫了新兴的政权不受破坏与颠覆.

但是任何一种模式都不可能是至善至美的,何况每一种模式的实行也有着它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苏联模式同样如此.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特别是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的召开,1956年夏秋发生了波兰、匈牙利事件,暴露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弊端.

主要是:在政治生活中缺乏民主,法制受到严重破坏;在经济工作中,工业与农业、轻工业与重工业、积累与消费之间比例失调,人民生活中应予解决的困难没有妥善解决;党内民主集中制原则受到严重的破环,形成个人专断等.

这无论是在苏联国内还是国际社会都产生的重大的影响.帝国主义世界乘机掀起了*****主义的浪潮,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政治影响.对这种全盘否定的态度,中共持反对意见,但同时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斯大林所犯错误却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同时也潜藏着大量的社会矛盾.社会主义改造的缺点和不足在1956年并没有充分暴露出来,在巨大的胜利面前,这些问题也容易被人们忽视,对这些问题可能引起的社会矛盾及其后果,缺乏应有的认识和思想准备.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1956年底及其以后,这些潜藏的问题开始显露出来.

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农民闹退社、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等严重事件.

所谓苏联模式,即指苏联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制度、体制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这个模式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并不断得到强化和固化,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于苏联模式的内涵,有各种各样的概括。

总的来看,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社会基本制度的层面,二是具体体制、机制的层面。

社会基本制度是一种社会制度区别于另一种社会制度的最基本方面。它是一种社会制度内在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的最一般反映,涉及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文化制度等领域。而具体体制、机制则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是为基本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服务的。

两者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基本制度居于主要的方面,并占据主导地位,而体制、机制与政策居于次要方面,并处于从属地位。从状态上看,基本制度是相对稳定的,而体制与机制则是灵活易变的,要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更新。

从社会基本制度的层面看,在经济领域,苏联建立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之在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按劳分配原则;在政治领域,苏联确立并坚持苏联共产党在苏联社会中的领导地位,形成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苏维埃政权,对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依靠无产阶级**来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在意识形态领域,苏共坚持无产阶级世界观--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苏联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

应该说,社会基本制度的层面反映了苏联模式的本质,贯穿于苏联模式形成、发展的整个过程,带有稳定性、根本性的特点。这是苏联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使之与苏联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符合生产力社会性质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是苏联社会生产力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保持快速发展、并在反法西斯主义战争的严酷环境中取得胜利的制度根源。从这个意义说,苏联模式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发展模式。坚持而不抛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是该模式的本质特征。

需要指出的是,在概括苏联模式的特征时,有人根本否定苏联模式的这个基本方面。戈尔巴乔夫的看法就很有代表性。当他还在苏共总书记任上时,他就把苏联模式概括为“极权官僚模式的社会主义”、严重“变了形的社会主义”、“曲解了的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认为苏联过去搞的不是真正科学的社会主义,他还把苏联模式看成障碍苏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源。

苏联解体后,他依然认为:“在苏联占上风的是僵硬的、甚至残酷的极权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在斯大林死后,它的残酷性略有削弱,变得缓和了些。但实质依然故我”,“苏联所实现的‘模式’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模式,而是极权主义的社会模式” 。

苏联模式的极权性体现在苏联社会中存在异化与垄断。苏联的“极权社会主义”,引起了“人与政治、政权,人与生产资料、财产,人与文化的异化”。政治上共产党的领导,意味着共产党“对政权的霸占”,造成政治垄断,形**与政治、政权的异化;经济上公有制占统治地位,排除了人们对所有制的选择,造成经济垄断,形**与生产资料、财产的异化;思想上马克思主义居于指导地位,妨碍了“吸收世界上一切进步的思想”,造成精神垄断,形**与文化的异化。

所有这些的关键,是共产党对一切权力的垄断,这是产生异化的根源。因此,要克服异化,就必须消除各个领域的垄断,尤其是共产党的垄断权,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

具体说,改革就是要政治上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实行西方式的**轮流执政、议会民主、三权分立;经济上取消公有制,实行私有化,建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思想上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就具体体制与机制的层面而言,苏联模式有着多方面的内容与特征。一般认为,苏联模式总的特征是过度集权。具体讲,在经济领域,国家所有制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指令性、法治化、统得过死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过分运用行政手段的经济管理方法。

这种过度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使得所有制结构单一,公有制经济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没有适应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及其发展需要,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企业的经营管理权过分集中于**或地方,而且绝大部分企业都由**或地方**直接管理,导致企业与农庄缺乏经营自主权,职工也缺少民主管理的权利,存在大锅饭等严重弊端;在资源配置方式上,只看到计划经济的长处,排斥甚至否定市场经济的作用。

在政治领域,过分集中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地位特殊的****机关。其中,过分集中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是指国家的权力集中于党,党的权力集中于**,**的权力集中于**政治局和书记处,**政治局和书记处的权力集中于少数人或个人。这种国家权力集中于党,党集中到**政治局和书记处、进而集中到少数人乃至个人的领导体制,造成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个人权力凌驾于党和国家的过度集权的严重局面。

其结果党的代表大会和**委员会的权力受到削弱,党的**委员会和政治局的会议不能按期召开,党内民主受到限制,**监察委员会的职权被削弱,形成由总书记个人或少数几个人专权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