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做免疫沉淀反应应该怎样检测自己是否做成功

2020-11-21 21:26:54 字数 5576 阅读 4277

1楼:匿名用户

免疫共沉淀

(免疫共沉淀,条带,抗体,目的蛋白)] 本人研一新生,免疫共沉淀过程中发现,在用a抗体沉淀后,用b抗体检测时只有最下方一条条带,且大小与input不同,以pbs代替细胞裂解液也能在相同位置出现条带。

免疫沉淀反应有何应用?

2楼:桐薇

免疫沉淀反应(immunoprecipitation)主要用于抗原或者抗体的定性检测。适用于受相关病毒感染者,或者抵抗力低人群的免疫检测中。

免疫学的检测方法

3楼:莫邪5籇

免疫学检测方法可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测定。

1. 体液免疫测定主要利用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并在一些辅助因子参与下出现反应,从而用已知抗原或抗体来测知未知抗体或抗原。此外,尚包括检测体液中的各种可溶性免疫分子,如补体、免疫球蛋白、循环复合物、溶菌酶等。

2. 细胞免疫测定法是根据各种免疫细胞(t细胞、b细胞、k细胞、nk细胞及巨噬细胞等)表面所具有的独特标志和产生的细胞因子等,测定各种免疫细胞及其亚群的数量和功能,以帮助了解机体的细胞免疫水平。

体液免疫检测法

1.凝集反应。

颗粒性抗原(细菌或红细胞等)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在电解质参与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物,称之为凝集反应。

1)直接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直接结合所产生的凝集现象,前者多为细胞表面的结构成分,如细菌或红细胞的表面结构抗原。⑴玻片法:

多用于抗原的定性检测。⑵试管法:多用于抗体的定量检测。

2)间接凝集反应。将可溶性抗原吸附于载体颗粒(如乳胶颗粒、红细胞等)的表面,称之为致敏颗粒。当致敏颗粒与相应抗体结合,即可出现凝集现象。

这个反应常用于测定细菌性抗体、病毒性抗体、钩端螺旋体和梅毒螺旋体抗体及某些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肾抗体、抗甲状腺抗体等)。

根据凝集反应的原理,还有间接凝集抑制试验、反向间接凝集试验、协同凝集试验等。

2.沉淀反应。

可溶性抗原(外毒素、血清、细菌培养的滤液、组织浸出液等)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在电解质参与下,形成沉淀物,称为沉淀反应。沉淀反应的抗原多为多糖、类脂、蛋白质等。

1)单向扩散试验。这是一种抗原定量试验,是可溶性抗原在含抗体的琼脂介质中扩散的沉淀反应。此法常用于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各成分的含量。

2)双向扩散试验。这是可溶性抗原与抗体在琼脂介质中相互扩散的沉淀反应。本法常用于定性试验,如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甲胎蛋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等。单克隆抗体技术

3)对流免疫电泳。对流电泳是一敏感快速的检测方法,即在电场作用下的双向免疫扩散。此法常用于检测血清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甲胎蛋白等。

3.中和试验。

特异性抗体可抑制相应抗原物质的活性,抗体使相应抗原的毒性或传染性消失的反应为中和试验。例如抗毒素中和外毒素的毒性,病毒的中和抗体可使病毒失去感染性等。诊断风湿热的抗链球菌溶血毒素“o”试验也为一种中和试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一种溶解人、兔红细胞的溶血毒素“o”,该毒素的溶血毒性可被抗溶血毒素“o”抗体所中和而不出现溶血。试验时将病人血清与溶血毒素“o”混合,作用一段时间后加入人红细胞,红细胞不被溶解为阳性反应,表示病人血清中存在抗溶血毒素“o”抗体。血清抗体效价达400单位以上时提示患者曾感染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助于风湿热的诊断。

4.免疫荧光法(荧光抗体法)。

是应用荧光素染料(如异硫氰酸荧光黄等)来标记抗体,但不影响其活性,此种抗体称荧光抗体。用已知种类的荧光抗体浸染待检的含有抗原的细胞或组织切片,如有相应抗原存在,则抗原即与此种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物而粘着在细胞上,不易洗脱,在荧光显微镜下成为发出荧光的可见物,可达到诊断或定位的目的。包括直接法和间接法。

