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里有几处提到水?以柔克刚

2021-03-10 14:00:07 字数 5367 阅读 7688

1楼:匿名用户

老子的哲学备受推复崇,我看制了一遍《道德bai

经》,对"道"有了些新认识du。

zhi人人都知道老子"道"的概dao

念。比较熟悉"道"的特性是:"道"是万物背后的规律,无形无名,你能说清道,那道已经不是道了。

我们不熟悉的"道"的特性,老子在《道德经》里告诉了我们:

(1)以柔克刚:水的特性。

(2)以静制动:静的特性。

(3)以朴灭欲:朴的特性。

(4)以小成大:微的特性

"道"这四个特点都像女人的特点,怪不得老子把"道"常常也说成母或雌呢。

以"道"这四个特点,老子推出了做人的道德原则。大家自己都可以想出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什么道德操守符合这四个原则。我仅举几个例子:

谦卑,安静,朴实,不好强,不争吵,不张扬,不傲慢,不贪财。

不过呢,我感觉老子调教出来的有修养的人士,缺乏了男子汉的气概,多少有些女人气质。当然,如果一个女孩具有这些道德素养,那真是最好的老婆人选了。

咳,老子要让人外显柔弱,孔子让人外显顺从。他们都说:柔,顺,小,反倒能成大事。

我想这就是中国人的外在特征吧?但我怎么都觉得这样的一个民族的外在形象太女人气了。怪不得中国随着女人从儒家"三从四德"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中国越来越显阴盛阳衰呢。

2楼:匿名用户

重要的是水的特质,能随地而变。

在《道德经》中,老子为什么总是用“水”来喻道?

3楼:tk1994是我

水,大家都知道水是孕育万物的源泉,在现代水都如此重要,更别说在古代了。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66335

老子的《道德经》中有这么一篇讲述水的句子,即“水,几于道,上善若水”并且水的概念被多次反复提到,那是什么让老子如此推崇水呢?不得不说,水构成了整个《道德经》。

第二个则是水的自然,老子推崇道法自然,正是像水一样。水,是大自然界的源泉,无时无刻不在悄声无息的滋润着万物,道法自然是什么意思呢?正是说世界万物大道像水一样无声无息的不断的付出。

最后则是水的无私奉献,老子正是通过《道德经》中水的品质来讲诉大道,还记得雷锋精神吗?这就是告诉我们无时无刻都不要忘记学会奉献,如果人人都很自私自利不回去帮助他人,那么现代社会早就混乱无比了。

不得不说的是,水组成了《道德经》,水的品质也正好表达了老子对大道的思想。告诉我们为人处世要像水一样无私奉献,像水一样心甘情愿的付出,不求一点回报,像水一样,宁静自然,以弱小之躯撼动庞大的东西。

4楼:下雪的憧憬

因为水是无形之物,然后万物没有水也不可能会活下去,所以水即可养万物,也可以推翻万物。

5楼:暮光梦缘

在古代人们感觉什么都具都是水做的,而水是源泉,所以老子使用水来喻道!

6楼:永伴他梁

“水”是道的本质,在中国古人看来,生命是由水形成的。在先秦时期盛行的“五行说”认为水是五行之首,是产生万物的首要元素。

7楼:小雨点爱你呵呵

水是万物之源,水也是道的本质,所以老子才会用水来喻道。

8楼:十三格格殿下好

中国人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说明中国人认为人的品质和水土有关,所以老子才会用水来喻道。

9楼:爱生气的猫

因为在古代,在古人看来,生命是由水形成的,是万物之源。

10楼:独狼也有

水是组成生命的重要部分,用水来比喻道,能够让人更容易理解。

11楼:匿名用户

水,遇强则强,遇弱则弱,方形圆形随意变换,下雨地上落成水,水又蒸发产生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来回生生不息。就像道法一样

12楼:是妮啊

水,从古至今,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老子很多时候都会说到水,很正常。

老子的“无为说”的是什么意思啊??

13楼:demon陌

老子说,无为说,是说在办公事时,个人的私志不可掺入公道,个人的嗜欲不可挂上正当手段,循道依法而举事,借用社会各种资源而立功,一切皆要顺着自然之势,不容许依主观意志而扭曲自然,事情办成了不自夸,立了功不留个人的名。

所谓推自然之势,好比遇水用舟行,遇沙用?走,遇泥泞用輴过,遇山用樏等,夏季多雨则开渠防水,冬季水枯则铸坡护堤,因地势高耸而为善,因地势地下而为池,这一切皆是得益自然之利,各得其便,非吾个人所为也。

拓展资料:

道教道之本体存在论的"无为"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道教对于宇宙本体自然"存在"面貌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顺应宇宙客观规律,尊重道之本体本然之属性,而不"人为"干扰和违背道之本体所具有的"自然"存在状况。

老子既是周朝的史官,因此《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此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至于班固的诸子均出于王官说,又当别论。

