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旅游标志图是什么,我国旅游的图形标志是什么?

2020-11-28 09:07:40 字数 4841 阅读 7104

1楼:北京金色世纪网

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详见图。

2楼:fair宝儿

旅游标志吗?马踏飞燕吧

我国的旅游标志图是什么?

3楼:易书科技

中国旅游标志图是根据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时期青铜雕塑铜奔马确定的。图中的鸟是古代传说中的风神龙雀,其速神奇,无与伦比。然而,腾空奔驰的天马更是神速非凡。

它头戴璎珞,马尾打结,昂首飞跃,轻轻松松地超越了风神龙雀。整个图形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它象征着中国旅游事业的飞速发展。

我国旅游的图形标志是什么?

4楼:15虫虫乐

中国的旅游标志是“马踏飞燕”。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作为中国旅游的标志。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5楼:**so宅女格调

图形标志是1969年在甘肃省武威市出土的东汉时期的青铜器“马超龙雀”。其含义是:(1)天马行空,象征前程似锦的旅游业。

(2)马是古代旅游的重要工具。象征旅游者可以在中国尽兴旅游。(3)马超龙雀青铜器制品,象征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古国的伟大形象。

中国的旅游标志是什么?

6楼:逍遥九少

中国的旅游标志是“马踏飞燕”。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马袭乌鸦、鹰(鹞)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马踏飞燕”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

1986年“马踏飞燕”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燕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

马踏飞燕也是中国青铜艺术的奇葩。

7楼:匿名用户

图形标志是一种公共信息符号。它通过图形表达某种事物的涵义,是能够相互沟通的世界性语言。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早有各种旅游图形标志,用以塑造和传播某个国家和城市的旅游业形象。

中国国家旅游局经过多种方案的比较和研究,于1985年确定选用"马超龙雀"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

"马超龙雀"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公元25-220年)时期的一件青铜制品,高34.5cm;长45cm.现收藏在甘肃省博物馆。

这件文物集我国当时绘画、雕刻、冶炼铸造艺术于一体,是件国宝。 铜马昂首扬尾,四蹄腾空,筋骨刚健、体态飘逸,它没有辔头、绳索,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奔放、轻盈、潇洒,奔驰如飞地超过了龙雀。 马超龙雀,曾被称为"马踏飞燕"。

后经历史学家考证,东汉张衡的《东京赋》云:"龙雀蟠蜿,天马半汉。"《后汉书》也有"明帝至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的记载,故正名曰"马超龙雀",简称"天马"。

选择"马超龙雀"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其涵义是: 1、 天马行空,逸兴腾飞,无所羁缚,象征前程似锦的中国旅游业。 2、 马是古今旅游的重要工具,奋进的象征,旅游者可以在中国尽兴旅游。

3、 马超龙雀青铜制品,象征着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显示文明古国的伟大形象,吸引全世界的旅游者。

8楼:匿名用户

这一文物收藏于甘肃博物馆,是该馆镇馆之宝。

铜奔马汉代

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

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

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塑造者摄取了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掠飞鹰的刹那瞬间。让飞鹰回首惊顾,更增强奔马急速向前的动势。

其全身的着力点集注于超越飞鹰的那一足上,准确地掌握了力学的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铜奔马是按照良马式的标准去塑造的,集西域马和蒙古马等马钟的优点于一身,特别是表现出河西走马秉赋的对侧步特征。构思巧妙,艺术造型精炼,铸铜工艺卓越。

铜奔马被认为是东、西方文化交往的使者和象征,被视为中国旅游的标志。

http://****gansumuseum.***/dc/show-140.html

(另央视《如果文物会说话》也采用“铜奔马”之称,见网页链接)。

关于这件文物的名称,可参见甘肃省博物馆原馆长的文章:

前不久,“马踏飞燕”这件文物的名字受到**热议。作为这件文物的最终命名者,甘肃省博物馆研究员、原馆长初世宾先生撰文,讲述了这件文物从发现到命名的来龙去脉。他认为,铜奔马,是文物标本学的定名,是在无法确知其名的情况下按文物学约定俗成的规范暂定其名。

