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甲类害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木蠹蛾类害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2020-11-21 19:11:33 字数 4998 阅读 6970

1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主要包括沟叩头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和细胸叩头虫agriotes fuscicollis,成虫、幼虫多为植食性、腐食性、木食性,少数为肉食性,其中有一些是农、林、牧草、蔬菜、果树的重要害虫。成虫多长形而略扁,小至大型;体色多乌暗,褐色或黑色,体表被细毛或鳞片,少数种类为鲜红色或有金属光泽,光亮而**。头小,深嵌入胸腔内。

成虫生活于土中、石下或植物上,为害植物的花、芽等。幼虫生活于土中,取食植物的种子、根、茎等,多为杂食性。生活期长达3~5年。

有些种类成为重要的地下害虫。此外,有些幼虫为木食性,为害木材。

【形态及发生规律】

沟叩头虫

成虫 雄虫体长14~18毫米,雌虫16~17毫米。体形雌雄间差异很大,雄虫瘦狭,背面扁平,雌虫较粗阔,背面拱隆。体色由棕红至深栗褐色。

全身密被金黄色半卧细毛。头部刻点粗密而深,头顶**低凹。幼虫 黄色,并具黄色细毛;头暗褐色,扁平,上唇呈三叉状突起;自胸至腹端各节背中有1条细纵沟;尾端分叉,并向上弯曲,各叉内侧有1小齿。

生活史长,约3年多完成1代。老熟幼虫于8月间做土室化蛹,20天后羽化为成虫。当年不出土,来春开始活动,4月间最盛,晚间出土交配。

产卵土中3~7厘米处。成虫寿命长达220天左右。

细胸叩头虫

成虫 体长8~9毫米,细长,背面扁平,被黄色细卧毛。头胸部棕黑、鞘翅、触角和足棕红,光亮。头顶拱凸,额唇基前缘和两侧呈脊状凸出,明显高出于上唇和触角窝,前缘平截或略呈弓弧形。

触角着生于复眼前缘,细短,向后不达前胸背板后缘,自第4节起略呈锯齿状。前胸背板长大于阔,表面拱凸,后角尖锐,稍向上翘。幼虫 末龄幼虫体长约32毫米,宽约1.

5毫米,细长圆筒形,淡黄色,光亮。头部扁平,口器深褐色。第一胸节较第

二、三节稍短。1~8腹节略等长,尾节圆锥形,近基部两侧各有1个褐色圆斑和4条褐色纵纹,顶端具1个圆形突起。在东北地区约3年1代。

6月中下旬成虫羽化,活动能力强,对刚腐烂的禾本科草类有趋性。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产卵盛期,卵产于表土内。在黑龙江克山地区,卵发育历期8~21天。

幼虫喜潮湿及微偏酸性的土壤,一般在5月份10厘米土温7~13℃时,为害严重,7月上中旬土温升至17℃时即逐渐停止为害。

【防治措施】

(1)林业措施

播种前深耕多耙,结合中耕锄草杀蛹和卵或让鸟类捕食;播种时检查土壤,每平方米有虫2~3头须防治。防止用未腐熟的草粪等诱来成虫。

(2)药剂防治

用50%二嗪农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2%~0.4%用药,拌匀后闷数小时,晾干播种;每公顷用50%辛硫磷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200毫升,拌细土25~30千克,顺垄条施或穴施。

或每公顷用以上药剂100~150毫升,加水100~200毫升,向作物根部浇灌。

木蠹蛾类害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2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为害林木的木蠹蛾有多种。以两种为例说明。

(1)芳香木蠹蛾东方亚种 cossus cossus orientalis

幼虫孵化后,蛀入皮下取食韧皮部和形成层,以后蛀入木质部,向上向下穿凿不规则虫道,被害处可有十几条幼虫,蛀孔堆有虫粪,幼虫受惊后能分泌一种特异香味。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24~40毫米,翅展80毫米,体灰乌色,触角扁线状,头、前胸淡黄色,中后胸、翅、腹部灰乌色,前翅翅面布满呈龟裂状黑色横纹。幼虫 老龄幼虫体长80~100毫米,初孵幼虫粉红色,大龄幼虫体背紫红色,侧面黄红色,头部黑色,有光泽,前胸背板淡黄色,有两块黑斑,体粗壮,有胸足和腹足,腹足有趾钩,体表刚毛稀而粗短。