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本法的原理是利用酶(常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以测定被检标本中有无相应的抗原或抗体。有间接法、双抗体法、竞争法三种。

6.溶血空斑试验。

7.免疫印迹技术。

免疫印迹或免疫转印技术(immunoblotting或westernblot)是在southern(1975)

抗体抗原反应

创建的dna印迹术(southernblotting)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免疫生化技术。

细胞免疫检测法

近代免疫学广泛采用了细胞生物学、免疫血清学、免疫标记、免疫组化等多方面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了一系列细胞免疫检测技术,用于检测各类免疫细胞的表面标志(包括抗原及受体)、细胞的活化、增殖、吞噬、杀伤功能、各种细胞因子的活性或含量等方面。这些技术为深入研究和认识机体免疫系统的生理、病理改变,阐明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治提供了有用的手段。随着细胞免疫学的迅猛发展,时有新的细胞免疫检测技术出现。

二十一世纪初期,新发展的项目集中在对有关细胞因子以及细胞受体方面的检测。

1.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人类淋巴细胞在体外与特异性抗原(如结核菌素)或非特异性有丝**原(如植物血凝素,pha)等一起孵育,t细胞即被激活而向淋巴母细胞转化。t细胞转化过程可伴随有dna、rna、蛋白质的合成增加,最后导致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计数转化后的淋巴母细胞数,也可用氚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正在**的淋巴细胞,用液闪测定仪来确定掺入量以确定淋巴细胞转化率。

2000年开始出现一种不用同位素,又可用仪器测量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检查法,称为mtt检测法。mtt是一种甲氮唑盐,它是细胞线粒体脱氢酶的底物,细胞内的酶可将mtt分解产生蓝黑色成分。该产物的多少与活细胞数成正比,结果可用酶标仪(595nm)测量光密度,作为mtt法的指标。

2.e-花环法。

人类t细胞表面有羊细胞受体(cd2)能与羊红细胞结合形成玫瑰花样结构。即将分离液分离出的外周的单个核细胞悬液与羊红细胞在体外混合,经37℃培养5~10分钟后放4℃过夜,取细胞悬液计数,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约70%~80%淋巴细胞结成花环即为t细胞,此法可用来分离t细胞。

3.t细胞亚群检测。

4.细胞毒试验。

tc细胞、nk细胞、lak细胞、til细胞等对其靶细胞有直接的细胞毒(杀伤)作用。

抗体制备

常用的检测方法是51cr(铬)释放法,将51cr-na2cro4盐水溶液与靶细胞(不同的细胞需不同的靶细胞,如nk细胞的靶细胞为k562),于37℃培养1小时左右,51cr即进入靶细胞,与胞浆结合,洗去游离的51cr后,即可得到51cr标记的靶细胞,将待测细胞毒的细胞与51cr标记的靶细胞混合(比例约为50:1或100:1),靶细胞杀伤越多,释放到上清液中的游离51cr就越多,且不能再被其他细胞吸收,用γ射线测量仪检测上清液中的cpm值,可计算出待检细胞杀伤活性高低。

细胞毒的检测对肿瘤免疫有较大价值。

5.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测定。

将中药(10%斑蝥)乙醇浸出液浸渍的滤纸(1cm2大小)置于受试者前臂屈侧**上,4~5小时后取下滤纸。48小时内**局部可水泡,内含巨噬细胞。取水泡液0.

5ml加鸡红细胞悬液0.01ml,37℃经30分钟后作涂片、染色与镜检,计算吞噬百分率及每个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平均数。本试验有助于肿瘤病情及疗效的观察。

6.移动抑制试验。

致敏淋巴细胞与其特异性抗原再次接触时,可以产生移动抑制因子(mif)。这种因子可以抑制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移动,使之定位于局部而增强其免疫作用。本试验用来观察受检者淋巴细胞在体外受特异性抗原刺激后,有无mif产生,以测定机体对某种抗原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的功能。

7.时间分辨荧光测量技术。

时间分辨荧光测量技术(time-resolvedfluorometry,trf)是一项新型的超微量非放射性分析技术。该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放射性核素测量技术相仿,但无放射测量的弊端,故问世虽短,进展却极为迅速,有取代放射测量之势。

