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北魏 北魏道武帝(太祖)
北魏开国皇帝(386─409),即拓跋硅。鲜卑族拓跋部人,祖昭成皇帝。魏先世曾建代国,376年为前秦苻坚所灭。
386年拓跋硅重建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398年建都平城,次年称帝。
三十九岁被弑。《国史大纲》
北魏明元帝(太宗)
北魏明元帝(409─423),即拓跋嗣,北魏皇帝,道武帝长子。409年十月,道武帝为其子拓跋绍所杀,嗣杀绍,乃即位,年号永兴。
即位后十一年,宋篡晋。《国史大纲》
北魏太武帝(世祖)
北魏太武帝(423─452),即拓跋焘。北魏皇帝,明元帝长子。423年以皇太子嗣位。452年二月为宦官宗爱所杀。
灭夏、灭北燕、灭北凉,北方始统一。侵宋临江而返。《国史大纲》
北魏文成帝 拓跋睿(高宗)(452-465)
北魏献文帝 拓跋弘(显祖)(465-471)
北魏孝文帝(高祖)
北魏孝文帝(471─499),即拓跋宏,亦即元宏,北魏皇帝。即位时仅五岁,太皇太后冯氏当国。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冯太后死,始亲政。
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后又改鲜卑姓氏为汉姓,藉以改变鲜卑风俗、语言、服饰;此外又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时宋篡于齐。迁都洛阳。《国史大纲》
北魏宣武帝 元恪 (499-515)(世宗)
北魏孝明帝 元诩 (515-528)(肃宗)
母胡太后称制,魏始衰。太后弑帝。尔朱荣举兵晋阳,立孝庄帝,沈胡后于河。《国史大纲》
北魏孝庄帝 元子攸 (528-530)(敬宗)
杀尔朱荣。尔朱兆弑帝。《国史大纲》
北魏长广王 元晔 (530-531)
北魏节闵帝
北魏节闵帝(531─532),即元恭,北魏皇帝,广陵惠王元羽之子。即位前袭爵广陵王。531年尔朱兆、尔朱世隆等废长广王元晔,立恭以为帝,年号普泰。
532年四月为高欢所废,后被鸩杀。
高欢讨尔朱氏,废帝,立孝武帝。《国史大纲》
北魏废帝
北魏废帝(531─532),即元朗。北魏皇帝,章武王元融之子。531年高欢起兵讨尔朱氏,十月元朗为帝。532年四月,废以为安定郡王,十一月被杀。
北魏孝武帝
北魏孝武帝(532─535),即元修。北魏皇帝,孝文帝子广平武穆王元怀第三子。永安三年(530年)封平阳王,532年四月,高欢废元朗,拥立元修为帝。
534年,帝愤高欢专权而西入长安,投奔宇文泰。十月,高欢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迁都于邺,自是魏分东西。闰十二月,孝武帝被宇文泰所杀,北魏亡。
2楼:匿名用户
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又称后魏、拓跋魏、元魏。鲜卑拓跋氏建立。
北魏,自公元386年,拓跋珪称王建国,至534年魏孝武帝兵败逃往长安投奔宇文泰,历经十四帝,凡一百四十九年。初,建都云中,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398年,迁都于平城(今大同),439年,拓跋焘统一北方。拓跋宏493年起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534年,**为东魏与西魏。
— 献明皇帝 (北魏太祖追崇) 拓跋寔 — — 北魏太祖 (初谥烈祖) (西魏文帝 改为烈祖) 道武皇帝 (初谥宣武皇帝) 拓跋圭 登国 386年—396年 皇始 396年—398年 天兴 398年—404年 天赐 404年—409年 北魏太宗 明元皇帝 拓跋嗣 永兴 409年—413年 神瑞 414年—416年 泰常 416年—423年 北魏世祖 太武皇帝 拓跋焘 始光 424年—428年 神麚 428年—431年 延和 432年—434年 太延 435年—440年 太平真君 440年—451年 正平 451年—452年 — 南安隐王 拓跋余 承平或永平 452年 北魏恭宗 (北魏高宗追崇) 景穆皇帝 拓跋晃 — — 北魏高宗 文成皇帝 拓跋浚 兴安 452年—454年 兴光 454年—455年 太安 455年—459年 和平 460年—465年 北魏显祖 献文皇帝 拓跋弘 天安 466年—467年 皇兴 467年—471年 北魏高祖 孝文皇帝 元宏[1] (拓跋宏) 延兴 471年—476年 承明 476年 太和 477年—499年 北魏世宗 宣武皇帝 元恪 景明 500年—503年 正始 504年—508年 永平 508年—512年 延昌 512年—515年 北魏肃宗 孝明皇帝 元诩 熙平 516年—518年 神龟 518年—520年 正光 520年—525年 孝昌 525年—527年 武泰 528年 — 元氏 - 528年 — 元钊 建义 528年 北魏肃祖 (北魏敬宗追崇) 文穆皇帝 元勰 — — — 孝宣皇帝 (北魏敬宗追崇) 元劭 — — 北魏敬宗 孝庄皇帝 (初谥武怀皇帝) 元子攸 建义[2] 528年 永安 528年-530年 — 长广敬[**请求]王 元晔 建明 530年-531年 — 节闵皇帝 元恭[3] 普泰 531年-532年 — 元朗[4] 中兴 531年-532年 — 武穆皇帝 (孝武皇帝追崇) 元怀 — — — 孝武皇帝 (出皇帝) 元脩[5] 太昌 532年 永兴 532年 永熙 532年-534年
3楼:匿名用户
魏武帝 曹操 (为追谥,生前未即位)
魏文帝 曹丕
魏明帝 曹睿
魏少帝 曹芳 (邵陵厉公)
高贵乡公 曹髦
魏元帝 曹奂
北魏的皇帝都是哪几位
4楼:匿名用户
北魏北魏道武帝(太祖)
北魏开国皇帝(386─409),即拓跋硅。鲜卑族拓跋部人,祖昭成皇帝。魏先世曾建代国,376年为前秦苻坚所灭。
