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有什么

2021-07-13 03:09:47 字数 5907 阅读 8485

1楼:匿名用户

在研究孔子学说时,常常要提到《论语》,有这样三种意见:一是认为《论语》是比较可信的研究孔子学说的材料,研究孔子学说应该以《论语》为主;二是《论语》虽然可信,但是其中夹杂了孔门**的心得,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孔子学说了;三是研究孔子学说以六经为主。我认为第二种看法是有道理的,《论语》在展现孔子学说时,主要部分已经明确了,但是其中有一些是孔门**的看法,还有孔子的部分学说没有体现出来。

如果从《论语》的产生以及版本问题等考虑,从孔子对六经的贡献上来考虑,不难得出这个结论来。

宋邢昺《论语正义》说:“论者,纶也,轮也,理也,次也,撰也。以此书可以经纶世务,故曰纶也;圆转无穷,故曰轮也;蕴含万理,故曰理也;篇章有序,故曰次也;群贤集定,故曰撰也。

”邢昺的这个论断有些牵强,对《论语》的功用未免有些理想化,不过他说明了《论语》是一部有完整思想体系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时人,及**相与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班固的这个论断在现在还是有说服力的,邢昺所说的“群贤集定,故曰撰也”,也是这个意思。不过班固没有说清楚是孔子的哪些**编撰的,以至于后世儒者依据《论语》中出现的曾子、有子等认定是他们的**,也就是孔门再传**编撰的。

梁涛先生研究定县竹简《论语》残篇是指出:“《论语》的成书乃是孔门内部有统一组织、有专门领导、**广泛参与、时间跨度较长(从孔子去世到其再传**)的集体编纂活动。这一活动决定了《论语》的特殊性质和地位。

首先,《论语》虽然成书于儒学分化的背景之下,但由于是集体编纂,当时的各派都参与其中,故其所反映的乃是众多**(包括再传**)眼中的孔子,而不是某一人或几人所理解的孔子。这种理解代表了孔门**的共同看法,反映了早期儒学的基本价值观。其次,《论语》是由孔门**集体编纂,得到孔门后学各派的认可,在孔门内部具有权威的地位。

”(参见梁涛《定县竹简《论语》与《论语》的成书问题》)这个说法还是可信的。不过所谓代表了孔门**的共同看法,这个很值得争议,在《论语》的后面几卷如《子张》中便可以看出子张与子夏、子游等的不同,在记录孔子与颜渊、子贡、子路等的语言中可以看出孔门这三大**的不同主张,曾子与有子的话是有不同侧重的,从这些方面讲不是达成了共识,而是有所取舍的记录了孔子之言;另外在《论语》中涉及到的孔门**是很有限的,出现率最高的是颜渊、子贡、子路、曾参等,这并不是说孔子对其他**讲的少,而是没有记录下来。说到这里就应该说到《鲁论》、《齐论》与《张侯论》上了。

西汉初,传《论语》的有三家,为什么有这样多的传本,而且又各不相同哪?在战国时,儒家便划分成几个派别,荀子和韩非子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提到过(参见《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事实上不是他们所概括的,在研究了郭店楚简后,可以分为几类。

这里就不在说了。另外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对秦始皇焚书坑儒提出了一些异议,不过在奉行法家思想的朝代里,对儒家学说的禁止有很有可能的。由于这两大原因,使得儒家经典在汉初以来出现多家传本也是很正常的。

《齐论》比《鲁论》多《问王》、《知道》两篇,而且章句上也比较丰富。后来在孔子故居的墙壁中又发现了《古论语》,它与《鲁论》基本上一致,只是把《尧曰》的下章划为《子张》,所以是两个《子张》二十一篇。安昌侯张禹先学习了《古论》,接着又学习了《鲁论》,再学习了《齐论》,而后经过他的对照筛选成了今天的《论语》。

从《论语》的编撰和《论语》版本的最后确定来看,至少有两个问题,一是《论语》中的内容里含有孔子以及他的**、再传**的心得,二是《论语》并不是完整的记录了孔子的所有言行,如同孔子对六经一样是进行过严格筛选的。

所以我认为,在读《论语》时,一方面不必为没有在《论语》中找到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内涵而苦恼,另一方面是要从六经中来找“一以贯之”的思想内涵。学习《论语》要考察孔子以前的思想主流以及在孔子时代的一些具体变化。《史记·孔子世家》中载:

“孔子为儿嬉戏,尝陈俎豆,设礼容……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这段话是很有意思的,为什么哪?《论语》中说: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学而》)这个就是说葬礼,要慎重对待,《乡党》中所记载的孔子的行为就是当时士大夫所应当遵守的礼仪。在儒家看来从人生下来,到死亡,都要遵守礼仪,而且都要很慎重的对待。

所谓“逍遥于门”,实际上就是司马迁理解孔子到这个时候已经作到了“海阔天高任我飞”的地步了,也就是“从心所欲不逾距”。无论后世对《论语》是怎样筛选的,这一点要把握好,我以前说要找“一以贯之”的思想内涵要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中来找,现在也这样认为。

孔子学说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大同社会的,在孔子看来是要从政治上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也就是所谓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论语·子张》),谓修身养性也是为这个而为的。在孔子与《论语》关系上要找住以上两点才可以。

2楼:匿名用户

《论语》中的名句:

1.子①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②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③,不亦君子乎?”