【生物学特性】

2年1代。成虫4月下旬开始羽化,5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多在白天羽化,趋光性弱。成虫羽化后静伏于杂草、灌木、树干等处,至19时飞翔交配。

卵单产或聚产于树冠干枝基部的树皮裂缝、伤口、枝杈或旧虫孔处,无被覆物,每雌平均产卵约584粒。卵期13~21天。初孵幼虫常几头至几十头群集为害树干及枝条的韧皮部及形成层,随后进入木质部,形成不规则的共同坑道,当年幼虫发育到8~10龄,在9月中、下旬即以虫粪和木屑在坑道内作越冬室越冬。

第二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4月上旬至9月中、下旬数头幼虫聚集分别向木质部钻蛀纵道,严重时蛀成纵横相连大坑道,并在边材处形成宽大的蛀槽,排出木屑和虫粪,溢出树液,该阶段是其为害的高峰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发育到15~18龄后,老熟幼虫陆续由排粪孔爬出坠落地面,在向阳、松软、干燥处钻入土中黏结土粒结薄茧越冬。第三年春离开旧茧,在土中重结新茧化蛹,蛹期27~33天。该虫发生与树种、树龄、长势等有关。

树龄大,长势弱的“四旁”林木及郁闭度小的林分受害重,反之则轻;小叶杨、箭杆杨、加杨、北京杨受害较重。

(2)沙柳木蠹蛾 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

主要为害沙棘、榆、杨、柳、核桃、苹果、花椒等林木,是目前沙棘林区主要蛀干害虫,以幼虫为害沙棘干部和根部,造成沙棘林大面积死亡。

【形态特征】

成虫 体粗壮,灰褐色,雌虫体长25~40毫米,翅展68~87毫米,雄虫体长23~34毫米,翅展52~68毫米,前翅灰褐色,翅面密布许多黑褐色条纹,亚外缘线黑色、明显,外横线以内中室至前缘处呈黑褐色大斑,是该种明显特征。后翅浅灰色,翅面无明显条纹。雌成虫翅缰由11~17根硬鬃组成。

中足胫节1对距,后足胫节2对距,中距位于端部1/4处,后足基跗节膨大,中垫退化。幼虫 扁筒形。初孵幼虫体长3毫米左右,老龄幼虫体长63~94毫米。

胸、腹部背面鲜红色,腹面色稍淡,头部黑色,前胸背板骨化,褐色,上有一个浅色“b”形斑痕。幼龄幼虫该斑痕黑褐色,5龄以后变浅。

【生物学特性】

在陕西、辽宁4年1代,跨5年,幼虫在蛀道内越冬。5月老熟幼虫入土化蛹,5月底、6月初成虫开始出现,中旬达盛期。幼虫于6月底、7月上旬开始孵出,10月下旬越冬。

成虫羽化与天气状况关系极为密切,阴天、气温低,羽化少,雨天不羽化。羽化及交尾多在18~21时。卵成块、排列紧密,多产在根皮裂缝和靠近沙土的根基处,卵期平均约24天。

幼虫孵出后,即蛀入皮层,并向下蛀食,第二年可蛀入心材为害。由于幼虫生活期长,同一时期可见不同虫龄的幼虫。此虫主要为害多年生沙柳,以生长在沙丘顶部主根或根茬外露的多年生沙棘受害最重,因根被蛀空可导致整株死亡。

【防治措施】

(1)林业技术措施

逐渐淘汰林内受害重的感虫树种,更换抗性品种,如树皮光滑的毛白杨、欧美杨等;当虫口密度过大时,及时清除无保留价值的立木以减少虫源;以带状或块状混交方式营造多树种的混交林,隔离和抑制木蠹蛾的繁殖和蔓延。加强抚育管理,避免在木蠹蛾产卵前修枝,剪口要平滑,防止机械损伤,或在伤口处涂防腐杀虫剂。维持适当的郁闭度,郁闭度0.