文物的真正名称,除非记载有原名,否则皆属后人研究、推测或命名,作为学术问题可以切磋商榷。但定错了不好,所以应慎重。

据我所知,铜奔马最初由国家文物局下放到甘肃的文物专家、原甘肃省文化局文物科长王毅同志命名为“马踏飞燕”。1969年珍宝岛事件后,全国战备挖防空洞,雷台汉墓就是在挖防空洞时发现的。当时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普遍不强,墓葬发现后,社员将墓内绝大多数陪葬品装包运储新鲜公社某大队仓库,准备论斤称铜卖给供销社换取农具。

此事被武威县文化馆干部党寿山闻知并前往制止。随后,党寿山向省上报告,省革委会政治部文化组决定由省博物馆派员清理并将文物调到省上保藏。1969年12月,雷台墓清理完毕,文物也全部运到省博物馆,同时开展技术保护修复。

带队清理这批文物的负责人是原省博文物队副队长张学正先生。这批文物在省博物馆初步整理期间,王毅正在省博物馆等候分派工作,我曾亲耳听到他将铜奔马称作“马踏飞燕”。当时文物工作开始恢复,《文物》月刊复刊,分配了一期(是1971年还是1972年某期记不清了)给甘肃,用于发表甘肃文物稿件。

这一期《文物》由王毅、徐乐尧和我负责组审稿件并配图配照,其中有王毅一篇文章,甘肃**也发过王毅的一篇小文,都称铜奔马为“马踏飞燕”。1971年国庆节前后,郭沫若副委员长陪柬埔寨宾努亲王来甘访问。郭老曾到甘肃省博物馆参观。

展览由我负责布置,铜奔马陈列在西一楼北厅进方厅假墙拐角的突出位置,我叫徐乐尧专写一较大卡片,墨书“马踏飞燕”四字,放置于一白色方形展台上,十分醒目。郭老那天由秘书陪同来馆,王毅全程讲解。王毅强调了“马踏飞燕”一足踏鸟、三足腾空的力学平衡。

郭老对铜奔马赞不绝口,说回京要邀请“马踏飞燕”等甘肃文物参加全国文革出土文物展。在故宫武英殿,他曾对全国文革出土文物展筹展同志夸赞“甘肃马踏飞燕来了要压倒一切!” 后来,坊间流传“马踏飞燕”是郭老所起,并非事实。

不久,**即来调令,省博负责筹备,由我组织实施,共聚集彩陶、青铜、木雕、丝织品及雷台文物共280余号珍品,建档、编号、修复、包装等,参加这项工作的有樊锦诗、孙国璋、徐乐尧、伍德煦、乔今同等专家。我趁工作之便,在造册建档撰写相关资料时曾仔细观察过铜奔马,发现“马踏飞燕”虽相当形象生动,叫起来也朗朗上口,但尚欠准确、科学,该马后蹄所踏明显是鹰隼一类(民间俗称鸟鹰),尾不分叉,折扇形可聚散,大眼圈睛,头颈灵活可反顾180°,双翼收缩耸肩(这是鹞鹰击物时的典型形态),翼端剑状长羽,尤其尾端有一未穿洞孔,象征鹞鹰足尾系铜铃之所。猎鹰尾部系铃,宋人《艾子杂说》有记,今人王世襄先生结合亲身经历也有较深入而明晰的研究,语在《大鹰篇》。

马足所踏应是一只猎鹰。相似的鹰隼或放鹰狩猎的情景,在汉代墓葬、画像石(如汉中山国王墓、沂南汉墓)、魏晋墓(如嘉峪关壁画砖)中比比皆是。至于骏马,原出土时身上有鞍鞯缰络痕迹,跑姿是驯马学中著名的、人工培育出的“对侧步”,即同侧双足同时交替快速迈进,有轻盈、平稳、持久的特点,青藏、蒙古、阿尔泰草原统称“走马”。

