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冷侃娱文
在所有的北方方言中,最显眼的还是天津话。因为天津话一开口自带喜感,这一点是其他方言不具备的。从具体口音来看,天津话与河北省方言的发音完全不同。
那么,现代天津话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明朝在天津设立了卫所,俗称为天津卫。天津卫驻扎了相当数量的官兵,这个官兵相当一部分都是安徽北部和江苏北部人,尤其是安徽蚌埠人。根据统计,在天津卫200多名军官中,有超过45%都是安徽人。
《卫志·毛恺德政碑》中记载:“天津近东海,故荒石芦荻处。永乐初始辟而居之,杂以闽、广、吴、楚、齐、梁之民”。
换而言之,随着外地人口大量进入天津,各地人口相互杂居以后,形成了低平调的天津方言。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天津成为了通商口岸之一。依靠海洋**的带动,到了清朝统治的末期,天津已经成为了北方大都市,很多方面甚至超过了京城。在电视剧《潜伏》中,吴敬中说:
“天津虽不比上海,但也是花花世界。”就在清朝统治的末期,安徽话再次融入天津,并且进一步加强了天津方言的江淮韵味,这与我国近代历史有很大的关系。
清朝后期,李鸿章担任了北洋大臣、直隶总督等官职,鉴于天津的重要性,清朝开始大规模提高天津的防卫力量。李鸿章依靠淮军起家,而且自身就是安徽合肥人。李鸿章的很多旧部原本就是安徽人,而且以安徽北部的蚌埠、宿州等地居多。
淮军官兵大量进驻天津,再一次影响了天津本地的方言。一些安徽的朋友,听说天津话以后,认为天津话和安徽话不完全一样,但很多发音非常接近,尤其是蚌埠地区的方言。
天津地区的方言,一方面继承了江淮地区的老传统,另一方面又融入了北方地区的气息。你能记得哪句天津卫的方言呢?
2楼:亦诗明明
之前在上文化地理课的时候,听老师说过,主要还是与人口流动有关。
3楼:侃侃社会人
天津话是众多外来人口聚集之后形成的,其中有一部分掺杂了安徽口音。
4楼:硕阳人福
那么就是因为一方水土一方人,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一个代表吧。
5楼:气子孩
主要还是因为当时很多外地人来到天津,然后以为外地人比较多,后面就成了北方方言的代表了吧。
6楼:你总是不懂我的
天津作为一个港口,人口聚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天津话,当中也有安徽人吧。
7楼:至今
我认为因为天津话非常的幽默,所以才会成为北方方言的代表。
8楼:静好
也许是很多外地人一开始在那里聚居,然后形成了这样的方言,带了一点安徽话的口音。
9楼:百度网友
外地人口大量进入天津,各地人的语言综合,形成了天津方言。
10楼:**儿子
因为那时候在天津卫驻扎了很多安徽地方的官兵慢慢在那里繁衍子孙。
11楼:超级阿道夫无法
我觉得北方的方言代表应该是东北话。
天津话是怎么来的?
12楼:匿名用户
哪儿是天津话的根?
近于凤阳音,又似徐州语,类同淮安言,最像宿州话。
在李世瑜提出“天津方言岛”学说后,学术界一致予以认可,但对天津方言的语源却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是流行在天津这一地区的一个土著方言;或说,是由静海话在声调发生演变之后而逐步形成的;另一民间传说,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村移来的;市历史博物馆的陈列根据志书所载,许多早期人物籍贯是山西,文献中也有“自山西移民”的记载,故也主此说;另是“燕王扫北”时从江苏、安徽移来的。李世瑜认为,从语言现象上看,“燕王扫北”一说是较符合实际的。
“燕王扫北”,是流传民间已久的传说。朱元璋称帝后,仿效古人,封了许多藩王。四子朱棣握有重兵,且屡建战功,故遭朱元璋忌惮。
为了削弱他的实力,洪武三年朱元璋封他为燕王,让他带领大批老弱残兵到北京、天津一带戍边。据说,当时募兵的标准是“弱冠不挑,而立不去,天命之年随军去”,意思是说,随燕王扫北的人,二三十岁的人都不许去,只许五十岁左右的人去。无疑,这些人都是有家小的,就是说,燕王确实从固镇一带地区招募了很多士兵,带着家属开赴北方。
且不说传说怎样,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在燕王扫北前后,苏皖地区不断有移民到天津地区,江淮人逐渐地占了压倒性优势,才确立的天津方言岛。从山西或其他地方移民天津的人,由于不是大批的,无论是操什么方言,也都会被同化。
燕王是安徽凤阳人,他带兵北上定会从他的家乡及附近招募士兵,包括随军家属或其他移民,而且这些人有“明初有戍天津者,因家焉”(《天津县新志·汪来传》)。所以《卫志》户口有军籍,官籍。通过上述逃荒、漕运、戍边等,大批人定居到天津。
《卫志·毛恺德政碑》记:“天津近东海,故荒石芦荻处。永乐初始辟而居之,杂以闽、广、吴、楚、齐、梁之民。
”这些史料、说明了明朝初期天津卫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军经商的吴人成了天津卫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加上这些人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比较高。
于是,具有低平调的江淮方言成了天津卫的通用语。
追寻天津话足迹
确立了天津话的**,就要弄清楚,天津话的“母方言”到底在**?凤阳?蚌埠?