386年拓跋硅重建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398年建都平城,次年称帝。
三十九岁被弑。《国史大纲》
北魏明元帝(太宗)
北魏明元帝(409─423),即拓跋嗣,北魏皇帝,道武帝长子。409年十月,道武帝为其子拓跋绍所杀,嗣杀绍,乃即位,年号永兴。
即位后十一年,宋篡晋。《国史大纲》
北魏太武帝(世祖)
北魏太武帝(423─452),即拓跋焘。北魏皇帝,明元帝长子。423年以皇太子嗣位。452年二月为宦官宗爱所杀。
灭夏、灭北燕、灭北凉,北方始统一。侵宋临江而返。《国史大纲》
北魏文成帝 拓跋睿(高宗)(452-465)
北魏献文帝 拓跋弘(显祖)(465-471)
北魏孝文帝(高祖)
北魏孝文帝(471─499),即拓跋宏,亦即元宏,北魏皇帝。即位时仅五岁,太皇太后冯氏当国。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冯太后死,始亲政。
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后又改鲜卑姓氏为汉姓,藉以改变鲜卑风俗、语言、服饰;此外又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时宋篡于齐。迁都洛阳。《国史大纲》
北魏宣武帝 元恪 (499-515)(世宗)
北魏孝明帝 元诩 (515-528)(肃宗)
母胡太后称制,魏始衰。太后弑帝。尔朱荣举兵晋阳,立孝庄帝,沈胡后于河。《国史大纲》
北魏孝庄帝 元子攸 (528-530)(敬宗)
杀尔朱荣。尔朱兆弑帝。《国史大纲》
北魏长广王 元晔 (530-531)北魏节闵帝北魏节闵帝(531─532),即元恭,北魏皇帝,广陵惠王元羽之子。即位前袭爵广陵王。531年尔朱兆、尔朱世隆等废长广王元晔,立恭以为帝,年号普泰。
532年四月为高欢所废,后被鸩杀。
高欢讨尔朱氏,废帝,立孝武帝。《国史大纲》北魏废帝北魏废帝(531─532),即元朗。北魏皇帝,章武王元融之子。
531年高欢起兵讨尔朱氏,十月元朗为帝。532年四月,废以为安定郡王,十一月被杀。
北魏孝武帝北魏孝武帝(532─535),即元修。北魏皇帝,孝文帝子广平武穆王元怀第三子。永安三年(530年)封平阳王,532年四月,高欢废元朗,拥立元修为帝。
534年,帝愤高欢专权而西入长安,投奔宇文泰。十月,高欢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迁都于邺,自是魏分东西。闰十二月,孝武帝被宇文泰所杀,北魏亡。
魏国历代皇帝都是谁
5楼:帅气的小宇宙
三国时期魏国有5个皇帝: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魏齐王(曹芳)、高贵乡公(曹髦)、常道乡公(曹奂)。
1、魏文帝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
2、魏明帝
魏明帝曹叡(204-239年1月22日) ,即魏明帝,字元仲,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任皇帝(226年至239年在位)。魏文帝曹丕长子,母为文昭甄皇后。
3、魏齐王
曹芳(232年-274年),字兰卿,魏明帝曹叡养子,三国时期曹魏第三位皇帝,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逝后继立为帝。嘉平六年(254年),司马师将曹芳废为齐王,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司马炎代魏称帝后,改封曹芳为邵陵县公。
泰始十年(274年),曹芳病逝,终年四十三岁,谥号为厉公。
4、高贵乡公
曹髦(241年11月15日-260年6月2日),字彦士,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即位前封为高贵乡公。
5、常道乡公
曹奂(246年-302年),本名曹璜,字景明,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魏武帝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三国时期魏国最后一位皇帝,260年-265年在位。甘露三年(258年),封常道乡公。
历代皇帝都要读一本什么书吗,历代皇帝都读哪些书?
1楼 浅羽皆人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 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 刘恕 范祖禹 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什么,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1楼 破雪無痕 1 定都洛阳可以更好的吸收学习汉文化 2 洛阳是中原古都,定都洛阳 也更好的兼并中原 回答完毕 谢谢 2楼 我记得历史书上是有的,具体是什么我就忘了。 大约是孝文帝很推崇汉学,让胡人学汉字穿汉服,任用汉族 。迁都洛阳也是为了向中原靠拢。 孝文帝这个人也算是人才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
北魏为什么改姓为元,北魏皇帝本来是姓元的,为什么后来要改姓拓跋呢
1楼 赵星宇 禁止鲜卑贵族穿着胡服,一律改穿汉族衣服。 禁止鲜卑贵族讲鲜卑语,一律改说汉语。 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不立即改变 但 是,30岁一下的人和在朝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服。 将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