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言文中,代表“她”和“你”字有哪些

2020-11-19 18:57:12 字数 6011 阅读 3430

1楼:匿名用户

与“他、她”意思相同的有,“其、之、彼”;与你意思相同的“尔、汝”。

拓展:文言文中没有“她”的称谓,古代男女的人称代词多数一样,男女不分。“她”是现代汉语里常用的一个人称代词,专指第三者的女性,我国古代没有这个字,只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出现。

在古文里,作宾语的第三人称用“之”。

第一人称:又叫“自称”。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的专称“朕”和“孤”字。通常都可译为“我”、“我们”、“我的”、“我们的”。

例:1.已得履,乃曰:“吾亡持度。”《郑人买履》——已经拿到了鞋子,竟然说:“ 我忘记了拿尺码。”“吾”用于句首,作主语,代替“我”。

2.吾知子所以距我也,吾不言。《公输》——我

在古文中,代指女子‘你’的字或词有那些 越全越好

2楼:匿名用户

汝、女、尔bai、若 其中只有

du女特用于女子

第二人称很少zhi

有特别针对dao的。多好似第一人专称的自降属称呼和第三人称的特指。

比如 第一人称的 妾 婆 娘 女 贫 。第三人称的 女(和第三人称的意思不一样) 姥 妪 妇

3楼:全兴

不知道,不过我想看看其他人的答案

4楼:苏小

汝尔侬伊我就知道这些

5楼:最后的想念她

贱内,伊人,汝,妇,老妪,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

文言文中表示“你”意思的词,字有哪些

6楼:糖de甜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卿”

在文言文中哪些字表示 又

7楼:大锅饭多个人头

"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动词: a用;使用。

《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b做。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认为。

《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美于徐公。” d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

《廉颇蔺相如列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2、介词:

a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 b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独存。

”《廉颇蔺相如列传》:“且以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

《苏武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d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战国策·周策》:“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3、连词: a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也可省去。

《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b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可译为“而”,也可省去。

《游褒禅山记》:“予与四人拥火以入。” c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

《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

《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e表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等。

《师说》:“作《师说》以贻之。” f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

《张衡传》:“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g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可译为“至于”。

《柳毅传》:“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冤,余无及也。以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

” 4、副词:通“已”。已经。

《陈涉世家》:“座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文言文里代表“家”的字都有哪些?

8楼:116贝贝爱

家,在家庭、居家这个义项上,古今同义。古文再没有另外一个字可以代替“家”。

家拼音:jiā、jia、jie

释义:[jiā]

1、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

家长(zhǎng)。家园。家谱。

家塾。家乡。家风。

家训。家规。家喻户晓。

如数家珍。

2、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3、居住:“可以家焉”。

4、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5、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6、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7、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家。作家。科学家。

8、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9、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10、姓。

[jia]

1、词尾,指一类的人:老人家。

2、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水生家[jie]

词尾,同“价”:整天家。成年家。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谁家[shuí jiā]

何家,哪一家。

2、家族[jiā zú]

以婚姻和血统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包括同一血统的几辈人。

3、作家[zuò jiā]

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

4、国家[guó jiā]

一个国家政权所领有的区域。

5、家训[jiā xùn]

家族或家庭对子女教导或训诫的话。

在文言文中什么字代表想念,思念,爱慕的意思?

9楼:匿名用户

念、思、慕、

基本字义:

念本义:常思;思念,惦念

念,常思也。——《说文》

白话释义:念,常和思一起用,思念的意思。

思思慕;想念

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史记·魏世家》

白话释义:家贫就想好妻子,国家混乱就想了相。

慕本义:依恋;向往

慕,习也。——《说文》

白话释义:慕,向往的意思。

组词如下:

念:思念、挂念、念旧、想念、概念、念头、眷念、悼念、念叨、默念、祷念、转念、念白、念道、轸念、意念、念珠、俯念、记念、瞻念、

思:思念、思想、沉思、思索、哀思、构思、秋思、思忖、思慕、遐思、幽思、心思、思古、情思、三思、于思、文思、深思、熟思、才思、

慕:羡慕、景慕、思慕、爱慕、钦慕、歆慕、向慕、贪慕、慕名、企慕、仰慕、渴慕、敦慕、觊慕、慕荷、师慕、信慕、慕向、慕号、驰慕、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念,常思也。从心,今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念,经常惦记。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今”作声旁。

组词解释:

1、思念:想念;怀念。

碧野 《名城颂》:“我思念 黄河 上游的名城-- 兰州 。”