淮安?还是……上世纪80年代,已经60多岁的李世瑜先后两次南下,奔波于安徽的各个城市。洪泽湖畔,留下李老踯躅的身影。
线索遍布
出行之前,几种线索形成不同的画面,呈现在李世瑜的面前。
线索一:80年代,“凤阳杂技团”到天津表演,讲解员说的完全是“天津话”,李世瑜以为是临时雇用的天津人来当讲解员。表演结束后,他和演员谈话,才发现,他们的口音和讲解员差不多,他们说的就是自己的家乡话。
李世瑜联想到,天津西于庄有一种民间舞蹈——花鼓,他们的唱词、鼓点、舞蹈、服饰都是从凤阳来的。听黄梅戏的时候,也常常感到道白很像天津话。
线索二:一次他从合肥乘车南下,列车员说的都是“天津话”。李世瑜以为这是天津列车段的乘务员调到淮南铁路段的。
经询问后,才知道他们说的也是家乡话。一位在徐州工作的天津人告诉他,徐州话和天津话差不多,只要动几个音就可以了。凡此种种,都让李世瑜意识到,天津方言的“母方言”很可能与苏北、皖北一带有关,特别是以凤阳为中心的地带,当年燕王扫北时所带的兵可能就是从这里招募的,后来在天津定居下来。
线索三:***的口音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他的口音和天津话很像,因为他的阴平(一声)读低平调。淮安是***的故乡,这样就又使他意识到,以淮安为中心的方言有可能是天津方言的“母方言”。
寻访:凤阳不是老家
带着这些假设,1986年9月,李世瑜开始了寻访工作,先去凤阳。李世瑜在蚌埠下车,先调查了蚌埠方言,边听边录音边研究,结果却令人失望。因为除了它的阴平(一声)也读低平调之外,其他的音调都与天津话有差距,尤其保存了许多入声字,而天津话是没有入声字的。
如果加快语流速度,他们便有听不懂的地方了。到了凤阳,发现那里的方言不像杂技团的成员那样,而是和蚌埠基本相同,可能是杂技团的人并非都是凤阳人的缘故。
与此同时,李世瑜发现,凤阳的方言南部和北部还有差异,南部入声字更多一些。他又调查了凤阳附近的临淮和留埠,结果也是一样。抵达淮安后,同样是一无所获,李世瑜的线索一下子断了。
凤阳和淮安是天津方言的“母方言”的推断,被事实否定了。
偶遇:宿州才是正根儿
绕着高邮湖、洪泽湖地区跑了一圈之后,天津方言的“母方言”似乎还在云里雾中。李世瑜决定再到安庆寻访。在从徐州乘火车前往安庆的途中,他却有了出人意料的收获,这个收获成为李世瑜寻访成功决定性的因素。
火车上很拥挤,李世瑜和很多人一样是“站票”。火车过了宿州后,李世瑜身边的两个人因为抢座吵了起来。一口纯正的天津话,从两个人嘴里硬硬地甩出来。
李世瑜以为碰到了老乡,便劝起架来,“都出门在外的,都不容易,别吵了。”抢座的人眼眉一立:“嘛!
嘛出门在外!我,我就这儿的。”
一句话,让李世瑜大喜过望,安庆不去了!他干脆跟着这两个人下了火车,下车的这一站叫固镇,在蚌埠北48公里处。一到固镇火车站,李世瑜以为回到了天津,充斥双耳的统统是他从小听到大、说到大的天津话。
车站的茶摊前,一位老掌柜和他们搭起了话,一种“共同语言”让他们相谈甚欢。至今李世瑜的录音带里还留存着这样一段精彩的对话。“两位同志,你们哪儿人哪?
”“您听我们是哪的人?”老人迟疑了一下:“听你们的口音是本地人,可我怎么没见过你们啊?
”原来,固镇来来往往的人都要经过这个火车站,老掌柜差不多都认识。
老掌柜告诉李世瑜,固镇属于宿州市,宿州市距离固镇45公里。
兴奋的李世瑜马不停蹄地回了宿州,历经数月的调查,天津方言的“母方言”终于现出了真容——天津话来自以宿州为中心的广大的江淮平原。
这是燕王朱棣所赐。在流传民间已久的“燕王扫北”传说里,朱元璋四子朱棣握有重兵,且屡建战功,故遭父皇忌惮。为削弱他实力,洪武三年朱元璋封他为燕王,让他带领大批老弱残兵到北京、天津一带戍边。
当时募兵的标准是二三十岁的人不许去,只许五十岁左右的人去,这些人无疑都有家小。燕王确实从固镇一带招募了很多士兵,带着家属开赴北方。
到晚清,李鸿章调淮军六万人驻守天津,最终又都演变成天津人。
结论:天津话**于南方安徽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