出自《论语学而》。《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言行的书。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宇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①《论语》中“予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说(yuè) ]通“悦”。 ③[愠(yùn) ]恼恨。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出自《论语学而》。此话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

出自《论语学而》。①[不己知]不了解我。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①,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②。”

出自《论语为政》。①[耳顺]一听见别人的言语便可分辨真假是非。 ②[不逾矩]不越出规矩。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出自《论语为政》。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①。”

出自《论语为政》。①[殆(dài)]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自《论语为政》。

8.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出自《论语为政》。

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①也。”

出自《论语里仁》。①[自省(xǐng)]检查自己。

10.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出自《论语公冶长》。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出自《论语公冶长》。

12.子曰:“质胜文则野①,文胜质则史②。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出自《论语雍也》。①[野]粗野。 ②[史]虚浮。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自《论语雍也》。

14.子曰:“知①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出自《论语雍也》。①[知(zhì)]同“智”。

15.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出自《论语述而》。①[识(zhì)]记住。

16.子曰:“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出自《论语述而》。①[愤]心求通而未得。 ②[悱(fěi)]想说而说不出来。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论语述而》。

18.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远。

出自《论语泰伯》。这是孔子的学生曾子说的话。①[弘毅)刚强而有毅力。

19.子绝四①:毋意②,毋必③,毋固④,毋我⑤。

出自《论语子罕》。①[绝四]没有四种毛病。 ②[毋意]不凭空揣测。 ③[毋必]不全盘肯定。 ④[毋固]不拘泥固执。 ⑤[毋我]不自以为是。

2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出自《论语子罕》。

2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出自《论语子罕》。

2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①也。”

出自《论语子罕》。①[凋]凋谢。

2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出自《论语子罕》。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自《论语颜渊》。

25.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出自《论语颜渊》。

2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

出自《论语子路》。

27.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论语子路》。

28.言必信,行必果。

出自《论语子路》。

2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①也。”

出自《论语宪问》。①[不能]没有能力。

30.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出自《论语卫灵公》。

3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自《论语卫灵公》。

3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出自《论语卫灵公》。

3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出自《论语卫灵公》。

34.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出自《论语卫灵公》。

35.子曰:“有教无类①。”

出自《论语卫灵公》。①[有教无类]任何人我都可以给他教育,没有区别。

36.既来之,则安之。

出自《论语季氏》。

3楼:空时越穿

孔子的言论啊,孔子可是个真正的思想家教育家啊!边教边学,言必行,行必果。三人行必有我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真可谓是教师的鼻祖!若是现在的老师都能够象他那样何愁国不强民不富...

4楼:匿名用户

论语也无非就是古人所说的一些话,也无非是**曰:”......”不过其中包含的有关人生,生活,哲理,启示是无穷的,须好好品味!祝你在论语中遨游是能有所收获!

有哪些关于学习的论语?

5楼:匿名用户

关于学习的态度:

1、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2、“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

3、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

4、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

5、孔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

6、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述而》)。

7、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关于学习的方法:

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2、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3、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4、孔子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关于学习的内容:

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关于学习的目的:

1、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

2、孔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

3、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路》)

4、孔子曰:“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扩展资料

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境内),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曾带领部分**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他有**三千,贤**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及其再传**把孔子及其**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其行事。

论语,有多少现实意义,《论语》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1楼 吕屹 论语,论述之语,孔子的话,孔丘的话,一问一答,或直接说,一些思考,随便看看翻翻就行了,孔子的著作春秋,多了解实际情况,接触实际,到泥土里去,走走听听看看,了解实际情况才能解决问题,不然不了解只是空谈虚谈,没什么用,要提高能力,就要敢于分析问题拿出措施然后去做,之后总结经验教训。现实就是现...

语言学有什么理论比较少用到,语言学有什么理论比较少用到 50

1楼 匿名用户 语言学,自然也有应用的,比如所里李爱军研究员领导的实验语音学,就是如此,国外很有影响,国内也至少是三强之一吧,还有比如教汉语 语用所搞的 编字典的之类,都是。但是,主要还是一门基础学科,换句话说,大部分一时半会儿还用不上。但是,这个问题要讲点辩证法,不是一成不变的。 数学家陈省身举过...

《论语》中最喜欢的一句为什么,论语对当今社会还有没有作用

1楼 匿名用户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个吧,都是之乎者也,教我们做人的道理。能理解进去则好,不过现在的社会这么现实,很难说这个作用。毕竟孟子也是一代 大师 嘛。 《论语》对当今社会的价值意义是什么 2楼 不知世界从何来 和任何的其他中国传统文化一样,作为一部经典著作,《论语》有很明显的时代特征,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