8.细胞因子检测技术。

细胞因子的检测,2005年起在中医临床及实验室中已广泛应用。

9.细胞受体的检测。

受体是细胞表面标志之一,通过对受体的检测,可以了解细胞的功能,并为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4楼:俐姿sun粉丝团

免疫学检测方法可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所谓体液免疫,即以b细胞产生抗体来达到保护目的的免疫机制。负责体液免疫的细胞是b细胞。体液免疫的抗原多为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蛋白质和多糖大分子,病毒颗粒和细菌表面都带有不同的抗原,所以都能引起体液免疫。

临床上一个反**作的化脓感染,常使医生想到患者是否有免疫缺陷病,一般原发免疫缺陷发病年龄很小,而继发免疫缺陷病人多在30岁以上。绝大多数免疫缺陷病人多表现为体液和细胞免疫同时受损,所以应全面检查这两方面的功能。遗憾的是,目前应用的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其结果常难以得出明确结论。

细胞免疫:

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转化为致敏t细胞(也叫效应t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的细胞中时,致敏t细胞(效应t细胞)对抗原的直接杀伤作用及致敏t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子的协同杀伤作用,统称为细胞免疫。

在抗感染免疫中,细胞免疫主要参与对胞内寄生的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应答及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参与迟发型**反应和自身免疫病的形成,参与移植排斥反应及对体液免疫的调节。也可以说,在抗感染免疫中,细胞免疫既是抗感染免疫的主要力量,参与免疫防护;又是导致免疫病理的重要因素。

hiv-抗体检测方法的确认实验

5楼:手机用户

免疫印迹试验(wb)、条带免疫试验(liatek hivⅲ)、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a)及免疫荧光试验(ifa)。国内常用的确认试验方法是wb。

(一_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blot,wb)是广泛用于许多传染病诊断的实验方法,就hiv的病原学诊断而言,它是首选的用以确认hiv抗体的确认实验方法,wb的检测结果常常被作为鉴别其他检验方法优劣的“金标准”。

确认试验流程:

有hiv-1/2混合型和单一的hiv-1或hiv-2型。先用hiv-1/2混合型试剂进行检测,如果呈阴性反应,则报告hiv抗体阴性;如果呈阳性反应,则报告hiv-1抗体阳性;如果不满足阳性标准,则判为hiv抗体检测结果不确定。如果出现hiv-2型的特异性指示条带,需用hiv-2型免疫印迹试剂再做hiv-2的抗体确认试验,呈阴性反应,报告hiv-2抗体阴性;呈阳性反应则报告hiv-2抗体血清学阳性,并将样品送国家参比实验室进行核酸序列分析,

wb的敏感性一般不低于初筛实验,但它的特异性很高,这主要是基于hiv不同抗原组分的分离以及浓缩和纯化,能够检测针对不同抗原成分的抗体,因而能够用wb方法鉴别初筛实验的准确性。从wb确认试验结果看出,初筛试验尽管选择质量较好的试剂,如第三代elisa,仍会有假阳性出现,必须通过确认试验才能得出准确结果。

(二)免疫荧光实验(ifa)

ifa法经济、简便、快速,曾被fda推荐用于wb不确定样品的诊断。但需要昂贵的荧光显微镜,需要受过良好训练的技术人员、观察和解释结果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结果不宜长期保存,ifa不宜在一般的实验室开展和应用。

hiv抗体确证试验结果报告

hiv抗体确证试验结果用附表3报告。

(1)符合hiv-1抗体阳性判断标准,报告“hiv-1抗体阳性(+)”,并按规定做好检测后咨询、保密和疫情报告工作。符合hiv-2抗体阳性判断标准,报告“hiv-2抗体阳性(+)”,并按规定做好检测后咨询、保密和疫情报告工作。

(2)符合hiv抗体阴性判断标准,报告“hiv抗体阴性(-)”。如疑似“窗口期”感染,建议进一步做hiv核酸检测,尽早明确诊断。

(3)符合hiv抗体不确定判断标准,报告“hiv抗体不确定(±)”,在备注中应注明等待“4周后复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