将马和鹰隼联合融揉一起的文学描写,唐诗汉赋中多有脍炙佳句,恕不一一列赘。而古代墓葬从唐代以后,俑人仪仗中广有表现(包括壁画),多作骑马驰射、飞鹰走犬式的仪仗俑。奔马飞驰是极难表现并保持稳固的,踏一鹰隼,一切迎刃而解,铜奔马实乃极巧绝妙之作。

正因如此,考虑到文物的品级极其重要,赴京参展又代表国家声誉,由我作主在送京档案名称栏中将“马踏飞燕”改作“铜奔马”。在不知文物的原名、真名时,文物、考古学一般是按学科规范习俗给予定名,即简明地按其质地(铜)、形态(奔)、性质用途(马)等要素给予概括。自北京展览时起,在文物界开始使用“铜奔马”一名,大家虽然仍有分歧,但毕竟有一众人尚能接受、不是似是而非的名称。

当然,“马踏飞燕”一名依然流行。北京展之后,铜奔马连续出国,跑遍英法欧美等大半个世界,美国尼克松**、法国蓬皮杜**、日本首相、塞拉西皇帝诸人都曾相继到故宫参观,铜奔马一名也为国际国内所承认、尊重并使用开来。

1983年国家旅游局定铜奔马为国家旅游标志(请注意,稍早一些,邮政部也曾将嘉峪关壁画墓“驿使图”作为邮政标识代表我国参加万国邮政博览会),当时可能不太明白其真正含义。我们得知此事业已数年以后。如果当时曾正式定名为“马超龙雀”,那是采用了牛龙菲先生的说法。

牛说发表在1983年兰州的全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首次大会上,曾轰动一时,但未被学术界接受。他的主张来自张衡《东京赋》之“龙雀蟠蜿、天马半汉”,云龙雀蜿蜒太空、神马遨游云汉,说该马足下物为飞廉(又称风神),造出一个“马超龙雀”,寓意神马快过风神。汉代自武帝以来以至东汉,东西帝京兴建楼观宫阙,率以天马、飞廉、朱雀等神瑞命名、装饰。

天马指西域宝马。飞廉据汉末学者注释,龙身豹尾,双翼似足,兼有龙蛇、鸟雀之形,类似西方“格里芬”怪兽,故称“龙雀蟠蜿”,其形义二者与鹰隼相去殊异。将该文物命名为“马超龙雀”有杜撰之嫌,学界是以不取。

1973至1974年,国家文物局组织文革以来中国出土文物首赴欧洲展览,宿白先生受命组织介绍文章在英国出版以加强宣传,馆内派我去故宫武英殿为甘肃铜奔马等著名文物撰写资料,我提供的文字仍然是把该马足踏之物称作“鹰隼”“猎鹰”,宿先生同意支持我的观点。1996年,国家文物局组织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来甘肃省鉴定确认一级文物,专家组内有杜廼松、王海文、朱家溍、郝本性、李久芳等国内顶尖鉴定专家,认为“铜奔马”名称是符合命名规范的,并一致确认其为“国宝”。

网页链接

我国环境标志图形由什么组成?其寓意是什么

1楼 匿名用户 图形由青山 绿水 太阳和十个环组成,其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相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 同时十个环的 环 与环境的 环 同字,寓意为 全 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 中国环境标志的图形有什么含义 2楼 井中月童鞋 中国环境标 志图...

我国农家生态旅游兴起的背景条件是什么

1楼 中国农业出版社 1 国家政策的支持。为了 扶贫 和解决 三农 问题,国家推出一系列方针政策, 把旅游作为传统农牧业的替代形式加以大力推广。通过农业和服务业的结合,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得以从传统农牧业中脱离出来,投入到旅游服务业中去。 这样既提高了农村就业率,增加农民收入,又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原始农业兴起的标志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

1楼 匿名用户 约在距今12000年前,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出现了原始农业的 2楼 匿名用户 1 我国原始农业兴起的标志是种植经济的出现。 2 重要意义 1 农业的逐步发展,人们可以生产出除满足生产者本身所需之外的剩余粮食,这时城市出现,农业和畜牧业 手工业分工,特别是脑力劳动得以从体力劳动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