金德建《老聃学说出于史官考》认为:“老聃学说的来历,大约是因为做周史的缘故”。

他列举了《左传》、《国语》、《论语》、《大戴礼记》等书中史官属于格言形式的话,并将16条有关材料与《老子》相对照。比如“《左传》成公二年:‘仲尼闻之曰: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慎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左传》这些话,显然是《老子》的‘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三十六章)的语意所本。”从这些材料的对比中,说明《老子》的语句,是“史官们向来保存的知识”。可见,《老子》与史官的知识有其思想上的渊源。

14楼:狂人横刀向天笑

老子的“无为说”的解释:

“无为而无所不为”,是老子哲学的核心。什么叫“无为”?世俗把它理解为什么事都不做,或者解释为“无所作为”,消极颓废等等,不是望文生义,便是严重的误解,跟老子的“无为”道德观相去甚远。

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三章旨在说明“无为有益”,虽然没有直接的解释“无为”的含义,但其意自见。他主要从“有”“无”“人德效应”三个方面找依据,推及“无为有益”。

其一、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种以柔克刚是生活中常见象,水冲堤决,风催树折、两军对垒以弱胜强等等,均说明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役使天下最刚强的东西。

其二、无:“无有如无间”。没有形体的东西,如:风、空气,几乎无孔不入。

其三、德:“不言之教”是说有道德的人,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身教胜于言教。夸夸其谈的号召,不如无声的行动更具有感召力。

由此可知,老子的“无为”决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也决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

相反:“无为”是积极精进,讲究最有效的“作为”。

“无为”是顺应自然规律。以柔弱为用、不逞强好胜、不争名夺利、不劳民伤财。

“无为”是宇宙本体的性格,没有自私的狭隘功利。

“无为”是自然大道。“万物持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无为”是遏制自我欲望和膨胀。

“无为”对国家、对民族、对个人都是有益的。只有“无为”,才能达到“无所不 为”。所以,“无为而无所不为”才是人生的归宿。

“无为”不仅是办事原则、效率原则、节约原则,而且也是养生原则,快乐原则。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15楼:匿名用户

无为指的是:不乱为,不妄为,不胡作非为。

16楼:古格遗老

“无为而治”不是老子说的,也不是老子的思想。道教不是老子创立,它冠老子之名而歪曲老子“为无为”的思想实质,误导千年。

17楼:百度用户

无为而治

顺其自然吧..至少我是这样理解的

18楼:匿名用户

就是什么都不做!!!!顺其自然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怎么读音

19楼:岸里何以顾

《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通俗地讲:

最有力量的人就像水一样,因水能够与万物融合甚至常常妥协,所以不会强硬地跟万物相争,还能处在大家都不注意,不明显,甚至人人都不愿意去的低下地方,所以才能“海纳百川”,这样的人因为像水一样的谦虚,所以行动就会像水,能随形变化以柔克刚地顺应时势,这就是一位可称为“得道而有德”的人了。   力量最大的人,会像水一样地貌似平凡,给人以很谦虚的感觉,就像水一样的渊博而沉静,形态可应对方需要,随时进行万般的变化,所以不招怨恨,当外界需要他滋养万物时,他又能全力以赴地付出并不求回报……这才是最有道德的人,才会像海一样赢得万物所向。

[原文]

—————————原文版—————————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注音版—————————

上(shàng)善(shàn)若(ruò)水(shuǐ).

水(shuǐ)善(shàn)利(lì)万(wàn)物(wù)而(ér)不(bù)争(zhēng),

处(chǔ)众(zhòng)人(rén)所(suǒ)恶(è),故(gù)几(jǐ)於(yū)道(dào)矣(yǐ).

居(jū)善(shàn)地(dì),心(xīn)善(shàn)渊(yuān),与(yǔ)善(shàn)仁(rén),

言(yán)善(shàn)信(xìn),政(zhèng)善(shàn)治(zhì),

事(shì)善(shàn)能(néng),动(dòng)善(shàn)时(shí).

夫(fū)惟(wéi)不(bù)争(zhēng),故(gù)无(wú)尤(yóu).

[译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最好的行善事像水那样,水润万物却从来不与万物相争。它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所以水总是按照自然规律行事,水是万物之灵,水能从高处流往低处,也在表述一个做人的道理,这里让我想到了一首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静方为道,退后原来是向前”多好的一首诗,它不就是在表述做人么?为什么要说退一步海阔天空?

这是有一定的道理,做人应该有进有退。才能更长远有的时候表面上是吃亏了,实践中咱们是占了一个便宜。在社会中做人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吃亏是福”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有道行的人都是非常善于选择自己的居住的环境(好环境培养好的人才),他们心怀博大、深藏不露,他们与人为善,乐善好施,他们言必行,行必果,他们治理国家有条不紊,做事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吧事情办理得最好,总是选择最合时宜的时候行动,由于做事都不违背自然规律,所以也不会带来烦恼。(为人处事应该顺从天意,顺其自然。不要与人相争往往退步是像前。)