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地形特点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1-03-17 11:37:58 字数 4048 阅读 9989

1楼:匿名用户

自然环境

绍兴地处杭州湾南,会稽山北麓,北纬29°42′02″~30°19′15″,东经120°16′55″~120°46′39″,东西宽46.6公里,南北长68.5公里,周边长356万公里,总面积149万平方公里。

【西南部低山丘陵河谷区】会稽山脉尾闾分成二支,成西南—东北方向伸入县境南部和西部,构成一片崎岖低山、丘陵、河谷地,面积757万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50.76%。区内群山连绵,山势险要,山体抬升强烈,地形深切、破碎,水系源短流急。

一般海拔在300~400米之间,最高骆家尖747米,延伸到萧甬铁路南侧约5~10公里地带,高度即降至海拔20米左右,与无数冲积扇和中北部冲积平原相连,坡度以15°~25°和大于25°为主。地貌类型复杂,还可分成丘间谷地、低丘、高丘和低山四类,主要有夏履、型塘、漓渚、兰亭、平水、石泄及小舜江河谷,王坛、平水盆地。此类河谷与盆地面积较小,山垅较狭,水流湍急,砂砾含量较高,土壤冲积明显。

与水网平原交界处均有大片坡地、阶地,尤以漓渚、兰亭、南池、坡塘、九里、上蒋一带面积较大。坡度皆在10°以下,土层深厚,适宜农耕。新石器时代已有频繁农垦活动,现大部辟为茶、桑、果等经济作物种植地和旱粮地,在绍兴农业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北部水网平原区】面积572万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38.33%。除零星火成岩残丘外,皆为冲积、淤积、海积而成。

地势平坦,平均海拔6~7米。偶有孤丘残丘高度一般亦不超过200米。中部,河流纵横,湖泊星散,农田被切割成大小渡田,有“水乡泽国”之称。

靠近古海溏北部狭长地带,地势低平,平均海拔4.5米,河流较少,水面狭窄,为向滨海滩涂过渡地带。历史上称山会平原,原为一片浅海沼泽,潮汐出没。

全球性冰后期为海水所淹。距今6000年前,漓渚、平水均为海水直拍之山丘和海岸交界处。

公元前21世纪左右开始海退,海岸北移。海退结束,海岸线轮廓已与近代相似。因泥沙**丰富,溺谷淤浅不畅,浅海逐渐垫高而变成咸潮出没之沮洳沼泽,《管子·水地》称“越之水重浊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

距今3000年前后,越族居民从会稽山内部北移,开始垦殖咸潮所不及之山麓冲积扇和平原中一些较大孤丘及附近坡地,从而形成中部冲积平原。

公元前5世纪初,越国把都城从会稽山南部迁到沼泽平原,经过与近世围垦滩涂相似之围堤、筑塘、拒咸、蓄淡,造就会稽山北麓冲积扇以下大批耕地。

秦汉时代,北人南迁,湖沼地加快开发。至公元2世纪中叶,鉴湖建成,湖以下开辟良田9000顷。海塘建设和河湖网也加速整治。

唐垂拱二年(686)山阴与萧山50里界塘筑成;开元十年(72万会稽县令李俊之主持增修山会海塘。后经大历十年(77万大和六年(83万次增修,才形成东起上虞,西至山阴,全长百余里之防海塘,山会平原全面形成。至今,中北部水网平原610个自然村中,以溇、湖、埭、桥、江、墅、葑、塘、渎、堰、岸、港、浦等命名者计226个,占34%,展现水乡特定景观。

【东北部滨海平原区】淤涨型滩涂,地势平坦,人工水系纵横交错,海拔5米左右。区域总面积162万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10.91%,已围垦67.

4平方公里,潮上带或潮间带尚待开发。受钱塘江和曹娥江涌潮顶托,北岸不断被侵蚀,南岸逐渐淤涨。明永乐至万历(1403~1620)间,钱塘江主槽北移,山会两县海涂外涨,已有人自发垦殖,种植棉、瓜、豆和水稻。

清咸丰年间(1851~186万度成为三江口西部乾、坤两号沙地,面积超过4万亩。清末民初,滩涂曾向杭州湾伸展20多里,有磨盘丘、豆腐畈等垦区。此后,由于钱塘江南股槽游移,滩涂大片坍方,至建国前夕,丧失殆尽。

1969年开始有组织地大规模人工围涂造地,至1991年,围涂10次,获土地66.3平方公里(1993年10月至1994年4月“九三丘”第一期围涂获土地8.7平方公里,未计入内),才有滨海平原,并奠定境内自南而北山脉—平原—海岸梯阶式地貌。

