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语文课外阅读,语文考试的课外阅读应怎么做?

2020-11-27 11:27:21 字数 4626 阅读 9769

1楼:☆萝卜丝

1背概念

2理解3做题

4做难题

一定要循序渐进

2楼:匿名用户

1先过一遍课文,分析题材,写段意,概括中心.(浏览)

2再略读课文

3在精读课文,看题目,分析题型,从文中找答案

3楼:death焕世

抓住重点,从文中找答案,开放性试题要答多。

语文考试的课外阅读应怎么做?

4楼:黑岩の爱

一、“观其大略” 面对一篇文章,先整体快速阅读,弄清文章的大致内容。是说明文,则先弄清说明对象和说明中心;是议**,则把握中心观点;是散文,则看懂描写对象,抒情基调;是**,则抓住中心人物。诀窍:

一看前端标题,二看文后注释。

二、“剔肉存骨” 作家在写文章前都要先搭一个架子,然后组织材料。这个架子,体现了文章的整体思路。好的文章,材料附着在架子上,就像肉附着在骨头上。

因此,要理清思路,就必须先将这些“肉”剔除。是说明文,则将涉及到各种说明方法的材料剔除。比如举例子,则将例子剔除;列数字,则将数字剔除;作比较,则将比较的另一方剔除。

是议**,则将各种论据剔除,包括事例论据,引用论据,比喻论据。是散文,因为“形散神聚”,则将体现“神”的抒情议论性语句保留,其他部分剔除。材料一经剔除,文章的整体思路就水落石出了。

三、“定点扫描” 完成以上两步后,正式开始答题。首先“定点”,即找出每一题的出题点,将题目和文章对应起来。找到了出题点,就进入“扫描”阶段。

以出题点为中心上下“扫描”,寻找答题点。一般地说,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就在上文,比喻句所说明的事物也在它的上文;观点句的理解要看它的下句,材料所说明的观点要看它前面的议论句;说明文和议**每段的中心句一般在段首,散文的主旨句往往在抒情议论性语句中。找到了答题点,还要注意答题方式。

多数情况下,可直接摘引原文中的语句作答。如果题目要求你“概括”“归纳”,则必须通观全段甚至全文,将要点整合,用流畅的个人语言来表达。

四、“瞻前顾后” 命题者拟题是从整体上来设计的,几道题由浅入深,题与题之间既彼此独立又互相联系。一般地说,应从第一题入手,循序渐进地答题。但有时也可前后参照,从题目之间的关联性上得到启发,从而更直捷更快速地找到答案,或验证答案。

总之,掌握这四部法并加以适量的训练,现代文阅读的水平将会大大提高,感兴趣的话,试试吧。

希望采纳

怎样做语文课外阅读题

5楼:紫儿

语文按老师

交的解题步骤(如果不知道,问老师)做课外题,再看答案,看能否理解答案的思路,如果无法理解,或很模糊,问老师,再次总结老师解题方法,如此长时间积累可以见到些成效,现在来得及,毕竟目标是中考,而不是一次期末,这个方法也可在短期内初见成效。物理上某一题型不会,不是一个两个例子能说清的,重新看书,买专题性质参考书,专看有关此种题型,问老师,让老师告诉你一些技巧(拿着你做的有关此的题),针对一具体题如何分析,加油,中考不难,初三一年坚持住就好了。

6楼:匿名用户

平时多阅读,别无他法

如何做语文课外阅读

7楼:匿名用户

1、 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如何做好语文课外阅读的题

8楼:匿名用户

阅读的,套用这些,比较快.

语文解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埋下伏笔(记叙文、**),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深化主题(记叙文、**);照应开头(议**、记叙文、**)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好好掌握哦!!

9楼:刺眼的青春

课外积累很重要~平时多看有益的书籍~做的是课外的题话,你就要多积累。如果是课类的话,自己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多复习,态度也很重要!

10楼:匿名用户

阅读能力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建议可以多看课外杂志如 格言等

怎样做中考语文课外阅读?

11楼:如兰幽香如水清

文言文——掌握实词解释

现代文——掌握答题技巧

12楼:苍天绮韵

文言文?现代文?说得清楚点呀!

做语文课外阅读文的方法

13楼:花渡婀娜

1.短文至少读三遍,增强阅读能力

2.多阅读一些好文章

3.多做阅读(如买一本专门练习阅读的书,不用写,答案家长保管。将题目想好后,说给家长听,由家长对答案,如果有亲戚是教师,可以找亲戚补习!!!)

4.要练习阅读概括能力

5.在阅读后先找出中心,有助于理解全文

只能帮你这些了!!!

14楼:匿名用户

如果是语文阅读,就要根据题目来顺理摸索作者的思路,因为一般题目是起画龙点睛作用。速度比较慢点就可摸清阅读后作者的想法。

在平时要有意识地找文章阅读,搞清作者思路,最好找有标准答案的阅读文章,可以帮助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如何做语文课外阅读的笔记

15楼:匿名用户

1、注音.包括生字、容易记错的字、多音字的古文中的异读字.将汉语专拼音记在被注的那个字的上边

属,并 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同时注视所注的拼音.这样,一旦课文读熟,上述那些字的正确读音也就熟记在心了.

2、释义.包括生词、多义词及部分含义较深或较隐晦曲折的句子的解释.在文言文学习中,注释的重点是 一些较难的实词虚词

语文课外阅读《花边饺子》,语文课外阅读《花边饺子》 200

1楼 梅花三弄 23 当年妈妈为了让我们吃肉馅的饺子费尽心思,我们的快乐就是妈妈的快乐 如今我也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让妈妈吃上糖馅饺子。看到妈妈的笑容,我真是太开心了。 24 教会我们热爱生活,热爱家人,学会感恩。小小花边水饺,浸满浓郁情思 艰苦岁月里的肉馅水饺,蕴涵着妈妈对儿子的体贴与疼爱 幸福时...

初一语文课外阅读加答案,初一语文课外阅读题带答案

1楼 叼钻石的猪 母爱的颜色 方益松刚搬到这个小区时,我经常看到一个5岁左右的男孩,目光呆滞,说话结结巴巴 语无伦次。听说男孩刚生下来时很健康,两岁时不幸生了一场大病,从此成了痴呆儿。父亲嫌弃他,离开了家。 从此男孩只好和妈妈相依为命。 男孩的妈妈我见过,30岁不到,鱼尾纹却早早地爬上了她的眼角,头...

一道语文课外阅读题(初二语文),一道语文问题

1楼 匿名用户 1 对于这样的落泪,我想我们大多都宁愿他是为那些冰冷的人心而落泪吧! 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的存在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知道的, 他们挥霍金钱却没有看到那些真正需要这笔钱的人,或许是装做视而不见吧! 也许比尔 盖茨的落泪真是为这般不公平而叹惋,也为那些得到不公平的人表示同情吧。 比尔 盖茨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