2、思想:指思维的条理脉络。

冰心 《关于女人·我的邻居》:“她思想缜密,描写细腻,比其他的同学高出许多。”

3、景慕:景仰;仰慕。

4、念旧:挂念旧人;不忘故旧。

5、文思:指才智与道德。古代专用以称颂帝王。

10楼:晓龙修理

文言文中代表想念,思念,爱慕的字有:念、思、慕一、念拼音: niàn

释义:1.惦记,常常想:惦~。怀~。~头(思想、想法)。悼~。~旧。~物。

2.心中的打算,想法,看法:意~。杂~。信~。

3.说,读,诵读:~白(戏剧道白)。~叨。~经。~书。

4.“廿”的大写。

5.姓。

二、思拼音: sī

释义:1.想,考虑,动脑筋:~想。

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

b.想法,念头。

c.思量。~忖。~索。~维。沉~。寻~。见异~迁。

2.想念,挂念:~念。~恋。相~。

3.想法:~绪。~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

4.姓。

三、慕拼音:mù

释义:1.钦佩;羡慕:~名。仰~。

2.依恋;思恋,爱慕:爱~。思~。

慕汉字演变:

慕相关组词:

1.羡慕[xiàn mù]

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他很~我有这么一个好师傅。

2.景慕[jǐng mù]

景仰:他怀着~的心情参观鲁迅博物馆。

3.思慕[sī mù]

思念(自己敬仰的人):~前贤。

4.歆慕[xīn mù]

羡慕。5.爱慕[ài mù]

由于喜欢或敬重而愿意接近:相互~。~之心。

6.向慕[xiàng mù]

向往;思慕。

11楼:z不可替代

念【niàn】:【释义】:惦记,常常想【出处】:念,常思也。——《说文》

思【sī】【sāi】:【释义】:想念、挂念。【出处】:思,容也。——东汉·许慎《说文》

慕【mù】:【释义】:思念,依恋【出处】:其往也如慕。——《礼记·檀弓》

敬【jìng】:【释义】:尊重,有礼貌地对待【出处】:敬,肃也。——《说文》

爱【ài】:【释义】: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出处】:惠,爱也。——《尔雅》

想念【xiǎng niàn】:【释义】:是指可以说出来的那种,却无法相见,大多是对于人或者睹物思人。

【出处】:《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念高子兮仆怀思,想念恢兮爰集兹。

”《百喻经·田夫思王女喻》:“﹝田夫﹞见国王女颜貌端正,世所希有,昼夜想念,情不能已。”

思念【sī niàn】:【释义】:思虑,怀念,他们时常变得想家,时常思念故旧。

【出处】:《国语·楚语下》:“吾闻君子唯独居思念前世之崇替者,与哀殡丧,於是有叹,其馀则否。

” 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五》:“上思念李夫人不已。”

爱慕【ài mù】:【释义】:喜爱仰慕。【出处】: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

"之"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12楼:龚之恒

"之"字在文言文中有到、去、的意思,词性不同意思不同。

"之"字在文言文中用法:

1、“之”作代词用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2、“之”作动词用

(1)吾欲之南海,何如?(《蜀鄙二僧》)“之”是到,去的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之”是到,去的

“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3、“之”作助词用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有的可不译。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结构助词。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在文言文中表示“乘”这个意思的字有哪些

1楼 匿名用户 1 趁机 如 乘火打劫 2 就着,顺着 如 乘胜追击 3 乘坐 如 我欲乘风归去 在文言文中 乘 字是什么意思? 2楼 yi开心果儿 单位,表车子的数量,如万乘之国 论语 骑坐,如时乘六龙以御天 易经 借助,如乘风破浪 乘 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 登 升。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

文言文中主要的连词有哪些,文言文中有那些连词文言文中主要的连词都有哪些

1楼 桃子君 1 并列关系连词 与 既 同 及 而 况 乃至等 2 承接关系连词 则 乃 就 而 便 如 等 3 转折关系连词 却 而 致等 4 因果关系连词 因 是故 以致等 5 选择关系连词 或 抑 非 即等 6 假设关系连词 若 譬等 7 比较关系连词 如 同 不及 与其 不如 若 则 等 8...

“使”在古文中有哪些意思,“使”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1楼 百度用户 1 命令 指使 2 派遣 3 让,叫 4 运用 5 耍弄,玩弄 6 放纵,任性 7 佣人,奴仆 8 假如,如果 9 官名 2楼 蓝色花瓣 1 使动用法, 使 2 动词,出使等 3 名词,使者 使 在古文中有哪些意思? 3楼 hao大森 有命令派遣 叫 让 使者 使命的意思 简体部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