绍兴经济

目前的绍兴主要以工业为主。经过多年的艰苦发展,绍兴现在已做到工业立县。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经济占64%。

全县拥有规模企业554家,117家销售收入过亿元。二是工业经济以轻纺为主。全县有3064家纺织企业,2002年,纺织品产值占工业产值的75%,轻纺产业拥有三个全国之最,即设备最好,拥有当今最现代化的无梭织机26000台;产能最高,年产各类化纤原料45万吨,约占全国同类产品1/10,年产化纤面料近30亿米,印染加工量近60亿米,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5,被中国纺织协会命名为“全国十大纺织产业基地”之一。

三是经济发展以民营为主。全县已形成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发展格局。2002年工业销售的85%来自民营企业,在22家规范化股份公司中,有三家上市企业,民间资本具有极大的活力和潜力。

现在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于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2002年人均接近4000美元,进入国际所谓的经济发展“快跑期”。县委县**审时度势,紧紧抓住这一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决定再经过5年努力,到2007年达到人均8000美元的目标。绍兴充分发挥经济这三个特点的巨大优势,以大开放促大发展,突出“一条主线”、打造“两个中心”、建设“三型**”,努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2007年,经济发展的宏观基本面保持良好状态,国际油价相对稳定,国内政策调控适度且有序。该市经济总体平稳,众多领域显现出新的增长动能,主要经济指标增势普遍好于上年,并呈现出“生产趋升,需求趋活,效益趋好”的可喜局面,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但经济运行过程中同时呈现出许多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内涵提升明显加快

2007年以来绍兴市经济走势总体平稳,二季度工业经济受减排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冲高回落,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均较平稳,增长情况仍普遍好于上年。经初步测算,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90.7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4.

7%,增长速度比上年年度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

36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539.94亿元,增长16.

4%;第三产业增加值305.43亿元,增长13.6%。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利润分别增长26.4%和23.2%,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6.

7和9.0个百分点;出口、消费、投资的增幅分别高达30.5%、15.

9%、11.2%,增速各比上年同期提高9.6、0.

6、5.0个百分点。在横向城市的比较中,我市多数经济指标增速位次比上年有所提升。

地形特点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2楼:及留痕

平原抄地形对发展经济的影响:袭

有利影响:平原区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大有利于发展种植业;有利于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便利;有利于合理布局多种产业.

不利影响:河流中下游平原区易发生洪水灾害,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不利.

丘陵的地形特点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有利影响:丘陵区地形复杂有利于发展多样化农业;形成优美风光,可以发展旅游业.

不利影响:地形起伏较大,耕地面积小,不利于种植业发展;在进行交通、城市等建设时如果破坏植被,还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地形复杂的丘陵区还可能发生地质灾害.

平原和丘陵的地形特点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3楼:只睡不够

平原地形对发展bai经济的du

影响:有利影响:平zhi原区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大有dao利内于容发展种植业;有利于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便利;有利于合理布局多种产业.

不利影响:河流中下游平原区易发生洪水灾害,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不利.

丘陵的地形特点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有利影响:丘陵区地形复杂有利于发展多样化农业;形成优美风光,可以发展旅游业.

不利影响:地形起伏较大,耕地面积小,不利于种植业发展;在进行交通、城市等建设时如果破坏植被,还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地形复杂的丘陵区还可能发生地质灾害.

平原和丘陵的地形特点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4楼:匿名用户

平原地形对发展经济的影响:

有利影响:平原区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大有利于发展种植业;有利于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便利;有利于合理布局多种产业。

不利影响:河流中下游平原区易发生洪水灾害,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不利。

丘陵的地形特点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有利影响:丘陵区地形复杂有利于发展多样化农业;形成优美风光,可以发展旅游业。

不利影响:地形起伏较大,耕地面积小,不利于种植业发展;在进行交通、城市等建设时如果破坏植被,还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地形复杂的丘陵区还可能发生地质灾害。

论述旅游的发展对目的地经济的影响

1楼 孔海漫 旅游业对目的地大经济的积极影响是 一 直接影响 是换取外汇 回笼货币 1 国际旅游接待是一种就地 出口 2 发展旅游业是回笼 稳定市场大有效途径 二 间接影响 带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大发展 1 促进交通运输业大发展 2 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3 促进工商业 农副产品 手工业等行业的发展 ...

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对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1楼 一杠青年 地形地势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经济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不管是何种地形,对经济影响都是有很大影响,比如说平安,还有水运都会影响交通经济各个方面的。人文环境,社会环境都是有影响的。 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对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2楼 匿名用户 我把我能想到的几个点跟你分享一下,希望能对你...

影响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楼 1 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2 从东汉末年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战乱,逃到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徒浪潮中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不同的生活方式。 3 那时候江南战争相对较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