7以上的林分受害程度明显小于郁闭度小的林分。

(2)化学药剂防治

①喷雾防治初孵幼虫。可用40%乐果乳油1500倍液,2.5%溴氰菊酯、20%杀灭菊酯3000~5000倍液喷雾毒杀。

②药剂注射虫孔、毒杀干内幼虫。对已蛀入干内的中、老龄幼虫,可用80%敌敌畏100~5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或20%杀灭菊酯乳油100~300倍液,40%乐果乳油40~60倍液注入虫孔。③树干基部钻孔灌药。

开春树液流动时,在树干基部钻孔灌入药液。方法是先在树干基部距地面约30厘米处交错打直径10~16毫米的斜孔1~3个,按每1厘米胸径用药1~1.5毫升,将药液注入孔内后围薄农膜或外敷黏泥封口。

④将磷化铝片剂(每片3.3克)研碎,每虫孔填入1/20~1/30片后封口,杀虫率达90%以上。

(3)灯光诱杀成虫

木蠹蛾成虫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趋光性。灯诱最佳时间因虫种而略异。灯诱不仅能诱到木蠹蛾雄虫,且能诱到相当数量的怀卵雌虫。

灯诱对各种木蠹蛾虽均有效,但在防治运用时必须连年进行,方能对虫口的减少起明显作用。灯诱如和其他防治措施配合,效果更佳。

(4)性信息素诱杀成虫

如用芳香木蠹蛾东方亚种人工合成性诱剂b种化合物(顺-5-十二碳烯醇乙酸酯),在成虫羽化期采用纸板粘胶式诱捕器,以滤纸芯或橡皮塞芯作诱芯,每芯用量0.5毫克;每晚18:30~21:

30时,按间距30~150米将诱捕器悬挂于林带内即可。

(5)生物防治

①以1亿~8亿孢子/克白僵菌液喷杀榆木蠹蛾初孵幼虫,死亡率达17.85%~100%;或将白僵菌黏膏涂在排粪孔口,或用喷注器在蛀孔注入含孢量为5×108~5×109/毫升白僵菌液,死亡率可达95%。②采用水悬液法和泡沫塑料塞孔法,以浓度1000条/毫升斯氏属线虫防治芳香木蠹蛾东方亚种幼虫,死亡率达100%。

③应注意保护、繁殖利用木蠹蛾的各种天敌。(6)人工捕杀在羽化高峰期可人工捕捉成虫,或在木蠹蛾在土内化蛹期进行捕杀。

花蝇类害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3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花蝇类害虫成虫和幼虫的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都极为相似,是我国东北部和西南部山区的重要害虫。防治重点应放在集约经营采种的种子园、母树林进行。其中落叶松球果花蝇lasiomma laricicola在大兴安岭林区1年1代或2年1代,以蛹在落叶层及表土内越冬。

成虫于5月上旬开始羽化,5月中、下旬产卵,5月下旬卵孵化。6月上、中旬为产卵末期。幼虫取食25~30天后于6月下旬、7月上旬离果坠地化蛹越冬。

羽化、产卵及幼虫发育,与落叶松开花、坐果、球果成熟等基本同步。成虫羽化时正值落叶松开花与形成幼果期,一般雄花散粉后3~7天,幼果内即可发现虫卵。卵单产于球果基部的针叶或苞鳞上、鳞片间近种子的部位,一般每球果内产卵1~2粒,多者3~5粒,结实少时最多18~24粒。

卵期7~10天。幼虫共3龄,发育期20余天。幼虫孵出后立即蛀入鳞片基部取食幼嫩种子,食空1粒后再转移为害邻近的种子。

球果受害初症状不明显,后期变色枯干,弯曲畸形。幼虫老熟后即爬出球果坠地,在枯枝落叶层或地下1~3厘米处化蛹越冬。蛹有滞育现象,同一年越冬的蛹,有18%~53%至第3年才羽化。

【**预报及防治】

(1)**预报

4月上旬,视树冠投影范围内越冬蛹数量测定当年为害程度,如平均每株有蛹5头以上即达到中等被害程度,10头以上时可能大发生。

(2)防治成虫

于成虫羽化、产卵期用“741”插管烟剂按1.5~2.5千克/公顷定点放烟;用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树冠及地面植被;或设置诱捕器用糖醋液诱杀。

(3)防治幼虫

40%氧化乐果乳油树干注射防治初孵幼虫。

(4)林业措施

在种子园实行深翻,将蛹埋于5厘米以下土中,阻止成虫出土;或采取清理林地枯枝落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